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学佛的真相(一) 从佛诞日说起 -- 淡淡微风

共:💬171 🌺27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洗?亦不过是让自己心安理得罢了

难道无意便可?

若是杀人是为了救人,是恶是善?

佛若真慈悲,何不断了这抱怨轮回?

家园 学佛的真相(十)佛和我们能脱离因果吗?

有朋友不知道野狐禅的故事,就先说说。

野狐禅,说的是创立“百丈清规”的百丈怀海禅师的故事。我们常常听到的“清规戒律”,其中“戒律”是释迦牟尼佛生前就制定的,而“清规”则是佛法传到中国以后,直到唐朝,由百丈怀海禅师与他师父,改变释迦牟尼佛定下的规矩,创立了中国特色的“农禅丛林制度”。据说,中国开始有禅寺这回事儿,就是他们师徒俩的功劳,在那之前,禅僧只能跟着别人散混——这个说法我没有去考证,不知道哪位朋友能给点儿确实的证据。

得,闲话少说,回到正题。

先抄一下“野狐禅”的原文。

  “师每上堂。有一老人。随众听法。一日众退。唯老人不去。师问。汝是何人。老人曰。某非人也。于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山。因学人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某对云。不落因果。遂五百生堕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贵脱野狐身。师曰。汝问。老人曰。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师曰。不昧因果。老人于言下大悟。作礼曰。某已脱野狐身。住在山后。敢乞依亡僧律送。师令维那白椎告众。食后送亡僧。大众聚议。大众皆安。涅槃堂又无病人。何故如此。食后师领众。至山后岩下。以杖挑出一死野狐”。

这则公案,细分析起来,奥妙无穷,玩味起来,可以令人生津止渴的。只是我一向不提倡解读公案,觉得对人多半有害无益,除了拾人牙慧,使一些人多些吹牛的资料,多点儿自作聪明的材料,少有真用。做这事儿颇为有违一向的原则,只是既然被问到了,也就捡重点说说吧。只希望大家不要执指为月的好。

故事的大意,上次说了一半儿,不过上次我转述的时候,人家回答的是“不落因果”,我给写成了“落因果”,虽然稍稍高了一点儿,却还是不对。

这俩答案,有点儿象六祖跟神秀那段儿,一个偏空一个偏有,都不够好。

这位老人很聪明,知道悄悄的找老师开小灶,不过,一个问题憋了五百世,还是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再聪明也没用,苦坏了。毕竟,能“闻所说法,善自开解”的人,需要多生累劫的福德,并不多见。

不是有人喜欢讲公案讲禅宗么?看看这位老人,已经做功夫做到五百世“隔阴不迷”了,已经聚众讲学了,可惜,一个话头参了五百世,还是不能悟道,脱不了野狐身!

——劝人学禅的,觉得自己适合学禅的,要不要反思一下?耽误了别人进步,戗人慧命的事情,还是慎重些的好啊!

老人的悟,可不是“顿悟”那么简单的,前世已经是很好的修行人,要不然做不到隔阴不迷——当然隔阴不迷的功夫虽然很高,却未必有智慧,老人就是明证——佛经里说,八地以下的菩萨,都有隔阴之谜,可见这有多难。

然后又修了五百世——他那么多辈子,可不是闲着的——然后缘分来了,遇到了好老师,百丈怀海禅师。那个点儿到了,老师一点拨,嗯,不点不通,一点就通,累劫之迷,豁然开朗。一智能灭万年愚,一灯能除千年暗。阿弥陀佛,善哉善哉,随喜一下:)

这一悟之后,立刻任运自在了——不是他一悟就了,而是他功夫早就做到位,之差这“千圣不传”的“向上一路”了。“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不能成佛道。”,他算是多年媳妇熬成婆了。

老人悟后,就向怀海禅师行礼,请求以亡僧之礼给自己办丧事——他为什么这么做?其中的酸甜苦辣,思之慨然。追求真理的路,真是要生死不计,全身心的投入进去,还不知道哪辈子才有结果,哪有那么简单的。觉得自己聪明的,觉得自己明白的,觉得自己有希望的,反思一下看看,有没有这个气魄,这个志气,宁做五百世的野狐狸,也要求这个真理,这个答案?

——达摩祖师骂二祖慧可的话“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智小德,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不是白骂的,虽然那时候慧可已经在达摩祖师的门外站了一夜,积雪盈膝。

那些觉得自己读了几本书,就以为自己聪明、明白、都懂了的人,可以反思一下,真正的智慧,哪里有那么容易的!

大约,百丈淮海禅师也是一样的感觉,五百世的风餐露宿野狐身,不容易啊。毕竟,大家都是多生甘苦里来,所谓惺惺相惜者,是之谓也。

——遥想前辈告别时相望之目光心思,缘来缘去,将将相契,转眼就要相忘于江湖,不由心摇神往,惜无缘适逢其会,作迦叶之破颜一笑。

百丈淮海禅师,也是妙人,居然不怕惊世骇俗,把全庙里的僧人都召集起来,到后山石头下面,挑了只狐狸出来,以亡僧之礼焚化。

——一个小问题:他怎么知道那狐狸的尸体在哪里?

