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致河友 -- 北青报老兵传奇系列编辑随笔 -- 萨苏

共:💬14 🌺12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致河友 -- 北青报老兵传奇系列编辑随笔

日前,受北京青年报的朋友所托,组两版稿子。这个事情老萨不在行,再加上个月到医院体会了几天日本的医疗特色,时间就紧了。于是灵机一动对人家编辑提出了一个构想 -- 从西西河的XDJM作品中挑选一批精品来发如何。

人家说,试试吧,您拿两篇来看看?

于是我就发去了两篇,不料那边看了很激动,说不错啊,真是好东西,这样吧,你来约七八版稿子,都用这样风格的,国庆期间我们给你腾出几个正版来,咱们做个系列吧!

得,这事情可就玩大了。

好在咱们不是在西西河么?那还怕没稿子么?三下五除二就组了一批稿子送过去。水平呢,反正是比老萨自己的高些。而那边立刻就按照计划来发了 -- 他们这次定的基调是 -- 老兵系列。(因为最初系列没有定下来,我还约了一些其他的稿件,国庆期间恐怕不能发出了。北青表示会寻找机会用在以后的版面上,不过不能做成专辑了,有些可惜,老萨这里也要向老几位道声歉,咱们细水长流吧。)

我写了这次专辑的序言

链接出处

现在,这个专辑已经发出的作品,有几部分已经上网,老拙把链接都拿过来了链接出处,兄弟就不再献丑,只说说编辑后面的事情。

10月2日《日本战俘 死而复生》——老拙

其实老拙是亏了,我推荐了他的两篇,除了这个,还有一个是六十年代的国土防空。那边都很喜欢,但是因为想给更多的朋友机会,所以最终国土防空只能放弃,听可惜的。

老拙这家伙很会惹麻烦,居然说稿费不要了,捐给西西河将来做出版。兄弟到现在还追着老拙的屁股后头,跟祥林嫂似的央告呢 -- 大哥啊,您还是先自己收着吧,老铁什么时候办出版的时候咱们再捐成不?不然人家往哪儿寄阿,西西河国内又没有办事处。

10月3日《老爹曾是八大金刚》——周飞兵

我想,这里的每个朋友都明白了,我们的一直在看兄终于露出了自己的本来面目。

其实,对飞兵兄我一直满怀歉疚。因为我一直希望能够帮助飞兵兄把他的作品推向公开出版。但这个过程很不容易。内容很精彩,其原因在于,对于49年后的涉军内容,审查还是很严格的。这并非过分,您看,岳振华谈U-2,至今不肯说三发导弹是鱼贯发射的,还是齐射的,有些我们看来不起眼的东西,军内依然很在乎。因此,一般的出版社不敢接这个作品。

看到不少朋友对北青把西西河的字样去掉不太满意,但是出版的审查不是一个人的事儿,并非责任编辑愿意这样 -- 得说北青的编辑在这次是很下功夫的,至少对飞兵的作品而言全仗着北青的面子大,才顺利上版,但依然不得不去除了有关专机护航的内容。

10月4日《风生水起 欢声雷动》——铁西瓜

这一篇引发了争论,因为另一个编辑朋友希望把福建水师水雷的事情扩写,专门放到历史板块 -- 这玩意儿太稀罕了。不幸,我告诉他西瓜兄行踪不定,三天内找到他扩写的希望不大,要不,我。。。来写?

人家没理我 -- 你写?你写有人家那个西瓜味儿吗?

其实本版的责任编辑巴不得没法扩写呢,好文章其实是抢着要的。

唯一的麻烦是还找不到西瓜兄给我地址呢,稿费怎么寄?

10月5日《普通一兵 扭转战局》——王外马甲

重大新闻阿,大家可以看看本文,我们的王员外终于也露出了真容 :)

其实,这也是我编辑得最痛苦的一篇 -- 员外写的文章从来都是精彩而且一环扣一环,你想从里面择出来一段单独发?没戏!

