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美国大兵与中国民工:与陈经商榷 -- cyonghu

共:💬133 🌺14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感觉对美国的知识经济的理解有偏差

我在加拿大,不在美国,但就我的理解,在社会经济方面,美国和加拿大在总体上的差别可能不比美国南方和北方的差别大。就我的理解,“美国80%以上是脑力工作者”是很值得怀疑的一个数据,要么我对脑力工作者的理解有偏差了。我没有统计数据,只能根据我妻子教书的高中的毕业生还推断,符合我概念中的脑力工作者(教师、工程师、医生、律师、会计师或者一般定义中的professionals)肯定不超过50%,可能只有30%,除非把所有在工作中包括在电脑上按几下键的都算进去,那样的话,商店的售货员都是脑力工作者。

回到美国的知识经济,在美国(和加拿大),本土出生的最优秀的学生的志向大多是法律和医生,其次是商业,最优秀的学生从事科技的比例并不高,不会超过30%。医生、律师、工商管理或许可以算作知识经济,但显然不是你帖子里“美国互联网上令人叹为观止的创造,创新,图书馆里叹为观止的书籍,还有各种深刻改变人类生活的软件,硬件,科研成就”的所指。这种沙中楼阁所创造财富的弊端在美国大公司的衰落(比如通用汽车)和这次次贷危机中已经暴露得很多了。美国依然是一个在科技上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国家,但已经不是不可逾越的。美国科技界里充斥着来自外国的人才,他们到美国的原因有很多,但美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肯定是一个重要原因,也就是说,当“风水”转的时候,原本流向美国的人才潮流向下一个风水更好的国家,这是完全可以想象的事情。事实上,很多中国出来的人现在回去了,就有这个因素在里面,不要用“爱国”、“报效”什么的来糊弄,良鸟择木而居,就是这么简单。

美国大兵作为美国经济的支柱,这又对又不对。需要用军事力量才能维系的社会经济环境本身是一个不稳定系统,但这是另外一个话题,这里就不扯了。

家园 不患贫而患不均。

在许多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在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动乱、政变乃至革命发生的几率比较高,因为经济发展引起社会平衡被打破,贫富差距拉大,社会挫折感变得强烈等等。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在总结有关研究成果后提出一个更普遍的命题:"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孳生着动乱。"同一时期,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泰德·古尔更推而广之地提出"相对剥夺理论"来解释"人们为什么造反"。他认为,由价值期望与价值实现能力之间的落差所造成的相对剥夺感乃是人们造反的心理原因。

家园 这些人回去不会创新,包括钱学森在内

当“风水”转的时候,原本流向美国的人才潮流向下一个风水更好的国家,这是完全可以想象的事情。事实上,很多中国出来的人现在回去了,就有这个因素在里面,不要用“爱国”、“报效”什么的来糊弄,良鸟择木而居,就是这么简单。

创新需要土壤,文化精神,技术上还需要文字改革教育改革的配合。

家园 也不尽然

钱学森回国以后,基本不再搞科研,而是做技术行政,领导中国的火箭事业。中国的火箭事业能不能算“创新”呢?不能只算纸上谈兵的东西吧?

家园 抄呗,何泽慧院士说的,不是我杜撰

最有献身精神的那一批也只能抄,而现在回来的用买来的还做不好。交大那位更是离奇了。

家园 四处张望说得太对了.和我的看法一致.

就现在中国,印度发展下去,其结果就是: 中国不穷,美国不富.

两者各自向它们的平均值靠拢.中国向上,美国向下.

