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徐向前指挥只有一架飞机的红军空军 zt -- 宁子

共:💬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徐向前指挥只有一架飞机的红军空军 zt

一位红四方面军的老将军――徐向前部下的参谋,向笔者讲述历史,叙述徐向前的

军事指挥艺术,忽然停住话,问:

  “你们晓得吗?大别山红军是有飞机的啊,徐帅是中国十大元帅中,第一个指挥空

军的嘛!”

  “飞机?红军有空军?”笔者愕然。

  “那空军,只有一架飞机,”老将军放声大笑,“还是一架教练机!”

  故事,又从1927年说起:从黄麻起义,大别山里就诞生了工农红军。它在凄风苦雨

里,吮着大别山人民的乳汁,渐渐成长。徐向前刚来大别山区前,红军钢枪都很少,使

用的多是大刀、长矛、红缨枪。后来仗打多了,缴来枪炮多起来,1930年竟然得到一架

飞机!

  那是3月16日,宣化店上空,一架飞机转了几个圈,翅膀一歪落在陈家河一个河滩上。

山沟沟的人常听飞机头上嗡嗡,谁也没看见过飞机啥样;红军战士,常挨国民党军飞机

扫射、轰炸,恨得在地上咬牙。现在,一架飞机自己落下来了,真是天外的喜事。红军、

赤卫队和老少乡亲,从四面八方包围着河滩。

  飞机里爬出个人,摇着白毛巾投降。原来是一架德国双翼容克式高级教练机,是四

川军阀刘湘的军用飞机,从南京飞往四川,飞行员迷了航,飞机上的汽油耗光了,只得

落下来。

  徐向前和红军领导人得到消息,都喜出望外。他们立刻下了道命令:一定要把飞机

保护好,对飞行员实行优待政策,绝对不准伤害。

  这时,红军正大发展。鄂豫边有红三十一师;豫东南有红三十二师;皖西有红三十

三师。中共中央在上海决定,把三个区的红军合编为一个军,将鄂豫边、豫东南、皖西

三块根据地合为鄂豫皖特区,并建立在中共湖北省委领导下的鄂豫皖特委。这就开始了

以大别山为依托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统一领导,统一建设。

  徐向前这时虽不在军队的最高领导地位,只是红一军的副军长兼参谋长,他却常常

从全局考虑,向中共鄂豫皖特委和红一军主要领导人,提出建议和意见。一天,红一军

讨论整编工作,大家说到红军与苏区建设,不知是哪一位,又记起那架迫落在宣化店地

区的飞机,半开玩笑说:

  “把那架小飞机装备起来,成立空军怎么样?”

  “哈哈……”会场上一阵大笑。

  笑过之后,徐向前说话了:“我想过,造个飞机场,找关系去白区买些汽油,让飞

机上天!飞去南京、飞去武汉,吓吓敌人,撒撒传单宣传品也好啊!”

  年轻人都有股新奇劲。军长许继慎、政治委员曹大骏、政治部主任熊受暄都异口同

声,要让那架飞机飞起来。大家你一言,他一语,议论起建立空军的工作。

  半年多后,红军攻占新集城,这里成了鄂豫皖特委的首府。那架容克高级教练机起

运去新集了。

  水上行船容易,陆地走飞机却难了。从飞机迫降地到新集,路上要翻山越岭。飞行

员龙文广一路跟着行走,总是叹气摇头,他说要是把飞机从山路上拖过去,会是一堆废

铁。他没想到,红军和根据地的老百姓心齐,智慧高,一步一步地移,几十人轮换抬,

终于把飞机移到了新集城外的平地上。飞机没碰破一块皮,零件也没少一个。

  红军战士高兴地说:“嘿,我们有飞机了!”有人皱皱眉头,说:它是聋子耳朵,

好看不好用呢。人们正议论纷纷,徐向前和军部的几位指挥员来了。他们围着飞机,看

了又看,也眉开眼笑。有人问飞行员:

  “它还能飞起来吗?”

  “没汽油呀!”飞行员从座舱里爬出,擦着手上的油说:“它还好,只是没油了。

汽油、机油都缺。”

  “这宝贝,只喝汽油,不喝水,”有人开玩笑说,“要是喝水,大别山有的是泉水!”

  “想想办法,去搞汽油嘛!”徐向前慢条斯理地说,“我们一定要搞些油来,让它

飞!”

  听的人都以为徐向前是跟着开玩笑。说得轻巧,在这穷山涧涧里,泉水到处流,哪

里搞汽油来哟!

