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婚礼的主祭 -- 墨酥

共:💬11 🌺2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婚礼的主祭

【旧文,赚点儿花,争取早日出营!】

婚礼的主祭,就是那个在新人宣誓之后说“now I announce you husband and wife”的人,英文叫ceremony officiant。我们通常在电视和电影上看到牧师说这句话,但是在美国,这个人并不一定要是个牧师。

在我们这嘎达儿结个婚,过程大概是这样的:幸福的一对儿,决定从今往后要一起生活,并且要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就可以带上两个人的驾照和几十块钱,找到当地的县政府去登个记。这驾照上通常就有姓名、照片、家庭住址、出生年月日和社会安全号码,可以完整的证明一个人的身份。如果你是外国人,但是有驾照的话,你也不必带上护照或者出生证明,更不用说单身证明。也就是说,结婚这件事,是不是公民都没关系。所以广大F1学子,尽可以放心大胆的在美国结婚,一点儿也不麻烦。

到了县政府的验证法庭(probate court),县政府的法官接过你的钱、证件和登记表,找出一个金光闪闪的不干胶贴纸来,往结婚证上一贴,签上字,然后拿出几页文件来,把它们一起交给你,哇啦哇啦说一通,OK!大功告成亲个嘴儿!……慢着,这结婚证上怎么写着有效期六十天呢?原来,这张纸只是授权你们可以举行婚礼了。

按照美国法律的规定,要结婚,你必须举行一个婚礼。根据我查到的解释,在很久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在美国结婚,是不需要到政府登记的。两个人只要举行过婚礼,在神和牧师面前宣过誓,就算是合法夫妻了。为了政府备案存底的方便,才有了结婚登记制度。(这跟我们差不多哈,1952年婚姻法公布以前,我们也没有登记这么一说……)话说有了登记制度之后,人们并不太买帐,婚礼仍然被大多数人视为合法婚姻的唯一标志,所以就有了现在婚礼和登记并行的制度。先到某个 probate court去登记,然后必须举行一个婚礼广而告之,婚礼结束之后由主祭把他老人家和新郎新娘一起签名的文件寄回法庭,一个婚姻就建立了。

婚礼可以是宗教性的,也可以是世俗的。宗教性的婚礼很好理解:两个人如果有共同认可的信仰,就去请一位神职人员,在两个人的神面前宣誓:毛主席,俺们俩结婚啦!需要注意的是,绝大多数宗教在历史上都曾经禁止教徒与非教徒通婚,绝大多数宗教的正统教徒到今天仍然认为与其他信仰的人或者没有信仰的人结合是一件可怕的事。比如韩新月和楚雁潮的师生恋加穆斯林—非穆斯林恋,比如sex and city里面的美女Charlotte为了嫁给光头Harry,不惜改变信仰接受犹太教的洗礼,比如北京市副处级以上的干部或其子女娶个港澳台需要向上级报备什么的。当然也有比较宽容的,比如基督教,管得就比较松,你是教徒当然好,非教徒也不是不行。当然,佛教和道教就更不管了。不过似乎从来也没听说过和尚和道士给人主持婚礼。

世俗的婚礼就更好理解了,神前的婚礼是为了让神知道,民众的婚礼是为了让大家知道。有的州还规定,世俗婚礼必须有两个证人。这一点跟中国婚礼的意思一样。我们回国结婚的时候婚礼极其繁琐奢华,跟朋友聊天的时候不免说起,吾家三妹夫跟我们说:婚礼这个事儿,主要就是为了告知社会,告慰父母,婚礼规模越大仪式越繁琐,社会对这桩婚姻的记忆就越深刻。我俩听了深以为然,立刻对父母的操劳多一份理解,后来才知道这哥们经常客串婚礼主持,这套话早练出来了——笑。

世俗的婚礼没有神职人员,但也需要一个人来主持,这个过程英文叫solemnize,意为“使庄严化”,这个人就是婚礼的主祭。在每个州,都有一些考取了婚礼主祭资格的人,有人是职业要求,比如牧师、法官,有些人则以此为业。这些人通常会在黄页上刊登广告,需要举行仪式的人可以查询黄页,挨家询价,货比三家,最后再决定找谁办事。因为主祭的签名将永久的留在新人的婚姻记录中,所以一般新人对这个人的选择也比较谨慎。

扯了这么远,终于说回到主祭。话说我俩当时一合计,这中国的婚礼是非举行不可,那美国的婚礼就从简吧!主要得请同学朋友吃顿饭,该通知的都得通知到了。那么这“使庄严化”的过程对我们来说也不是很重要,又是讲英文的,无非是完成一个法律上的手续。我俩查了黄页,又查yahoo,翻来翻去,发现费用都不便宜,又多在教堂举行,我俩什么教也不信,自然不乐意。偏有这样一位,提供的仪式有好多种,基督教犹太教不信教,正经的搞笑的自己导演的,还有一种到他家举行的仪式,费用看着给(No set price – donation accepted)。打过去电话,果然,住得离我们还挺近,我们决定:就是他了!

