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庐山行(1) -- 蝶舞春园

共:💬10 🌺1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庐山行(1)

首先声明一下,本次庐山行是部门组织的活动,二十几个同事带了十来个家属(包括我家LD),而且行程等方面多有限制,不能和自助时的自由自在比啊。

本次庐山行的正式名称是“庐山双卧四日游”,不知道各位出国较早的老大是否明白这里面的中国特色,请看旅行社的行程安排:

7月12日(周四):北京西站20:30乘火车(Z67次)赴九江【宿火车上】

7月13日(周五):早6:42抵九江,早餐后乘车至世界自然遗产——夏都庐山游览【宿庐山 】

7月14日(周六):继续游览庐山,晚赴九江,20:35乘火车(Z68次)返京 【宿火车上】

7月15日(周日):7:10抵北京,结束愉快旅行!

呵呵,其实就只在庐山住一晚而已,总共两天游览时间,但加上火车上的两晚,就成了“四日游”。这个行程安排倒也有好处,就是只占用周五一个工作日,周日还能回家修整一天。

闲话少叙,却说周四下班之后赶紧回家,吃喝完毕,背起行囊,陪同LD出门,迈开大步,奔赴集合地点——西客站北一出口。等等,难道是打算走到西站去?呵呵,这就是地理优势了,西站和我家就隔一条马路啊,溜达十分钟就到了。19:30,正好集合时间来到北一出口,结果还有一半人没来呢。谁让我们部门办公地点分散呢,有不少同事下班后家都顾不上回,直接从望京过来,斜穿整个北京城,能早到才怪呢。

好不容易等齐了人,大队人马浩浩荡荡杀进候车室,排队,检票,上车,杀人……杀人?是啊,卧铺车厢里路窄人多,打牌都铺不开摊子,玩“杀人游戏”是最合适不过的了。总之,一夜行程1314公里,正点到达九江,开始庐山之行!

关键词(Tags): #庐山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花等下文
家园 【原创】庐山行(2)

      登庐山  

        1959.07.01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四十八年前,同样的季节,有一位诗人登上庐山,写下了这首七律。以前读此诗的时候,重点都是颔联,这次亲临实地,感触最深的却是首句最后三个字——“四百旋”。上庐山的路很多,但最主要的有两条:山南公路通南昌,山北公路通九江。其中山北公路于1953年修成,全长35公里,共有396处弯道,这也就是诗中四百旋的来历。我们的大巴从九江出发,一路都是高速公路,风驰电掣般来到山脚,然后在大家的惊呼声中,以不低于刚才的速度冲上山去。导游赶紧安慰大家:“我们庐山的司机每天都走这条路,每一个弯都很熟悉,从来不会出错,而且已经习惯了高速,没法低速行驶!而且这就是庐山三怪的第一怪:下山没有上山快。”于是,我们亲身体验了一把真实版的“生死时速”,在只有双向两车道的条件下不断提速、驶入逆行车道超车、180度弯道、超车、超车失败、退回正向车道、鸣笛、超车、再鸣笛、再超车……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不断的弯道之间完成的,周董在秋名山上也不过如此吧。最终到达山顶的山北园门时,已经没有人大呼小叫了,所有的人都是一个姿势:咬紧牙关,抓牢扶手,全身紧张,一言不发。

买完门票(每人180元),因为还不到中午12点,不能在宾馆开房,所以大家略事修整,就换车来到第一个景点,含鄱口。为什么要换车?导游解释说庐山路窄地狭,各个景点停车场地有限,因此只允许12座以下的车辆进入景区。那团体游客怎么办呢?庐山旅游区有统一调度的19座中巴旅游车,由导游向调度中心提前申请车辆,然后在指定的时间地点,等待指定的车辆来接,送到下一个景点后,又去接送其他团体,不在停车场长时间停车,减少景区车辆密度和停车场占用。

