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数字蜀汉 - 兼回复群众演员 -- 电子赵括

共:💬24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原创】数字蜀汉 - 兼回复群众演员

公元221年,饱经风霜的刘备在成都称帝。关羽已经兵败被杀,这时候的蜀汉仅仅局限于益州一角。根据唐朝杜佑编纂的《通典-食货典》记载,蜀汉此时有20万户90万口(人);公元263年,后主刘禅向兵临城下的邓艾投降,这时的蜀汉共有28万户94万口(人)。为了考察蜀汉的人力资源,这里做以下几个假定:

1 蜀汉的人口一直维持在90万人左右.实际情况当然复杂,不过这个简化还是能说明一定问题的.

2 蜀汉人口的平均寿命为40岁.

3 蜀汉人口中最有建设能力,包括战斗力和农垦能力的是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男性青年.

这样的精兵强将蜀汉有多少?简单,12.5万。如果以15岁为标志,蜀汉的“战斗力”保持在27万,其中12.5万为精锐。

再看看蜀汉的兵力变化。刘备称帝一年后就在彝陵之战中惨败,几乎全军覆没。估算其损失为4万士兵;魏延驻防汉中,估计其兵力为3万。因为这两处都是蜀汉的精锐,也假定他们全部属于那12.5万的精兵强将。那么彝陵之战后蜀汉在益州还有多少精锐?5万5千;包括汉中,8万5千。公元227年,距离刘备兵败仅仅5年诸葛亮率军北上汉中开始准备北伐。尽管他从平定的南方得到了“无当飞军”这样的部队,5年内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从上面的数字仍然可以看出,10万大军几乎带走了当时蜀汉全部的壮劳力。

那么问题就来了,后方谁来农垦?当然只有老少妇。三国时都江堰并不曾被废弃,诸葛亮为它还专门拨了一千二百兵士民工。但都江堰只是一个水利工程,它方便了农垦,本身却不会农垦,最终还是要靠人来利用这个有利的条件。而10万大军驻防汉中(并不富裕)使得在天府之国种地的人即使不少,效率却不可能高;而汉中虽然有人力资源,却缺少良田沃土。日积月累这当然会影响到蜀汉的家底。这下子明白曹操从汉中等地先后两次迁走的十三四万户居民对蜀汉是什么样的打击了吧.按照一户居民四口估计以及上面的比例,一下子就是6万精锐的此消彼长.另外,汉武帝时期开始中国的农业向"精耕细作"发展,其标志就是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记载的"代田法".这一耕作模式的好处就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摆脱对水源(灌溉)的过分依赖,即使是盐碱地也能有一定的收成,但需要的劳动量剧增.曹魏之所以大规模军屯,就是因为人力资源的欠缺使得它被迫利用士兵这一壮劳力.而蜀汉精锐尽出,后方的农业恐怕只能停留在依赖灌溉的基础上.对此,我认为其实诸葛亮心里是有数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首先将诸葛亮和曹魏的主要对抗罗列,

