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我对计划生育若干问题的看法 -- 新长城

共:💬66 🌺5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我对计划生育若干问题的看法

计划生育是个人生育权对国家机器的一种让渡,这种让渡须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基础上:即国家的确面临危机,非计划生育无以解决,而且计划生育一定能实现美好的前景。

但事实是,这个基础是很薄弱的,也是很有争议的。如果说80年代初还有一定必要性的话,今天这种必要性已经大为减弱。事实是,我们国家并没有因为人口众多而陷入生存危机,而且计划生育所导致的老龄化社会等隐患也越来越明显。

就几个热点问题发表我的看法:1.民族问题。事实上,计划生育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是民族政策的一部分,即便计划生育取消,很多人也依然会因为别的优惠政策而选择成为少数民族。所以这个问题更应该放在民族政策的范畴内来解决。

2.资源问题,这个我和PBS兄有过讨论。他的观点是按照发达国家的标准,13亿人不可能过上类似的生活。我和不少兄弟已经批驳过这个观点,首先发达国家的资源浪费是国际不平等秩序的一部分,应该改变的是他们的人均高消耗,而不是不发达国家根据他们的消耗量减少人口。其次,中国发展的目标是拉平与西方的生活差距,而不是成为“浪费团体”的一部分。这不可能,减少到7亿还是不可能,况且等到那时资源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再次,中国的发展,必将抬高资源的价格,从而使得西方放弃目前的资源利用方式,寻找替代能源。最后,资源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中国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为世界资源人口比而挥刀自宫。

3.生活水平问题,PBS兄认为13亿人永远达不到瑞士人的人均GDP,我认为这个论点没有意义。俄罗斯地广人稀资源丰富也没达到瑞士的人均GDP,经济发展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试图通过减少人口就一定能保证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而且保证没有老龄化所带来的隐患?任何人都不敢打这个包票。

4.穷人生孩子是给生活增加负担。这个观点很荒谬,照此处理残疾人更应该被处理掉?穷人消耗的资源远低于富人,而中国近几十年的进步却是因为广大社会底层劳工的工作。我对这种看法表示遗憾。

5.养老问题,这个是老龄化社会问题重要的一部分。从欧洲不断增加的外来人口可以看出,中国如果进入老龄化也必将引入外国人口。如果真有这么一天,那计划生育是对中国人的犯罪。

6.工作问题,工作数量与人口规模成正比,这个可以参考各国失业比例。

7.人口多影响生活质量:不同意这个看法,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是生活质量最重要的标准之一,这方面应该由家庭成员决定,而不是国家代为决定。

8.计划生育的手段应以经济调节为主,而不是硬性强制。

总之,选择个人生活方式的自由是人最重要的权利之一,只有当一个民族或国家面临严重威胁的时候,这个权利才可以被让渡。否则,无论多么正当的理由,均不应以剥夺公民的个人权利为代价。在当前的状况下,国家可以宣传,可以经济调节,但不应强制。

不能否认,支持计划生育的一些理由是有道理的,这也是当前计划生育政策仍然存在的原因。但这些理由是否足以强大到牺牲公民的个人权利?这是争论的根源所在,我的看法是否定的

