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加息,政府还在等什么? -- 三叶虫

共:💬26 🌺3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加息,政府还在等什么?

记得小时候看一个南斯拉夫电影叫做<桥>的,最后有个游击队员炸桥的情节,由于引爆炸药用的电线卡在桥上而不能拉动,他的同伴在德军临近的情况下对他大喊,"你还在等什么?",我现在期盼政府加息的心情,跟他的同伴差不多.

二月份的CPI即将公布,看来超过一月份的7.1%是板上定钉的事,不管用什么指标来衡量,用什么借口来解释,通胀已经是共识。问题是政府怎么办。

从总理的报告来看控制通胀的认识是有的,但是在我看来,政府控制通胀的行动实在说不上果断,总有些犹豫的感觉。自去年12月第六次加息过后,CPI指数仍旧一路飚升,看不到减弱的势头,而认为是猪肉,春节等个别因素引起通胀的说法也渐渐消失了,首先,目前要敢于承认和面对通胀是最重要的,其次,要针对通胀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政府更倾向于提高准备金利率等杀伤性不是那么大的手段,我认为这正是一种有顾虑的表现。而根据经济学的边际递减效益,再提高准备金利率的效果必将逐渐减弱,而负面效应必将显现。提高准备金和收紧信贷额度的后果使得民间借贷盛行而且利率远高于政府可控范围,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资金成本的大幅度提高最后还是要体现在产品价格上,进一步推高通胀。

而最有效的对付通胀的手段莫过于加息,这点我相信政府也是知道的,但是为什么不加息,其中有一种说法是因为美国正在减息,所以压缩了央行加息的空间,会使热钱加速进入(顺便鄙视一下持这种观点的所谓经济学家厉以宁),我认为这纯属胡说,热钱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都不会把那点利差放在眼里,我跟做热钱的人打过交道,可以说他们是一群经济动物,没有20%的利润他们根本不放在眼里(20%还是少说了)。而且什么情况下会出现暴利,只有在物价万马奔腾的时候才会有这样的机会,而利益团体是不希望加息的,那样他们的机会只能减少.所以他们持有加息会使热钱加速流入的混帐逻辑,再说热钱流入是违法行为,应当采用行政和法律手段制止,而不是用货币手段妥协.

那么加息也会带来流动性的降低,这跟提高准备金和降低信贷额度的目的是一样的,到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加息的效果好于其他呢?我认为要从资本的本质来考虑,资本也是一种商品,而利息是这种商品的价格,理论上来说,一种商品如果出现了稀缺,那么用市场的规律来说,应该是价高者得,但是如果认为地压低他的价格而又出现了稀缺,那么必然需要由政府来进行配给。这样的市场效率自然会降低,目前政府不采用加息而采用提高准备金和控制流动性的方法来对付通胀(为了避免出现恐慌情绪政府用了经济过热这样的非正规的说法)。对资本这种商品的配置效率可想而知,我是经历过计划经济时代的人,对粮票布票等计划配置的效率是不敢恭维。

不仅如此,国家还直接出台了对大宗商品直接管制的措施,这个是我尤其反对的,特别是对于长期来说的影响更大更坏,对商品价格的直接管制应当出现在类似战争之类的特殊情况,放着加息这样的好的手段不用,在通胀还没有全面恶化的情况下使用价格管制,实在不是一个好现象,凸显面对出现的通胀没有系统地办法对待而手足无措的现实。

国家无疑是担心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下降太多而采取的对大宗商品的价格管制,其实这个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更有效的手段来解决,而且政府已经采取了正确的方法,比如减低教育和医疗费用,增加直接补贴,扩大补贴面等方法。说到底,只有整体的经济不出问题,政府才有力量来提高人民尤其是农民的生活水平,而用局部方法来解决整体问题,结果会使整个经济体系为之付出代价,这样的调控效率必然受影响,已经有人对政府的宏观调控的能力和效果提出质疑了。

综上所述,加息还是不加息,最基本的是尊重市场运行的规律,使用货币手段(加息),辅之以行政手段(税收,政府支出),世界上从来就没有能让每个人都满意的解决方案。而一旦确定,就要果断实行,一味犹豫只能使形势恶化。

顺便说一句,电影里的游击队员最后引爆了炸药,与桥同归于尽,阻止了德军的撤退.

关键词(Tags): #精耕细作
家园 其实先推算下加息的后果

物价:要加多少个点才有效?

房价:雪崩效应出现的后果是否能够承担?(主要是金融企业)

热钱:是进得更多还是相反?该如何控制?

汇率:如果涨到6.8中国的出口企业该是何种现象?

加息的最佳时机是06-07年中,目前加息的效果有待观察。

家园 数字已经有了.

是8.7%,如果就这么不咸不淡地对待,继续上涨是必然.时机固然已经不是最佳,不加结果定是很差.

家园 还有一个原因

可能跟中国央行稳定物价和保持经济增长的双目标有关。加息怕影响经济。如果是像欧洲央行那样以物价稳定为单目标,早就加了。

送花。

家园 谢花.

这个我觉得应该不是顾虑,中国的经济对加息的承受力还是有的,就象有些民企的朋友说的,20%的高利贷该借的时候也要借.

家园 其实问题很简单——谁是受益者?