到了办事儿那天,我俩一大早就到了法庭,签了字交了钱,拿着六十天有效的结婚纸带着两个好朋友就直奔主祭家。主祭事先有言,因为是在家里,他可能会穿得很随便。到了那儿一看,也就是一件夏威夷风格短袖衬衫,大沙滩裤,沙滩鞋。这倒没啥,咱要是千里迢迢飞到夏威夷去结婚,说不定也得穿成这样。主祭穿得虽然随便,说话却并不随便,客客气气一本正经喜气洋洋的给我们主持了一个小仪式,宣读誓言,向新郎新娘提问,交换戒指,一步都不少。等到最后宣布新郎可以亲吻新娘了,我家先生——现在是我家先生了——立刻就忸怩了:这个就省了吧!我心里当时这叫一个怄啊……还是他的好朋友和我的好妹妹发了话,这家伙才怪不好意思的完成任务。嘿嘿,没办法,谁叫咱中国人没这传统呢。

我们俩在美国这婚礼是随便了点儿,第二天在后院开了个party,请了二三十口人来家烤肉,就算结了婚了。随后我们把照片贴到了网上。有个同学也在那前后结婚,登记早就完成一个多月了,可是还没办仪式,我兴致勃勃的向她推荐这个主祭,结果人家不屑一顾的说:我才不要找他呢,他那穿的什么衣服啊!

其实这话也对,选主祭一定得选个自己放心的。首先你得确认他有执照,这倒不难,有800的电话可以查询。然后你得确认他够负责,能在规定的期限内把文件送回去。要是六十天内完不成,你固然可以控告主祭,但是自己的结婚仪式就得再来一遍。在美国,婚姻记录是公开的信息,谁都可以上网查,谁也都可以到法庭索取别人的结婚证明。结婚记录里,既有登记日期,也有最后法庭收到所有文件的正式入档日期。有的人好几年前就登记了,那个入档日期却一直空在那儿,给人许多联想:这六十天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呢?分手了?身故了?还是倒霉碰上了个不负责的主祭?

我们的记录在三天后入档,这时候就可以向法庭索取结婚证明了。需要注意的是,美国没有完全对应于中国的结婚证的这种东西。你能拿到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是一张打印的小纸片儿,既没有照片也没有印红烫金,上面的字倒是完全一样。不过这个记录你想要多少就可以买多少,而且人人都可以索取——你能想象人人都能拿到你的结婚证么?有鉴于此,美国人也弄出了一类装帧精美,可以留存后世的证书,花样之繁多不亚于我们中国的结婚证,不过这种结婚证,不管它做得有多漂亮,上面有多少人签名、盖章,还是没有法律效力的。

已经过去很久了,这结婚的仪式,到现在还是记忆犹新。只是回想起这位穿夏威夷衬衫的主祭,不免觉得有点搞笑。今天因为有事要查他的联系方式,又把他的网站翻出来看了看,忽然发现一件事:我当初想当然的以为他是信基督教的,其实人家根本不是。那他是信什么教呢?我敢说没几个人能猜出来。这位主祭是个Taoist,是个道士!这一点把我给激动坏了:在地球背面的美国,俩中国人结婚,找了个信奉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的道士,这容易么?有几个中国人能找出个道士来主持婚礼呢?就算你能,你会么?

哈哈,当然,Taoist通常是指道教徒,不过你得允许我在这儿偷换一下概念。一想到竟然找了个道士来主持婚礼,我不免洋洋得意。关于道士主持婚礼的好处么,自然是很明显的了:我们F1学子大半是无神论者,既不信仰毛主席,也不信仰耶和华。起初一想到可能要对着个自己根本不相信其存在的神发誓,心里还挺别扭的,现在知道是道士主持的,那就都解决了:道士不信任何特定的神,可以多神论,可以无神论,也可以泛神论。这位信道教的主祭,恰好就是无神的那一派。这样,我们也就避免了对太上老君发誓的尴尬。这样一来,那天在他家里举行的那个简短仪式又有了新的意义:我们虽然没有找一个神职人员,却找到了一个信仰我们中华文化的主祭。

你说,这人生有多奇妙呢?

关键词(Tags): #美国结婚(当生)#美国婚礼(当生)#婚礼#主祭元宝推荐:landlord,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弗劳尔 好文.

You should be out of 菜鸟训练营 now. Try it.

家园 刚刚试了一下

果然可以了

多谢花

家园 不错的过程,我喜欢。

到了法庭,签了字交了钱,拿着六十天有效的结婚纸带着两个好朋友就直奔主祭家。主祭宣读誓言,向新郎新娘提问,交换戒指。。。最后宣布新郎可以亲吻新娘了,第二天在后院开了个party,请了二三十口人来家烤肉,就算结了婚了。随后我们把照片贴到了网上。

不错的过程,我喜欢。

家园 TAO好

欢迎下河。

还有当时照片?发上来。

家园 神前的婚礼是为了让神知道...

神前的婚礼是为了让神知道,民众的婚礼是为了让大家知道

一看这句立即接出另一句来:民众的婚礼是为了让人知道,妖的婚礼是为了让妖知道。

家园 送花转版

可以出营了

俺们当年特简单,去县法院领个结婚许可,同时约了周五再来。周五就俺们俩,主持人就是个法院办事的,很简单

宣读誓言,向新郎新娘提问,交换戒指,一步都不少。等到最后宣布新郎可以亲吻新娘了
“那个。。。muuuuuu”点看全图就这样大功告成了

关键词(Tags): #结婚
家园 看到后面Torist的时候,不禁笑翻,哈哈
家园 你的驾照上有社会安全号码?
家园 通常申请的时候有这个option

一般为了安全也不建议加。万一驾照丢了,ssn+birthday,几乎可以干成任何事情。

家园 有意思

这样一来,那天在他家里举行的那个简短仪式又有了新的意义:我们虽然没有找一个神职人员,却找到了一个信仰我们中华文化的主祭。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