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春,诸葛亮出祁山,曹魏震动,但因马谡失街亭前功尽弃。

太和二年十二月,曹休兵败淮南后诸葛亮围攻陈仓,因魏军有所准备攻城不克而退兵。

太和三年春,诸葛亮派陈式攻拔武都阴平,郭淮稍作抵抗后在诸葛亮主力的威慑下撤退。

太和四年夏,魏在大司马曹真建议下多路伐蜀,因大雨连绵而撤退,双方不曾大规模交手。

太和五年(公元231年)春,诸葛亮再出祁山,司马懿坚守险要不战。几个月后蜀军因为军粮供应困难撤兵。

青龙二年(公元234年)四月,诸葛亮出陇东五丈原,并约定孙权同时出兵夹攻。曹睿亲自打退孙权,诸葛亮与司马懿对抗数月而无机可趁,八月病逝在军中。蜀军撤退。

除曹真曾经主动进攻一次,其余都是诸葛亮的主动出击。但是曹休兵败淮南后诸葛亮围攻陈仓有试试看捡便宜(并无贬义)的感觉,未必是诸葛亮计划中的,而攻克武都阴平根本就是收复失地。这么看,诸葛亮计划中的大动干戈应该是三次:公元228年失街亭,公元231年和公元234年的五丈原。每次他都为出兵准备至少三年,而到了战场还是小心翼翼。从他的行动看,诸葛亮其实很清楚以过大的消耗获取“胜利”对蜀汉犹如饮鸩止渴。准备的这三年间,蜀汉的军队当然不会干耗粮食,应当会从事一些生产活动.从曹真进攻汉中一役蜀魏双方的动作看,汉中如果一直有十万蜀军,曹真未必敢动手(至少不会在给曹睿的表章中吹牛说必胜)而诸葛亮也无须要后方的李严率军两万增援.李严当时可是驻防江州,蜀汉的经济重地,可见诸葛亮将部分的士兵送回国内进行经济建设几乎是可以肯定的.至于其数目,以后来曹爽看到汉中兵力小于三万后伐蜀为参照,恐怕诸葛亮把大部分的兵力都派了回去.问题在于,诸葛亮对面的曹睿司马懿同样是内政高手.诸葛亮兵败街亭不久后曹睿就任命了新的凉州刺史,惩恶扬善积谷务农结交羌胡.其成效应该说是显著的:诸葛亮一出祁山时曹魏在西凉的地方官都承认如果没有援军,西凉一个月就会饿死,但后来王经大败于姜维时甚至有能力派出援军;司马懿也开凿水渠浇灌了三千顷盐碱地,并特意从冀州迁来了五千农户,几年后洛阳闹饥荒时一下子就送去了五百万斛.英雄所见略同,因此双方才打了个旗鼓相当.另外都江堰的名气虽然大,实际效果恐怕不能和郑国渠相比,毕竟那才是战国时最大的水利工程.这条郑国渠却是在司马懿的手里.

蜀汉经济上的崩溃,个人认为始于姜维.诸葛亮的北伐和姜维的北伐,在我眼里是两回事。诸葛亮最大的特点是慎重而兼顾经济,而姜维则根本不管内政.公元253年费??遇刺身亡后姜维长年累月地带着蜀军主力驻扎汉中打打杀杀,看似主动,可后方谁在种田?纵有健妇把锄犁.蜀汉当时的政治外交局面已经有所恶化,南方少数民族的反叛绊住了一万蜀军,孙刘联盟的动摇也分走了一部分人马,姜维的几万大军虽然少于诸葛亮的十万,但对于蜀汉的负担实际上更为沉重.那12.5万的精锐恐怕没有多少能够用在内政上.结果仅仅5年之后的公元258年12月姜维就被迫改全面防御为重点防御,不但还手之力,连招架之功都赔了进去.姜维的对手邓艾在内政上的功夫,完全是另外的量级.同时,董允病逝后蜀汉缺乏严厉正直的官员,刘禅很快就动不动公费旅游,还增加宫廷声乐大肆征民女为宫女.谯周讽刺姜维劝谏刘禅,其实都是有道理的.在曹魏方面,司马懿杀曹爽虽然是曹家的悲剧,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曹操提倡的节俭屯田唯才是举等都被司马继承,在事业上司马懿不正是曹操最好的接班人吗?

仲达在关陇,邓艾在淮南,羊祜在襄阳,无不以农垦屯田为重.司马懿在关中开成国渠筑临晋陂,邓艾在淮南以四万人"且田且守",羊祜在襄阳垦田八百顷,这些才是魏晋平定吴蜀的根本.刘禅投降时的40万斛粮食仅仅够蜀汉的10万军队吃24天,这样的国家某种意义上,根本不用魏国来打.

蜀汉不置史官使得蜀汉的内政建设细节很难考证,这篇文章也仅仅是一个推测,如有不合理的地方还希望大家斧正.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非常感谢!
家园 三国末期,蜀国的统计数字是难以令人相信的。

举例来说,全国94万人口,官员4万,军队十万两千,库存40万斛粮食,这个组合就有问题。

一。三国时期,州下面分别是郡和县,州所辖的郡和郡所辖的县的数量还是较多的,远远没有后来南北朝那么泛滥。蜀国实际上只占有益州一州之地,当然还有交州的兴古郡和凉州的一点地盘,这样蜀国的行政区划并不是很多,即使加上中央朝廷文武百官,又有多少位置,能够容下“官员4万”?

二。军队十万两千我是相信的,古人全民皆兵,赵国能够动员至少四十五万人投入长平之战,蜀国带甲十万是可信的。

三。库存40万斛粮食,这个数字最成问题。这个数字应该是后主派张绍向邓艾奉表投降的时候提供的数字,它可能只是成都朝廷粮库的存粮,并不包括其他地方的存粮数字,否则姜维的几万人马拒守剑阁怎么可能生存?当时姜维拒守剑阁几个月,已经逼得钟会就要撤军了。剑阁是险峻之地,不利于粮食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储备,姜维是如何坚持的?