这个清楚了一切都昭然若揭了

家园 政府怕影响经济和房市吧

这里面牵涉的利益集团太多,大家都希望忍到最后一刻。至于那个时候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大概心存侥幸吧。

看新闻说,预测政府会等三月的CPI出来之后才会下决心升息

家园 我猜加息最怕的还是吸引新的热钱

如果是单独封闭的经济环境,通过加息吸引存款,降低流动性是没错的,但是在一个开放的经济环境下,加息等于提高本币无风险的投资收益率,绝对会吸引外资。当下我国所谓的流动性过剩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所谓的海外热钱,所以通过加息手段降低流动性进而降低通胀搞不好会越加越涨。

您说跟做热钱的人打过交道,他们看不上20%以下的利是可能的,但是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讲给你怎么挣200%的利呢?我大概给你讲讲,我要是有100W,我不是直接拿这100W存进银行,我会想办法从日本银行贷款,按照1.5%年利息计算,2年计划就是1.5%×2=3%。3%的倒数是33,就是说,我这100W可以支持我借33倍资金2年的利息。3300W在中国银行存两年,按照5%每年就是330W(以上数据只为说明问题,并非真实数据,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广大河友切勿对号入座),也就是2年330%的收益率。你自己试试按每次加息0.27%算,看看按照这个模式加息对你是否有吸引力?

所以现在中国的央行绝对是对加息有顾虑的,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加息。就像去年美联储对减息有顾虑一样,若非次贷危机达到今天这样不可收拾的局面,美联储还会坚持使用单独注资的办法替代全面减息以抑制减息带来的流动性泛滥和美元贬值的问题。中美两国随被大洋隔开,但是两边金融当家人为了解决各自不同成因的通胀,都首先试图回避利用利率杠杆解决问题。

至于说热钱流入是违法的话就小孩子气了。且不说当年WTO承诺了资本开放的时间表,就是不开放,你还不让人家外商打钱进来买东西啦?你难道不许那些“讲信誉”的外商先交款后提货?你难道不许那些外商在预付全部货款两年以后取消订单吗?人家那可是全部按照经济规律运行来做事的。只不过经济规律可是双刃剑,拿来用的时候千万要把吃亏占便宜先分清。

为啥不敢加息?负薪救火——就是这个顾虑。

家园 加息不如采取其他手段:提高最低工资标准,降低个税起征点,涨工资
家园 加息没有用!

目前我们国家的通涨完全不是因为国内的商品供给失调引起的,还是在资金面出了问题,市场里钱太多了或者说是国际市场上钱太多了,商品价格相对于货币升值了,究其根本,深层次的问题不在我们政府身上,而在大洋彼岸。

现在大家都在较着劲绷着,看谁的经济体系到了绷不下去的时候,谁绷不下去,谁先动手进行调控。美国的通涨事实上也不轻,只是因为有着更大的炸弹,只好先搁一会儿。

至于对国内的通涨,个人认为,目前政府的手段还是得当的,宁可用行政手段或是财政政策把局面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不是用货币政策,毕竟周小川主席发表个讲话,也不能提高农民养猪的积极性。

家园 加息不是个好主意吧?

当全世界都在降息, 或者维持利率不变的时候, 我们来加息? 不是让我们以一对多, 又要承受太多的东西了??

通货膨胀全世界都有, 中国最近的通胀是厉害, 但是更象是正常的回归而已。毕竟大家一直认为中国过去几年在以低价格来补贴全世界人民, 尤其是美国的那些蛀虫。。

通胀其实一点都不可怕。有通胀是因为大家手上的钱多了, 消费多了, 供应跟不上而已。 就我所知, 国内很多二线城市, 或者三线城市都在疯狂的加工资, 特别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工资。 原来一千多一个月, 每个月加的额度也是1千多, 差不多翻倍了。 这个将直接带动这个中国的工资水平。 和这个幅度相比, 通胀问题还不是太大吧?

至于人力资源价格太高是否会引起中国整个的竞争力下降, 我觉得问题不会太大。 坐过企业Finance的人应该都知道, 企业的成本里面,人工成本不占大头的, 原材料1%的差别都比这个大多了。 当然对于那些小作坊式的,这个用工成本过高会有比较大的问题。但是这个不正是我们想慢慢淘汰的生产方式么?

家园 欧洲央行也没有加息呀

欧洲这边的物价一直在涨, 所以才会看到欧洲最近很多罢工, 就是因为物价涨了, 但是工资涨幅跟不上。 大家就不干了, 有情绪。

欧洲央行没有加息也许是因为最近欧元升值太厉害, 所以不敢加。 要不然美国降息, 欧洲加息, 利差加大, 那美元的降到多低才是个头? 欧元涨的太高, 对欧洲经济的恢复性增长打击会太大。 刚刚有点增长的苗头最近。。

家园 到现在还没有加工资的消息!

国内很多二线城市, 或者三线城市都在疯狂的加工资, 特别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工资。 原来一千多一个月, 每个月加的额度也是1千多, 差不多翻倍了。 这个将直接带动这个中国的工资水平!

盼着不要老是欠着工资不发就不错了!

家园 这个倒不用太担心

政府现在一般是先欠着, 但是很快就不上了。。毕竟是公务员呀, 自己利益相关的呀。。

经常是这种情况发生, 比如决定07年9月开始加, 但是财政预算里面没有, 没有关系, 大家先将就着空加着, 赶上明年, 或者下季度的预算, 一起补上。

这个也许有点以偏概全, 因为我来自中国东南沿海, 这边政府的财政还是相对有钱的。。如果囊中羞涩,那估计也不会有加的动议了。。

和这些二三线城市相比, 估计一线城市要控制一些的, 前一段时间深圳中国人民银行的职员好象每个月还降了2000元工资, 只是不知道他们原来的真正收入是多少, 是不是高的太离谱了? 不利于和谐?

家园 个税起征点调了,工资涨了

现在低保在涨,最低工资标准应该也要涨。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