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美国有暴风的地方为啥不用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呢 -- songcla

共:💬29 🌺1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应该是舒适性的问题!

还有建设周期!

家园 也许和劳动力成本有关

木房子用大量预制件。钢筋混凝土是不是要现场搅拌?

家园 这说法有问题

中国也年年闹台风,没听说钢筋水泥的房子有几个被刮倒的,即使砖瓦垒的平房,一般也就屋顶受损,倒的都不多。

家园 飓风的威力比台风大得多

台风等级

根据中国气象局“关于实施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GBT 19201-2006 的通知,热带气旋按中心附近地面最大风速划分为六个等级:

热带低压(TD):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0.8-17.1米/秒,也即风力为6-7级

热带风暴(TS):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7.2-24.4米/秒,也即风力8-9级

强热带风暴(STS):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24.5-32.6米/秒,也即风力10-11级

台风(TY):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32.7-41.4米/秒,也即12-13级

强台风(STY):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41.5-50.9米/秒,也即14-15级

超强台风(Super TY):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51.0米/秒,也即16级或以上

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Saffir-Simpson Hurricane Scale)

根据飓风的强度,把飓风分为一至五级。级数越高代表飓风的最高持续风速越高。

一级: 最高持续风速 33–42 m/s 74–95 mph,相当于我们一般的台风;

二级: 最高持续风速 43–49 m/s 96–110 mph,相当于我们的强台风;

三级: 最高持续风速 50–58 m/s 111–130 mph,相当于我们的超强台风;

四级: 最高持续风速 59–69 m/s 131–155 mph,我们没有对应的等级;

五级: 最高持续风速 ≥70 m/s ≥156 mph,我们没有对应的等级。

像〇五年的Katrina飓风,最强风力高达175 mph (78 m/s),这样的飓风,是不可想象的。

家园 正常的钢筋混凝土应能抗住风暴
家园 木头房子的人工要高于钢筋水泥的吧

我一直觉得盖木头房子是十分技术的,钢筋水泥的就差很多。还有美国的房子是全木质的吗?

家园 要卖保险
家园 水泥房子盖的时间要比木头的长。实际上水泥的比木头的人工高

木头的现在基本上就是把各种部件拼起来就可以了的,技术含量不大,再说木头也便宜。

水泥的需要现浇的,浇不好那房子可就不结实,而且盖水泥房子的时候还不能挨雨浇,那样影响质量。

所以水泥房子时间要比木头的多,技术要求比木头的高,结果能盖木头房子的多,能盖水泥房子的少。

在日本,基本上水泥的价格是木头的1.5倍的样子吧。

水泥房子的优点就是耐久。

家园 房屋设计考虑到因素很多

美国的气候和中国不太一样。飓风、龙卷风很多。尤其龙卷风,能抗龙卷风的房子真的不多。龙卷风带范围很广,如果都按抗风暴的标准来设计建造,成本很高。除了要考虑结构强度,还要考虑风暴可能造成的其它损害。风暴中,破碎的玻璃、家具等造成的损害的可能性远大于房子倒塌的可能性。就算房子再坚固,还是有可能受伤的。还有消费习惯的问题。中国人过日子精打细算。美国人呢?美国是建立在消费上的国度,大多数喜新厌旧。拿到赔付的保险金,重新建不更好?这是一个综合考虑的选择。每次风暴过后,中国和美国的伤亡数据往往大不一样。从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一些问题。

家园 水泥的造价高

北美的木材便宜,水泥需要钢筋,成本和建造都贵。木构容易更改,移动个墙,多开个窗,都方便的很。造房子都是标准的2x4或者2x6木条拼起来,两个人几天就起来了。钢筋水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结构重量大,要铺钢筋、架模板,地基要求高,还要混凝土卡车浇灌,还要等干了才能接着往上造,要是有不平整,修起来也远没有木构方便。

加拿大西部4层以下的公寓都是全木构的,不要说普通单户民房了。

不过这里的地下室是水泥墙,有龙卷风来的时候往地下室钻。美国的墨西哥湾地区不知道有没有地下室?休斯敦是没有的。

家园 有理送花
家园 Houston没地下室

公共建筑,商店什么的虽然只一两层似乎还是

有钢骨架的。

家园 大跨度结构在这里也是用钢骨架

公寓房子不是大跨度,就用木结构了。

家园 一家之言:

偶感觉可能是人类的“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天性作怪。中国人住了几千年砖木房子(看看故宫等等古建筑)、西方人住了几千年石头房子(看看希腊神殿和古城堡),现在大家都想换换 口味了,所以……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