家园 保护妇女权益,真正做到男女平等是重要得多的事情

每次我看到关于计划生育的讨论都会想起这句话。

家园 计划生育政策的争论须包含两层

第一层是这样的政策有无必要,几乎所有的争论都是这个问题上。

第二层是即便有必要,该不该采取当今这种强制执行的办法?没有人讨论。

两层结合起来讨论,我是反对计划生育的。就算是好事,也不能这么办。均贫富不错,但我们能像50年代那样剥夺资本家财产么?一切的法规都要建立在对公民权利尊重的基础之上

家园 献花
家园 做个小小比喻

中国跟其他发达国家就象一帮弟兄一样围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家里粮食不多,中国个子长的高,很瘦很瘦,小时个头大威风了一阵,大了没力气光长个头没力气抢不到饭吃,还老挨几个胖兄弟揍。现在粮食不够吃了,自己头脑一热宣称为家庭负责,为其他兄弟着想开始减肥,并身体力行。其他几个胖子兄弟,一面拍双手赞成一面使劲往自己碗里划拉饭菜,心里暗喜,我们都抢着吃还怕吃不饱 你竟肯主动减肥,不出来吃饭,真是太好啦,中国脑子进水了。可恨是中国还把自己憋在屋里躺床上减少运动消耗,个头越来越小。岂不知将来闹分家,分财产还不是谁强壮谁抢的多。等不够分了哥几个踹门而入,把你中国再胖揍一顿,掠了屋里金银细软扬长而去,到时中国没有一命呜呼也只剩躺床上哼哼的份儿了。话说回来,要是中国平时多吃多活动,身强体壮,将来闹自然灾害,分家抢财产,就能多弄回点生活资料来。要大家说。是面子重要还是生存更重要?

家园 我的看法是第一有必要,第二不应强制执行

关于有必要无必要,我也看了很多讨论,这个我觉得完全是可以争论的。不过我到觉得现在的讨论不要太多的在有无必要上,而在具体如何做上。中国有很多事情都可以说有必要或者无必要,但关键常常是在如何做上。

OCEF收集的资料很清楚地表明,贫困地区是计划生育最难执行的地区。贫困地区女性自杀比例要远高于男性,就学比例要远低于男性,尤其是高等教育(我没有统计数字,但到农村看一看就不难体会到)

很多时候我们注意到计划生育的强制性,却没有意识到对很多家庭来说,生育本身常常也是带有强制性的,只不过是隐性的而已。国内人口比例的失调,不仅仅是计划生育的问题。传统观念,农村的生活与生产模式,社会对农村的经济保障与社会保障,都要起到重要的作用。避孕问题应该是一个很好解决的问题,但我所了解的很多情况,往往是早早地生下孩子,或是以对妇女身体有害的流产堕胎而解决的。

我觉得谈人口老化,谈计划生育,而不谈妇女地位,妇妇权益,是谈冶标而不是冶本。生育权利涉及到人的基本人权利,妇女的基本权利,国家强制力量和诱导力量对个人生活干涉所能容许的限度。不谈这些问题,而只是谈国家的经济如何危险,民族的发展如何危险,我觉得是没有太大的意义的。就好象有些日本人说要爱国,所以要多生孩子,却不谈日本的妇女地位,同工同酬,民法中对已婚妇女权益的保障,这样的口号是没有意义的。归根到底,生育应最后应落实到女性自己对身体的选择,而不是其他。你可以看看美国反堕胎运动的主力,是男性而不是女性。

我虽然支持计划生育,但对中国的计划生育一直持反感态度,在这场运动中,往往受伤害的是弱者,是妇女。而很多人却在居高临下地指责那些受伤害的人。但是反过来,现在我们谈反计划生育,又有多少是从妇女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呢?这也是为什么我反对单一地谈论这个问题的原因。

家园 不仅是妇女权益,还有落后地区的社会保障

为什么贫困地区生育的动力这么强,养儿防老。一方面,老人享受不到政府的照顾,鳏寡孤独到老年非常凄凉。一方面政府又宣传生男生女都一样,只生一个好,老百姓是不信任的

家园 花赞.

农村妇女是最下层最弱小的一个群体,以致于农村妇女问题一直被漠视、被忽视。

得不到有效制止的家庭暴力、可怜的教育机会,更极端的还有人口买卖,等等。。。

有些地方为了执行计划生育,甚至强制上环。

家园 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我觉得讨论计划生育是可以的,但单独讨论而不结合其他措施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口很有可能会出现不可逆转的下降趋势。

家园 人口永远是民族的未来,民族的财富。人不是机器、工具,

人是有创造力的。

家园 计划生育可以采用惩罚式,也可以采取奖励式,甚至两手并用

如果你把前者看成是强制,后者就是糖衣炮弹,效果是一样的。至于什么时候采取前者,什么时候采取后者,完全看国家经济条件。

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已在全国实行

潘贵玉(民进中央副主席、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2003年,她花了大半年时间对全国20多个省份作了调研,结果发现,有些计划生育家庭响应了国家号召,但劳动人手不足,经济状况不好。因此,她提出建议:向农村只生一个孩子或两个女儿的家庭发放奖励扶助金,每个家庭每年不少于 600元,用邮寄的方式直接把钱发到老百姓手中。