这位野狐所化的老人,功夫定力都是很厉害的,居然隔阴不迷,还记得前生的事情,但是,即使这么厉害的功夫,智慧还是不够。他所说的“不落因果”,大致上接近小乘佛教的回答,以为佛菩萨已经涅磐,就不在因果中了。

也许一些朋友会觉得,什么“落”啊“昧”啊,还不是差不多,这不是文字游戏吗?

也是,你让我解释这个“不昧”,我也解释不清楚,反正就那么个味儿。

但是,一字之差,谬以千里。

怎么说呢,如果以我说的“因果律”而言,回答“不落”,就违反了“因果律”。

“不昧”呢,大概的解释一下,只能说,既不是“落”,也不是“不落”。

糊涂了?

不奇怪。佛学里充满了这样的反义用法,以及各种各样莫名其妙的说法,要不然怎么叫“不可思议”呢——那就不是语言文字能表达的出的,所以怎么说都不对。无论你怎么说,都是偏离了真正的情况,所以,只能不停的用“不”。

那什么是对的?

“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去不来”。

再继续怎么说?

天知道!

真想知道的人,只能自己去修去悟去证了。佛已经说过,语言表达不清楚的,我就放弃这个努力——不是我不想说,刚才试了一下,写了半天,还是觉得越说越错,终于放弃:)

那么,有人问了,你不是说“因果律”是公理吗?既然是公理,那就不可能有例外,那释迦牟尼佛是不是服从“因果律”呢?

当然服从!

释迦牟尼佛不是死了吗?要是不服从因果律,那他就应该不死——别管叫什么名字,什么涅磐啊,坐化啊什么的,都是死。

那么矛盾又来了,既然佛都死了,跟我们又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们又能跟他学什么呢?

当然不一样。

区别就在于,我们的死,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死,为什么死,怎么死,死了以后到哪里去,我们的死,是不可控的。

释迦牟尼佛的死,是知道时间原因死后的去处,是可控的。我们的生命,是不可控的,是生命在控制我们,我们是被动的,被“命运”控制的。他的生命,是自己控制的,生命把握在自己手里,是主动的。

估计又有人说我迷信了,呵呵。

其实,能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的人,可不仅仅是佛或者学佛的,我们生活中就有很多,看起来很普通的老人都有可能,只是我们不太注意或者不信——我们太容易相信自己,就不太容易相信简单事实了,却常常忘了反思一下,把我们的思想打包,又有多大范围呢?我们有什么资格那么相信是对的?

相信对我这些文章有兴趣的朋友们,家中老人去世时,就会有些人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去,去哪里的,此之谓因缘也。

我们看历代祖师的传记,“预知时至”的人有很多,功夫做到这个程度,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当然,仅仅预知时至,未必悟道,成就也未必很高,不过就是知道而已。

六祖临终前,就跟弟子们说什么时候我就要走了,你们有问题快问,我走了以后,你们再想问就问不着了。徒弟们自然很悲伤。六祖没办法,就跟大家说了一段儿大实话——注意,“真僧只说家常话”,凡是跟你云山雾罩的,基本上都是忽悠,不是骗子就是不懂装懂——“汝今悲泣,为忧阿谁?若忧吾不知去处,吾自知去处。吾若不知去处,终不预报于汝。汝等悲泣,盖为不知吾去处。若知吾去处,即不合悲泣”。

六祖的这段话,是他悟道并证道的侧面证明。之所以说侧面,是因为,仅仅知道自己的生来死去,还未必是悟道和证道,想知道悟道和证道标准的,可以去看我写的另外一个系列“莫效书生乱解禅”,里面有详细的说明。

释迦牟尼佛,悟到的智慧,一方面,是这个宇宙的本质,另一方面,就是生命的本质。当他了解了生命的本质,就可以把握生命,真正自己做主人了。不象我们,貌似主人,实则奴隶,貌似明白,实则糊涂,貌似是自己的生命,其实都是被各种欲望带动、裹胁、操纵着,稀里糊涂的走完几十年的坎坷路。

而释迦牟尼佛做到的解脱,就是彻底解决了生命的问题。

我们跟释迦牟尼佛学习的,就是他关于生命本质的知识,学习他怎么利用生命的知识,改造自己的人生,真正做自己的主人。

那么,释迦牟尼佛悟到的知识,跟别人悟到的知识,一定是有差别的,有差别就有意见,那样的意见,释迦牟尼佛生前有,死后有,至今也还有。就象我写了这么多话,一定有不同意的,那么,面对不同意见的时候,释迦牟尼佛是怎么讲的呢?

