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五一读书笔记之“我见犹怜”诸葛亮以及“孤 -- 马伯庸

共:💬27 🌺10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五一读书笔记之“我见犹怜”诸葛亮以及“孤

一直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许多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都是听别人转述而来,听了许多遍熟到不能再熟,闭目能诵。忽然有一日偶尔翻查到本源的时候,却往往会发现原始记载与想象中的故事却不太一样。

比如“我见犹怜,何况老奴”这故事。民间流传的版本里,都会忽略掉时代背景和人物身份,只保留一些基本特质和结构:从前有一个大官,娶了一个漂亮的小妾。大官的夫人听说以后大为愤怒,要去收拾那个小狐狸精。没想到一见到她之后,夫人就感慨说这小姑娘长的真好看,我看了都不忍心,何况那个老东西。” 以至于“我见犹怜”从此成了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惹人喜爱的一句成语。后世无数文章随笔心灵鸡汤,都拿这件事反复品味,感慨夫人妒心之下,不忘审美,实在是古今第一个美学家云云。

今天如厕的时候拿了本〈世说新语〉,偶尔翻到贤媛篇里的一篇,方知道原来这个故事竟然是源自恒温(真是后知后觉,我少读书……)。细细一读,却发现和想象中的故事还真不大相同。

首先这个小妾不是寻常小妾,而是成汉末代国主李势的妹妹(一说是女儿,不过我觉得“妹妹”听起来更萌,秉承史学界自由心证的学术规范,姑从此说)。恒温灭蜀的时候,李势出降,这个妹妹估计也是顺便献上去的。于是这段姻缘就有了政治意味,显然是有安抚降人之意,免得蜀中大乱。恒温志存高远,处心积虑,娶了李特妹子这件事远非“中年大叔娶妾偷腥”这么简单。民间流传的版本里,却过滤成一个充满道德意味的传统开头,于是政治性消失了,剩下的只是单纯的夫妻桃色纠葛。

这位夫人当真是凶悍的紧,恒温好歹是征西大将军,李势好歹是前皇帝现任归义侯。可她全不放在眼里,带着手下提着西瓜刀直扑这位李姑娘的寓所。民间故事中,李姑娘在这时候跪地求饶,泪光盈盈,夫人一见她楚楚可怜,审美之心大起,立刻心软了——这也是整个故事的核心。而在真实的故事里,细节上却略有不同。李姑娘美则美矣,却不是靠脸活下来的。她是个高人,不曾跪拜,只是从容回答:“国破家亡,无心以至今日;若能见杀,实犹生之年。”当真是不卑不亢,字字平静而哀痛之极。夫人听到她这么说,大受感动,扶起身来说:“阿姊见汝,不能不怜”。

可见恒夫人之怜,并非是可怜她的漂亮,而是可怜她的身事,整件事与审美没什么直接关系。后世一直觉得恒夫人的反应“绝妙”,恐怕是会错夫人之意了。那不是对美学的鉴赏,实在只是同情心旺盛而已啊。刘义庆把这故事归为“贤媛篇”内,可见也是为了表彰恒夫人这种识大体、明事理、有仁德的德行——在古人眼里,对美色的赞赏从来就是一件危险的事,仁慈才是应有的美德。一个“贤媛“应该怀着大度怜悯之心去宽恕亡国之女,而不是因为太漂亮才放过她。

虞通之写的〈妒记〉里也提到这个故事,只不过这个人别有用心,先用三四句话描摹李姑娘的容貌,对于她那一番话却只用一句“辞甚凄惋”略过,后面重彩特写恒夫人所言“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显而易见,虞通之既然都把这部书的名字都起做〈妒记〉,在剪裁史料上自然就得八卦一点,这样才能突出主题,吸引眼球嘛。或者正是这种剪裁才导致了后世之人对这段故事的误读。

有意思的是,在这个故事发生前一百多年,还是在四川,发生过一件很类似的事。不过那个故事中没有女人,而是一群男人;故事也不感人,因为那几乎可以当作一个笑话。

其中有一个主角,叫做诸葛亮,另外一个主角叫做谯周。

刘禅刚登基的时候,川中百废待兴。于是诸葛亮就任命谯周为劝学从事,掌管教化之职。谯周接下这个职务以后,去拜访诸葛亮汇报一下工作计划,可惜他笨嘴拙舌,让周围的人讪笑不已。等他离开以后,有司看不下去了,跟诸葛亮请示说那些笑的人太失礼了,要不要治个罪?没想到一贯严肃的诸葛亮却回答:“我自己都忍不住,何况那些人,算了罢……”(原文:孤尚不能忍,何况左右)与恒夫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陈寿在三国志里说他这位老师“无造次辩论之才”,显然是想替他遮丑文饰。你想,能把诸葛亮在办公室逗乐,这辩论之才得“无”到什么程度啊……

读史至此,不禁掩卷长叹:“诸葛亮啊诸葛亮,想不到你这浓眉大眼的,居然也叛变革命了。”

(PS:最近有个老头拿这事说事儿,说诸葛亮自称孤,是想做皇帝。可见他读书不细。“孤”那时候还不算是皇帝专用,只要封了侯、开了府,都可以自称为孤。比如袁绍说“孤欲令诸儿各据一州也”的时候,不过一个太尉;孙权说“足下不死,孤不安”的时候,不过一个车骑将军。诸葛亮贵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开府署事,称孤算得了什么。