她的建议受到中央领导的重视,被有关部门采纳,2006年已在全国统一实行。在这项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实行了资格确认、资金管理、资金发放、监督检查“四权分离”。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80多万对夫妇拿到了这笔扶助金。这个政策在农村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随着国家经济变佳,我认为可以对农村家庭增加奖励扶助,也就是人口降下来,生活反而变好了。

当然要在将来人口需要增加时,同样处理这个问题,惩罚奖励并用。比如北欧给婴儿的补助,儿童的福利,有孩子家庭减税等于是给无子女家庭的课税惩罚。

家园 中国人口老龄化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在回答老龄社会是否与计划生育政策有关的问题时,民进中央副主席、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潘贵玉说,现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出生时,中国还没有计划生育政策。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特别是医疗条件的改善,老年人数量增加。而近30年来,中国成功地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生育率迅速下降,使得少儿人口及其所占的比重大幅度下降,老年人口的比重则相对上升。从这个角度来说,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这是客观事实。

郑斯林的看法是,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实行计划生育有关,但计划生育只是中国老龄化的原因之一,而不是全部。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是建国初期的高生育水平、平均预期寿命提高以及近30年来生育率降低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中国将会面临更现实、更急迫、更严重的问题。

家园 这是个很好的政策,我以前不知道

谢谢兄台补充

家园 总和生育率为什么选择“1.8”

田雪原

  控制人口,就要降低总和生育率,但是,总和生育率是越低越好吗?

  我们来看三种人口预测方案:

“硬着陆”方案:要求总和生育率在现在基础上继续有所降低,最终降到1.32的低水平。实施这种方案,我国人口将在2021年达到最高峰值13.87亿,其后逐步减少。2 如果1.32的总和生育率一直保持下去,2100年全国人口将减至5.56亿。

   “软着陆”方案:使生育率保持相对稳定,稍有回升后即基本稳定在略高于现在的水平。总和生育率稳定在1.75至1.83,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峰值14.65亿,其后缓慢下降。保持1.80的总和生育率,2100年全国人口可降至10.24亿。

   “缓着陆”方案:即生育率逐步有所回升,最终稳定在更替水平2.14左右。这样的话,我国人口在2050年达到最高峰值16.05亿,并将长期保持这个数值。

  如果单就控制人口数量增长来说,无疑总和生育率最低的“硬着陆”方案最为有效,但它最大的缺点是没有更多顾及到生育率降低对人口结构、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使得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过于急速,造成老龄化过于严重。到2045年,老年人口比例将上升到25.62%,并且还要继续升高,可谓“未富先老”;即使在劳动年龄人口中,50岁以上的人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将导致劳动力的绝对短缺、结构性短缺和人力资本活力的减退,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与“硬着陆”相反,将总和生育率长期保持在更替水平的“缓着陆”方案,最大的优点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比较平缓,老龄化程度要低许多,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例较高、从属年龄比较低的“人口红利”期可维持较长时间,有利于保持中国劳动力充裕和廉价的优势,最突出的缺点是人口数量控制较差,对于人口和劳动力过剩的我国来说也是难以接受的。

  相比之下,“软着陆”方案兼顾了人口数量的控制和人口结构的合理,人口总量在2030年达到14.65亿峰值以后即出现缓慢下降趋势,人口老龄化的比例也将逐步缓解,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和结构比较适当,这是我国目前比较理想的方案。而1.8的总和生育率,也因此成了我国保持合理人口结构的“黄金分割点”:既保持生育率和出生率的较低水平,又保持人口年龄、性别等的结构控制在合理范围,使人口数量变动与素质、结构变动相协调,同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将人口数量、素质、结构调整到相对较好的状态。(来源:人民政协网)

家园 很遗憾,这种比喻的基础是不存在的

一个国家能分到多少世界资源,是看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项能力,不是靠人口数量。

而过多的人口正好阻碍了力量的增长。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