但这有个前提,要注意了.这就是:

20年内,美国不再有革命性的行业和产业,如互连网,产生.

del
家园 老兄是吃金融饭的吧,也说说就业和工资

我觉得有几点可以商榷:

1,在任何一个国家(可能美国除外),金融行业都不是产生就业岗位的大户,相应的用人条件就高一些。。看就业形势,只说金融行业可能不全面。如果说细节的话,我也提供一个。我上班的写字楼几年以来都是满租,但是上下班高峰时间坐电梯的人数06年以来急速增加到了要排队的地步,唯一的解释就是雇员大量增加了。

2,长期看在自由就业情况下,不同部门劳动力的价格会趋同。就好比进城打工好过在家养猪,自然打工的人多了养猪的人少了,个体的决策会帮助实现这个均衡。在行业内部,劳动力的质量也决定了价格。新入行的收入和老资格比低是正常的,行业间差异也有一个合理范畴。现在的中高层也都是从低收入的新人做起的啊。

3,经济本身波动周期包含一个个行业的景气波动,行业雇员的扩张和收缩也是常态。何况金融本身的波动性不小。我供职的公司,去年到今年进人无数,到处都是新面孔了,而大量裁员的往事犹在目耳。所谓风水轮流转啊。

家园 这就是诀窍所在了

我供职的公司,去年到今年进人无数,到处都是新面孔了,而大量裁员的往事犹在目耳。所谓风水轮流转啊。

一个老面孔的工资比得上好几个新面孔的了。

家园 也未必啊

拜行业对外开放所赐,平均薪水这几年还是向上走的。

同一个Level的新人,工资要高过几年前离开的了。

用人多少和经营需要关系更大一点,到不是老板为了省钱的诀窍。从学校出来到上手要不少时间。

家园 赶得上通货膨胀吗?
家园 当然
家园 【讨论】一个大国不能只有知识工业

美国把扭腰独立出去当一个像芬兰,瑞典式的知识工业国家也就是了。

现在美国经济体是一个什么概念?70%的GDP来自服务业!服务业包括什么样的工作?金融,餐饮,娱乐,旅游什么地,但是科研肯定不是服务业了。

正如中国,美国也不是一个可以简化的国家。你所形容的美国是存在的。在扭腰,三藩市,溪谷,等等地方。但是为什么你不形容被Katrina和Racism摧毁的新奥尔兰

Two years after the devastation of New Orleans highlighted racism and inequality in the US, the disaster continues. New Orleans' health care and education systems are still in crisis.

(另补:http://www.counterpunch.com/quigley12032007.html)

为什么你不说说从伊拉克回来的大兵在自己国家所面对的问题

当然美国一系列对外侵略,把torture外包的恶劣行为,也不用多说。

为什么我要把美国这些丑事拿出来说,难道我不知道美国有广大爱好和平的劳动群众吗?恰恰是因为美国(精英们)这些对外的侵略,这些“知识型工业”,对你文中的广大劳动群众,造成的是最直接的经济和民生的伤害。

美国和中国对我来说是同样遥远的国家。在我的印象中,美国人民和中国人民其实都很相似。一样大国心态,一样的热情,一样的优秀。如果中国想的话,在未来10至20年内成为下一个美国并不是很大的问题。但这是一个好的结局吗?

对我来说,这才是真正的悲剧。

家园 革命性的进步现在看来1、20年没指望

而且就算有,这个趋势也就是延缓一下。真正的问题是各国内部的反对声音,当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发现全球化给他们带来的已经不再仅仅是利,还有弊,而且弊大于利的时候,政治上就会反对。现在已经有了这种声音了。

家园 同意呀

中国在挣扎着为自己在不公平的国际关系中找一个相对公平的待遇,也为第三世界国家代言了很久。

据《世界是平的》一书所称,马克思预言了全球化,预言全球化的结局是共产主义。

老美会不会第一个迈进共产主义?也许美国欧洲已经开始向共产主义进化,但是由于世界还没有真的变平,所以真正的共产主义不会到来。世界还会充满斗争。

世界真的变平的那一天,是不是会有一个叫做“共产主义”或者什么别的天下统一的社会制度形式出现呢?

世界总是在螺旋中前进的,而不是历史的简单重复。

希望未来更美好。当然我们这一代是看不到了。

家园 其实就连律师、诊所算不算“知识经济”都值得商榷

Wikipedia关于知识经济的介绍:外链出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