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达摩和“一苇渡江”的误会 -- OldBadBug

共:💬5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摘】达摩和“一苇渡江”的误会

看完觉得长知识了. 老实说,俺是不相信达摩和尚能踩上一根芦苇上渡过长江的. 即使这家伙再瘦, 别说一根芦苇,一百根芦苇的浮力也绝对不够把他几十斤的分量漂起来. 所以,一直以为是"不打诳语"的和尚们物理太差, 不小心把牛皮吹破了. 现在才知道,原来是望文生义的文人们 (包括金庸,梁羽声这些大家哦) 以讹传讹.

=====================================================

达摩和“一苇渡江”的误会

by 北大民工

达摩(或达磨)不仅是禅宗的初祖,还是以“中国功夫”的名字风靡世界的中国武术的祖师爷。几乎每一部武侠小说里面都会有人使用类似“达摩剑法”的武功,以表示其来头之大,通常以少林寺的和尚们为甚。

和达摩有关的一个著名的禅宗故事就是所谓的“一苇渡江”。和尚们用这个故事来说明达摩的“神通”,而武术爱好者们用这个故事证明达摩的高强武功和Justify他们追溯的武术源头。望文生义,他们都认为“一苇渡江”的意思就是达摩和尚踩在一根芦苇上面就渡过了长江,仿佛“铁掌水上飘”的样子,当然说明达摩的轻功绝世了。我们看一看从古流传下来直到现在还不断有人在画的“达摩一苇渡江图”,达摩都是站在一张大叶子上浮在水面,就可见这个想法是多么的深入人心。

其实这不过是又一个流传千古的误会而已。

如果我们对传统文化了解得稍微多一些,就自然会想起【诗经?国风?卫风】的“河广”来: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予望之。

那么,“一苇”到底是什么呢?疏言:“言一苇者,谓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而渡,若桴?烊唬?非一根苇也。”

古人早就说得明明白白了,所谓“一苇”,就是捆苇草做成的筏子,并不是一根芦苇,也不是一张大叶子。孔颖达特地强调“非一根苇也”,仿佛就是知道后来有人要谬托知己,把我们祖先早已有之的“一苇杭之”栽到外国人身上再对其神话之,所以要声明在先。可惜,他的强调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自从诗经里面这句“一苇杭之”之后,此语几成常语,用之者代不乏人。最有名的,当然是三国志吴志里面贺邵传里面记载的他上疏孙皓所云:“长江之限,不可久恃,苟我不守,一苇可航也。”

贺邵的意思也很明白,如果不修战备,敌人坐着小船儿就过来了。并没有敌人都是武林高手擅长轻功的意思。

究竟是什么时候把达摩和“一苇渡江”联系在一起,又搞错了意思,以至于想神话他其实却闹了个笑话呢?

今天所见最早言及达摩的史料,是唐朝释道宣的《续高僧传》,里面说:

菩提达磨,南天竺婆罗门种,初达宋境南越,末又北度至魏。

并没有任何“一苇”的话题。

到宋朝,才有所谓“折芦渡江”的记载,例如释本觉的《释氏通鉴》里面说:

(达磨)遂去梁,折芦渡江,二十三日北趋魏境。

这被认为是历史上首次正式的记载。

所谓“折芦渡江”和“一苇渡江”其实一样,也是说的用芦苇编艘小筏子而已,并没有神话成分,也没有武功在里面。大概那时的和尚们读书也还仔细,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也很多,所以并没有闹这样的笑话。

宋朝的灭亡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灾难。元不用说了,明儒以读书“粗疏”著称,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此就出了故障。所谓“明人好刻古书而古书亡”,此之谓也。也就是从那时候起,达摩的“折芦渡江”变成了“一苇渡江”而且变成踩在一张大叶子上了。

这个误会流传久远,我刚刚Goole到一篇中华佛学研究所的副研究?T叫做曹仕邦发表在中华佛学学报上的论文,名字叫《「一苇渡江」与「吃肉边菜」-- ?筛鲋?名禅宗故事的历史探究》,居然还是真“达磨祖师访问过中国的南朝之后,旋即折下一茎芦苇,乘著它渡过长江到北朝去”,而解“一苇可航”为“乘著一株芦苇便可航行过?斫?攻”。

呜呼,谬种之流传,何以为极乎。

像“一苇渡江”这样让人望文生义然后曲解之,然后流传之的,还有很多很多。Cozofu兄说“五四之后,人们多不读古书, 依自己对字面的粗浅认识来讲历史, 导致之后谬种流传。”,其实这哪里是五四之后才发生的呢。

我觉得,好读书不求甚解的,用以“自得”是可以的。欣然忘食,自己偷着乐,怎么样都可以。但是不求甚解的却当作正解或唯一解来示人,就难免惑众遗害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唉,书呆子就是无趣啊

白衣飘飘,一苇渡江,多神奇多浪漫!较什么真啊,少林一派武功就这么被废掉了?真真岂有此理

家园 还不算,再考究出那江其实是一小支流才算
家园 【非也非也】一苇渡江正解

一苇渡江乃“一文渡江”之讹也。盖大江何其宽广,轻舟飞渡,风险成本何其高昂,渡一次江的话,船家要求的收益回报必然不低,怎么也得一吊半吊的吧?(一吊略等于一千文)。五百一千文的报价被老达摩一口气砍到一文,这business negociation的功夫硬是要得。没有天花乱坠舌绽莲花的本事是万万做不到的。人家打机锋练出来的口才就是强! 当然,另一个可能是船家老大爷看到老达摩作为一位印度佛教成员,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心中不由自主地想起“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一感动,就把船票给免了。而达摩过意不去,非要按三大八项办,最终船家老大爷只好象征性地收了一文钱。老达摩到了登封少林寺以后仍然感动也中国劳动人民的纯朴,在讲经说法的时候不时提到自己怎样“一文渡江”,于是这故事就不胫而走,在人们中间流传开来。

不知何时一文被讹传成“一苇”,一段中印两国人民心心相印的佳话竟被误传成达摩武功盖世之类的野史村言,“未尝不令人扼腕叹息也”。

家园 精辟啊。发前人所未发,佩服佩服!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