居然他觉得自己掌握了“终极真理”,自己掌握的才是真理,他会怎么对待不同的意见呢?是把别人骂成异端,打倒在地?还是不屑一顾,嗤之以鼻?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家园 学佛的真相(十一)佛法中关于不同意见的看法

有人就有思想,有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思想,不同仅仅是不同,未必有对或者错,至少,我们应该保留大家都对或者错的可能性。

这个道理,似乎很简单,但是,真正实践起来,难如登天。世界上很多矛盾,都是因为不同的意见而来,还有的,大约就是利益的争执了。

那么,面对不同意见时该怎么办?

是视为异端而消灭之,还是尊重并优容之?这大约是东西方文化的不同点之一,当然,到了现代,中国似乎丢掉了自己原来具有的一些优点,而西方经过多次淬火,却学会了一些尊重与宽容。

什么时候,会出现真正的普世价值并且真正的普世都遵守呢?

大约上帝一定是不知道的。

在所有的思想范畴里,我最喜欢最欣赏的,是佛学。

不只是因为佛学对宇宙人生的说法最深邃最透彻,也因为佛学对不同于自己意见的态度。

比如,佛学认为,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别以为这句话很简单,至今很多系统里都不认可这句话,很多人也不认可这句话——真理是大家的,不是某个人某个神拥有的,当你没拥有真理或者还没有认识到真理的时候,他不会说你是异端,更不会要打倒你,他只会说,你只是走了小路,或者绕了远路,然后他会告诉你,怎么样就能认识真理,认识真理的关键点在哪里。这一切,都是需要你自己去做,也只能由你自己去做。别人无法代劳,也不能由别人赐予。

所以,佛学其实在真理问题上,彻底否定了“神性”,或者说,彻底把“神性”与人性的鸿沟抹平。

是不是最“科学”,最先进的信仰?

佛教,也基本上是最不象宗教的宗教了。

比如,佛教没有真正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只不过是我们这个世界的老师,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达到他的水平,与他平起平坐。在宇宙中其他有生命的地方,也有无数个与他类似的老师,在谆谆教导别的生命别的学生。

他也不能真正的为我们做什么,解决什么,他只能告诉我们方法,教给我们知识,我们只能根据他的教导,自己努力,自觉自悟。我们面对的一切问题,最终只能由自己解决,“这世上没有救世主,只能自己救自己”。西方世界折腾到最后才明白的道理,人家几千年前就明白了。

佛家对待其他信仰的教主,对待其他信仰的人,对待想学佛的人,学了觉得不对的人,改信别的宗教或者信仰的人,都是宽容而平等的。

比如,佛家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佛家是承认不同的信仰有不同的贤圣的,只是在最高处,也许有程度的差别。

对待学习的人,也是一样的宽容。

想学了,随时欢迎,觉得有问题,不想学了,也一样欢送,什么时候觉得不对了,又想回来,那还是一样欢迎,完全开放,完全自由!没有任何意见,没有任何贬低,更不会用鄙视的眼光歧视或者诅咒。

本来啊,智慧是大家的,真理是自然的,都是完全客观的东西,就在那里摆着,谁都可以认识,谁都可以拥有,没有谁能独自占有。你如果觉得换个地方换个方法,更容易认识真理,更容易得到智慧,也许那样那里更适合你,那就去好了。不同的种子在不同的地方才能生长的好。条条大路通罗马,殊途同归,只要你是想认识真理的,那么,最终的目标当然一致,大不了路线方向有些差别,又能差到哪儿去呢?当然,得少为足,路走了一半儿就以为到了终点站,那就有些可惜了。

其实,话又说回来,佛家的开放心态,只是正常而且应该的态度,并不是出格的做派。只是,我们看多了狭隘的例子,不管是其他信仰还是某些所谓的科学人,都觉得自己掌握了真理就得理不饶人,就觉得别人都错自己都对了。习惯成自然以后,反而觉得宽容与开放的态度,成了异类。这就是人类心理上的一些痼疾,佛学总结的“慢”与“疑”,自我傲慢与怀疑别人了。

身病好医,心病难医,生活中网络中,随处可见。

当年刚刚来西西的时候,老铁就问要不要开个信仰版,我就说那个千万别,因为结果一定是吵成一团而且毫无意义,互不相让互不服气,谁都说服不了谁,原来信什么的,还是信什么,而且更加坚定。

所以,我从来不劝人家学佛,顶多劝人家了解一下。

很简单的一个思路,稍微打开一下你的思想,反思一下你一向认定的真理,那只是可能为真理的说法之一,你可以把那样的涵盖一切的认知,稍微缩小一些,作为“之一”放回该放的位置,再加入几个别的可能的选项。

公允公平与开放的思想,是多么的难。

有人说,佛学里面的东西,都是“自说自话”,我忍不住笑了,当然啊,当然啊——世界上哪一种学问不是“自说自话”呢?上一篇都说了,大家都是建立在自己的公理,不同的公理之上的,都是自己的一套,若是能相融,那才是奇迹。能部分相融如佛法与科学,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那么,这样的相融,哪怕只有一部分,是不是已经可以显示出一些端倪呢?

