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小编上岗二三事 -- 梦秋

共:💬30 🌺9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小编上岗二三事

小编上岗二三事

庆祝西河在国内再度开流!问候大家好!

俺到眼下这份杂志当编辑才一个月,先把这个月里的小事捋捋,做个备忘。

(一)老板

上岗第一天。老板先把本版的编辑们招过来开了又臭又长的大会。

俺这个老板,据说在传媒界里还是小有名气的人物。当年以政府里最年轻的处长身份出来办杂志,如今旗下已经有了若干杂志了。好在人还没啥架子,就是性子有点急,看不得手下人无所事事地闲坐。这天开会的时候,主编已经对俺们两个新丁交代过了——记得要记笔记。还有,不要打瞌睡。

打瞌睡?

嗯,主编严肃地说,话说n年前,在类似的一个会议上某编辑不小心趴了一下桌子,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老板很慷慨地给了他一个月工资,请他开路了。

等到开会的时候,发现俺们还真的有打瞌睡的潜质。你想想政府里出来的人那理论水平怎是一般奸商可比的。谈笑间,老板吸完了两根雪茄,忽然沉着脸问俺对面的一个编辑:

“你怎么不记笔记?”

那位女士不知好歹地道:“我一般都记一些重要的内容。”

老板:“我讲的内容不重要吗?”

女士(沉吟一会):“是我听不太懂……”

老板在说话的时候总是一会儿普通话一会儿粤语,对非广东人来说,要听懂确实有点费劲。可是,在老板面前,就算不懂,也要装出一副大有收益的样子不是?

老板怒道:“听不懂你不会对我讲?”

沉默。

第二天,就听说这位女士多领了一个月的工资开路了。主编叹息道,可惜了,从上海调过来的清华高才生。

有了这个教训,新丁们要做一番大事业,啥弘扬新闻道德,促进新闻自由的嚣张心态全给打下去了。

(二)审查

杂志新闻版块关于国际新闻的稿件来源很分散。经过编辑们编译的稿件大约占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前两星期俺接手编译了个意大利前总理贝卢斯科尼的文章,审校部的人很给我找了点麻烦。

但凡这世界上名字带个“贝”字的洋鬼子多半都有乌鸦嘴的嫌疑。贝利开的先例,贝卢斯科尼也常胡说八道不已。今年AC米兰拿了欧冠,看来运气不是一般地好。

老贝都在胡咧咧啥呢?崇拜墨索里尼;调侃德国总理;说穆斯林的坏话;还说“中国人喜欢吃婴儿”。俺在编译这段文字的时候,基本上是原封不动地搬了下来。但是考虑到后两句有点敏感,在取舍的时候把老贝攻击穆斯林这半句话给删掉了。编译之后,一校送审,审校部主任在“中国人喜欢吃婴儿”这句话上打了个吓人的红叉,旁边用红字写上:

“说的是意大利,有必要把中国扯入争执中吗?”

俺决定用老贝攻击穆斯林的半句话取代“中国人喜欢吃婴儿”,反正老贝自己没拿这些东西当回事,俺一个小编也不过就事论事。

修改之前,俺留个心眼,先去请教审校部的同事,如此如此是否妥当。

那位同事眼珠子滴溜溜转了一圈,很为难地说,宗教问题不好处理吧?

得,俺一个新丁怎好找老鸟的碴儿。贫嘴老贝的精彩表演,在俺笔下就减色一半。

同一天,另外一个新丁在编译阿富汗的毒品问题时也捅了漏子,原来他在文章当中说了一句“一百年前中国是亚洲最大的鸦片生产国”。这句话也被审校部给枪毙了。

所以我要在这儿记下来。有些可笑可悲的事情,我们的记忆疏于理会。

(三)广告

到了季末,各个公司的广告部多少总有些用不完的预算。这会儿大家都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口气全向媒体砸过来了。月底的时候,杂志的广告量大增,迫使编辑部不得不缩小新闻版面以便扩大广告版面。广告量大当然是好事,就是有时候版面调整弄得俺实在哭笑不得。

话说上周俺负责的一个版面。原来预计给一页半。俺手头有篇2000字的约稿,可以对付一页,再加上自己做了半页的box,整版的文字图片已经齐全,拿去美编那儿排版了。忽然上头一个通知下来,说广告量增加,一页半的版面压缩到半页。

那俺就从命是了。自己的那个box只好扔到一边,顺便把2000字的约稿压缩到900字。说起来容易,那可是别人的文字,我怎敢轻易下手!结果费了老大的劲才把文章压缩完毕,还被迫改变了配图。

哪知道上头又来通知,广告版面调整,我那半个页版面的东西又延长至一页。你和我玩变形金刚呢!版式一变,配图格式也有变化了。俺只好咬着牙继续改动。最后的定案是,被阉割的那篇约稿和俺原来做的box一块做了个四不象的版面。俺把这个方案拿去美编那儿的时候,看见这位仁兄和俺一样地青面獠牙。原来因为广告调整,他不得不做重复工,工作量至少是平时的三倍!这不是特意消遣洒家来着?