家园 很少把三国研究到如此数字化的文章

但是我个人认为蜀汉的人口,包括当时孙吴的人口都有一定问题。和全国相比,其数字似乎并不少,但这主要是因为东汉之后中原人口锐减,使统计中南北人口比例看似合理,实际上南方各地和中原不同,特别是益州和扬州,基本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可以引起人口锐减的战争,而从北方避祸的人口大量进入南方,这部分人口在统计上没有得到很好的反映。但是从当时士大夫南下的状况来看,很难想象南下的普通劳动力很少。

我想这里面主要有一个统计问题,那就是蜀国和吴国都存在较严重的地方族阀问题,东吴不必说了,后来江南的豪族割据就起源于吴国时代,蜀汉在南中地区也令大姓“聘恶夷为部曲”,可见这种半独立式的依附关系在南方非常盛行。很多将领如魏延就是依靠这种部曲关系起家的。而蜀汉境内的少数民族,更不在户口之数。

因此,个人认为当时的人口统计,只是政府可以控制收取口赋的人口数量,对于依附于大地主豪强的人口,并不包括在内,当时有户口的人就要交税,我想愿意依附大姓而逃税的恐怕不在少数。所谓我的臣下的臣下不是我的臣下,这种倾向在当时的南方比较严重,也可以说蜀吴两家的中央集权都不如魏国彻底。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交战孙刘两家都喜欢掠夺人口了,因为这些人口都是国君可以直接支配的,无论征兵还是征税,都是最好的对象。

信笔涂鸦了。

家园 吴国的族阀问题确实很严重, 四大家族

陆顾朱张, 全部都是有庞大家族势力作为后盾的。 某些时候, 孙权对于这些重臣的态度, 其实反应了一些在这个问题上深层矛盾。

孙权对山越的攻伐, 有很大部份动机都是为了掠夺人口。 而这过程中, 也有不少山越人变成了统兵将领的私人部曲。

家园 40万斛数字本身可能并不精确

但回想一下邓艾仅在淮河两岸屯田(始于大约241-243年)后每年就可以净收500万斛,至少说明蜀汉的家底和曹魏无法相提并论.东吴的最后一位丞相张悌在魏灭蜀之前的那段"彼之得志我之忧也",实际上是很深刻的分析.

第一次看三国志时最大的遗憾,是为什么没有司马家族的传记,那是三国后期最重要的人物.现在读三国志最大的遗憾,就是为什么没有食货志.

家园 从另一个方面讲,

北方一旦恢复元气它的人口恢复也将是相当迅速的.魏灭蜀是公元263年,如果以227年五铢钱的复行为北方经济复苏的标志,北方已经休养生息了36年.

这里转载一组记载于<<通典>>上的数字:公元263年魏灭蜀后,共有94万户,537万人.扣除蜀汉的部分,魏(北方)共有66万户,443万人.280年晋平吴后全国共246万户,1616万人.扣除东吴的部分,晋(原魏蜀)共有192万多户,略少于1400万人.仅仅18年间,户数增加超过98万,人口增加将近850万.

家园 三国志的问题就是失之过简

三个国家加在一起,60年一共才65篇;而南朝刘宋立国不过60年,宋书即达到百篇,三国志的内容实在是太少了。

蜀汉和魏国自然是无法相比。

蜀国只有成都平原是所谓的富野千里,其它的地方都不行。而魏国的两淮基本都是平原,产粮自然会多。经济力量是国力的基础,这一点南宋的赵开看得很清楚。魏国和其它两国的国力差距,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如果吴国没有夺取荆州,而维持均势,那么蜀汉和吴国就各自拥有一个半州(交州面积虽广,远未开发,实际意义并不大),这样才有可能联合起来和魏国对抗,否则任何一国失去荆州,也就实际上失去了生存的本钱,这就是为什么刘备会拼命要夺回荆州,诸葛亮和姜维拼命出兵北伐。因为战亦亡,不战亦亡,进攻还有一线希望,他们二人都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姜维北伐,并不指望会直取中原,而是希望蚕食魏国的土地,至少是迁移魏国的人民到蜀汉去以增强自己(他曾经迁移三个县的魏国人民到蜀汉)。他的北伐,实际的大败只有一次,那还是因为蜀汉的征西大将军胡济失约不至,而败于邓艾。但是蜀汉的国力承受不起这样的失败,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诸葛亮失于过于谨慎,而姜维则失于国力不济,否则邓艾不会那么好受。