最起码的思维:我们的思想里,有些东西是没有答案,是我们不知道的,也许我们永远不知道,我们就承认不知道。千万不能下意识或者有意识的,利用自己有限的思维水平,先把不知道否定了。

正确的态度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留白。

胆子大点儿的,有点儿志气的,身体力行,自己去找答案:我到底要看看这个说法对不对,我到底要看看究竟谁对!

只要一谈佛法,必然就起争执,这是规律。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不同意见,再正常不过,在前面的系列里,我们说到,佛悟道了智慧,那么,智慧的表现之一,就是通达世情,释迦牟尼佛对不同意见的出现早有预见,对佛学的衰亡也早有预见。那么,他是怎么分析这些不同意见的呢?

关于不同的意见,释迦牟尼佛总结了五种类型,“五见”,即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

所谓“身见”,是执着于把我们的身体当成真正的“自我”,不明白我们的身体只是类似房子的居所,是物质的组合体,是我们的工具,用完了用坏了,就要丢掉。

身见有时候也被称之为“我见”,说是我们太执着于“我”,而忘了我们没有一个真正抓的住的自己存在。

“边见”是偏于一边的见解,比如偏左或者偏右而不公允,属于边见的有断见与常见,都是偏于一边。

“断见”指那些以为人死之后一切都归于无的见解,比如唯物主义,认为人就是物质的,就是这一辈子,死了就“断”了,就没了。

“常见”就是指以为人死之后仍是为人,而不会变化的说法。

“邪见”是邪而不正的见解,比如告诉别人不要担心因果报应,做坏事也用不着怕做好事也未必有好结果等等。

“见取见”之见即指我见、边见、邪见,取是取着不舍,对于不正见,执以为是,名见取见;

“戒禁取见”就是执行或受持邪戒,错认以为是正戒。这个一般就是指各种各样的邪教了,说的是他们把一些没有用的做法当成了提升自己水平的方法,比如自焚之类。

佛家对于不同的信仰,还有个说法叫做“外道”。

可能有些朋友会对这个词汇有些误会或者意见,其实,佛家对“外道”的解释只有一句话:“心外求法”,就是外道。

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不通过把握生命的本质来研究世界上的规律,就是南辕北辙,就不能搞明白“终极真理”。

——外道并不一定是“错”道,只是走了弯路,还没折回到正路“正道”、“中道”而已。

我们假设宇宙、生命中有这么一个“终极真理”,或者说有这么一个“第一因”,那么,这句话就变成了,不依赖“终极真理”、“第一因”而想求得答案,是不可能的。

所以,从佛法上来说,现在的科学,就是在摸索正道的外道,但是别急,科学会发展,随着研究的深入,解开的谜团越来越多,就会越来越接近真理。有一天,从量变到质变,突破了某些瓶颈,也就从外道变成正道了。

所以,大家的发展方向都是一致的,只不过对谁更接近终极真理,谁的意见更能代表终极真理有不同看法。

那么无妨,等啊,一起研究进步好了,反正早晚会水落石出的。

有朋友提了一些问题,本来早就想回答的,后来想想那些问题比较有普遍性,不如把问题与回答都写在这个系列里,也好让更多的朋友都能看到。

比如,那位朋友对“平等”的概念就有意见,他说:

“众生平等吗?从来就没有平等过,即使在佛教里,也没有平等。

六道轮回,干坏事会转生畜牲,恶鬼。为什么不转天人呢?为什么不转阿修罗呢?他们平等吗?

这个世界上,动物之间平等吗?狼吃羊,羊吃草。你能说服羊,让他认为他和狼是平等的吗?(开个玩笑)。一个物种比另一个物种在能力上拥有绝对优势的时候,它们之间有平等可言吗?或许你说的平等有另外的意义,生死大权握在对方手里时,那个意义还有“意义”吗?

不说动物,说说人。人和人平等吗?苏丹的难民和好莱坞的明星平等吗?伊拉克人和美国人平等吗?上个世纪的黑奴和奴隶主平等吗?信了佛法就平等了?好,我们在佛法面前是平等的,但我能打你,你不能打我。这个平等有意义吗?

什么是平等?拥有同样的实力才是平等,水平相当才是平等。三百年前,欧洲人带着先进的文明到达新大陆的时候,带给土著印第安人的是什么?是几十万,上百万的屠杀,是种族的灭绝。他们可是在这个土地上生活了上千年,风兄是相信三世因果的,相信因果是公理,不需证明。那么,印第安人在他们的前世,前前世种下了什么样的恶因,就招致了这种被灭绝的恶果呢?是因果报应,还是愚昧落后?他们应该跟上文明发展的脚步,还是应该去佛法中寻找因果的轮回?

