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中国要有效地对付通货膨胀,必须扩大就业 -- 子玉

共:💬11 🌺4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中国要有效地对付通货膨胀,必须扩大就业

笔者前不久写过《我国面临的主要经济风险将是通胀》[1],这个观点依然有效。民间很多研究中国经济的都在预言各种灾难和危机,但是笔者认为没有那么严重。比较可能的就是通胀危险。通胀是已经发生的,是既成事实了。危机也谈不上,危机是指那种超通胀,hyper-inflation。笔者认为不存在这样的超通胀形成机制。危险是指一般通胀情况下造成部分社会阶层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对于通胀已经有不少人给出多种解决方案,但是笔者要指出,中国的通胀应该采用扩大就业的办法对付。只有这个办法,也基本上只要这个办法,就能避免这个通胀的危险。也就是说可以防止低收入阶层因为通胀而造成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而许多目前大谈特谈得通胀解决方法,都是无的放矢,有些甚至是南辕北辙抱薪救火,属于误人子弟,甚至误国的清谈。

洋人的方案简直叫人笑掉大牙

最近看到洋人的方案,什么《中国有效地对付通货膨胀 只有一条路》,来自德国,非常之牛鼻,曰:在西方看来,中国有效地对付通货膨胀只有一条路:大幅使人民币升值并扩大国内市场。

实际上西方对于中国什么经济问题,恐怕都是端出来这么一盘子菜。不信三个欧盟金融代表到中国访问,什么美国财政部长,嘀嘀咕咕肯定就这么一句话。

这个“唯一一条路”怎么可能是解决通胀的办法,还是“唯一”的?!

由于本次通胀是由于美元国际性严重过剩导致,所以的确可以通过人民币升值加以缓解,但是有两个问题使得这个办法基本无效:

1。美元贬值过快。人民币升值不可能升得那么快,因此国际石油等材料的涨价无法因人民币升值而完全消化;

2。人民币升值过快导致出口减少,很可能导致出口企业减产,进而开工不足甚至减员,将导致低收入人口收入恶化,使得通胀的危险加大。

因此人民币升值必须谨慎。这个方法不可以使用过度。

至于扩大国内市场,更加不知所云。扩大国内市场,怎么扩大?用什么方法扩大?洋人根本是在瞎掰。

说白了,这两条是洋人为了扩大对华出口压缩中国的出口,所最为期盼的。所以他们无论碰到什么问题,就一定把这两条拿出来。我们基本可以不用听。

治理通胀主要是要抵消部分涨价结果

不管经济学家们说的怎么天花乱坠,通胀的危险主要是造成低收入人群生活水平严重下降。因此应该以此为解决方案的要点。因此有两大类的措施,一类是直接设法降低物价;另一类是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

其实通胀只是在物价涨幅超过低收入人群的消费承受极限,才会真正引发危机。如果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增长超过物价增长,那么通胀并不会真正产生什么恶果。

以此为准则我们来看看各种治理通胀的办法:

银行加息隔靴搔痒

银行加息,这个传统地治理通胀办法,目的是降低货币流动性,虽然理论上可以压抑通胀,但是对于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没有直接的影响,对于物价由于通胀形成的机制属于外部导入为主,所以也没有多大作用。既不降低物价,也不增加收入,纯粹隔靴搔痒。

人民币升值得不偿失

人民币升值是应该的,美元不断贬值,人民币相对升值,属于正常。但是过快升值的话,虽然可以使得谷物和油类的涨价减缓,但是可能造成出口企业减产,进而导致工厂减员。须知这些企业中一旦减员,意味着低收入人群失业,其结果将使得本来可能应付得了通胀的家庭堕入困境。

用人民币升值解决通胀很可能是得不偿失,加剧通胀的危害。

强压物价无法持久

采取压制物价,不许涨价。这个办法直接有效。但是很多商品已经不为政府所控制。除了汽油,基本上没有政府统一定价的东西了。除了能够对汽油柴油限价,还能对什么限价?

低价卖肉肉贱伤农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国家低价卖储备,比如肉。但是这个办法可能是的生产肉猪的农民在原料(粮食)涨价的情况下无法提高肉价,结果肉贱伤农。农民本身处于收入低端,他们的收入不提高,通胀的危险就大。所以这个办法虽然保护了城市居民少受通胀侵害,但是对农民却是一种损害。也不是长久之计。

加薪=抱薪救火

还有不少人鼓吹加薪。加薪的话人人爱听,只有老板不爱听。但是通胀周期一旦进入加薪阶段,则可能意味着震荡式通胀,就是物价上涨推动普遍加薪,加薪更加推动涨价。这是最危险的方向。

扩大低收入家庭的就业才是最为稳妥的办法

绝大多数的低收入人群都处于整个家庭的就业不足状态,家庭成员可能失业,孩子可能没有找到工作,中年父母可能提前退休,等等。只要多一个人就业,哪怕是半职,就能够弥补家庭的收入,足够应付食品涨价这样的刚性消费涨价。

