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强者应当学会妥协--谈南开事件与胡张案 -- 黄石

共:💬107 🌺15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强者应当学会妥协--谈南开事件与胡张案

强者应当学会妥协--谈南开事件与胡张案

附言:我耳边总是回响起嘈杂的声音和柴玲的话,老百姓总是会被别人牺牲,唯一不同的是你的尸体上是鲜花还是大粪。强者不一定永远是强者,但弱者永远是弱者,没有人会care你,所以身为弱者,必须学会照顾你自己。

看了一下,南开事件是沸沸扬扬,alarm舌战群儒,那是相当的精彩,河里群情激奋,大有把alarm如别克车一般掀翻在地在踏上一万只脚的态势。那边厢胡紫薇胡mm大闹央视,也是颇为引人关注的。

稍微有点不成熟的意见,说出来大伙参详参详。

alarm你要说他是别克车主,那我是不信的,至少他自称软件民工,既然是民工,总不至于拿出暂住证来吓死我等,(对不起,最近好像没有这个东东了,不过在奥运年、两会时,会不会冠以和谐之名借尸还魂我个人持保留意见。)从alarm能够提出“激情犯罪”这一略有专业色彩的词汇来说,恐怕也难归到不学无术的范畴之中,既然对手被指为“人性泛滥”,那自己肯定是个相对理性的主,这点不晓得对是不对。

然而事情其实就是纠结在这一点上了,理性,这往往是一个很好的高度,可以俯视一切的高度。从这里来看,一切都一目了然,一清二楚。别克女车主的女儿倒地了,好,被学生打的,那就罚呗!别克车被砸了,掀翻在地,学生干的,那就处理呗!学生的检查结果出来,没有大的损伤,那就是装的呗!聚众了吧?围观了吧?那“群氓”也就坐实了。

有没有道理呢?有道理。

然而这不是全部的道理。

中国人从来都是晓得您的道理的,然而我们还有一些别的道理。比如: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alarm肯定学过法律,晓得这样是不对的,武松、鲁智深、甚至还有被调戏了老婆的林教头,都是“群氓”,应该相信政府,相信法律,相信领导嘛,怎么能自己动手呢?还有没有组织性纪律性了?肯定是扩招引起的素质降低了嘛!!

我们也晓得他们那样是不对的,所以他们上梁山了,成了反贼,强盗,成了专政的对象、

不过,老百姓还是前赴后继的这样做了,即使懦弱如唱小曲的金老二和金翠莲,也都幻想着有侠义如鲁智深者来为自己做主。走投无路之时,也会有若干如林冲之人奋起反抗。

知道您得定性,也知道那样不值当,可是,老百姓有什么?讨薪的民工(请软件民工原谅我亵渎了这个词,这些人可没您那么理性,也没您那么英勇)绝望的站在楼顶的时候,我们应该笑话他吗?应该称之为“跳楼秀”吗?

道理很简单的,简单的有点残酷了。

胡mm也是一样的。我们指责她因私废公,指责她冒用大义。即使抛开“包子”不谈,我想不出一个半失业状态的半老徐娘(上海人称之为黄脸婆,或者更加恶毒一点,称之为“老菜皮”),即将失去功成名就的丈夫时为何不能更加感性一些?绝望了何必要去考虑那么多,何必让一个一无所有的人去付出、去顾全大局呢?

其实我的看法很简单,社会的公正和谐靠的是强势一方的克制与妥协,而并非弱者的忍让。道理其实也很简单,强者,如果希望保持现状,让自己更强的话,妥协一下并没有什么大问题。而弱者,习惯于屈辱的忍让,只会越来越多的积蓄起来,直至消亡——这个强者从来不care,或者爆发——这个就有点麻烦了,不是吗?

莫谈国事,就说说老外的事情好了。英国王室和贵族,从来都是强者,然而每当战争爆发,王室与贵族子弟也都奋战在一线,注意不是故太子一般在总部镀金,而是确切的一线。多付出一些,你的得到就不会显得那么扎眼。

南斯拉夫铁托当政的时候,刻意压制强势的塞族民族,维护了稳定;(当然这和铁托是克罗地亚族或者也有关系)85年起米洛舍维奇搞万人大游行,搞向首都进军,宣扬利用塞族的不满,有没有道理?有!结果呢?

