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聊聊新儒家的由来 -- 大眼

共:💬25 🌺2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原创】聊聊新儒家的由来

首先,新儒学及新儒家的定义是属于文化或学术的范畴的,而非关政治或非直接相关政治的,扯不到党派输出意识形态上去,和现在流行的主张复古,读经派不是一码事,象于丹这样的做普及工作的怕也称不上,能称为“新”,“家”的---得能以现代的眼光对儒学有一套或对一些重要的概念予以诠释的理论.我们丰厚悠久的文化积累需要在现在化的过程里重新认识发现,诠释自己的价值.

再者现在大陆的国学热,提倡读经的也是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也有精神追求的需要,对自已的文化需要一个恰当的定位.和对金钱本位导致社会道德缺失的矫正反映.

随着网络的发达,思想的传播流动有了便捷的途径,使原来小范围的限在学术圈内的东西与普罗大众有了互动的机会,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感兴趣并喜欢研究琢磨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群需要一个简单明确的指代词,一个符号,俺想这是网上的新儒家的由来.

俺这里说说新儒学一词的来历和流传状况。

新儒学一词在中国常用来称呼宋明儒学,与此相应,又称现代儒家为现代新儒家,而先秦到汉唐的儒学也就称为儒学了,这是为了区别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的儒学内涵.

而新儒学或新儒家(Neo-Confucianism)一词中国最早的使用者是冯友兰,他在1922年哥伦比亚大学就学时的论文里提到:

“。。。直至公元十世纪,一批新的天才人物相继地将儒释道三者合一,成为新的教义,输入中华民族的心灵,至于今日。。。这些哲学家自己声称,他们的教义是真正的儒家,如果非说他们是儒家不可的话,那也只能说他们是新的儒家。。。他们不同于原来的儒家”

新儒家指称宋明道学或道学家。在1934年的冯著[中国哲学史]中及以后的著文里也几次提及,但是这个词似乎在解放前并未流行起来。

建国后大陆马列毛哲学一统江湖,但港台及海外的儒学研究并未中断,50年代初冯的[中国哲学史]英译本在美出版,美国的外链出处同时的讲当代中国宗教思潮一书也用这个词,张君励的[新儒家思想的发展]二大卷在1957年62年相继出版后,成为海外学术界接受的并流行了.

新儒家在大陆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俺不知道,大概是2000年代网络普及开始的吧,改革开放后的思想解禁,有句话说80年代是思想家大热(俺觉得是主要是国外的),90年代学者上位,思想家淡出,2000年又到思想家复位的时候了。

新儒家的英文Neo-Confucianism并非国人所创,1904年日本学者冈仓于纽约出版的The Awakening of Japan(日本的觉醒)最早使用了这个词。

老一辈的现代新儒家中以冯友兰名头为著,解放后留在大陆的还有梁漱溟,熊十力贺麟等人,海外的有钱穆牟宗三,张君励等,不知研究国学的是不是都能归到新儒家一类里去,大概不能,新一辈的俺只知道个杜维明了,这里有杜论新儒学的一个链接:[儒家向何处:五问杜维明

在当今,现代新儒家这个词对于这些老一辈的学者来说,因为文革中的不同表现而在社会上似乎有了特别的认可涵义.

海外及传及文革后的大陆的舆论里梁漱溟因为在文革中坚持不肯批孔,“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强项话语获得最后的儒家的称号。

而冯友兰因为改变学术立场,文革中被选进梁效小组当顾问,写了批孔文章,不仅人被骂的一塌糊涂,连带他的新旧学术理论也被贬低,有的指责是占着空泛的道德立场坐着说话不腰疼,不知文革中知识份子遭受的苦难,需知那时的冯是70多岁身体病弱的老人,插带着时不时掉下的导尿管被揪去批斗.还有对冯改信马列主义的学术“变节”的指责,忽视了他的学术转变有思想上的延续性。

俺觉得随着网络的普及,到了思想家(即使是故去的)走出象牙塔,学术圈的时候,让咱们普罗大众亲近亲近,思想的阐发交流不再是某种意义上的专用权力,真不错。

关键词(Tags): #新儒家#冯友兰
家园 沙发!
家园 谢三兄顶这个冷帖子

因为觉得某位老兄有些瞎联系,“哈港八港”,恰好看过一些这方面的东西,顺手写一点。俺经验吃紧,不比三兄好象造了台个经验速涨器,俺就就不还花了。

家园 张君励?

