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周末股市观察】中国式富裕 -- 陈经

共:💬125 🌺23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房贷??

呵呵,除了最上层的富豪,我觉得现在主要群体划分的话,一是城市工薪阶级,一是农村人口

农村人口,就目前来说,主要组成部分的消费能力还是不高。城市工薪阶级,从背负房贷的角度来说,应该算是借钱消费了吧?

其实现在刺激内需还是要从农村人口入手的,毕竟没有那么大的住房压力,从发达和次发达地区的农村开始,家电下乡不就是其中之一么?呵呵

看吧,中国很大,其实只要刺激了其中部分人的消费能力,就够吃的了。也许我们担心的大部分人的问题,达信的贫富差距问题,说到底杞人忧天呢。

家园 看了这句,笑死了!

说得夸张些,可能人人有20万人民币存款,觉得能买20万个大包子,但到底一年也只买了几百个包子来吃

家园 经济危机的阴影

陈大在国外待太久了,对中国国情失去敏感了。河里难得几个经济学科班出身的。

看天涯这篇文章茶叶市场的几十个商铺关门了!很多行业都难做了!,到处都是坏消息。几乎是各行各业都在抱怨生意清淡,入不敷出。服装,钢铁贸易,包装印刷,茶叶批发……深圳,东莞,义乌……

RMB破7在即,外销变得困难。而内需又不足,贫富分化十几年,10亿穷人年收入不到5000元,想多消费拿不出钱;300万富人再怎么消费也是有限,象刘涛的老公资产200亿,一年收益不少于20亿,而他的消费撑死也就一个亿;至于白领,则是被医房学三座大山吓得不敢消费。

一年前股市房市正兴时,有朋友提出一个观点,认为这是以实业的衰退为代价的,一方面是因为实业不好做所以把钱投到股市房市去了,另一方面则是股市这么好赚,谁还做实业啊。今天看来,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房市终于走过拐点开始下滑了。北京前四周有三周在跌,一个月下来比一年前跌了10%多。今天看到条消息,哈尔滨居然连着两周没有成交一套商品房!05年底的时候我摸了下杭州的底,全年成交1万套新房,库存积压新房是3万套,就是说不算之后新封顶的房子,也要卖上三年才能卖光。哈尔滨也是和杭州差不多人口的城市,两周没有商品房成交,这还包括了旧房。

房价下跌的主因是银根紧缩,银行不再象前几年那样放任开发商挂帐。今年的贷款额度计算方法全面改变,不再与存款的比例挂钩,而是直接按行业确定风险,全面紧缩,实现资金回笼。07年前9个月每月新增贷款4000亿,但是四季度全季只有3300亿,其中12月只有300亿。金融数据年终点评

88年海南的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海南的整体经济至今未恢复过来。而日本自从房地产泡沫以来快20年了,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岛耕助还须加油。

97年,是建国以来第一次的有效需求不足的经济危机。长虹面对无力的内需,想去开发农村市场,结果大仆街,倪润峰不得不从中央委员的位子上退下来。之后的十年,靠着加入WTO,用外销来缓解了这个危机,但是内需不足的问题依然没有改变。经济规律的作用不容抵抗,十年后终要补十年前的债,就象今天的米国要补00年格林斯潘所缓解的那场衰退的债一样。

GDP疯长,政府收入居然持续十几年长得比GDP还快5-10%,而民众却持续处于贫困之中。唯一的解释,就是通过通胀、印钞、价格、国企垄断等种种手段把这块从民众的口袋里转移到政府的口袋里了。虽然转移的过程中漏了不少到VIP的口袋中,好歹大头还在政府手中,万一出了什么社会动荡,撒钱就是了。

但是内需依然不足,贫富依然分化,矛盾依然在积累。

再来一次危机,也未必是坏事。倒闭一批企业,活下来的会更有活力。97年前全国有着数百家电视机厂,00年就只剩下十家左右了。中间的痛苦,都是民众在承受,与VIP们无干。

家园 房贷?

我的熟人,老婆的熟人,以工薪为主。买房子住的,真没有几个有房贷的(我就想不起来,熟人中有谁住的房子背负了房贷的),有些年轻比我小了很多,甚至有些是刚刚成婚的,但大多房子比我的好(除环境外)。

也有房贷的,可都是买好几套啊。这部分人家,大部分是女人当家,我发现女人有投资房子的偏好。最近,老婆几次念,说这个同事几套,哪个同事几套,我们是不是再去买一套。我家是老婆管钱大事我当家,当然不能买房子,房子太麻烦,不如股票,喝多了酒都能将股票抛出去。

家园 呵呵,那恐怕不是普遍情况了

别的不说,只要看看每年公积金贷款发放情况就知道了。

另外呢,很多人没有公积金,只能商业贷款,但是商业贷款数据没法拿出来说,因为炒房的人很多都是商业贷款的。所以里面有多少自主需求没法说

公积金贷款买房里面自主需求的比例是最大的,看看公积金贷款情况,情况应该是普遍公正的。

家园 我怎么觉得陈大对国情很了解啊

“88年海南的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海南的整体经济至今未恢复过来”,你认为,海南经济要达到怎样的地步才叫“恢复过来”过来呢?他曾经有多么兴旺发达过吗?