当然,还有更有说服力的证据。当初袁绍、韩馥想撺掇刘虞当皇帝,刘虞大怒道:“孤受国恩……天下扰乱,未能竭命以除国耻,……而乃妄造逆谋,欲涂污忠臣邪!”可见自称“孤”和想当皇帝非但没关系,简直是对立的。还有个更极端的例子,公孙渊试图联络孙权叛变的时候,曹魏专门出了份告示给当地老百姓,说“逆贼孙权遭遇乱阶,因其先人劫略州郡,遂成群凶,自擅江表,含垢藏疾。冀其可化,故割地王权,使南面称孤,位以上将……”曹魏一直把东吴和蜀汉当成是叛乱团体,而不是一个正式国家,使用的都是类似于“台湾地区领导人”这种称谓。如果“称孤”就是当皇帝, 曹魏的公告岂不是等于自抽耳光承认有两个中国了么?天下哪有“使”当皇帝,还给人家皇帝“位以上将”的事情啊。)

元宝推荐:海天,张七公子,
家园 沙发是俺滴……沙发是俺滴……沙发是俺滴……沙发是俺滴……沙发是俺

牙床宝帐无言语,从此称孤是不臣……

家园 茅盾来了

她是个高人,不曾跪拜,只是从容回答:“国破家亡,无心以至今日;若能见杀,实犹生之年。”当真是不卑不亢,字字平静而哀痛之极。夫人听到她这么说,大受感动,扶起身来

既不曾跪拜,为何要扶起?

家园 据说当时在梳头,长发委地,应该是坐着的吧
家园 不知道“老头”是谁,不过读书不认真,的确该打屁股

《读通鉴论》(卷二二)“汉之太守,去古诸侯无几也。辟除赏罚,兵刑赋役,皆得以专制。县立听命,反如其臣”

《日知录》(卷二四)“汉是有以郡守之尊,称为本朝者……‘岁旦,郡门下椽奉斛上寿,椽吏皆称万岁’”

《国史旧闻》“所以,汉时太守,可以自称为朝,可以被称为君,可以被呼万岁,可以有社稷之称。”

家园 人家坐得好好的

非要拉起来做甚...

家园 好文送花——那个老头……

桓温夫人带着手下提着西瓜刀直扑芙蓉姐姐寓所。芙蓉姐姐跪地求饶,泪光盈盈,从容回答说:“有人约本姑娘进京,赴水木燕京讲学,本是勉为其难;若能见杀,实犹生之年。”当真是不卑不亢,字字平静而哀痛之极。老头夫人听到她这么说,大受感动,扶起身来说:“我见犹怜,何况老奴!”。

那老头是想拜在“芙蓉”JJ 门下啊

家园 【原创】好文.挑个小错,桓温非恒温.桓夫人亦是公主也算多一

重相似多一份同情吧.

家园 好文献花,昨天刚看那个老头的文章

确实够弱

家园 呵呵,然也然也
家园 拉起来看得仔细
家园 亲王学贯东西,怎么就把新语给忽略了?

日本人有诗曰:一种风流吾最爱,南朝人物晚唐诗。深得我心,新语者,集南朝人物事迹之大成也。

我记得孤啊、寡人什么的都是过去人对自己的谦称,好似不似朕那么犯忌。不过这种谦称好似后来也不是谁都能谦虚一把的。

ps:大家说秦始皇把朕弄成自己的专利会不会和小时候在赵国作人质整天“朕朕”称呼自己有关,所以后来就非要把这个谁都能用的词弄得那么高贵以掩饰自己幼年不幸的经历呢?

家园 那个老头就是个傻……

俺骂人从不吐脏字,今日不忍破例……

老家伙还说什么木牛流马后来被淘汰所以显然很差,没有什么意义

不知道老家伙是不是现在还钻木取火呢?是不是这个玩意也没有什么意义?

头一次看见有blog不让人回复的,一言堂啊

居然还是个叫兽……

家园 那个老爷子是党校版的芙蓉JJ

我一直觉得芙蓉JJ可悲的地方,就在于这点。虽然她本人有偏执狂,脑子进水比较多,但真正可悲的是一个病人居然成为流行,大家出于恶意去追捧她,所以她本身也是受害者,当然了也可以有人说子非鱼之类,罗素逛泰山,看那些挑夫累成那样,歇息的时候一样抽着烟袋笑得有滋有味的,一直也没参透,但实际是那些挑夫过的就是非人的生活。

这个老头子也是,一个人,不管是不是叫兽,都免不了有成为偏执狂的可能,或者只是为了出名。你看王静安当年没出名的时候还在报纸上撰文大大的吹捧自己呢。你看吕思勉写三国,也偏执得不在该老儿之下呢。但我觉得整个事件真正可悲的地方,就在于这种昏话居然还有人替他宣传,以为是奇货可居,这才是我们的时代真正可怕的地方。想起鲁迅就说过的话,大致是民国了若干年了,新青年上居然还要有人在宣传月亮是绕着地球转的真理,那才是最可寒心的事。可是鲁迅没想到,后来党来了,解放了多少年又经过了改革开放了,到了批判轮子的时候,居然又不得不请出天文台的专家,告诉老百姓光年不是用来计算时间的,看来当中国人就是寒心的命了。

家园 回一个悍妇的

唐中令王铎,甚惧内。困黄巢兵近,为都统以镇诸宫,止姬妾相随,其内未行。忽报夫人离京在道,骇谓从事曰:“巢贼渐渐近南来,夫人又悻悻自此至,旦夕情味,何以安处?”幕僚戏曰:“不如降巢。”公亦大笑。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