三国之中,蜀汉最小,但是却拥有了关羽、张飞、诸葛亮和姜维这四位国士,令人感慨。

至于谯周写《仇国论》,预言蜀汉将为魏国所灭,道理是对的,但是身为蜀汉大臣而这样做,令人齿冷。后主居然没有处理他,如果蜀汉不是亡在后主手上,他的庙号应该是“仁宗”。

一旦弱者灭亡,剩下的那个国家的日子也就屈指可数了。蜀汉亡于263年,吴国亡于280年,之所以差了17年,只是因为魏/晋自己懒惰,否则吴国早就亡了。吴景帝之死与此有关。

吴国诸将帅,周瑜、鲁肃有战略家的眼光,吕蒙、陆逊都只是战术家。吕、陆二人夺取荆州,在战术上是吴国的胜利,但是在战略上却是敲响了吴国灭亡的丧钟。

家园 的确阿,南方经济

还要到司马南渡,才真正开发起来吧。

家园 北伐那段分析的精彩。
家园 蜀兵众寡与粮食数字

 

  年鉴派最讲究「时间」,因为这是人事物的最大交集,史论及分析皆以时间为本,《后出师表》被认为伪作的最大原因就在于赵云卒年有误。话说蜀汉立国四十二年,如果假设同一批士兵的话,自立国时假设平均二十岁,到亡国时也应有平均六十二岁,如果此批士兵都不死的话。

 

  最合理的解释,应该是不断有新生入伍,同时也有离开损失等。

 

  事实上蜀汉败仗颇多,以彝陵之仗损失八万(陈志引傅子)、孔明第一次北伐损失五万(马谡部按张合带兵计算),孔明第四次北伐损失数万(《晋书》:「俘斩万计。」)、孔明第五次北伐损失二千(《晋书》)、姜维屡伐损失不详(可考为数千人,按魏帝嘉奖邓艾诏书为:「馘首千计。」),虽有屡次被破,但魏蜀双方均无数据。合计前面,蜀兵起码死伤十余万人,如果以上可以尽信的话。

 

  屯田不是好事,按现代的话,「屯田」就是官方聚众耕种,也就是武装士兵的计划性农业,但此举有三害:第一为生产效率低落,士兵善于作战,不善耕作;第二为妨害农业及剥削苛薄,除了流民外,另有强迁弃土,故称妨害,又每征重税,民不聊生;第三是另成特权阶级,屯田官吏以经商谋利等,强迫屯田人民不耕作,但上缴数不变,屯田官吏甚至以此叛变谋反,淮南三叛就是好例。因此屯田制度弊多于利,最后解散不用。东吴也没大规模屯田,但也没落到缺粮挨饿的地步。

 

  蜀汉从未真正沦落到缺粮,孔明二次自称运粮不继,但二次分别斩死王双、射杀张合。蜀兵常出兵半年、百日以上,足见未曾缺粮。试想人几天不食会死?因此不可能有十天、二十天会缺粮,半年、百日长期暴师于野反而不缺粮。其中孔明第四次北伐最好玩,从太和五年三月出兵起,魏兵就以为孔明缺粮,结果孔明一直到秋七月才退走(《华阳国志》则以八月始还汉中),用时长达四、五个月,也没见全军饥饿而溃散。从人的存在证明未曾饿死,蜀兵平安归来,即代表不曾遭受缺粮饿死。

 

  再说贮粮则应含有各郡县库存,刘禅投降时,汉中及沓中早已沦陷,因此更无法统计。因此蜀亡时的存粮,极大可能为成都当地库存。

 

  事实上隐藏的部曲及少数民族并不计入官方人数,黑户也不会当兵纳粮,因此史书数字,应该保留存疑。

 

家园 几点意见

1 我也不认为诸葛亮缺粮,但诸葛亮234年病逝,距离蜀汉灭亡有将近30年.此后蜀汉政治经济状况恶化是有目共睹的.诸葛亮不缺粮并不等于刘禅姜维不缺.

2 刘禅投降时交出的册集中记载军10万民94万米40万斛等,难道这都是成都一地的数字?如果说其他的数字都是全国的,唯有粮食是成都一地的,难以令人信服.我也同意数字本身可能不准确,但认为不会有量级上的差别.

