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太平天国 ---- 第四种声音 -- numzero

共:💬2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摘】太平天国 ---- 第四种声音

寒山

史方面我纯粹是个棒槌,不过哪里有热闹就爱凑过去听,听到“太平天国”,耳朵就竖起来,(因为上学时这一段我学的最“好”~~~“好”到每天中午站在教室后边给大家说书.)听来听去,--------有时听到“邪教”,有时听到“革命”,还有几回听到掐架------但我总感觉我想听的那一点东西,一直没有听到.

我听到的大概是这样一些声音-------持“邪教”观点的,张口闭口就是“腐败”,“内讧”,‘杀人如麻“,“素质低”,“政教合一”,“八十八个老婆”等等等等;说“革命”的,旗帜上又是这般字样“无产阶级”,“下层的反抗”,“军纪严明”,“百姓爱戴”,“天朝田亩制度”,。。。。再有就是一些好心人从中和稀泥:“局限性”,“进步意义”,“光照史册”

王小波有一回被人请去做影视评论,评的是《廊桥遗梦》,有人说这片子是赞成婚外恋的,该毙;有人说恰恰相反这是抨击婚外恋的啊。王二爷一气,片子也懒的看了----《廊桥遗梦》,怎麽就该和婚外恋焊在一起了?有一天我在图书馆看到了这样一篇论文,题目大概是《论洪秀全的¥¥¥思想体系》,心中立刻涌起类似的悲恸之感-------太平天国怎麽就该和洪秀全焊在一块!!??怎麽一提太平天国,就非得是农民起义领袖?就非得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就非得是阶级斗争?就非得是邪教?就非得不是邪教?

太平天国使我联想到的,是这样一些画面,---------满含忧患的未瞑的双眼,是自悲壮志难酬?还是冥冥中听到了理想破碎的声音?这是冯云山;昏暗的地洞深处,重伤伏地,仰面直视破洞而入的蒙古大将,这是林凤祥;苍髯白发,却发出雷霆般的怒吼,跨下黑骏马闪电般直冲敌阵,直冲死神,这是曾天养;暗夜中身赴危城,然后,万水千山间一个孤独而高贵的背影,这是石达开;寿州城吊桥在身后轰然落下,有一种生命宛若樱花,在劲风中怒放凋谢,这是陈玉成;残阳如血,照着囚笼中那个伏案急书的后死者,他在完成一个注定要被篡改和误读的漫长故事,这是李秀成;十年艰险,万事浮云,中夜起徘徊,往事故人的影子如长江逝水从心底流过,这是曾国藩-------背景是旷野中无数的流民和残缺的尸体,在这一切之上,苍穹低垂。

看到这肯定有人骂我低级趣味是非不分,没错,论是非,不是本文的目的。我总相信,有一种东西在是非之外,这就是好的历史小说。这就是我渴望的第四种声音。

历史要求一个有良知的立场,而小说要做到的,是想象力,历史小说同时需要两者。看过不少写太平天国的小说,敌我斗争真是你死我活,除了把李秀成写成叛徒,把石达开写成反革命,把陈玉成写成一个大头傻子,(差点忘了最重要的一点,这种小说里还得有一个坚持革命路线的伟大领袖)读者任什麽别的也别想看到,我认为这种小说缺乏想像力,而且也不诚实;另一种路子,就是后宫风云,带着一点维多利亚时期地下小说的味道,具体也不必说了,杨秀清身后有知,看到自己在这种小说里当主角,不知作何感想,这一种小说够有想象力,也够不诚实。

废话说的够了,我该举个正面的例子。我认为高阳的小说是了不起的,高阳的文字不够洗练,基本立场是反太平天国的,史料的选择也有问题,但我相信他的叙事更冷峻,比其它作家,(包括唐浩明)更接近历史原貌。

