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经典案例分析:津巴布韦 -- mandman

共:💬83 🌺4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讨论】经典案例分析:津巴布韦

经典案例分析:津巴布韦

支持现政府方

作者 mykr2003

最近津巴布韦成为西方自由民主反独裁的靶子,让我们来研究一下津巴布韦这个经典案例。

(1)津巴布韦历史:

第一:白人殖民:

1888年:英国帝国主义者罗德从恩德贝勒国王手上取得领土内的采矿权。

1889年:英属南非公司(British South Africa Company)取得领土权。

1895年:正式建立殖民国家「罗德西亚」。罗德西亚在1911年时分开成为北罗德西亚(今日的赞比亚)与南罗德西亚,后者在1922年时成为一个英属自治殖民地。

第二:独立建国:

1980年:该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民主选举,由罗伯特·穆加贝(Robert Mugabe)与他领导的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ZAPU)获得政权。

1980年4月18日:津巴布韦共和国正式独立建国。在此之后穆加贝连续赢得多次竞选,一直持续执政至今。

第三:土地改革:

2000年开始:津巴布韦政府以白人所持有之土地系在殖民时代从黑人原住民手中非法取得为理由,进行土地改革,强制没收白人拥有的土地的大部分。

2002年:穆加贝再次获得连任。总部在英国的反对党与劳工组织发动罢工与抗争,要求穆加贝提早下台退休。

2002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为首的资金援助债权国,控告穆加贝政权藐视人权与在大选中舞弊,纷纷搁置援助计划。

2002年:而英联邦宣布对津巴布韦停权一年处分,津巴布韦则于不久之后主动退出该协会作为回应。

(2)津巴布韦与非洲其他国家的关系:

津巴布韦穆加贝政府受到非洲国家的普遍支持和同情。没有一个非洲国家政府敢出来与西方一起谴责津巴布韦穆加贝政府。原因:

第一: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是非洲人民公认的反殖民英雄,是非洲自由之父。

第二:津巴布韦穆加贝政府在国家独立后,积极支持其他非洲国家反殖民斗争。津巴布韦的穆加贝政府大力支持南非的反殖民斗争。

第三:南非是非洲最重要的国家,是非洲的超级大国。南非现执政党非洲人国民大会在反白人统治时,其成员基本上都在津巴布韦避难。穆加贝的津巴布韦是南非反殖民的后方基地、军火库和医院。

(3)津巴布韦的土地改革:

津巴布韦的土地改革是英国反津巴布韦的直接原因。津巴布韦受到西方国家的歧视待遇,除了土地改革之外,更加使西方关切的是,一旦津巴布韦的土地改革运动顺利推行,必将对南非、纳米比亚、肯尼亚、赞比亚等南部非洲国家造成骨牌效应,原因是这些地区的最好耕地至今仍旧掌握在白人手中(南非白人占可耕地的 90%)。白人利益受损,西方对非洲的影响力也就相对下降。正是出于此缘故,西方对穆加贝的谴责不绝于耳,使得不明就里的人还真以为非洲出了个毛泽东。

让我们看看津巴布韦的土地改革:

第一:2000年,穆加贝担任总统20年后,然而该国70%的可耕地仍旧掌握在占全国人口不到1%的白人手上(农场主人数不到5000人)。以土地改革的速度观之,穆加贝既沾不上毛泽东的边,甚至远远落于蒋介石之后。

第二:津巴布韦政府的土地改革措施也并非如西方报道的“扫地出门”,而是让白人农场主在平均占有的12000公顷农地中,保留300至500公顷。至于多余的农地则于2003年底前分给黑人农民。政府规定放弃农地的限期过后,仅有极少数白人主动予以配合。

(4)英国及其他西方国家反津巴布韦的策略:

第一:只字不提津巴布韦穆加贝政府的土地改革,从民主自由入手。

第二:经济制裁,搞垮津巴布韦经济。由于殖民统治,津巴布韦经济对外依赖严重。

第三:培养反对派。利用津巴布韦人斗津巴布韦人。

第四:让图图(非洲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等非洲的自由民主人士跳出来反对津巴布韦穆加贝政府。