  飞行员龙文广,是1927年国共合作时,去苏联学的飞行。

  他知道中国的红军和苏联的红军差不多。他不相信白军说的,“共产党共产共妻”,

更不信“红军是红眼绿鼻子”,他当了俘虏,看见红军待他好,见红军指挥员有本事,

老百姓一个心眼跟着红军闹革命,他心上佩服。只是不相信红军能“办航空”。

  他嘴上不说,心里说可没那么容易,要机场,要气象台,要汽油,要地勤人员,红

军一样都没有啊!

  有人又问龙文广:“要是搞来汽油,你真能叫它飞?”

  龙文广说:“还要有机场。”

  徐向前说:“机场好办嘛,这块地修修平平,不就是机场嘛。”

  “还要……”龙文广想说要很多条件,他见红军指挥员一个个看着他,话咽了回去,

说:“最要紧的是汽油。”

  飞机没汽油喝,真像聋子耳朵,摆在那里,一点用也没有。

  龙文广受到热情的招待。他不知道,红军到底怎么处理他和那架飞机。一天,他忽

然听说,汽油快搞来了,又过了些天,红军一个干部和他谈话,说要准备办舫空局,命

令他当局长。龙文广简直像在梦里。他半信半疑,想看看红军怎么办这个“航空局”。

  国民党军对红区实行封锁政策:去大别山区的一切行人都要检查,一箱火柴都不准

运出;西药、食品、衣服、白布,几乎都是禁运品。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就

在上海,在上海、武汉、南京哪个城市、哪个行业中,都有共产党员在“地下”活动。

这些党的地下工作者,为了给大别山区那架飞机找油、买零件费尽了心思。

  奇迹终于出现,飞行员龙文广要的一切:汽油、高级润滑机油、小零件等等,像会

飞似的,从上海、从南京、从武汉等地运来了,而且完全是合格的。龙文广深深感到,

共产党太神通广大,红军比国民党的川军办法多得多。

  徐向前为这架飞机起飞,为办“航空局”,花了不少心血。

  他操办过派人去白区买汽油,操办过机场的事,还参加议论过给飞机取名。飞机翅

膀上刷写出三个耀眼夺目的大字:“列宁号”!

  红军连队俱乐部称“列宁室”,根据地内有“列宁小学”,现在又出了“列宁号”

飞机,真叫人听了高兴。红军和老百姓都看着喜欢。纷纷传说:“‘列宁号’要飞了!”

  “列宁号”准备起飞时,徐向前已升为红四军军长。他率领红军主力,在前线作战,

问从后方来人:“列宁号”怎么还不飞呀?有人告诉他:快了,快能飞了。

  其实,徐向前关心“列宁号”的命运,不是想着它参战。他知道,一架飞机,又是

架教练机,就是飞起来,也只能壮壮红军的威风,说明根据地样样都会建设。他一向把

红军的胜利,寄托在与敌人斗智和红军战士的勇敢精神上。

  一个晴朗的天,万里无云。新集城上空,突然飞起了“列宁号”。它像一只鹰,在

蓝天上飞,在晴空中盘旋。这桩新奇的事,把四乡的人民,把红军的队伍轰动了。人们

看见红军自己的飞机,有的喊,有的叫,有人落泪了。飞机在天上飞,人们在地上纷纷

喊叫:

  “快看呀!它飞得多高!”

  “……它歪歪头了,歪歪翅膀了……”

  “它叫啥名来?……”

  “‘列宁号’!看,那翅膀上的大字……”

  “上头坐的什么人呀?……”

  “……兴许是徐军长吧!只有他才敢呀……”

  “……会不会飞跑呀……”

  徐向前有没有坐过这架飞机,说法不一。有的说他肯定坐过,飞过;有的说,他没

坐过。80年代一天,笔者听徐向前元帅说起那架飞机的故事,问他:

  “徐帅,你坐没坐过‘列宁号’?有人说你坐过。”

  徐向前说:“我上去过,参观驾驶舱坐了一下,可没坐着飞上天。我也不允许别人

上去飞,怕被飞跑了。有一次我在前线,听说一个政治委员掂着手枪,坐在飞行员后边,

飞去了武汉哩!让飞机撒传单去,它要是飞跑不再回红区,那位老兄就和龙文广同归于

尽!”徐向前说着笑开了。“那时都是勇敢分子,不怕死嘛!”