张君劢吧我怎么记得?

家园 俺念利声,拼音Li里又找不到劢,所以。。。励吧

老兄一吐舌啊,俺只好地查一下:

(勱)

mài ㄇㄞˋ

◎ 努力。

老兄凑凑字节吧,俺好谢花

家园 哈哈多谢好意,偶花你~

家园 该我谢你哦
家园 提到新儒家怎么能忘了马一浮先生呢?

被丰子恺誉为“当世颜回”。理学禅学当世无匹。

倡六艺统摄一切学术之说,以横渠四教勉励诸生。

马一浮橫渠四句教

橫渠四句教

    

昔張橫渠先生有四句話,今教諸生立志,特為拈出,希望豎起脊梁,猛著精采,依此立志,方能堂堂的做一個人。須知人人有此責任,人人具此力量,切莫自己諉卸,自己菲薄。此便是“仁以為己任”的榜樣,亦即是今日講學的宗旨,慎勿以為空言而忽視之。

    

    

     為天地立心:

  《易·大傳》曰:“《復》,其見天地之心乎。”《剝》《復》是反對卦,《剝》窮於上,是君子道消;《復》反於下,是君子道長。伊川《易傳》以為動而後見天地之心。天地之心於何見之?於人心一念之善見之。故《禮運》曰:“人者,天地之心也。”《程氏遺書》雲:“一日之運,即一歲之運;一人之心,即天地之心。”蓋人心之善端,即是天地之正理。善端既復,則剛浸而長,可止於至善,以立人極,便與天地合德。故“仁民愛物”,便是“為天地立心”。天地以生物為心,人心以惻隱為本。孟子言四端,首舉惻隱,若無惻隱,便是麻木不仁,漫無感覺,以下羞惡、辭讓、是非,俱無從發出來。故“天地之大德曰生”,人心之全德曰仁。學者之事,莫要於識仁求仁,好仁惡不仁,能如此,乃是“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儒者立志,須是令天下無一物不得其所,方為圓成。孟子稱伊尹“一夫不獲”,“若己推而納諸溝中”。橫渠《西銘》雲:“凡天下之疲癃、殘疾、惸獨、鰥寡,皆吾兄弟之顚連而無告者也。”此皆明萬物一體之義。聖人吉兇與民同患,未有眾人皆憂而己能獨樂,眾人皆危而己能獨安者。萬物一體,即是萬物同一生命。若人自扼其吭,自殘其肢,自剜其腹,而曰吾將以求生,決無是理。孟子曰:“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朱子注云:“立命謂全其天之所(賦)[付],不以人為害之。”又曰:“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今人心陷溺,以人為害天賦,不得全其正命者,有甚於桎梏者矣。仁人視此,若瘡痏之在身,疾痛之切膚,不可一日安也。故必思所以出水火而登衽席之道,使得全其正命。孔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學者立誌,合下便當有如此氣象,此乃是“為生民立命”也。

    

    

     為往聖繼絕學:

  此理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但因人為氣習所拘蔽,不肯理會,便成衰絕。其實“人皆可以為堯舜”。顏子曰:“舜何人哉!予何人哉!有為者亦若是。”學者只是狃於習俗,不知聖賢分上事即吾性分內事,不肯承當。故有終身讀書,只為見聞所囿,滯在知識邊,便謂已足,不知更有向上事,汩沒自性,空過一生。孔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苟)[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吾未見力不足者。”聖人之言剴切如此。道之不明不行,只由於人之自暴自棄。故學者立志,必當確信聖人可學而至,吾人所稟之性與聖人元無兩般。孟子曰:“聖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心之所同然者何也?(曰)[谓]理也,義也。”濂、洛、關、閩諸儒,深明義理之學,真是直接孔孟,遠過漢唐。“為往聖繼絕學”,在橫渠絕非夸詞。今當人心晦盲否塞、人欲橫流之時,必須研究義理,乃可以自拔於流俗,不致戕賊其天性。學者當知聖學者即是義理之學,切勿以心性為空談而自安於卑陋也。

    

    

     為萬世開太平:

