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关于<<西游记>>的一点心得与大家分享 -- 雨山居士

共:💬12 🌺5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关于<<西游记>>的一点心得与大家分享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名著之一,当代大多数中国人都读过,对其中的故事情节也耳熟能详。大家都知道,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成正果。这些故事很吸引人。我从小就喜欢神仙故事,<<西游记>>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

记得三十多年前,大概是“反击右倾翻案风” 那个时候,我还在上小学。有一天一位同学为了显摆家底,带来几本有些残破的旧书,繁体字,竖排本,说是什么<<西游记>>。我那时虽然读了不少“农村版” 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小说,外加一部老毛批过的,“好就好在投降” 的<<水浒传>>,对<<西游记>>的了解真不多,仅限于毛诗“金猴奋举千钧棒” 一文的注解。但因为这书是讲神话故事的,令我无限神往。当时不由分说,将此书强借回家。

第一次读<<西游记>>,限于年龄和学识,读得可谓是又痛又快:很多繁体字不认识,所以语句不得甚解,竖排体又易错行,感觉就比较痛苦;书里面的诗词、口诀因为不懂,所以一概略去不看,因而读得比较快。一部书下来,也就几天功夫,囫囵吞枣地看了个大概情节。当时觉得十分过瘾。不料从此以后,对<<西游记>>似乎有种难以割舍的情结,也就是每过几年,总想拿来再读一遍,否则就觉得心里发痒。

最早读<<西游记>>爱看的是情节,后来慢慢关注更多的是里面的口诀和总体的过程。不知道<<西游记>>的作者是谁,吴承恩也罢,恩承吴也罢,他肯定至少是一位圣人级的人物 (庄子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里面的口诀可是关乎超凡入圣的金光大道,远非常人所能杜撰。可惜绝大多数读者以为其玄之又玄而视而不见或一笑了之,却不知其中暗藏众妙之门。

大家都知道,唐僧师徒一共是四人。那为什么不是三人五人或十人八人呢?我对此思考了一段时间,有天突然明白,原来它包含了一个修行的寓意在里面。后举证于僧、道,皆以为然。

(今日时间到,明天再接着聊)

家园 【原创】关于&lt;&lt;西游记&gt;&gt;的一点心得与大家分享 (补)

其实一部<<西游记>>虽然讲的是师徒几人的取经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人的修行过程。这师徒几人分别代表了一个人的几个方面。学佛的人都知道,任何一个凡人都身具五毒,即贪、嗔、痴、慢、疑。如果能去除这五毒,那么他也就可以超凡入圣,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再加上一匹白龙马,正好对应这五毒。

唐僧在<<西游记>>里可以说是窝囊透顶,除了念经,特别是念紧箍咒以外,似乎一无所能。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是大家的师傅,而且观音菩萨在收降、劝诫几位兄弟时要他们作唐僧的徒弟而不是保镖(如果只是为了去西天取经当保镖不是一样的么)。这是我当年读<<西游记>>最不明白的一点,相信大多数读者和我一样也有这个疑问。唐僧凭什么成为大家的师傅呢?凭的就是一个字“信,” 也就是“不疑。” 而其他几位在取经路上尚是带罪之身,所以他们只能当徒弟了。 带的什么罪呢?分别是贪、嗔、痴、慢。

对于任何一种宗教来说,信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必要的。在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中,信也可以说就是他们的全部。佛教的净土宗,密宗也对信有特别的要求。信说起来好像很简单,实际上很难做到。大凡有些思想的人,喜欢多长个心眼,凡事问个三、六、九,稍不合心意就容易产生怀疑或动摇,不容易接受甚至抵触一时不明白的东西,成为佛教中人常说的“所知障。” 信有误或不足,就容易犯错误。所以对于信教或修行的人来说,信就是大海航行中的舵手,万物生长所靠的太阳。唐僧和其他几位动不动就要散伙的不一样,连那些妖怪都晓得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所以他在信这一条上是完全过了关的,由他来掌舵可以保证取经路线不出问题。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这样唐僧成为师傅是理所当然的。而其他几位虽有上天入地之能,却只能做唐僧的徒弟。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最惹人喜爱的角色,他的称王称圣,大闹天宫曾令我无限向往。而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和给他带上金箍都曾给我带来了深切的悲伤和愤恨。孙悟空是一位大有本事的神猴,有本事的大都有一个毛病,就是自以为了不起,犯的错误就是五毒之中的“慢” ,也就是老子天下第一,什么都是对的。我佛需要他为唐僧保驾护航,但不能让他为所欲为,所以就给他带个金箍。等他功德圆满,毛病改掉后,这箍子自然也就掉了。

其他几位,猪八戒对应的是贪,沙僧是痴,白龙马是嗔。因为时间关系,我就不一一道来了。

对于修道人来讲,要象唐僧那样有坚定不移的信心;象孙悟空那样明辨是非,有能力克服困难,但猴子尾巴不要翘到天上去了;象猪八戒那样慢慢地忘掉高老庄的媳妇,少攒到不攒私房钱,犯错的时候虚心接受批评教育;象沙僧那样挑着担子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象白龙马那样任人骑在身上不吭不哈,经过一段努力,一定会功德圆满,修成正果。

元宝推荐:擎箭天使,
家园 精辟!