第五:在津巴布韦的土地改革开始时,马上把穆加贝总统描述为独裁者。让BBC出马打头阵,联合西方的媒体,只字不提津巴布韦穆加贝政府的土地改革。

第六:津巴布韦白人人口太少,黑人太多,白人太富,黑人太穷,极端的对比以及其他非洲国家对津巴布韦的支持使得西方国家无法公然进行军事干预。

总结:津巴布韦穆加贝政府的土地改革,已经彻底摧毁了白人在津巴布韦的势力。即使这次西方用经济手段把津巴布韦穆加贝政府搞下台,白人在津巴布韦的影响也基本上被摧毁了。非洲其他国家拒绝反对穆加贝政府同时暗中支持,说明西方白人在非洲的势力已经没落了。

中国对津巴布韦的政策:不反对,也不明确支持,但在经济上支持津巴布韦穆加贝政府。让其他非洲国家知道中国是非洲的真正朋友。希望在奥运会后,中国加大对津巴布韦穆加贝政府的支持。同时与美国联合起来。美国政府现在反对津巴布韦,实际上是因为被英国绑架了。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欠英国太多。

反对现政府方

作者:duoweisa

咱觉得您要写一些这类文章,最好能有点亲身经历,比如您去过非洲,知道当地情况吗?是不是当地黑人兄弟在您无限激情的意识里和咱们陕北农民一样纯朴善良勤劳勇敢,白人和黄世仁 一样。。。。。还有不要动不动一幅全世界被压迫人民团结起来的一幅嘴脸,看着又是傻气又是呆子气又是好笑。

津巴布韦在90年代中期都算是非洲富裕的国家,为什么?不是靠您想象里勤劳勇敢的黑人兄弟,而是万恶的白人农场主。当时津巴布韦的货币非常挺,而邻近的ZAMBIA货币贬值情况和现在津巴布韦货币一样。咱刚去ZAMBIA的时候,最大面值是200夸恰,一年后走的时候已经有1500的大额钞票。出门买东西得提麻袋去购物。ZAMBIA的经济没制裁,所以经济不好不要简简单单推给西方势力。

既然您给穆加贝封了个非洲解放之父,那么ZAMBIA的卡翁达不知道该叫什么-非洲解放二爹?独立前期,ZAMBIA的夸恰对美元是1:2,人均收入700美元(1964年独立),可见白人政权给赞留下非常厚的底子(南非,津巴布韦都是如此),卡翁达在ZAMBIA独立以后开始驱赶白人农场主,结果农业不能自己,从农产品出口国变成进口国。到1990年竟然出现“玉米面”危机,引发骚乱。去过南部非洲的,比如ZAMBIA,都不能不叹服上天给非洲人留下多么肥厚的宝地,可惜人懒老天都没辙,赞比亚可耕地利用率非常低,卡翁达因为贪污腐化政经危机快到台的时候耕地利用率才不到20%,也就是地荒着也没有人种。到他下台后,奇卢巴上台,白人和华人开始承包农场,咱去过一四川人夫妻两开的农场,10万美元不到的农场从门到中心的养牛场竟然开了30分钟的车,可见地有多便宜。两手空空跑ZAMBIA发大财的中国人不少。 白人,亚裔的成功在于勤劳,您指望刚发工资就跑酒馆挥霍一空连老婆孩子吃饭都不管的当地人去开荒种地,太可笑了。咱不多谈当地人的陋习,否则种族歧视大帽子就要扣上来。

穆加被执政前期,比卡翁达聪明的多,他留着的白人稳定了津巴布韦的经济和货币。90年代去赞津边境的维多利亚瀑布的时候,可以明显看到两国巨大的差别。赞边的旅游区稀稀落落几个人(一点不夸张),过境去津境内瀑布城,人山人海,美女如云,和到了小欧洲一样,繁华的不可言喻。首府哈拉雷号称是非洲小巴黎。南北韩差距也不过如此。

90年代末开始出现经济失策和政治动荡,2000年穆加贝为摆脱政治危机,开始拿白人农场主做替罪羊,默许黑人抢夺白人农场主,甚至用暴力(看过电视里一孤女寡母抱着白人老爹尸体痛哭的片断,男人就是农场一家之主,死了也就垮了)。当年发生了退伍老兵大规模强占白人农场事件;2002年,白人农场主的土地分给了没有土地的黑人,但这造成大量土地因为不能及时耕种或管理不善而荒芜,导致津巴布韦经济连续多年极度困难。土地改革也使津巴布韦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严重恶化。 一点不奇怪,津巴布韦的今天就是一个ZAMBIA的翻版而已,真要自己动手种地了,懒人的骨头就不硬了。