含鄱口景区面积不大,除了缆车站旁一处观景平台之外,只有含鄱亭,望鄱亭,忘归亭几个景点。本来大家都想远观鄱阳湖和五老峰,几个MM更是一个劲的打听五老峰的瀑布,导游说没有,她们还不干:“五老峰没有瀑布,紫龙怎么能练成庐山升龙霸?”结果由于雾太大,别说鄱阳湖和五老峰,就连近在咫尺的冰川角锋“犁头尖”都看不到。大家赏了半天雾之后,随着人流来到含鄱亭,发现了富有庐山特色的照相点:一块平地,一把藤椅,一个招牌,上书“庐山、XXX、毛主席照相处”,其中的XXX根据地点填写含鄱口、仙人洞等不一而足,而且有泛黄的旧照片为证。出人意料的是,特色照相点还有特色服务,你不是因为雾大看不到风景而遗憾吗,我这里有晴天照好的绝佳风景照片,只要你在我的藤椅上摆个姿势,我就可以把你和风景照合成在一起,而且现场服务,坐等可取。科技果然是第一生产力啊。

含鄱亭不远处就是望鄱亭,望鄱亭其实是四四方方的二层小楼,据说当年蒋委员长夫妇就是在含鄱亭赏完月之后,再到望鄱亭来跳舞。望鄱亭楼下估计原来是委员长的休息室,现在却变成了旅游纪念品的集散地,熙熙攘攘倒也热闹。来到望鄱亭楼上,突然发现大雾散去,露出了蓝天白云,赶紧举起相机照了两张相,刚刚照完,大雾又弥漫在了四周……

点看全图

轻纱遮面的犁头尖

关键词(Tags): #庐山
家园 【原创】庐山行(3)

从望鄱亭走下去就是植物园停车场,还是乘坐两辆中巴来到三叠泉景区。时近正午,先吃饭要紧,在导游的带领下大家来到一家不大不小的饭馆(所谓不大不小就是门脸不大招牌不小),分桌坐定,开始午餐。按照旅行社的标准,午餐和晚餐都是八菜一汤,在庐山这两天我们发现各家饭馆的菜谱几乎一样,而且味道也差不多,都是难以引起食欲,因此不少人吃完饭还得买点饼干充饥。

三叠泉景区面积不小,而且要看到三叠泉瀑布必须走到山谷的最底下,前半段路有缆车可以代步(单程55元,往返80元),后半段山路曲折蜿蜒,据说一共有1420级台阶,这就必须亲自去丈量了。这一段路是庐山所有景点中最艰苦的,也是唯一看到有滑竿的路段。一路行来,窄窄的山路上下山的游客各走半边,一级又一级的台阶仿佛没有尽头,山谷间云雾蒸腾,所有的人都是汗流浃背,一点避暑圣地的感觉都没有了。走走停停,终于来到谷底,一转弯就看到了瀑布,果然是一波三折,三叠而下,可惜水势不算很大,没有预想中的壮观。

点看全图

三叠泉瀑布

点看全图

瀑布下的水潭

休息之后,还得原路返回。上山的路走起来反而轻松一些,虽然陡峭的台阶耗费了不少体力,但至少不用象下山时小心翼翼的。半路上开始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带来了少许凉意,但爬到缆车站又是一身透汗了。

等到大家都差不多上来了,导游开始联系旅游车,结果是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等车的这段时间估计也差不多能走回去了。导游赶紧宣传:“这正是庐山三怪的第二怪:坐车没有走路快。”每到旅游旺季,四方游人云集庐山,各个景点间的往返交通都完全依赖庐山景区不多的旅游车,于是每个停车场都可以看到大批的游客翘首期盼,也算是庐山一景。终于等来了旅游车,直接回到宾馆,当天不再安排别的景点,大家自行休息去了。

关键词(Tags): #庐山
家园 【原创】庐山行(4)

当天晚上在宾馆吃完晚饭之后,我家LD就决定到街上去逛逛。庐山之上景点众多,而且星罗棋布,通往各个景点的公路连接成环形,但镇子只有一个,就是牯(gǔ)岭镇,镇上的街也只有一条,就是牯岭街。庐山上常住人口万余人,大多从事旅游相关行业,而且基本都住在牯岭镇,因此这里也成为了庐山“政治、经济、文化、旅游接待的中心”。

