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从江东用人论及时代背景 -- 凌云雕龙

共:💬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从江东用人论及时代背景

 

  虽然江东用人,多以意气相投,但亦有时代的悲剧。

 

  一、孙氏兄弟用人

 

  (一)孙策

 

  孙策时代,礼贤下士,以宾迎贤,坦然相交。

 

  太史慈曾以双骑对抗孙策十四骑,而且力搏不乏韩当及黄盖之猛将,虽然战果为太史慈座骑被刺,又被孙策夺揽手戟,而孙策仅丧失兜鍪,看来是太史慈居于下风。但是若再细看战局的话,手戟本为投掷之用,孙策本来就应该被手戟射中;孙策又仅能刺马,这也代表太史慈人身安然无恙,因为孙策若是能够伤人,就不会只有刺马。而孙策丧失甲?伲?等于护甲剥落,要门已经洞开。若是孙策仍保有骑兵优势,面对太史慈步卒(马已创伤),而且以十四打二,史书虽评平分秋色,然而实际上则是太史慈的武猛更骁勇善战。孙策本人亲自交战,应该更清楚太史慈的能力。

 

  一般平庸领导人大多忌妒手下能力太出锋头,但是孙策反而非常欢迎有能之人,所以孙策攻讨刘繇后,立刻解缚重用太史慈,把言:「今日之事,当与卿共之。」称之有福同享,在孙策口中显得非常诚恳。孙策命太史慈为门下督,授兵,拜折冲中郎将,又派其抚安刘繇士众万余人。封官、实权又带兵,孙策心胸宽敞,广纳曾是敌人的太史慈,而且还厚待礼遇。

 

  张昭在孙策创业时为长史、抚军中郎将,而且掌管文武之事,甚至在孙策临死前还镇重托孤,还吐出「君便自取之」的遗言,足见张昭为孙策时身为第二号领导的地位。连北方士大夫往来书疏,也多美言张昭,阮?r在《为曹公作书与孙权》为檄时,曾二次提到张昭,而不提其它江表诸将。孙策不避张昭功名显赫,以「甚功名不在我乎?」而善人得士与有荣焉。虽然孙权后来对辅孤重臣终不拜相,又多不用其策谋。

 

  (二)孙权

 

  孙权上兼仗父兄之烈,下广开贤能之举,是以英雄乐业、携手相荐。

 

  周瑜同张昭与孙策「升堂拜母」,自授建威中郎将起,即给兵二千人。从渡江助攻刘繇起,到协攻庐江刘勋等,周瑜多次与孙策并肩作战。即使到了孙权时代,仍有讨黄祖时为前部大督,在赤壁同为左右部督等助攻功劳,即使是遗愿西征取蜀,亦是「乞与奋威俱进取蜀」,自愿帮孙瑜进攻益州,周瑜一生始终不改助攻的姿态。

 

  鲁肃被周瑜所荐,孙权立刻重用鲁肃取代周瑜;甘宁「??暴好杀,又时违权令」,但是吕蒙谏言,孙权即厚待甘宁。陆逊曾刻孙权印信,当孙权与刘禅及诸葛亮书信时,常先请陆逊过目,有什么用词不妥或要补充,则自行修改用印,可见孙权相信陆逊甚深,用人不疑。

 

  二、江东用人三大疑案

 

  有几个疑案虽使孙家兄弟用人蒙上阴影,但总体来说,有其时代不得己。

 

  首先是吴郡陆氏,陆康就任庐江太守时被孙策攻破,后来发病身亡,就算攻城者不是直接凶手,也算间接凶手。但是「陆康」之子「陆绩」及从孙「陆逊」却反而仕宦于孙策孙权,陆康在皖城被孙策攻破掳城,子孙却效命于凶手孙策。当然有可能是陆康不算死于孙权之手,或父仇不必认真等另种说法,可替陆家子孙解围。

 

  再来是琅邪诸葛瑾,早年徐州战乱,诸葛家逃难避乱,但是奇怪的是诸葛瑾已在江东效命,为孙权长史、后转中司马,却对弟妹不闻不问,结果诸葛亮要照顾诸葛均及二个姊姊,而大哥诸葛瑾却奉孝继母诣到江东。当然要找籍口的话,有当时江东交通不便,音信难知,或是诸葛瑾生活困难,还是为了诸葛瑾前途发展,无法多照顾手足云云,可使诸葛瑾避嫌。

 

  最后是庐江周瑜,古时自皖以下皆称舒,所以周瑜的舒城人身分,其实与皖城有相当接近的地缘关系。孙策及孙权四次攻破皖城,其中还有周瑜为人带路及亲战皖城的参予,无意再以周瑜「卖乡」或是「屠杀故乡」等战争行为多费口水,但是周瑜非但不能阻止家乡血光之灾,反而带兵参加战争,却是事实。当然也有舒城不属庐江郡,或是周瑜的家乡不在庐江等,屠杀皖城不算围攻庐江等说法,可为周瑜脱罪。

 

  以上江东三个疑案,分别说明陆逊、陆绩、诸葛瑾及周瑜的背景出身或许稍有瑕?R,但是这与时代背景有关。

 

  (一)陆逊或许不愿其祖陆康被孙策所杀,但是人死已矣。陆逊除了加入孙家,就是反对孙家,选择不多。

 

  (二)诸葛瑾或许真有不得己的苦衷,若是诸葛四兄弟姊妹若无法照顾自己,可能诸葛家就剩诸葛瑾一人独子,需要尽孝照顾继母。

 

  (三)周瑜为求发展,总得为孙策建功,难免对其他人有所牺牲,为成大事,总顾不了小事。

 

  此乃时代造成不得已,人总得往高处爬。

 

  三、结论

 

  太史慈、张昭、鲁肃、甘宁、吕蒙、周瑜、陆逊及诸葛瑾等人都因以意气相感而聚合,西俗有云:「相同羽毛的鸟聚在一起。」物以类聚的特性使得相同习性及作风的人,互相倚为腹心股肱,类附而契气。后来吴主各君,再也没有号召良臣猛将的魅力时,已经没有人才,江东也该亡国。虽然人才出身难免有所闪失,不择手段以达目的,也是时代的特征,个人都无法脱身于背景的拘缚,或许都是逼不得已。

 

  三国战乱时代,有认识的人谋害认识的人,亦有不认识的人谋害不认识的人,可惜总是层出不穷。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江东啊~~~~唉

不知道怎么说江东一族好

家园 诸葛瑾和诸葛亮分在吴、蜀,的确是件奇怪的事情。

就算他两人不介意,但是因为阵营不同,总会有被头头嫌疑的可能。实际上,诸葛亮倒是一点问题也没有,诸葛瑾看来也没什么大问题。反过来也是说刘备、孙权有用人之气度。不过比较一下,还是觉得刘备用人是真的在用人,孙权相对豪爽多一些,长远全局考虑似乎欠缺。不知是否如此。

三国中的用人,总的感觉是大度的比较多一些。

家园 酣畅淋漓

另外诸葛氏一门三仕,让我想起的是管仲和鲍叔牙故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