贪、嗔、痴、慢、疑这五毒,对应唐僧师徒四人和一匹白龙马。

多少人读西游,也没有这样的悟处。看来,居士是老修行啊。再多写一些。

家园 【文摘】精辟!
家园 请问沙僧为什么是对应着“痴”呢?

八戒贪,白龙嗔,我都能明白,为啥沙僧是痴就不明白了。请居士教我。

家园 好文!

惊喜:所有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Great article, can you say more?

Sorry for typing in English since I cannot input Chinese from company computer.

Brother, can you tell us more about Sha Seng, Ba Jie, etc.? I learn a lot from this story. So, please, teach me more.

家园 写得真好,还请居士有空闲时,再一一道来。
家园 沙僧罪在失手打碎了琉璃盏,当时就犯了痴。按世间的道理

一只琉璃盏也值不了多少钱,为什么对沙僧的惩罚却如此之重,特别是沙僧自己也认罪,这是我当年读<<西游记>>的疑惑之一。

其实对于修行者来说,一真一切真,一误一切误。以沙僧的修为,他是不因该失手的;既然失手了,就说明他的修为退转了。所以会被贬入下界。又因为打碎的是天宫之物,以下界之躯受罚,所以受苦极深。

这里也提供了一条辨别“大师”的经验。如果某人自称修行如何了得,你只需观察他平常时候的言行,如果他做了明显的错事或说假话,他多半有问题。当然也不排除真人掩真相(这种情况下一般不会太出格)。

家园 是有这样的说法,看西游记的每回的目录,其实就是一个练丹

是有这样的说法,看西游记的每回的目录,其实就是一个练丹、练气之人的完整修行过程: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第四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附录 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

第九回 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

第十回 二将军宫门镇鬼 唐太宗地府还魂

第十一回 还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萧禹正空门

第十二回 玄奘秉诚建大会 观音显象化金蝉

第十三回 陷虎穴金星解厄 双叉岭伯钦留僧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第十五回 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

第十六回 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

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第十八回 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行者降魔

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第二十回 黄风岭唐僧有难 半山中八戒争先

第二十一回 护法设庄留大圣 须弥灵吉定风魔

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

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第二十四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第二十五回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第二十六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第二十八回 花果山群妖聚义 黑松林三藏逢魔

第二十九回 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

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意马忆心猿

第三十一回 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

第三十二回 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

第三十三回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

第三十四回 魔王巧算困心猿 大圣腾那骗宝贝

第三十五回 外道施威欺正性 心猿获宝伏邪魔

第三十六回 心猿正处诸缘伏 劈破旁门见月明

第三十七回 鬼王夜谒唐三藏 悟空神化引婴儿

第三十八回 婴儿问母知邪正 金木参玄见假真

第三十九回 一粒金丹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间生

第四十回 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木母空

第四十一回 心猿遭火败 木母被魔擒

第四十二回 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第四十三回 黑河妖孽擒僧去 西洋龙子捉鼍回

第四十四回 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

第四十五回 三清观大圣留名 车迟国猴王显法

第四十六回 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第四十七回 圣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