再说到众生上,我们凭什么说人类最牛?因为人类的实力最强,在这个星球上,人类没有对手。假设,有一天,有一群带着先进文明的外星人来到地球,会发生什么?那人类就不是最牛了,新大陆上两种文明的冲突会在整个地球上重现,而且结果没有悬念。我们和他们平等吗,我们能和他们谈佛法吗?你告诉我。”

他提的问题很典型,很认真,有些很犀利,那么,想知道答案吗?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通宝推:桃子甜,
家园 学佛的真相(十二)人和牛平等吗——佛法的平等观

如果谁说人和牛完全平等,这人一定是牛人!——题记

我还是先把上篇朋友的问题贴出来,要不然没有问题只有答案,我答起来不方便,朋友们看起来也一样不知所云。

“众生平等吗?从来就没有平等过,即使在佛教里,也没有平等。

六道轮回,干坏事会转生畜牲,恶鬼。为什么不转天人呢?为什么不转阿修罗呢?他们平等吗?

这个世界上,动物之间平等吗?狼吃羊,羊吃草。你能说服羊,让他认为他和狼是平等的吗?(开个玩笑)。一个物种比另一个物种在能力上拥有绝对优势的时候,它们之间有平等可言吗?或许你说的平等有另外的意义,生死大权握在对方手里时,那个意义还有“意义”吗?

不说动物,说说人。人和人平等吗?苏丹的难民和好莱坞的明星平等吗?伊拉克人和美国人平等吗?上个世纪的黑奴和奴隶主平等吗?信了佛法就平等了?好,我们在佛法面前是平等的,但我能打你,你不能打我。这个平等有意义吗?

什么是平等?拥有同样的实力才是平等,水平相当才是平等。三百年前,欧洲人带着先进的文明到达新大陆的时候,带给土著印第安人的是什么?是几十万,上百万的屠杀,是种族的灭绝。他们可是在这个土地上生活了上千年,风兄是相信三世因果的,相信因果是公理,不需证明。那么,印第安人在他们的前世,前前世种下了什么样的恶因,就招致了这种被灭绝的恶果呢?是因果报应,还是愚昧落后?他们应该跟上文明发展的脚步,还是应该去佛法中寻找因果的轮回?

再说到众生上,我们凭什么说人类最牛?因为人类的实力最强,在这个星球上,人类没有对手。假设,有一天,有一群带着先进文明的外星人来到地球,会发生什么?那人类就不是最牛了,新大陆上两种文明的冲突会在整个地球上重现,而且结果没有悬念。我们和他们平等吗,我们能和他们谈佛法吗?你告诉我。”

我想这位朋友一定没有仔细的看我前面的文章,这不奇怪,一般来说,网络上看东西,都不会很仔细——当然生活中实体书认真阅读的人也不多,现在所谓读书多半是看字或者挑刺,如古人般神游物外与前人神交者,已经是一朝风月两处闲愁了——一般都是随便看看,然后挑几句自己看着不顺眼的来批批了事。

这位朋友看到了世界上人与人的不平等,动物不同种类之间的不平等,人与动物之间的不平等。很可惜,他没有看到这些不平等之中的平等,也没有看到这些不平等的“果”是因为什么样的“因”。

当然这位朋友已经是很认真的了,要不然也不会辛辛苦苦写那么多文字来谈问题,我是欣赏这样的读者的,谁对谁错并不重要,这样的交流与探讨,本身已经是赏心乐事谁家院,良辰美景艳阳天了。

所谓的众生平等,当然不是指我们的钱多钱少谁能吃谁之类,而是指本体、内在,或者说生物的本性——呵呵,用另外一个体系的概念,来说明一个问题是多么的麻烦啊。西方文化的浅薄与幼稚,不只是害惨了中国,还害惨了世界。

用本体的性质,或者说用形而上的概念,来说明具体的事物,就象让你用电子质子来说明我喝那口豆浆是开心还是不开心一样,言不及义。

世界上没有任何两样东西是相同的,有不同就有高低,同样的一个杯子,玛丽莲梦露用过,也许就价值不菲,众人争相抢购,换做我用的,自然就无人问津。

那俩杯子是平等还是不平等呢?

本质上是平等的,到了现实中,就不平等了。

这些不平等,原因并不是杯子有什么不同,而是我们的观念里不平等了。

或者说,先天是平等的,后天不平等了。

再举一个例子。

一粒钻石与一块石墨,平等吗?

本质都是碳,没什么区别,可是,到了人的眼睛里,就不同了。

金子与铁,也是一样,都是质子电子中子组成,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同,到了人眼睛里,就不同了。是他们本质不同吗?还是我们的观念不同?

我在开始的一篇里说到了,释迦牟尼佛悟道时说:“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在“智慧德相”是不是具有这一点上,大家是平等的,大家是一样的,但是他又说了,“唯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对不起,我证到了,你没有证到,咱俩就不同了,咱俩本来是平等的,现在我努力了,你没努力,当然就不平等了——当然,在本体上还是平等的,因为证无所证。而且,不管你有没有证,我们的本体还是存在并且平等的——而不平等的原因,是你自己没有造那个平等的“因”,造了不平等的“因”,自然就要承担不平等的“果”。

动物间是否平等?