“10亿穷人年收入不到5000元”,这就是你所谓了解的国情?

家园 刘涛是你的梦中情人吗?

她嫁人你很伤心吗?

为什么你每个帖子都要提一下这件事呢?

关于200亿资产,看看当事人怎么说吧,至少话不能只听一边。

别的没意见,听陈大怎么说,这个算八卦一把。

家园 请教你的工作经历,偶猜你在一线城市生活工作

偶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建立在:

1。偶亲眼所见的情况。

杭州,温州,北京,上海,南京,南宁,深圳。偶这几座城市呆比较长,都至少一年以上,另外南昌、沈阳、柳州呆得比较短。

接触的人物也是从省部级VIP到打工仔和下岗工人都有。农民的接触不多,偶老家温州农民个个千万家身的不具代表性,从厂里的打工仔打工妹可以了解到江西湖南和陕西的农村情况。

2。社科院有出过两本书,中国阶层分析之类的。我认识的中国的富人不论是私营主还是VIP们都比较低调,喜欢晒富的没几个,所以缺乏宏观上的认知,主要是从这种资讯上了解的。

偶的感觉是,中国的穷人比重很大,收入不高,而且增长缓慢。13亿多人,一线二线城市居民不会超过2亿,即使一线二线城市里面,低收入人群的比重也很大。

偶不明白你的感受是怎样的。如果你感觉周围的人都很有钱的话,嗯至少我的大学同学确是如此。偶班上同学,过千万资产的不少于1/4(包括出国的),政府和国企的正处干部不少于1/8,还有人国家发改委的正处不做,跑去省级高速建设公司做副总的。

关于海南经济,至少在泡沫的那一年还是很光彩的。

家园 No,只是举例

事实上我没有看过天龙八部,也没有看过任何一部她演的片子。偶对她也不感兴趣,没有收藏过她的照片,走在大街上也认不出她来。

这个例子是用来指代VIP们。偶经手的case曾经和国家领导人家属有关,但是偶不想自找麻烦。

偶震惊于贫富分化,社会财富过于极端地集中在极少数人的手中,所谓的社会不公并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经济的运转到了某一个程度后会被卡住,就象车轮缠上一根线后,线在车轴上越绕越紧,然后到了某一个时点完全卡住,但是车的惯性还在,于是就翻车出去了。

家园 工作经历不重要

地方没少呆,接触的人,从层次方面讲,比大多数人要广,不是个人的本事,而是工作方面的原因。

经历不重要,因为有很多经历,同样也写不出陈大的文章来。一个道理,描述得这样易懂易读,我是做不到。

你经历也算丰富,对于10亿穷人这种不能讨论的问题,我把他归于偏激一类,可能我理解错了。

家园 花, 我们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家园 VIP,TG之后的又一个关键词。
家园 中国国情之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

放狗搜了下,发现这个报告居然有N个版本。

97年梁晓声版,作者自己的感受,都是定性分析没什么数字。

99年杨继绳版,中国当代社会各阶层分析,被禁。02年似乎出了一个河蟹版。

02年李铁映版,官方粉饰太平版。

02年社科院版,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被禁,我看的是这版,大把的数据。陆学艺主编,后来出了一个河蟹版。

07年朱光磊版,也是粉饰太平版。

还有吴波版,是社科院版的后来再出的一个河蟹版。

社科院之后又出了本《当代中国社会流动》,陆学艺主编的。

按照社科院河蟹版的数字:

有资料显示,1998年,占总户数20%的高收入户占有全部存款余额的50%,他们的户均存款为65万元;20%低收入户户均存款余额在万元以下;60%中等收入户的户均存款余额3万元

13亿的80%是10.4亿,据偶所知这些人最近十年的收入几乎没怎么动。偶94年第一次去深圳时,关外的工厂,无任何技能的普工一个月是600-800,今天依然是这个数字。富人和中产阶级近十年确实收入在增长,但是穷人没有。

家园 顶 理论太无根基 还是对国情的了解最根本的
家园 你这什么大学啊

4分之一在千万以上

以后多去附近逛逛选选“潜力股”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