3 屯田制被废除并不能掩盖其历史上的积极意义.屯田制起于曹操的青州兵,而起源于黄巾起义军的青州兵更善于作战还是更善于种田?司马懿提议军屯的根据就是:“昔箕子陈谋,以食为首。今天下不耕者盖二十余万,非经国远筹也。虽戎甲未卷,自宜且耕且守。”邓艾首先是建议开凿运河"并水东下"才使淮南成为了肥沃良田,这必须由国家集中力量才能办到.曹魏在各地兴修水利,而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没有国家统筹管理是不可能的.晋朝初年屯田制被废除的背景是中原已经元气恢复.治理乱世和治世的方法是不一样的.说屯田制效率低下,至少比东吴强多了:邓艾在淮南四万人"且田且守"每年就可以净收入500万斛,而东吴投降时全国不过280万斛.

4 淮南三叛对中原并没有根本性的损伤.看看其过程:王凌的儿子都反对老爸举兵,??丘俭根本就是胡闹,诸葛诞兵败身死的同时还连带东吴赔了几万人马.期间蜀汉曾趁火打劫,但没有实质性的收获.淮南一带实际上损伤了魏晋的皮毛却强健了它的筋骨.

供探讨.

家园 关于蜀汉军队历次损失数字的疑问和军队屯田的利弊

一。刘备带兵伐吴,出兵不过四万,另外得到吴地蛮人出兵万人支援,他虽然在彝陵惨败,但最多不过是那四万人全部损失,损失八万人之说不知从何而来?蜀汉当时全国军队不过十多万人,马超、魏延领数万人守汉中,其它地方也要有军队保守,刘备如果真的带兵超过八万,蜀汉国内将极为空虚,魏国难到不会乘虚而入?

二。诸葛亮第一次出兵北伐,前军马谡在街亭大败于张颌的确不假,但是损失五万人之说则值得怀疑。因为这个数字接近蜀汉全军数字的一半,军队损失近半而防线依然稳固,魏国没有能力乘虚而入,道理上难以说通。

三。诸葛亮一生谨慎,因为第一次北伐时马谡大败于街亭而自贬三级,后来他第四次北伐时如果损失了两万人,为什么反而没有任何举动?

四。姜维用兵,远比诸葛亮勇猛,损失应该也大于诸葛亮时期。大败于邓艾的主因虽然不在他,但是大败的确是大败,“蜀中为之大震”,为什么损失只有千人?

五。蜀汉的衰落,是相对于魏国的逐步恢复和强大而言的。但是蜀汉历代执政的国内政策都不是扰民,姜维只是好武,并没有乱政。蜀汉和魏国的弱势是由于双方占据的地盘和人口的巨大差距,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

六。蜀汉的灭亡,现实中是国力使然,军事上姜维要负很大的责任。陈寿说他“粗有文武”,三国演义里面邓艾说他“胆大而心粗”是很有道理的。

历代文献的一个特点就是喜欢夸大己方战果和对方损失。民国也不例外,三年内战,国民党宣称的消灭“共匪”数量,超过了当时全国人口总和。

军队屯田,承平时期当然是弊多利少,任何事情长期不变,积习流弊都会把它的好处变成坏处,明代的军队卫所制的败坏就在于此。但是战争时期,人口稀少,军队屯田以求减少对地方的压力则应属利多弊少,否则曹操和邓艾的屯田也就没有意义了。至于说军队士兵善于作战而不善于耕种,当时的军队士兵多数都是农民从军,真正的世代兵家其实并不多,“不善于耕种”一说不知道从何而来?

家园 关于蜀汉亡国时的一些数字

一。作为中央政府,它的人口数量是不定期人口普查的结果,当然可能没有包括少数民族和部曲在内。值得注意的是不定期这三字,这个数字恐怕并不精确。

二。官员数量可能有所夸大。四万人之说令人怀疑,因为蜀汉的地盘并不大,没有那么多的地方政府,而且政治并没有腐败到需要狂设官位以便安插(如梁武帝时干的好事)的程度,官民比例达到了1:23,实在是惊人。

三。军队是国家存在的保障,也是中央政府最为关心的事情,这个数量应该是可靠的。

四。存粮数字应该只限于成都一地,因为投降的时候和剑阁的大军音信隔绝,中央又如何知道剑阁还有多少存粮?至于蜀锦这类的蜀汉战略物资数量应该是可信的。

至于蜀汉和魏国的实力差距巨大,这是有目共睹的事情,否则结果就应该是倒过来的了。

家园 我听到过一种东吴士族的说法是张文程(陈?)武,陆忠顾厚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