学生相比别克车,紫薇相对张斌,都属于弱势的一方,如果不是强势一方欺逼太甚,何至于走到如此一步?倘若张女士撞人后不是叫嚣“吓死你”,倘若不去叫人来推搡或者打骂学生,倘若警方不是只抓学生而对肇事车主打人凶嫌不闻不问,倘若张斌能够承认错误(跪搓板什么的就不必了,低个头总是可以的吧?)倘若央视的领导哪怕是工会妇联的能够给与一点点关怀,事情又何至于此?

然而这些都被忽略了,似乎我们的期望成了高不可攀的奢求,理所应当的事情却因为强势一方的冷漠成为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时候理性在哪里?公理在哪里?公平在哪里?

或者,在alarm心中,那些规则只是为了管教下人的吧?“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弱势一方,理性的选择就是隐忍与屈从。

何不光明正大的说出来呢?

何必纠缠在一些细枝末节上呢?

直说“强权即公理”就好了嘛,何必还要谈什么法律,找什么遮羞布呢?

看简爱的时候,有这么一句话:上帝关上门,但他会打开一扇窗。

如果不是无路可走,又有谁会铤而走险呢?学生会去卫津路上掀翻过往的车辆吗?胡紫薇会把央视或者BTV作为自己的诉苦大会吗?

alarm,您呢?即使您是上帝,能不能给我们留下一扇窗?

一扇可以照得近阳光的窗?

——————————————————————————————————————————————————————————————————————

其实类似南开事件,国内政府早在06年起就予以重视,称之为“无直接利益冲突”事件,称群氓为别有用心的一小撮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正视现实,强者学会妥协甚至仅仅是约束自己不要去寻求特权或者不要仗势欺人就已经可以化解这一问题了。古人尚且有六尺巷“让他三尺又何妨”的气度,您老又何必只看《圣经》马太效应的赶尽杀绝呢?

布衣之怒,亦冕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小市民发起火来,就是甩了帽子脱了鞋,拿脑袋往地上吭吭撞)。差不多也就如此吧,可惜出自中学课本里的《唐雎不辱使命》不晓得博学多才的alarm还是否记得他的原文,恐怕还有这么一段呢:古人云:“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您怒了,也得允许我们怒怒吧?您说要“吓死”我,我们吓坏了闹闹也成吧?您能找小姑娘,还不兴我们说说?

也就这么多吧。最后给个瞭望周刊的原文链接“无直接利益冲突”

外链出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果然热闹 20

您看,讨论的焦点集中在两条。

一是学生算不算弱势,诚如斯言,单个学生算,多个就不算,那么学生围观之后强弱逆转,就得要学生克制妥协了,结果呢?车砸了,也掀翻在地了。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精彩啊!

二是强者需要妥协吗?赖斯的话很有道理,但仅仅是有道理而已。过过嘴瘾。拉登弄了几个人匹夫之怒一下,老美不就开始难受了?超限战,不对称的战争,没有人规定好了弱势的一方就必须按照强者的规矩来吧?

所以简要回答一下。

我这个人喜欢合并,胡张案也好,南开案也罢,起因无非就是强势一方不太注意,一时疏忽才被弱势一方翻盘。弱势一方奋力一击,看似痛快,事实上如蜜蜂射出尾剑,华丽,但以生命为代价。

强者为何需要妥协,简而言之,强者之所以称强者,盖有弱者而已。大家共同在一起玩游戏,才有强弱之分。好比哥几个打牌,有输有赢是正常,但输家愿赌服输固然重要,赢家不为已甚、见好就收,也是维持牌局的关键。老祖宗告诉我们穷寇勿追、归师勿遏,大约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孙子兵法谈胜,七分即可,十分反而不佳了。

开赌场的想一直赚下去,首先就不能让人输个底儿掉,裤衩都没了,砸场子的心也就有了,姑且不论丫有没有那个胆量,有没有那个能耐,给两钱吃顿饭搭车回家总是必须的。您得知道,周围可有不少人对您这儿虎视眈眈呢,推波助澜的事儿可不少啊!