  太平不是幻想的烏托邦,乃是實有是理。如堯之“光被四表,格於上下”,文王之“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都是事實。干羽格有苗之頑,不勞兵革;禮讓息虞芮之訟,安用制裁。是故不賞而勸,不怒而威,不言而信,無為而成。《中庸》曰:“君子篤恭而天下平”,“聲色之於以化民末也。”聖人至德淵微,自然之效,斯乃政治之極軌。自帝降而王,王降而霸,霸降而夷狄,天下治日少而亂日多。秦並六國,二世而亡,晉失其馭,五胡交亂,力其可恃乎?中外歷史,諸生聞之熟矣,非無一時強大之國,只如飄風驟雨,不可久長。程子曰:“王者以道治天下,後世只是以法把持天下。”又曰:“三代而下,只是架漏牽補,過了時日。”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從來辨王、霸莫如此言之深切著明。學者須知孔孟之言政治,其要只在貴德而不貴力。然孔孟有德無位,其道不行於當時,而其言則可垂法於萬世。故橫渠不曰“致”而曰“開”者,致是實現之稱,開則期待之謂。茍非其人,道不虛行,果能率由斯道,亦必有實現之一日也。從前論治,猶知以漢唐為卑,今日論治,乃惟以歐美為極。從前猶以管、商、申、韓為淺陋,今日乃以孟梭里尼、希特勒為豪傑,以馬格斯、列寧為聖人。今亦不暇加以評判,諸生但取六經所陳之治道,與今之政論比而觀之,則知碔(左“石”右“民”)不可以為玉,蝘蜓不可以為龍,其相去何啻霄壤也。中國今方遭夷狄侵陵,舉國之人動心忍性,乃是多難興邦之會。若曰圖存之道,期跂及於現代國家而止,則亦是自己菲薄。今舉橫渠此言,欲為青年更進一解,養成剛大之資,乃可以濟蹇難。須信實存是理,非是姑為鼓舞之言也。

家园 【马一浮先生虽让宅与毛还是死于非命】
家园 花~

花~

家园 花~~
家园 也谈“现代新儒家”

所谓“现代新儒家”,是一个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思想流派。他们之所以被称为“现代新儒家”,一方面是与宋明新儒家(即宋明理学)相区别,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与当时的“老儒家”,即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没有直接的师承关系,因为他们都是从别的思想流派中转入儒家的。比如下面要提到的熊十力,他就是从佛教转投儒家门下的。

“现代新儒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现代新儒家”包括20世纪以后中国出现的所有以儒家某派自居的思想流派,一般认为它有三个支系:一是以熊十力、牟宗三等人为代表,“接着陆王讲”的“新心学”,二是以冯友兰等人为代表,“接着程朱讲”的“新理学”,三是以张岱年等人为代表,“接着张(载)王(夫之)讲”的“新气学”。狭义的“现代新儒家”特指第一类,即以熊十力、牟宗三等人为代表的“新心学”。这是因为1949年后在港台得到发展,并在后来产生了国际影响的就是这一派。下面我要说的“现代新儒家”(简称“新儒家”),如无特别说明,即指这一派。

从理论上来看,新儒家是哲学,而且是现代哲学。熊十力于40年代初写成的《新唯识论》是新儒家的奠基性作品。在这部著作中,熊十力运用此前他以佛教徒的身份所研习的唯识论思想改塑了陆王心学的心性论,构建了以本心为本体、以“心外无物”为基本观点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因此,从一开始,现代新儒家就是熊十力有意构建的一套与当时已在中国广泛流传的马克思主义针锋相对的意识形态。

家园 抱歉,回复晚了,唐兄。

我其实对新儒家所知了了,新儒家的理论,有关冯友兰和牟宗三的杜维明的看了几本,听说过马一浮先生之名,但他的观点文章没看过,读马先生橫渠四句教,有浩然之气,我需仔细看看,我所知从冯友兰处来,上世纪40年代抗战时期冯先生的“新原人”的自序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哲学家所应自期许者也。况我国家民族,值贞元之会,当绝续之交,通天人之际,达古今之变,明内圣外王之道者,岂可不尽所欲言,以为我国家致太平,我亿兆安身立命之用乎?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非曰能之,愿学焉。。。

家园 谢~~烟兄
家园 俺看的不解渴,还在等下文呢。。。。嘿嘿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