很有趣的问题:)

我们来看看这个问题的有趣之处:

如果我们把狼与羊放在动物园里不同的地方,他们都享受一样的待遇,都被人类照顾,他们是否平等?

狼也会饿,也会流口水,也会困,羊也一样,他们这些方面都是平等的,当你把一只饥饿的狼与一直跑不快的羊放在一起的时候,问题的麻烦才会出现。

还是刚才的话,他们在生命本质上是平等的,只有当观念出现,比如说狼觉得他饿了,又觉得他可以吃羊,然后还觉得羊很好吃的时候,这个平等与不平等的问题,才开始出现,才被我们怀疑。

很无奈,狼是肉食动物,羊是草食动物,按照本性说,狼是必定要喜欢吃羊的。

也就是说,如果狼不想吃羊,他们就不会有平等与否的疑问了。

那么,问题是,狼可以吃羊,羊却没有反抗的力量,狼和羊还平等吗?

其实答案很简单:你可以认为这样的平等不解决实际问题,但他们还是平等的。就象联合国中的每个国家,原则上都是平等的,他们都有平等的一票,但是他们的实力并不一样,关键是规则——同样但是,这是两个不同的范畴。

问题又出现了,把实力不同的国家,赋予平等地位的人,是伟大的,这样的制度也是伟大的制度,发现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只能用实力衡量,还可以投票决定事情,大家可以不分大小强弱,都拥有自己神圣的一票,你能说它没有价值?

当然,我知道我说远了,收回来:)

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得到结论:狼与羊平等的是生命本质,不平等的是力量,或者是他们生活的规则。

这个规则,真的不平等么?

我们来看看所有生物的生命规则。

任何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都有自己的天敌,都有自己取得食物的途径。

也就是说,无论任何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维持生命的方式,也有保护自己生命的方法,既不会白白送死,单纯成为别的物种的食物,也不会不懂维持自己的生命让自己饿死。

他们面对的是同样的问题:保持生命。他们都是食物链的一环。

一环扣一环。

不平等么?

那么,问题又出现了,在动物与植物的连接处,出现了麻烦。

真的有问题么?

难道我们可以把植物与动物截然分开?或者密不透风连在一起?

这个问题,我想用不着我回答了,一个,我在前面的文章里已经说过了,另外就是,我们已经追到了类似鸡生蛋蛋生鸡的地方。

释迦牟尼佛的说法是:在智慧德相上,大家是平等的;在证得与否的问题上,大家是不平等的。

所以,如果你跟释迦牟尼佛一样“证得”了,就跟他平等了。别的动物,管他是狼还是羊,如果也证得了,就不但在生命本体上平等,也在后天平等了。别的生命也是一样。

也许会出现一个很吊诡的场景:一只狼与一只羊,笑眯眯的互相看着,他们都证悟了,狼已经没有吃羊的想法了,羊也没有怕狼吃他的恐惧了,他们没有了吃与被吃的问题,很自然的平等了:)

阿弥陀佛,这是什么样的场景啊。。。我晕了。。。

现在我们说到人的问题。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基本原则,但是执行呢?

一定会出偏差。

那么,出了偏差,是不是我们就可以不承认人与人之间平等了呢?

不能。

有没有意义是一回事,原则是另一回事。

我们再来看看所谓的“意义”。

南极有没有企鹅,对我有什么意义?一只北极熊有没有在筋疲力尽之前爬上面前的那块冰,对我有什么意义?我面前摆了俩杯子,都是一样的水,我选择了喝哪杯,对我有什么意义?康德写了本“纯粹理性批判”,对我有什么意义?从塔上扔俩铅球,哪个落的快点儿,对我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现在大约大家已经明白了,平等的存在与否,不是因为有没有意义,而是存在就是存在,这是客观规律。所谓客观规律,就是不管你怎么想,它都在那里待着,不因为你的改变而改变——是之谓三易里的“不易”也。

至于意义,那是“人的思想”赋予的,或者说“观念”里的。

我们仅仅从哲学的角度或者生物学的角度看,这个平等观已经领先或者高出了现在人类思想。至于佛家平等观里蕴含的更加深邃的思想,等大家自己多学习多研究以后,自然会明白,就不多说了。

印第安人的事情,既是因果,也是愚昧落后。

每个人都会死,只是死的时间地点情况表现不同。死在家里,野兽爪下,过河爬山的时候,对每一个印第安人来说,是一样的,都是死。每个人的死,当然都是因果,各人因果各人了。

愚昧落后是他们的果报,死也是他们的果报。

我们都有自己愚昧落后的地方,我们也都会死,我们怪谁?