第四十八回 魔弄寒风飘大雪 僧思拜佛履层冰

第四十九回 三藏有灾沉水宅 观音救难现鱼篮

第五十回 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

第五十一回 心猿空用千般计 水火无功难炼魔

第五十二回 悟空大闹金?兜洞 如来暗示主人公

第五十三回 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

第五十四回 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

第五十五回 色邪淫戏唐三藏 性正修持不坏身

第五十六回 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

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假猴王水帘洞誊文

第五十八回 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

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第六十回 牛魔王罢战赴华筵 孙行者二调芭蕉扇

第六十一回 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第六十二回 涤垢洗心惟扫塔 缚魔归正乃修身

第六十三回 二僧荡怪闹龙宫 群圣除邪获宝贝

第六十四回 荆棘岭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谈诗

第六十五回 妖邪假设小雷音 四众皆遭大厄难

第六十六回 诸神遭毒手 弥勒缚妖魔

第六十七回 拯救驼罗禅性稳 脱离秽污道心清

第六十八回 朱紫国唐僧论前世 孙行者施为三折肱

第六十九回 心主夜间修药物 君王筵上论妖邪

第七十回 妖魔宝放烟沙火 悟空计盗紫金铃

第七十一回 行者假名降怪犼 观音现象伏妖王

第七十二回 盘丝洞七情迷本 濯垢泉八戒忘形

第七十三回 情因旧恨生灾毒 心主遭魔幸破光

第七十四回 长庚传报魔头狠 行者施为变化能

第七十五回 心猿钻透阴阳窍 魔王还归大道真

第七十六回 心神居舍魔归性 木母同降怪体真

第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

第七十八回 比丘怜子遣阴神 金殿识魔谈道德

第七十九回 寻洞擒妖逢老寿 当朝正主救婴儿

第八十回 姹女育阳求配偶 心猿护主识妖邪

第八十一回 镇海寺心猿知怪 黑松林三众寻师

第八十二回 姹女求阳 元神护道

第八十三回 心猿识得丹头 姹女还归本性

第八十四回 难灭伽持圆大觉 法王成正体天然

第八十五回 心猿妒木母 魔主计吞禅

第八十六回 木母助威征怪物 金公施法灭妖邪

第八十七回 凤仙郡冒天止雨 孙大圣劝善施霖

第八十八回 禅到玉华施法会 心猿木母授门人

第八十九回 黄狮精虚设钉钯宴 金木土计闹豹头山

第九十回 师狮授受同归一 盗道缠禅静九灵

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观灯 玄英洞唐僧供状

第九十二回 三僧大战青龙山 四星挟捉犀牛怪

第九十三回 给孤园问古谈因 天竺国朝王遇偶

第九十四回 四僧宴乐御花园 一怪空怀情欲喜

第九十五回 假合真形擒玉兔 真阴归正会灵元

第九十六回 寇员外喜待高僧 唐长老不贪富贵

第九十七回 金酬外护遭魔蛰 圣显幽魂救本原

第九十八回 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

第九十九回 九九数完魔灭尽 三三行满道归根

第一百回 径回东土 五圣成真

家园 这个居士还需要进一步解释

和沙僧同样做法和待遇的白龙马为什么是疑呢?

家园 兄台暗合古人啊,请看《悟元子注西游原旨》

西游原旨读法

  一、《西游》之书,仍历圣口口相传、心心相印之大道。古人不敢言者,丘祖言之;古人不敢道者,丘祖道之。大露天机,所关最重。是书在处,有天神守护。读者须当净手焚香,诚敬开读。如觉闷倦,即合卷高供,不得亵慢。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立言,与禅机颇同。其用意处,尽在言外。或藏于俗语常言中,或托于山川人物中。或在一笑一戏里,分其邪正;或在一言一字上,别其真假。或借假以发真,或从正以批邪。于变万化,神出鬼没,最难测度。

  学者须要极深研几,莫在文字上隔靴搔痒。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神仙之书也,与才子之书不同。才子之书论世道,似真而实假;神仙之书谈天道,似假而实真。才子之书尚其文,词华而理浅;神仙之书尚其意,言淡而理深。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贯通三教一家之理,在释则为《金钢》、《法华》,在儒则为《河》、《洛》、《周易》,在道则为《参同》、《悟真》。故以西天取经,发《金刚》、《法华》之秘;.以九九归真,阐《参同》、《悟真》之幽;以唐僧师徒,演《河》、《洛》、《周易》之义。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一案有一案之意,一回有一回之意,一句有一句之意,一字有一字之意。真人言不空发,字不虚下。读者须要行行着意,句句留心,一字不可轻放过去。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世法道法说尽,天时人事说尽。至于学道之法,修行应世之法,无不说尽。乃古今丹经中第一部奇书。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有转生杀之法,窃造化之道,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非一切执心着意,顽空寂灭之事。学者须要不着心猿意马、幻身肉囊,当从无形无象处,辨出个真实妙理来,才不是枉费工夫。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大道,乃先天虚无之学,非一切后天色相之邪术。先将御女闺丹。炉火烧炼批开,然后穷究正理,方有着落。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每宗公案,或一二回,或三四回,或五六回,多寡不等。其立言主意,皆在分案冠首已明明题说出了。若大意过去,未免无头无脑,不特妙义难参,即文辞亦难读看。阅者须要辨清来脉,再看下文,方有着落。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每回妙义,全在提纲二句上。提纲要紧字眼,不过一二字。如首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灵根”即上句字眼,“心性”即下句字眼。可见灵根是灵根,心性是心性,特用心注修灵根,非修心性即修灵根。何等清亮!何等分明!如次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悟彻”即上句字眼,“断魔”即下句字眼。先悟后行,悟以通行,行以验悟,知行相需,可以归本合元神矣。篇中千言万语,变化离合,总不外此提纲之义。回回如此,须要着眼。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取真经,即取《西游》之真经。非《西游》之外,别有真经可取。是不过借如来传经,以传《西游》耳。能明《西游》,则如来三藏真经,即在是矣。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每宗公案,收束处皆有二句总结,乃全案之骨子。其中无数妙义,皆在此二句上着落,不可轻易放过。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乃三五合一,贞下起元之理。故唐僧贞观十三年登程,路收三徒,十四年回东,此处最要着眼。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通关牒文,乃行道者之执照凭信,为全部之大关目。所以有各国宝印,上西而领,回东而交,始终郑重,须臾不离,大要慎思明辨,方能得真。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一、《西游》大有破绽处,正是大有口诀处。惟有破绽,然后可以起后人之疑心,不疑不能用心思。此是真人用意深处,下笔妙处。如悟空齐天大圣,曾经八卦炉锻炼,已成金刚不坏之躯,何以又被五行山压住?玄奘生于贞观十三年,经十八年报仇,已是贞观三十一年,何以取经时又是贞观十三年?莲花洞,悟空已将巴山虎、倚海龙打死,老妖已经识破,何以盗葫芦时,又变倚海龙?此等处大要着意。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http://post.baidu.com/f?kz=7595409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