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东方和西方 -- 秋客

共:💬40 🌺5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原来也不知道,后来领导生孩子,政府送了一本资料

西方姓名来源和含义的书。

家园 我原来在新西兰的第一间公司,有4个david

分别是David A,48岁,英国人,David B,36岁,澳洲人,David S,25岁,本土人,和David T,不知多大,本土人。

家园 弗劳尔。
家园 你都弗劳尔的我不好意思了。。。。

一家之言,只是个人观感。

职业不同,看到的也不一样罢了。我基本接触的是两代人,呵呵,和小学中学大学不一样,我天天要同时面对家长和小孩。因为家长天天要进来接孩子,还要了解情况,而且parent partnership是很重要的一环,记不住名字的时候,有的时候也是有点窘的。

我巴不得大家都重名,省事,呵呵。

家园 Jonathan 是常用名,来源是圣经
家园 错 那是Johnathan 不是Jonathan 念法我想也不一

念法我想也不一样

一个是庄纳森

一个是周纳森

我的猜测

牵强
家园 嗯,CSB的例子确实不好

有点儿刻意用英国人的交谈方式往中国人身上套了。

中国人的习惯显然是问“贵姓”。不过这点可能是楼主忘了吧?先有了结论,然后找论据。

过程和结果的问题,其实儒家思想的话,确实是重动机和过程,结果并不十分看重。不过中国文化一向有俗雅之分,虽然儒学是国学,不过在一些“俗事”上,我们中国人也是比较功利和世俗的。

至于“门”和“way”的问题,这就太深了,这俗语谚语可是不好考古找出处。不过,我的理解,“没门”中的“门”也可以说是gate的意思,不过楼主把这道门放在了way的尽头,我理解这门应该是在way的前头,人的面前。

家园 这个...可能纯属翻译的问题

篮球、网球、高尔夫,甚至包括现代足球等等很多运动都是舶来品,所以就是个翻译的问题了吧?可能翻译的人一时找不到那么多准确的中文词汇为每个场地命名不同的名称,又或者觉得用场字完全可以解释这些地点。

这可能只是个翻译的问题,语言习惯问题,谈不上科学不科学。

牵强
家园 台湾人士好像也不问“您贵姓”

CSB见到LXL,LXL绝不会问你叫什么,而会问“您贵姓”。CSB肯定会说:"免贵,姓C,CSB。你可以叫我阿B"

有一次跟台湾朋友闲聊,说起一个她不认识的朋友,她问:“他的大名是什么?”吓了一跳。

没两天,遇上一个台湾人,他问某:“请问你的大名?”倒~

后来仔细问台湾朋友,说这是标准的台湾问法。

所以大概情形应该是:

LXL问:“请问你的大名?”

CSB说:“我是CSB,大家都叫我阿B。”

“贵姓”的这种问法好像比较普通话,北方也许多一些。

偶家在南方,大家一般是问:“你叫什么名字?”

但是在村里,不管南北方,好像这样直接了当的问法都比较不常见。

一般的情形可能会是酱紫,模拟山海关附近啊。

A问:“你是哪个村的?”

B说:“我是大石头村的。“

A:“哦,那个XXX跟你怎么论?”(这一句各地具体问法不一,大致是问一个大石头村的名人,以此刺探一下B)

B:“XXX我喊老叔啊。”

A:“那你姓X啊,你家是不是那个开卖店的?”

B:“不是啊,开卖店的那是X%%,我喊二叔。不过我家就在卖店后边。”

A:“那你是X※※家的了?”

B:“啊,X※※是我三大。”

A:“哦,你是X※%家的啊。你是老大?”

………………

最后呢,经过一长流这样的问话,A才把B是谁弄明白了

呵呵,问名字的方式确实不单是东西方语境的问题了,往大里说,那是跟基本的社会结构有关系的。

东西方这样模式化对比一下,也蛮有意思的。

家园 Johnnathan应是强把两个名字加上的

Johnnathan应是强把两个名字加上的

Jonathan 才是圣经上的,自圣经翻译成英文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Jonathan 中文圣经翻译成约拿单,是以色列第一个王扫罗的儿子,他有一个好友大大有名,乃是接继他父亲作王的大卫王 King David 是也。

猜想,那对夫妇真的名叫Nathan和Jo,Jo一般上是Joanne 或 Josephine 的简称。或许他们见Jonathan嵌入他们的名字才取这个名字吧。

要说我错,也要先调查明白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