结果就是很遗憾的,我编辑完成的文本,已经大为缩水,风格受损很多(王员外写东西前后照应很多的,那是他的一个特色),而到了报社,人家说,不行,我们不能把别的版也抢过来阿。。。于是,再次缩水。

唉,还是西西河上的原版看着有劲阿。

10月6日《纺织工地下造雷》——大鹏翔宇

读者来信提到,大鹏的最后一段话,让人感触甚深。

不知道是不是“五年后,忽一日人驱车至乡,言其乃当年日本厂主之后,遵其祖遗愿,拜访曾祖父。祖父带其至曾祖父安息之所,半路其车抛锚,弃车而步行,未至而忽天降倾盆大雨,雷声震耳,道路泥泞难行。乡人皆言曾祖父显灵,乃不愿复见日人之意。日人赧颜而去,再无消息。”

还是“曾祖寿高,八十九高龄无疾而终,行前三日仍饮青啤半杯,吸旱烟三袋,叹此生无憾也。”

或序言中借用文意所讲的,作者说,“他们的祖先是大明边军的后代...”个人认为这句话或许能够解释因何几百年后他们依然视死如归。

最终没能获得大鹏兄的允准,披露老爷子的真实姓名身份,是件十分遗憾的事情。

10月7日《在诺曼底遇兄弟连》——大哈瑞

大哈瑞也在本文中暴露了真容 -- 虽然刚刚刊出,读者来信已经很明显地注意到了他照片后面钟楼上还吊着那个著名的英国伞兵。至于来信内容,编辑告诉我,大体是两种,或者是羡慕,或者是“过瘾” -- 估计都是兄弟连的拥趸们。

个人觉得,本次做编辑最大的收获就是让多名西西河的老大暴露出了真容。。。

大哈瑞的照片,使北青报社里面的某女性军事爱好者也十分欣喜,据说,要了小样,说是放大后准备贴到背后的墙上去 -- 是带签名的老兵那一张,还是大哈瑞的那一张兄弟就不知道了。

对了,这段文字里,因为大哈瑞供稿的字数略少,发稿前一个小时萨不得不帮着编辑们增加了一段演绎,看看文中的风格,大概,很容易分辨出哪段是原版,哪段是老萨加上去的 :)在这儿,可蒙不了人。

最后,说说本次专辑的实际责任编辑。这位责任编辑,就是托付我组稿的陈国华先生。说这个名字,很多人不熟悉,但如果提他的笔名 -- 陈徒手,可能很多人就有印象了,他的作品《人有病 天知否——一九四九后中国文坛纪实》外链出处被称作“中国文坛的良心之作”,很有才华而又异常低调的一个人。

[完]

关键词(Tags): #北青报(当生)#老兵传奇系列(当生)#老兵系列(当生)
家园 鹿透社留位!
家园 花赞!

都是河里德才兼备者

家园 大牛出栏,值得一顶再顶!

家园 肯定是鱼贯发射的。

岳振华谈U-2,至今不肯说三发导弹是鱼贯发射的,还是齐射的,

  萨姆2是指令制导,靠地面雷达测定误差后引导,齐发就乱了套了。

家园 关键在于

制导系统是否可以同时引导多枚导弹攻击一个或多个目标。这是一个导弹系统的关键的能力指标之一。

三发导弹是怎么发射的,偶也不知道。既然现在还不让说,实际上偶的理解就是:当时制导系统的能力,现在还处于保密状态。

家园 丁页!

一定不能让这个帖子沉下去。

家园 老萨这两天作品多多!
家园 再顶一把

最近喜见萨苏的大名在国内各处报刊杂志上出没:北青报我一向不爱看,十一期间偶尔看见一段文字,很像老萨的风格,于是多看了一眼,于是就一定要把前几天的报纸全翻了一遍;法制晚报连载完老萨的《国破山河在》;《读者》杂志2007年17期上也看到老萨《数学家们的生活趣事》一文。

恭祝老萨文章遍地开花,但希望不要再遍地开挖...