西门大官人和金莲小姐两情相悦,王婆从中穿针引线,算不上梁祝,至少也是西厢记一个档次的佳话啊,可您不能得理不饶人,人家老婆睡了,人打了,您不能赶尽杀绝,还给下药了,那您这边痛快了,长治久安朝朝暮暮了,离武二郎血溅狮子楼也就不远了。现在一说这事,理是没错都在您老这里,武松杀人犯法那是没跑儿的了,可是您老有命说吗?

总之强者妥协未必就是大问题。您老命金贵,犯不着和穷棒子一般见识对不对?您看看人家老外,有钱的多交点税,穷哥们不干活也给您养着,曰社会保障兜底,有个好名声不说,自身开大奔也有保障不是?非得把杨白劳逼死,喜儿进山,找着让大山回来替天行道吗?

对外也是如此,您看西方G7每年冲非洲也撒不少银子,要您说都没必要啊?破财消灾尔。一句话,只要弱者不掀桌子,牌局还在玩,规则总是强者定的嘛,赢钱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何必吃相那么难看呢?

最后说点心里话。各位谈了半天,其实是关公战我这个秦琼。说来说去,强者妥协,不是冲弱者认输,弱者不掀桌子就成了。强者妥协,是看到了别的强者还在。人一天不怕地不怕就容易犯浑,心存畏惧还是应该的,即使真的没有了制约,还得弄出个“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这么唯心的东西出来不是?弱者并不可怕,但可怕的是弱者背后跟您不对付的强者。这种弱者我们称之为代理人的战争。南开案背后的强者或许是您看到的媒体,胡张案背后可能是张斌的同事,你看沙小弟拉了半天没拉开,非不能也,实不为也,把你搞臭,对我是有好处的。

这一切的一切,都不新鲜,也不可怕,只是让我们觉得可悲。弱者再怎么挣扎,总是无法避免被强者打倒或者被强者利用去打倒另一个强者的结局。我总是会给学生讲,年轻人不要太冲动,看看韩国警察(你知道我想说什么对不对?)

外链出处

我耳边总是回响起嘈杂的声音和柴玲的话,老百姓总是会被别人牺牲,唯一不同的是你的尸体上是鲜花还是大粪。强者不一定永远是强者,但弱者永远是弱者,没有人会care你,所以身为弱者,必须学会照顾你自己。

家园 善哉斯言!
家园 在斗争中团结,则团结存;在妥协中求团结,则团结亡。

普通民众不是斗争得太多了,而是妥协得太多了。不断的非自愿的妥协,在民众心中不断地累积了怨气。只怕不知道什么时候的一根火柴,会点燃整个中国。要真到那时候,谁都不会是受益者。压制下的表面和谐,只会增加反弹时的强度。国家需要建起制度性的安排,来疏导民间的怨气,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就事论事”的阶段。

家园 写的好

送花。

“我把你的巢搞烂了,你要不要叫几声?”---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理性无望了, 就自然不理性了.

家园 斯言善哉!
家园 问题是强者为什么要妥协

黄世仁为什么要去克制自己的欲望 同情杨白劳

据说美国老妖婆奥尔布赖特说过 “花这么多钱建设的这么好的军队为什么不用呢”

强者的能力弃而不用岂不是一种浪费

比较文雅的说法是 只有权利才能制约权力

比较火爆的说法是 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

都是透彻的总结

家园 强者之所以愿意妥协是因为其意识到没有永远的强者

当强者意识到强大只是暂时的,现在的强大并不能保证其本人(与其后代、族群……)的永远强大,这个时候才有妥协的可能——也许今日的妥协,正是为将来留的后路。

现在的中国类似于一个“胜者通吃”的社会,而所谓“强者”又大多抱持暴发户心态,从整体来看自然不大会有“盈不可久”的明确意识。

至于楼上所举美国对外方针的例子,则显示了另一种心态:“我若能永远保持绝对的强者地位,我就不必妥协”。

然而从经验上看,的确没有出现过“永远的强者”;不妥协的结果就是斗争,就是革命,就是用暴力来实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然后新暴发户上台,继续不妥协……