他们死后会继续轮回,变成其他的生命,到其他的世界,继续因果。

至于他们恰好死在一起,死于外界的屠杀与种族灭绝,那只是每一个个体的死加起来而已。

宏观与微观。

至于他们的突破或者自我解救,既要去轮回中寻找因果,也要在科学发展中寻找突破。

如果他明白了人生的道理,明白自己不只是面对来自外来世界的危险,还面对自己的生命本身带来的无数宿命,那他就会就应该去寻找生命的本质,而不是仅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难道他应付了外族入侵,就能够应付自己的病痛与饥饿,就能够不病不死吗?

同时,他也应该学习新的知识,跟上文明的脚步。要不然他面对外来屠杀的时候,就死于自己的不进步了,就象咱们的清朝一样。

这两个方面,并没有矛盾,也不能偏废,因为他们并不矛盾——很多时候,两分法看问题,是要出问题的。

另外,提供一个朋友给的资料。

“土著印第安人不是这样的。

首先,土著印第安人之间血腥程度比欧洲人有过之,阿兹特克的活人祭恐怕是史上最差残忍的事。

在西班牙人到来之前的几千年中,很多印第安人种族就是这样被灭绝的,如果说有因果,起码阿兹特克是自己种下的苦果。

南美印加民族那种高度的奴隶制,大君一怒则杀人以万计,这两种文明如果再多几百年,死者并不比欧洲人屠杀得少。

欧洲人并没有屠杀几十万上百万人,主要是传染病造成的。”

最后,我简略的直接回答一下。

众生平等,也是指在规律面前人人平等,大家都遵循一个规律,谁都不能跳出规律之外。规律也可以改成规则。

做坏事趋向于转世做鬼畜生地狱,做好事自然就趋向于转世做天人了,根据因果啊,怎么不平等呢?

众生平等,不是众生一样,就象公有制,不能是大家平摊,平等是指本体平等,大家生命的本源是平等的,但是长久以来每个生命行为的不同,已经造成了后果,就是在现象上的不平等。比如俩双胞胎孩子,生活环境教育环境等等都是一样的,但是一个用功一个不用功,后来一个大学一个落第,他们的不一样,是自己造成的,我们就不能用平等而强行把他们拉平。比如如果俩人长的不一样高,难道我们可以把他们“切”成一样?

平等是规律,信不信佛法都无所谓。

区别在于,你信了佛法,就知道了问题的关键,把握了问题的实质,就可以有的放矢的解决问题了。

所以,从本质上说,牛的生命与人的生命,是平等的,之所以我们觉得不平等——注意,是“我们觉得”——是因为我们的观念。

在这个世界上,人类并不是最牛,人类是很脆弱的,觉得人类最牛是我们的误会。就象我们面对一群蚂蚁的时候,我们不会去干涉他们,蚂蚁群中的是是非非,成败斗争,他们都会觉得自己的世界里自己很牛,在人类的眼里呢?

我们在天人眼里,甚至连蚂蚁都不如。

我们斗来斗去而没有谁干涉,只是因为人家看不上我们。只不过人家有自己的因果,也知道我们有自己的因果而已。

外星人的事情,他们懂佛法,就可以跟他们谈佛法,如果他们不懂佛法,你就只能谈他们能懂的东西,比如利益交换,比如自由民主。

外星人来了,生命形式也无非是欲界色界或者无色界而已,为什么跟他们不平等?

结果当然没有悬念:他们有他们的因果,我们有我们的因果,他们会死,我们也会死,他们死了可能变成我们,我们死了可能变成他们,大家都在同样的规律下过活,有什么不平等?

我知道一定有朋友对我的回答不满意,没关系,还可以继续讨论:)

那位朋友的认真,要超过很多貌似很认真的朋友,因为他是在认真的思考讨论,而另外一些人,只是在抬杠,在显示自己的聪明,显示自己的高明。当然,到底是不是高明,就不得而知了。

我继续贴一段那位朋友的问题,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过同样的疑惑,或者是同样的一闪念,却没有真正的深入下去。

当然,那些抬杠的人,如果看到这位朋友的问题,也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的差距。

“慈悲

看了风兄关于对待蚊子的那一段,还有蚂蚁那一段,哑然失笑。风兄的确是慈悲心肠,不过您有没有想过,我们的皮肤上,衣服上,头发里,有成百上千的微生物,您洗澡,洗衣服,甚至搔痒,都会杀死它们。 蔬菜,水果的表面上,也有很多病毒,细菌,它们也是生命啊,可是您煮菜,用清洁剂清洗瓜果的时候,这些生命都一批一批的死在你的手里了。风兄知不知道这些?那现在是不是开始尽量不洗澡,不洗衣服,不吃熟食了呢。放心,这样做对你的健康影响不会太大,撒哈拉沙漠的女人不是半年,一年才洗一次澡嘛,还不是照样生孩子,照样活得挺滋润?呵呵。