经常蹿过来看热闹,看到有人在写刘裕,虽然我对南朝历史够白痴,但还是想看下去。就像当初看了茨威格《玛丽安东纳特》(有译《断头艳后》),才开始看法国大革命;看了井上靖《敦煌》,才有兴趣看西夏史,人总是需要一些好东西来激发的。所以我期望着这第四种声音。

langtao1881

太平天国不谈洪秀全谈什么?那些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早期领袖如冯云山、萧朝贵、林凤祥、李开方等,焉知他们日后不会蜕变成冯秀全、萧秀请、林昌辉,因为太平天国就是孕育这些野心家、阴谋家的摇篮。洪秀全是这些农民起义领袖的典型。

应该承认,现有的关于太平天国的所有小说都有偏颇,因为所谓无产阶级的历史观作祟。历史人物不能脸谱化,更不能唯成分论。但即使真正客观的小说家写起这段历史,都离不开“腐化、田亩制度、政教合一和残酷的内部斗争”。

任何战争都是悲壮的,太平天国也不例外。抛开那些充满的激情的渲染,应该让读者了解那一个个孤独而高贵的背影慷慨赴死是因为悲天悯人还是为了圆个人的皇帝梦。

寒山:

你说冯云山这样的人一定会蜕变,听你这麽说我真伤心,那你有没有把握指着林觉民说:“你丫当初要是不死,末了肯定变成一个汪精卫!”人格高下自有分别,对人性保持警惕是对的,但指望所有的人都一样坏是不对的;政治斗争是有肮脏险恶的一面,但把每一种政治理想都概括成皇帝梦,将历史上的仁人志士置于何地?

太平天国是一个摇篮,我认为她除了孕育出野心家,阴谋家,肯定还孕育出一些别的东西。这就如同泥土除了藏污纳垢,也长出花;一个作者写到这段历史,如果他秉心公平,他绝不应该粉饰内讧,腐败,酷刑;但他也不该忘记那些为理想死去的人们。遗憾的是,前者的声音震耳欲聋,而后者我却努力也听不到。

关于洪秀全,他是一个典型,不过可不是什麽正面的典型。(权术精深,见识浅薄,这是我的评价),用他来代表太平天国,我以为他不配。那段历史比他优秀的人何其多!一谈到太平天国就想到这个名字,这至少是一种误读。有些有正义感的读者总想,洪秀全骗了学术界这麽多年,学术界骗了我们这麽多年,这一回大家可不能再上这老母猪的当啦。在他们大声疾呼的同时,有个幽灵正在墙角嘿嘿冷笑。该记住的名字没记住,不该记住的人却被一说再说刻骨铭心,这也真叫活见鬼。我不是说应该背叛历史,只不过有些名字,实在该被遗忘!,

井上靖《异域人》的后记里有这麽一句“。。。我们常从历史的背后听到鬼啾啾的声音。。。”此言令我毛骨悚然。但看历史除了毛骨悚然,我认为我有权希望看到别的一些东西,在小说的虚构空间里得到悲壮的诗意的重现,希望这个要求不算过分。

黑夜是给了我们一双黑色的眼睛,但警惕性太高也成问题,看了《伊利亚特》,就反应到-----此书入木三分地揭露了古希腊奴隶主贵族阶层无耻下流的嘴脸,为了圆个人的城邦主之梦,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借机发动侵略战争,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十年水深火热的生活。~~~

看书看到这个意思,不如去~~~~~

家园 “太平天国是一个摇篮”

“我认为她除了孕育出野心家,阴谋家,肯定还孕育出一些别的东西。这就如同泥土除了藏污纳垢,也长出花;一个作者写到这段历史,如果他秉心公平,他绝不应该粉饰内讧,腐败,酷刑;但他也不该忘记那些为理想死去的人们。遗憾的是,前者的声音震耳欲聋,而后者我却努力也听不到”

“人格高下自有分别,对人性保持警惕是对的,但指望所有的人都一样坏是不对的;政治斗争是有肮脏险恶的一面,但把每一种政治理想都概括成皇帝梦,将历史上的仁人志士置于何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