家园 嘿嘿嘿,我觉得也是

个人觉得,本次做编辑最大的收获就是让多名西西河的老大暴露出了真容。。。

等我下次回贵阳的时候偷偷去参观一下马甲兄,呵呵

家园 所谓的同时引导,并不是同时发出去。

  即使是美国的宙斯盾也只能鱼贯而出,只不过间隔时间短而已。

  同时发不光是制导问题,相互间也有气动干扰。

家园 hehe

惊喜:所有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有劳萨大费心了

朋友给我寄了份《北青报》来,打开一看,一整版呢——把我乐的

把零散的段子改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实在不容易,有劳萨编辑费心,真是谢谢你了

只是,你把马甲夸得有点过了。那几句话,结结实实吓了我一跳,嘿嘿

家园 不得不说的几句话。

这次萨老大约稿,给大哈瑞送了个信儿。

大哈瑞兄啊,这次可是有急事向您求助。北京青年报约我准备几个军事

历史专版,在国庆期间出,我想您的诺曼底和兄弟连很有价值也很有吸引力,

想请问您能不能介绍给国内的朋友,但是因为前几天生病了,没有来得及和您联系,

才拖到今天,把时间弄到很紧。您看相关文字和照片可否提供给他们?如果可以的话,

为了适应版面可能需要作一些删节和贯通,您要是同意,我会亲自来作这件事以免

文章走味,不知意下如何?

匆匆中打搅,十分抱歉。等待您的佳音。

萨苏

瞧这话儿说的,求大哈瑞帮忙?这叫多大的面子?大哈瑞不是个有城府的人,一听

这话,立码儿开始飘飘然。马上跟大哈尼那儿汇报并且臭显摆了一气。大哈尼说,

知道知道,不就是你那烂文章吗?哪赶得上人家萨苏。第二上班路上,大哈瑞还满

脑子想萨老大呢,差点儿造成追尾。大哈尼看出来了,说:又走神儿了吧?老老实

实开车,听见了吗?要不然我打你。大哈瑞这才收敛了一些。

过了两天,萨老大又回了信儿,说不成,得要照片。原话儿是这么说的:如果您方便

的话,给一张照片(戴钢盔扛火箭炮您就自己定吧,不过我觉得和诺曼底放得近一

点好)。

戴钢盔的咱有,扛火箭炮没有,只有摆弄406毫米舰炮的。请示了大哈尼,人家说:

你的相片照得都跟恐怖分子是的,放报上别把人家吓着,还容易叫FBI给盯上。回头

人家把你捕了去,文责自负,我才不给你往狱里送牙刷呢。大哈瑞心想也是,赶紧

找面相老实些的照片。最后,就拿在圣麦尔埃格利斯教堂跟“装死地”的合影交了

差。

这次萨老大总结的时候又发话儿了,说是:

大哈瑞的照片,使北青报社里面的某女性军事爱好者也十分欣喜,据说,要了小样,

说是放大后准备贴到背后的墙上去 -- 是带签名的老兵那一张,还是大哈瑞的那一

张兄弟就不知道了。

这事咱知道有点儿离谱。为什么呐?因为大哈尼老早就给大哈瑞下了结论:就凭大

哈瑞那个顽固劲儿,永远也不会有如何女人喜欢大哈瑞。那这次萨老大这么说是因

为什么呐?咱河里新来的河鱼河虾有所不知。当年大哈瑞在西西河放了张自己的照

片。我把链接放这儿,您自己看看吧,您看完了就知道这萨老大这典故是从哪儿来

的了。

链接出处西西河网友的书房

另外,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大哈瑞在北青报的女亲戚要一份报留底,这也在情理

之中。

文章发过了,大哈瑞想来想去总觉得哪儿有点儿不对。后来突然明白过来,这哪是

帮萨老大的忙,这不明明是萨老大成全咱们吗?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