低收入家庭扩大就业的效果差不多相当于加薪。应该设法由政府组织这些就业机会,比如国家垄断行业的对公服务时间延长,指银行等;开办废品回收分拣业务,开办低价配给食品商店,等等;在农村可以进行冬季水利建设,组织农民施工,弥补其务农的收入,又补充多年来荒废的农田水利建设。

扩大就业应以国家和地方政府主导,在通胀时期进行过度,帮助低收入人群不受侵害。

加息、控制价格、低价出售储备、以及加薪,这些手段都可能有一定效果,但是作为执政党,应该切实考虑扩大就业。

[1]我国面临的主要经济风险将是通胀

http://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aspx?id=125&articleId=4696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6 23:00:15编辑过]

本文来源『兴华论坛』 http://bbs.1911.cn

家园 在农村可以进行冬季水利建设,组织农民施工,弥补其务农的收入

这个思路好,以此类推可以有更广泛的措施,比如整治年久失修或者欠账的市政设施,开展大规模环境治理,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等等工程。

但要注意的是,一则保证劳动成果的有效性,二则目的在于给失业活半失业人口提供补充性收入,而不是简单的“挖坑-发钱-填坑-再发钱”

还有一个疑问,我国财政有大规模干这个的能力吗?

家园 财政承受能力没问题

财政今年5万亿基本有保证,干这些事儿其实不花多少钱的。

我认为现在政府已经开始了一轮财政扩张,比如“新农合”,据说今年按人均70元配置,这对农民的就医条件大有好处。再有就是京沪高铁、各城市地铁为代表的基建,有爆发增长的趋势,这些都是大头儿。按陈经的蜘蛛理论,现在的经济政策可能就是“积极财政+谨慎货币”。

家园 【讨论】上花。花钱也是一种本事啊。【施工中】

近来看了陈大、葡萄、子玉关于目前经济形势的观点,综合理解如下:

近来通胀压力大,原因如下:

1。美元贬值造成以美元标价的产品,特别是资源类产品的价格飙升,进口资源产品价格上升,带动其他产品价格提升。

2。国际热钱流入,造成人民币增发。热钱流入途径有:a出口中虚高商品价格,正常结汇入境。b正常外商直接投资,外汇进来后不用于实物生产,而是进入房地产和股市。c外汇存钱到中资银行港澳分行,然后在国内以该存款为抵押,在国内人民币贷款 d地下钱庄及其他途径。

3。正常顺差。赚得多花的少。

解决方案列表:

1。经典做法:加息、提高准备金,收回部分流动性。

2。行政做法:调控主要商品物价,如猪肉价格等。

3。限制贷款规模、银行业务的窗口指导。

4。发行特别国债,收回流动性,外币对外投资。

5。减少出口退税,减少出口增长率。

6。加大国际采购,刚花了200亿欧元给法国。

7。加大国际并购力度,用外汇收购国际资产,目前有买资源的,有买银行的。

8。加大非洲投资,经济和国际关系并重。

9。构筑区域货币联盟。正在做。

以上是知道国家已经着手做的,不全,请大家补充。

以下是大家讨论的:

1。以自主通胀对付输入型通胀。自主多发货币,同时提高人民工资、收入等。达到人民生活水平不变,但出口成本增高,降低顺差。同时,人民币国内、国际同时贬值,降低输入型膨胀。注:具体运作机制和最终效果还没想透,考虑中。

2。人民币升值。

3。扩大中低收入就业。

其他一些:

目标:把流动性还回去,最好还利用一下;转变观念,协调发展;提高利用国际资源的水平

铁牛。。。

家园 有点担心行政执行能力,或者说行政执行效率

这些事儿的确花不了多少钱,只不过拨款又有多少比率能用在这些事儿上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尤其是涉及农村水利建设这一块的,拨款下去的执行效率是一个问题,且对其效果的观察与反馈能不能反应真实情况,又是一个问题。我党现在对基层的实际掌握感觉有些令人堪忧啊

家园 的确是,不是出不起钱,是能不能正常地干事。

出了钱,下面乱来,钱贪了,工程没有干,或者豆腐渣了。

这个就是执政党自己思考的问题了。

家园 关键是现在的官员有没有这么好的行政能力啊

说实在的 歪嘴和尚太多了点

家园 问题是就业也得有事干才行。刷盘子习惯了,就只有刷啊刷。
家园 现在提出来货币政策从紧...

不是好办法。估计就是加息和固定贷款总量。

家园 适度通胀

我很同意,但是必须考虑解决分配机制的问题,这是我们目前的软肋,以前也没有解决好,如果没有稳妥的解决办法,还是不要轻易的执行。否则,会影响稳定的大局,虽然,在国际环境中我们面临的形势很紧迫,但是,涉及到民生还是要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家园 我觉得在农村组织搞搞农田水利建设不错。

政府干事儿肯定没效率,但是这事儿主要是为了公平,能提高效率更好,效率低点也没关系。毕竟水利灌溉工程只要不是做的太差,总会有些用处。头痛的是城里的穷人不容易找的合适的事儿。捡废品能提供的工作机会毕竟还是太少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