  是哪位政治委员掂着手枪,坐在龙文广背后飞去武汉上空的,已无法彻底搞清楚,

有一点历史事实,是有文字可查的:

  1931年8月9日傍晚,“列宁号”确实飞临武汉上空进行侦察和示威,闹得武汉一片

惊慌,国民党当局夜晚实行灯火管制和防空准备。《扫荡报》曾披露这样的话:“共军

‘列宁号’飞机近日曾连续骚扰满川、汉口等地,我方幸无死伤。现有关军方,已通令

各地严加防范。”蒋介石调动大军围攻大别山区红军时,敌军多次想夺去那架“列宁号”

飞机。关于“列宁号”飞机参战的事,也有文字记载。徐向前的老部下秦基伟(90年代

中国的国防部长)在《故乡的战斗》①一篇回忆录中,记述着:

  “……在一场大雪之后的一个晴天,我们的飞机果然出动了。大家高兴得简直坐卧

不宁。有人兴奋地向飞机喊着‘同志,辛苦啦,下来休息一会再下蛋吧!’有的人嘱咐

似地说:‘同志,要下准啊!叫他们也尝尝咱们的厉害!’有的人把帽子、手帕丢上天

空;有的人竟跟着飞机跑起来。大家都站在山上,目不转睛地盯着飞翔天空的红军第一

架飞机。过去,当我们听到飞机声音的时候,感到是那样刺耳,可是今年听着我们自己

的飞机声音,是那样悦耳和舒心。  

  ①

《星火燎源》第二集,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我们的飞机在黄安城上空盘旋

着,敌人却越来越多地涌向几块空地。忽然,飞机

翅膀一侧,落下几颗炸弹。顿时传来了一片隆隆的爆炸声,黄安城烟雾弥漫着。烟雾消

散以后,还可见到有些敌人莫名其妙地站在那里,直愣愣地望着飞机出神……”

  在“列宁号”准备投入战场撒传单前,徐向前曾命令“航空局”,准备些炸弹。这

使他们为难了。这是架教练机,没挂炸弹的装置,再说刚刚学会造手榴弹,哪里去搞飞

机炸弹?这时红军有个“兵工厂”,也是徐向前来大别山后才创办起的。只有20多人,

多是铁匠、木匠,开始仿造枪一个多月造出支“撇把子”还打不响,后来多次试验才成

功了,并开始造手榴弹。

  “航空局”派人到了“兵工厂”,一说要炸弹,工人们都一口答应试试。他们说有

一枚拣来的敌机投下的“臭弹”,说不定修理一下会响。几个能工巧匠,研究着把“臭

弹”给治好了。另外,又送给“列宁号”一些自造的手榴弹,捆绑在复活的“臭弹”上,

既作为发火辅助之力,又加大炸弹的威力。

  这就是“列宁号”投入黄安城的“炸弹”。

  这就是徐向前和红军战友们指挥的“空军”!

  “列宁号”飞机虽然只在黄安城上空闹了一下,飞向武汉示威一次,南京、武汉城

里的敌人却总是怀疑惊恐:共产党的红军怎么会有飞机呢?

  红军的许多老战士,回忆起大别山的革命斗争,都不忘“列宁号”。它虽然飞了几

次停飞了,可是,它在红军战士心上高高飞翔。大别山到处传说着“列宁号”的事,还

传说着徐向前坐“列宁号”上天的故事。它需要汽油,油的来源中断;它需要更换零件,

零件搞不到。后来敌人又大规模疯狂围攻大别山,红军主力转移去外线作战,“列宁号”

飞不起,抬不走,人们只得把它埋藏在山沟里。敌人终于找到了它,作为战利品,把它

挖走了,说缴获共军“列宁号”是特大的胜利。

  “列宁号”永远在大别山人民心中飞!

家园 Re:徐向前指挥只有一架飞机的红军空军 zt

呵呵。。。很有意思。

我记得红军从瑞金突围到漳州的时候也缴获了一架飞机,好像也改名叫‘列宁号’。后来那个飞行员也被找出来了,不过怕他逃跑没敢让他飞,只让他介绍。在后来嘛,因为时局不妙,红军在漳州筹款3000大洋之后就又开拔了。。。飞机,据说分拆后就地掩埋了。

这架飞机估计是红军空军的另一个王牌吧。。。 ^_^

家园 “某位政委”是陈昌浩

徐向前回忆录上说得明明白白,拎着手枪押飞行员上天的,不是别人,正是红四方面军政委陈昌浩。那时昌浩同志二十几岁,干劲十足。回忆录中对陈昌浩也主要是肯定,没有讲他什么坏话。当然,以徐帅的为人,是不随便批评人的。事隔多年,就算昌浩后来“犯了错误”,现在也没有必要躲躲闪闪,用这种春秋笔法说“听说某位政委。。。。”--我相信这不是徐帅的原话,而是采访者有所顾忌。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连共产党官方对陈昌浩的最新正式评价都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