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也来回忆童年生活点滴 -- 潘一刀

共:💬2 🌺1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也来回忆童年生活点滴

前些日子在MSN的空间里浏览,无意看到一位 - 我想我应该叫师姐 - 的女士回忆她的故乡-江苏仪化,恰好那里也是我的故乡。借着流行怀旧这股风,咱也聊聊童年趣事。

故乡长,故乡短,其实大有套近乎的嫌疑。咱家父母都是北京知青,当年响应国家号召支边到了青海,所以兄弟我其实是生在青海,说青海是蛮荒之地,没准哪位青海的朋友掏出藏刀扎我个数典忘祖,可是当时与内地比起来,不能不承认确实差了一大截。条件差归条件差,小朋友是从来不在乎这些的。我们那一帮知青子弟,要说都是学龄前儿童,可是分派武斗,上房揭瓦,破坏国家设备,当真是无恶不作。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 好好一个礼仪之家,眼看要出个张子强式的人物,(不知道张子强是谁?96年绑架李嘉诚长子李泽钜勒索10亿港元的那位想起来没,利害就利害在李嘉诚何等人物,都愣没敢报警)父母一狠心,搬家!有道是“平生塞北江南”,这一搬,就来到了扬子江畔小镇仪征。

那时正赶上仪征的好时候,国家二级企业,仪征化纤正在大干快上。全国各地精英荟萃。那会儿讲究的是企业办社会,怎么个办法儿举个例子,仪征化纤是个国有企业没错,可竟然有自己的警察,利害不。就差没建陆海空三军了。另外一个小插曲是,父母都是全国各地的精英,孩子们也都不差,我们那会子弟小学,中学里的女孩,个个明眸皓齿......有点后悔。

现在写下这段文字,仍然有心潮澎湃的感觉。那段日子好啊,真个是无拘无束,天马行空。现在想想都纳闷,那会怎么就那么有精神,仪化就在南京边上,南京什么地方?那是四大火炉。守着火炉边上一个暑假就愣能天天出去折腾都不觉得热的慌,真正达到了毛主席“野蛮其体魄”的境界。那会人民群众的审美还比较正常,还不兴什么快乐男声,谁家要给孩子订出个上午钢琴,下午绘画,晚上英语的课程表,这家父母肯定被认为是丧心病狂。其实现在想想,那会那种形散而神不散的教育方式还是有其道理的,父母不会成天盯着孩子,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玩,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不知不觉就锻炼了我们的冒险精神和敢打敢拼,悍不畏死的作风。人是需要点精神的。当然,自由不是无代价的,后来听说我一个在青海的玩伴就搞破坏搞进了配电室,最后摸了电门。惜乎,借此文遥祭,慰君之灵。

一别经年,转眼11年过去了,但是我永远感激那段岁月,我没有什么一技之长,却有精神的力量。借一小诗结束此文,

腰佩黄金已退藏,个中消息也寻常。世人欲识寒园客,只是江南读书郎。

关键词(Tags): #故乡#童年#教育
家园 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确实有很大的影响,古代不是有

孟母三次搬家的典故吗?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