您的国际歌唱的倒是很响亮,但把因果都搞反了。另外给您和一帮“把黑人兄弟当阶级兄弟来爱”的傻鸟长点知识,在非洲经营的西方公司远比中资公司规范。如果知道赞比亚的黑人兄弟抬着棺材抗议中资的铜矿公司,咱想小将们下巴都掉没了。

咱对西方东方南方北方,革命反革命没兴趣,很多事情不要动不动搞什么阶级感情和分析。西方未必好,解放之父未必善(卡翁达下台时10亿身价,穆加贝啥身价)。白人未必是黄世仁,黑人未必是杨白劳。

至于一天到晚躲房里YY中国的非洲战略的主,再给您们张点知识。当年奇鲁巴政府要和台湾建交,中国大使去国会拿美元买票,保住了中赞传统友谊。

没事多出去走走长点见识,蹲房里YY一些屁文看着都可乐,还把黑人兄弟当阶级兄弟来爱,傻忽忽的没事别把旁人当一家亲,你愿意问问人黑人兄弟愿意不愿意。

家园 I think 反对现政府方 makes more sense.
家园 今天美国之音报道:非盟欢迎穆加贝

在穆加贝步入非盟首脑会议大厅时,东道主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和当任非盟主席坦桑尼亚总统同他并肩而行。

很有意思。大有某某某是什么也是我们的什么的意思。

外链出处

家园 都独立了28年

有问题了,还一推六二五的归"殖民主义",也未免把别人都当傻子了。同样是28年,我们把美国人打到谈判桌了,把印度人打回原形了,把珍宝岛打回来了,把越南打怕了;我们原子弹爆了,氢弹爆了,卫星上天了,胰岛素合成了,杂交大米育成了,哥德巴赫猜想做到1+2了,连四人帮都粉碎了,穆加贝又干了什么?除了用尺子量零的货币。

这样的人还要再当一届、甚至两届三届的总统,津巴布韦的老百姓真倒霉啊。

家园 美国独立了100年后才发布解放黑奴宣言

但还是实行种族隔离,之后100年约翰逊总统才签署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为非法。

所以要慢慢来。

家园 津巴布韦独立之后执政的就是黑人,黑人立马就解放了,还慢慢来什么?
家园 解放了,不是说土地还在白人手里?直到20年后还没有土改吗?

所以还要慢慢来。

看看土改了,马上对你禁运,这是解放吗?

家园 津巴布韦人民懂陆游的诗吗?

看来津巴布韦人民的第一任务是多生孩子,免得200年后没人"家祭",呵呵

家园 人懒不会种地,经济困难不要赖人家

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黑人的确没有管理国家,搞好经济的能力.把土地分给他们,结果就是土地丢荒,大家挨饿.

另外西方国家制裁不是因为土改.别的非州国家(如赞比亚)也土改,人家就没被制裁,

木加背搞的是暴力土改,鼓动黑人暴力强抢白人农场主的土地.就好象印尼人打砸抢烧华侨的商店一样.人家英国人美国人可没有天朝那么绝情,把侨民当泼出去的水,不管不顾.那才是真正的血浓于水.

家园 殖民主义者当年的道理就是这样

黑人的确没有管理国家,搞好经济的能力.

他们不配在这块土地上生活?这和上海外滩“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有什么两样?

刚刚过了几天上等人生活就忘了自己是怎么过来的?有句话怎么说的:忘记过去就是什么?

家园 黑非洲应该世世代代让“懂经济、会管理”的白人统治下去

献花。

家园 别把咱华人和黑人并列,咱可没那么懒.

革命小将还真把黑人当阶级兄弟了?

人家黑人可不领情.你见过接触过黑人没有?

我和一个苏丹黑人当过半年多的同事,他一开口就是骂中国政府和苏丹的阿拉伯人政府勾结,如何欺负他们.

另外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公开批评穆加贝“领导失败”,曼德拉说,津巴布韦的问题是“领导人的失败,是个悲剧”。 不会连这位首屈一指的黑人政治家也和殖民主义同一条裤子?