信步走在公路和小河之间的石板路上,凉风习习,细雨丝丝,倒真有些“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的意境了,呵呵。还没到牯岭街,首先看到了著名的“庐山恋”电影院,这里24小时循环播放《庐山恋》一部影片,从1980年7月12日首映开始已经连续放映了27周年,一万余场,用坏了15个拷贝,号称创造了多项世界记录。可惜我们时间有限,不能进去欣赏了。

点看全图

名声在外的“庐山恋”电影院

电影院过去不远就是牯岭街了,果然是各种店铺鳞次栉比,除了超市、旅社、餐厅、酒楼、车站外,短短几十米的街道集中了工行、建行、中行等,各大银行居然一个不少,也算是庐山特色了。

转过弯来到了街心公园,看过了九块巨石镶嵌而成的牯牛雕像,向北望去,正好欣赏剪刀峡的夜色。只见山谷中白雾随风飘过,绿树间掩映着一间间红色屋顶。这就是庐山的第三怪了:“屋顶都用铁皮盖。”据说庐山冬天很冷,每晚树枝间都会冻上不少冰凌,白天太阳出来后,冰凌融化,纷纷砸落下来,屋顶如果不用铁皮,就要被砸坏了。铁皮屋顶需要上漆防锈,而且一般都刷红色油漆,这样一来,红色的铁皮屋顶也就成为庐山的标志之一了。

关键词(Tags): #庐山
家园 【原创】庐山行(完)

第二天一早,雨声就把我们从睡梦中唤醒了,和昨天的淅淅沥沥不同,这次窗外是瓢泼般的大雨,偶尔还闪过一道闪电。因为大雨,我们临时改变了行程,上午在宾馆避雨,下午再去景区。

午餐过后,雨渐渐停了,我们驱车前往花径公园和锦绣谷。因为是周六,人比昨天多了很多,离花径很远就开始堵车了。我们干脆下车步行,经过如琴湖,来到花径。花径公园其实很小,只不过因为有白居易的草堂而比较出名,景色却并无太多可观之处。

点看全图

白居易草堂前的荷塘

从花径公园中出来,马路对面就是锦绣谷的大门。锦绣谷景点不少,散布在长长的山谷之中。我们沿着山腰的石板路漫步前行,一边是高耸山峰,一边是深深的峡谷,四周是白茫茫的云雾,真有些飘飘欲仙的感觉了。锦绣谷的后段有一个出名的景点——仙人洞,不错,正是诗中所言的“天生一个仙人洞”。洞很浅,但很高,摆放了一尊吕纯阳的雕像,以证明仙人洞的得名,但要找无限风光的话,还得出洞去看险峰。

点看全图

青翠欲滴的松枝

点看全图

云烟缭绕的锦绣谷

离开锦绣谷,驱车来到庐山电站大坝。山上降雨这么频繁,大坝里的蓄水却并不多。从大坝旁的小路进山,沿着溪流前行,就来到了乌龙潭,这里号称是西游记中水帘洞的取景处,反正我没看出来。

点看全图

能看出是水帘洞吗

继续前行,经过黄龙潭就看到了庐山的镇山之宝——三宝树,一株银杏,两株柳杉,其中的银杏树相传是晋僧昙诜所栽,距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柳杉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三株大树均高四十余米,枝繁叶茂,郁郁苍苍,见证了岁月的流逝。

从这里上山,又是五百余级台阶,到达庐山林场,在停车场登上大巴直接下山,我们也结束了两天的庐山之行。

关键词(Tags): #庐山行(当生)#庐山
家园 楼主运气不好

大概是旱季?我上次去庐山正赶上九江抗洪抢险。三叠泉那个水势真是惊人,壮观极了,站在瀑布前面根本如同站在细雨之中。

送花表示安慰。

家园 花,我还以为,水帘洞的取景处

是贵州的黄果树大瀑布那里呢,PP拍得不错啊

家园 我也奇怪,按理说前几天雨也不少啊。羡慕先生啊
家园 谢绿MM夸奖

这些PP都是我家LD照的,要是知道有人夸她肯定得乐坏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