如何实现和平的妥协,我想以下一些条件应该是必要的(当然未必是充分的):

1、“强者”和“弱者”的差异是相对的、有可能逆转的(哪怕可能性很小);

2、无论“强者”还是“弱者”都有足够的理性以实现妥协。其中“强者”的理性更为重要,因为它们通常是主动的一方;

3、无论“强者”还是“弱者”,都能认同某些基本的价值观,以此作为互相妥协的基础;

4、存在一种双方都信任的机制,足以向其托付利益。从经验上看,独立的司法可担此任——至于独立的司法如何可能,则是另一个问题了。

家园 简单的回一下

学生VS别克车车主,谁强谁弱?这要看环境……如果是落单的学生、是在社会上,学生肯定弱势;南开事件的具体环境,学生一点都不弱势、反而强势得有点霸道了。你的有一句话很有道理“强者要学会妥协”:别克车车主一开头,面对单个的学生,算是强者、而且他/她确实也忘了“妥协”这个词,警察调解都不接受;但是到了后来,风水轮流转,到了学生不妥协了……

另外,从传媒学的角度分析,这次事件是受众被媒体(姑且把网络也算一种媒体吧)引导的典型案例,现在事实真相对很多人都没有意义了……

家园
家园 强弱逆转这一点

“强者”和“弱者”的差异是相对的、有可能逆转的(哪怕可能性很小)

在南开砸车事件就有体现,学生后来强势得简直是霸道,别克车车主已经痛哭流涕服软了,学生一样要砸车。

家园 说的好!

学生相比别克车,紫薇相对张斌,都属于弱势的一方,如果不是强势一方欺逼太甚,何至于走到如此一步?倘若张女士撞人后不是叫嚣“吓死你”,倘若不去叫人来推搡或者打骂学生,倘若警方不是只抓学生而对肇事车主打人凶嫌不闻不问,倘若张斌能够承认错误(跪搓板什么的就不必了,低个头总是可以的吧?)倘若央视的领导哪怕是工会妇联的能够给与一点点关怀,事情又何至于此?

如果CCTV在几年前就能严肃处理紧爷,端正一下台风,而不是把责任推向司法,冷漠地看无助的饶闹笑话,何至于现在出来这么个胡张事件?CCTV纯粹是自作自受。

今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依然是“紧也”的声音在解说,紧爷强悍的紧,CCTV强悍的紧!

家园 四个条件都是以非暴力为前提而言,即“和平妥协的条件”

事实上,“没有永远的强者”的经验基础之一就是“人与人之间在使用暴力时,没有永远的强者”。

在这一基础上,虽然不是没有可能实现和平的妥协,但暴力更有可能带来更多的暴力(即所谓“以暴易暴”),以至于反而更难达成妥协。

所以,就社会而言,只有存在较多的以和平方式实现强弱逆转的方式,才有较大的可能实现和平妥协,整个社会从而也能避免因社会动荡而造成的损失。

换言之,在足够长的时间中,强弱逆转是必然发生的,要么以暴力的方式,要么以和平的方式(所以严格说来,我前面提出的第一个条件应修正为““强者”和“弱者”的差异是相对的、有可能和平逆转的(哪怕可能性很小)”)。但是,当一个社会迫使人们不得不经常性地以暴力方式来实现强弱逆转时,这个社会的秩序和前途就十分可虑了。

家园 这个是毛批邓搞强行拆迁的话

现在的毛选不选这段了。

家园 强者应该学会妥协

当别克车主违规在先,气势汹汹要求学生赔偿(虽然赔偿的要求本身是正当的)的时候,作为强者的ta没有妥协;但是在同学们“群情极昂”下,别克车主服软了,妥协了(正是“在斗争中求团结”),可是同学们呢?妥协了吗?“团结”了吗?没有,他们把车掀翻了。

做事总要有一定的界限,开始是正确的,并不总是正确的。法不责众的事情,并不代表事情是对的。

家园 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