(四)高音C之死

帕瓦罗蒂去世的那天是北京时间星期四的中午。编辑部两个做cover story的同事正在十指翻飞地对贝克汉姆和辣妹之间的恋爱八卦做最后的深挖。下午两点钟正要出稿,拿去排版的时候,坐在俺身后的一个同事突然尖叫了一声:

“帕瓦罗蒂死了!”

就听见俺身前传来狼嗥一样低沉绝望的叹息。两个编辑脸上黯淡无神,如丧考妣。看见这两位如此悲痛的神情,真是山岳为之动容。老帕呀老帕,对你的思念如同滔滔江水绵绵不绝,今夜无人入眠……

感慨不已的时候,编辑之一满腹心酸地说了一句:“怎么就不多挺12个小时呢?到了明天早上,彩样就出来了!”

真煞风景,原来是这么回事!

接下来,编辑部几个大头开会。中心议题是不是改写cover story,暂时把贝克汉姆晾起来。

编辑一说:明天就要付印了,再改cover story来不及了。

编辑二说:老板说,就算是周五有大新闻也得上,也得改。

编辑三说:老板现在还不一定知道老帕归西的消息……

说罢,做贼心虚地四周瞄瞄,好像老板也变成了幽灵在四处游荡。

主编:你们都不要饭碗啦!老板要是知道老帕归西,我们又不改cover story的内容,就都得……

最后,大家一致决定,到底改不改cover story,用死人代替活人八卦,这个皮球踢到老板那儿。要是他说不改,大家都省心;要他说改,至少可以免一顿骂。

最后的结局当然是改。结果几个编辑周四的夜里给老帕守灵,忙了一整通宵。陪同人员还有眯着眼流着哈喇子的美编和审校部同事。

突然想起那句名言: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老帕一路上会听到许多送别的钟声。

关键词(Tags): #编辑(当生)#上岗(当生)#审校#编辑#老板元宝推荐:landlord,
家园 花赞

还是那句唱得好啊

求实,公正,平等,前卫,从来就没实现

家园 你说的这是中国发生的事吗?cover story你们的术语吗?

是封面故事??觉得好象国内,可是又觉得哪里别扭着……

意大利那个家伙,嘴里喷出来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啊?别怪人家审校——我若看到这个,对意大利的印象立刻得下去80点

家园 周报?
家园 准确地说是周刊
家园 这些是国内的事情

整个编辑部英语水平不低,所以假洋鬼子比较流行……

cover story就是封面故事,是一期杂志最重要的内容。我只是个人觉得,给老贝抹黑一点,对大家来说也就娱乐一下,谁知审校们奉行的原则是:除美国以外,其余人等都骂不得。嘿嘿,有趣。

花赞
家园 从前学新闻学的时候

学到了一个self-sensorship(自我审查),现在才算明白过来是个哈玩意儿。

家园 说句怕瓦落地不爱听的,至少在西方,意大利人就是笑话

虽然他们的时装跑车很牛,黑手党更是厉害,可意大利人给大家的印象就是软蛋,混蛋加笨蛋。。。。主要还是几次大战他们也太怂了。。。现在的经济啥的其实在西欧也就是个尾巴。。而且现在意大利的小偷又那么猖狂。。。俺们同事去过的一个个愤愤然!总之,意大利吗,远远的看着就是了。。。千万别靠上去。。。

不过话说回来,俺还是很喜欢吃意大利餐的(不是pizza啥的,正宗的course)

家园 昨天的圣西罗,全场起立为老帕送行

播的曲子就是老帕的今夜无法入睡,近九万观众起立长时间鼓掌,跟唱这首名曲,场面感人至深。

贝秃那篇文章,您只要配好图就行了,俩选择,一是三毛头,油光锃亮,那几根毛还是植上去的,别提多恶心了,还有嘛,就是著名的俩大腿,仨大妞的那张。

说中国人吃小孩,贝秃是说漏了嘴,这不是他的发明,据同事说,这样的传言在意大利流传甚久,过去的版本是共产党(不是说中共)吃小孩,很多老外对中国的感受就像神秘野蛮的原始社会。

家园 一不小心得罪某些宗教后果很严重

记得九十年代中期的时候,南方某媒体在头版有两条新闻,其一报道全国穆斯林欢度开斋节,其二是克隆技术又取得突破,继多利之后克隆小猪也问世了.有点大意的编辑非常不幸得把新闻二排在了新闻一的正下方,结果很多穆斯林及他们的领袖抗议,最终导致总编社长什么的丢乌纱帽.所以为了自己的饭碗起见,还是小心的好.

家园 谢谢提醒

虽然对某宗教并无恶感,但是总觉得它的教义对世俗生活的影响太大,制造了某些可笑的现象。

家园 说到配图才是真正让人头疼的

做国际新闻的时候,要是自己的记者没有拍到现场照片,就要到各个图片社去购图。与主题有关的配图非常难找,甚至出现了一些好文章因为没有合适的配图被枪毙的事情。小编们排好版面之后,若再出现配图改动,无一不牢骚满腹。

家园 送宝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打倒一直在改,本来这都该是双宝的

家园 有趣。花
家园 做新闻的怕惊喜吧

惊喜:所有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