您对蚊子,那位大德对蚂蚁,我们姑且称之为慈悲。不过,如果你看到一只蚊子,而且知道它是那种传播疟疾的疟蚊,你会怎么做?那位大德要是在长江水灾的时候,看到的是那种能让江堤崩溃的白蚁,她会怎么做?说白一点,当你的慈悲和人们的利益冲突时,你的慈悲的力量有多大?人的利益和它们的生命,你会选择哪一个?佛陀们对待我们人类,我们所有这些有情众生,是不是也是这种慈悲心肠呢?我不知道,我相信没人知道,只有佛陀自己知道。

想起一件事,小时候,有一个电视节目叫动物世界,有一次讲海龟。海龟产卵时,海龟妈妈们把很多蛋埋在沙滩上,海龟蛋慢慢受热孵化,等到有一天,小海龟破壳而出了,然而这些新鲜的小生命马上面对的却是一场生死考验。小海龟必须要从沙滩上自己爬到海水里,但它们是海鸥嘴里的美食,海鸥等待这一天也很久了,所以从沙滩到海水这一小段距离,很多小海龟都被海鸥吃掉了。海龟产卵的时间比较集中,所以小海龟孵化出来的时间也很集中,就看到很多小海龟从沙里探出来,然后拼命朝海水的方向爬,而大量的海鸥从天上叫着俯冲下来,很快一个个小海龟就成了它们嘴里血淋淋的食物了,场面很是震撼。拍摄影片的人员还在里面解说。记得当时我心里很难过,也很生气。为什么那些人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小生命被残杀,被吃掉,而无动于衷。后来我渐渐明白,这就是自然界,这就是生存竞争。海龟是生命,海鸥也是生命,海龟要活,海鸥也要活。在人的眼里,它们没有区别,当它们的存在没有影响到人类的时候,人是不会去关心它的死活的。其实这种不关心,正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关心,不人为打破它们之间的平衡,两个物种可以正常的存活下去,至于某一个个体的生命,对我们来说,没有意义。

回过头来,佛陀眼里的我们,又是什么呢?我们对佛陀跪拜的时候,佛陀眼里的这个“人”,或者某一个地方的一群“人”,究竟有多大意义呢?佛会对你,对他发慈悲吗?风兄肯定会说不会,因为真正学佛的意义不是这个,三世因果,一切果报都是自己种的因得来的,佛陀的慈悲就是要帮你跳出这个因果,你就永远离苦得乐了。呵呵,是这样吗?佛经里说,佛陀们都发下了大悲愿,要普度众生,如何如何,要不然,永不成佛,等等等等。呵呵,在比人类更高级的存在,尊敬的佛陀的眼里,我们真的这么重要吗?”

这些问题,问到了佛学的核心:生死问题,比起平等问题,似乎更加深入了。那么,面对左右为难的生死问题,佛学会怎么回答?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通宝推:桃子甜,
家园 应是:不落

"这位修行人回答:落。"

"那么,为什么他回答“落”,会错的那么严重呢?"

应是:不落

家园 呵呵多谢,继续看下一篇啊:)
家园 大道之下,众生平等

狼要吃羊没有错,羊想要不被狼吃也是没错。人各为己算,同样没错——所有的错都在造物者身上而不是在各个自由意志的个体上。一样的规律,不同的态度,可以有不同的结果。

家园 外语不好

这是俺见过的最好的回复。呵呵

家园 谢铢钱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8 铢钱。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7。本帖花:1

家园 请教微风,关于六道轮回的分类,都是释迦牟尼佛悟出来的吗?
家园 请教下:入胎经

<<入胎经>>中说:

人的形成需要三个因素:精子,卵子,阿赖耶识。也就是三缘和合.

当精子进入卵子的刹那,与父母有缘分的阿赖耶识瞬间也瞬间进驻。这样的受精卵就形成了,而胎儿的性别则取决于当阿赖耶识进驻的瞬间,如果喜悦父亲则是女性;反之是男性。

有2个问题:

1. 佛说这个经的依据?现在的医学已经证明了<<入胎经>>中

从受精卵到胎儿不同阶段,受精卵发育的部位及进展

2. 当精子没有进入卵子,与父母有缘的阿赖耶识在哪里?

家园 &lt;&lt;了凡四训&gt;&gt;就是说明业可以转变的
家园 请教不敢当,一起探讨:)

从学问上说,释迦摩尼之前,就有类似的学说。这样的生命体系,不是佛教独有的。

从佛教来说,认可了这个体系,不是因为要因循,而是因为释迦摩尼经过自己的证明,对生命的看法也是如此。

另外一个需要说明一下的,所谓六道,我们最好看做是六个大的类别,每个类别中还有很多小分类,而不是仅仅六种生命形式。

家园 请教不敢当,一起探讨。

1。依据是释迦摩尼在定中观察的结果。

2。在该在的地方——这个似乎有些玄,不过也只能这么说。比如,我们喝一口水,这口水中的一些微粒,可能上一瞬间还在宇宙的另外一头,谁能说清楚它在哪里?

家园 花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