家园 中国人也行,现在中资公司在非洲对待黑人跟当年的殖民主义者差不多

管理人员都是国内过去的,连员工都大部分是国内的.黑人就只能当苦力.

你那套革命大道理在现实就是行不通的.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独立已经四五十年了,现在基本上是民不聊生,一片混乱.没一个国家象样子的.

家园 你不愿把你自己同别人等列,看看你说的白人怎么评论中国人的

在"欧洲中心主义"者的眼中,中国形象是野蛮、愚昧、落后的。抱这种错误观念的欧洲人中,也有出于想象的虚构或道听途说得来的印象的,对中国的认识真实与虚构混杂错乱。

在葡萄牙修士达·克鲁斯(?-1570)笔下,中国人"通常相貌丑陋,长着一双小眼睛,面部和鼻子浅平,没有胡须,下颚部只有寥寥几根毛发"。英国作家笛福在《鲁宾逊漂流记》中主观地认定"中国人不诚实"。他借鲁宾逊之口宣称:"当我回到家,听人们到处谈论中国人的势力、荣耀、辉煌和商业之类的事,我必须承认我感到非常奇怪:因为迄今就我所看到的而言,他们几乎是一群不值一顾的人,或者说是一群无知而肮脏的奴隶,从属于仅配统治这种人的政府。" 孟德斯鸠(1689-1755)在《论法的精神》中武断地认为,环境决定了中国人懒散的性格;中国人是"地球上最善于骗人的民族","具有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贪利之心",而且法律也"准许欺骗"。 "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理查德·沃尔特(1716-1785)认为,中国人是个"自私自利的民族",极尽"各种诡计、敲诈之能事":为了增加卖出的鸭子的重量而塞进鸭肚过多的石块砂砾;往猪肉内注水,给猪吃大量的盐刺激其喝大量的水,然后再想办法阻止它们排尿,在此之前将猪卖掉,……中国人伪善、虚假,时刻压抑激情和狂热,性格懦弱、虚伪和不诚实;中国人固执而荒唐地以任意符号代表言语的原始、拙劣的方式,中国作品过于拘泥和刻意雕琢,……

亚当·斯密(1723-1790)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写道:"中国下层百姓的贫困程度远甚于欧洲最穷的国家中的下层百姓。广州城周围地区有一百个(普遍的说法是上千个)家庭在陆地上没有住房,只好栖身于停泊在河面上的渔船上","他们的食物少得可怜,因此,非常渴望能打捞出一些欧洲来的轮船上倾倒下来的最最肮脏的垃圾……诸如臭肉、狗或猫尸体等,即便是腐烂得臭不可闻的,他们也很欢迎,就像其他国家的人们得到最有营养的食品时一样兴奋"。

冯·赫尔德(1744-1803)从种族特征的角度描述:"(中国人)生来就是小眼睛、短鼻子、平额头、小胡须、大耳朵、鼓肚子的民族","他们的思想的形成酷似那油彩和镀金纸,酷似那些方块字和音节的韵律","(中国人的)理解力似乎仍停留于幼儿时期。"

英国使节马戛尔尼勋爵(1737-1806)在他的出使中国日记中写道,在中国这样一个"妇女被禁止抛头露面的国度里",充满着"粗俗的亲近、低劣的玩笑、露骨的引喻",赌博盛行,"将女人的小脚塞进婴儿的鞋中","华夏帝国是一个古老、狂热、产生一流战争狂人的国家"云云。

黑格尔继承了冯·赫尔德的观点,在1807年出版的《精神现象学》中,认为中国处于人类意识和精神发展进程开始之前,而且一直处于这一进程;中国是一个极古老的专制国家,在自身的发展道路上陷于困境,把自己同周围不断变化的世界隔离开来;中国只有在他人的逼迫下,经过被筛选之后,才能被带入历史进程之中。

狄更斯也在《匹克威克外传》中贬抑中国。爱默生则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历史进程中虚弱的一方,"中国是一个屈服于西方统治的、寂静的、停滞的、一成不变的、女性的国度"。

家园 对错不说

乱扣帽子这个风气河里可是不兴。

我们当然知道我们不懒,可是殖民者可不那么看。

1%的白人占有70%的土地,怎么看怎么不对劲。说当年经济好,光是1%的人富裕有什么用?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