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端午 -- 丁零

共:💬6 🌺1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端午

端午节,我忽然想到了和端午节由来的故事。

端午节到底是怎么来的,中国的故事有很多了,但我外婆讲了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让我有了另外的想法。

首先让我们看看端午节的习俗,主要的是

赛龙舟,吃粽子,带香囊,撒雄黄,悬艾叶菖蒲

在看看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有联系么?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我觉得上面的故事和端午联系起来非常的牵强。赛龙舟和渔夫的划船有相似点么,除了有船外好像基本没有。

还有“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真是让我觉得@#$!#$!,因为大家知道屈原已经死了,就算是祭祀的东西好像也不应该是这些东西吧,既然本来就是为了喂鱼虾的顺带喂喂蛟龙也应该,为什么要包起来呢。

挂香囊,挂艾叶菖蒲又为什么呢。恐怕没法解释吧

那该怎么解释呢,当然用我外婆的故事。是我外婆的真实地故事.

我外婆家在解放前算是富农,不过浙江这边没有像西北那样,基本家家户户都有点地,而富农也就是劳动力多一点,土地多一点肥沃一点而已,所以我外婆家也是平时吃稀,农忙的时候吃干的,逢年过节时有点肉吃:男的吃肥肉,而女的吃瘦肉。每当我讲道这里总有女孩子欢呼起来,认为这真是太美妙了,但对当时来说能吃上油水的才是最好的。我外婆说那时候总能趁肉刚出锅时偷点肥肉吃,那感觉真是非常的好。

不幸的是一天晚上的发生的事改变了一切,我外婆家被吃大户了,在晚上10点时分,“游击队”出现在我外婆家,听到有人敲门,6-7岁的外婆就跑去开门,谁知道一开门迎来的是一支黑洞洞的枪管,我外婆当时是哭都没有哭出来,被吓坏了,一个晚上之后我外婆家所有的粮食,储蓄衣物被一扫而光,全家吃饭也就成了问题。

于是我外婆被送到了一户我外婆父亲好友家当女儿,那里地处山区边缘,比较偏僻,日本人,游击队还有国民党,土匪都比较少,加上后面是大山,真是进可攻退可守,村里还有专门的放哨,防止有人半夜抢东西,就这样,我外婆在山区住了十几年,然后解放后嫁给了我的外公。

我外公家在金华江边一个小村庄,这里地处金衢盆地的中心,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我外公的父亲属于开明绅士,接济穷困,铺路搭桥都有他的分,所以解放后被评为中农,没有被分多少财产,但兄弟比较多,我外公分到了一套小房子,上下2层外带一个阁楼,上层睡觉,下层放农具坛坛罐罐,烧火做饭的厨房也都在下面。.

我外婆嫁给我外公大概半年后,也就是当时的端午前期,梅雨季节到了,阴雨连绵,下了5-6天后的一个晚上,我外婆睡觉时听到楼下有pengpeng的怪声,难道有小偷,明明已经关好门了的,而且这个声音非常有节奏,而且不是一个地方发出的,声音高低起伏。

那时还没有电灯,我外婆点好煤油灯下楼看情况。

先上班先,有空接着慢慢说

家园 端午节的笑话

前两天听到的。

米饭和包子打群架 ,米饭仗著人多势众 ,见了包子的就打,豆沙包,糖包,蒸饺无一

幸免 。粽子被逼到墙角,一急之下把衣服一撕,大叫:看清楚, 是卧底!

家园 快马送花
家园 这个这个

对您发扬光大挖坑的西河光荣传统表示感谢!

金衢那里的菜都很辣的,当年把俺辣的大败而逃。

快把坑填了,不然花花的伺候。

家园 花待下文!
家园 是啊,也许我几天后还有月饼吃。

等啊等,等月饼。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