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单色釉的颜色还有釉裂纹 答铁大大 -- 哈尼

共:💬34 🌺2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单色釉的颜色还有釉裂纹 答铁大大

    答胡一刀叔叔:雨过天青

    嗯,关于单色釉瓷器的颜色,简直就是可以开一门课了

    简单一点说,首先是胎的颜色,就好像底色,如果很白很纯净,那透过釉看到的颜色就会相对比较明亮一点,如果很粗又是深色,那整体看上去当然也会受到影响,至于宋末元初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个叫卵白釉的瓷器,顾名思义白的想鸭蛋色,那跟它的胎的质地和淘洗的程度是由莫大关系的,而基于卵白釉对于胎的处理能力提高了,也为以后的青花还有在瓷器上用各种颜色画画提供可能。

    第二,当然就是釉的颜色,也是最关键的,一般和釉里的成分有关,往往是金属原色,比如铁,铜,锰,钴等等。钴,就想到钴蓝,就是青花釉的主要成分,所以说道青花的时候常常会说到钴料。 再举个例子就是铜,化学好的河友都知道,铜燃烧时,氧化还原反应不同,温度不通会产生不同的颜色, 瓷器制作上就是这个道理,比如高温铜红,铜绿,等等,铁也会影响不同颜色的产生,比如红色,黑色,黄色等等。 所以,说起颜色,那就要跟原料,成份,温度,氧化还原环境等等都有关系了。

    铁大大还说到了,看到汝窑上有纹路,恩,这种纹路有很多样式的,在汝窑上的这种细小却硬的感觉,有人形象地叫它‘冰裂纹’,这种纹路主要是因为在同一温度下对胎和釉作用,他们两个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往往釉就被撑裂了,就产生了细纹。著名的哥窑/官窑器就是以它的裂纹出名的,见下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官窑 戴维德收藏

    仔细看它跟汝窑不同,它有两种纹路,一种是深色的,一种是浅褐色的,它就有个好听的名字‘金丝铁线’,还有古书里叫它‘百碎圾’

    至于铁大大说的那个茶盏的器型嘛,没深入研究过,其实就是茶盏和茶托的前生了,当时是一起烧的。 这就又要话说宋代人爱喝茶的习惯了,由这个习惯还有一件不可不知道的器型要说呢~~~~~~~~~~~~~~~下次再说吧

    关键词(Tags): #瓷器(铁手)#百碎圾(铁手)#金丝铁线(铁手)
    • 家园 人间奇珍话宋瓷:闲说官窑、哥窑与汝窑

      del

    • 家园 赔罪先

      del

      • 家园 赫赫,大家一起讨论嘛

        我还是个学生,其实就是现学现卖呢~~大家一起讨论起来,也逼我去看了很多文献,挺长进的

    • 家园 这个应非官窑之作

      del

      • 家园 看来葡萄是专家阿~~~

        不过,哥窑在考古上还没有找到确切的窑址,因此史料上哥窑到底指的是什么,至今还是学术界非常争议的话题。而特别是在英国,我发现他们常常把官哥就被放在一起说,甚至更倾向于归于官窑。所以我主题贴里也只能说是官/哥。 至于这件器物,是戴维德基金会的藏品,这件东西的具体来源我没有特别研究过,不过针对我个人对于权威的迷信,以及不敢反抗权威的精神,我还是相信这件是南宋官窑器,后为清代宫廷所藏,进而流入戴维德手中。不过,我考虑把葡萄的看法跟curator交流一下。

        至于釉上的瑕疵,我也觉得有些不爽,也问过,可是这是缩釉现象,也是属于人力无法控制的范畴,很难说他们就觉得是瑕疵。而且,看宋代其他官窑器就可以发现经常会有类似的‘瑕疵’,宋代官窑的精挑细选似乎还是没有成化时那种百里挑一来的那么苛刻,所以这种瑕疵也应该是他们能够容忍的范围。

        • 家园 对了我说的官家是说的皇家不是官营的意思
        • 家园 我先说段民间逸闻

          del

          • 家园 据我所知支钉好像是用小铁钉做的,小沙子说法第一次听到喏

            汝窑器常常就有三点或五点支钉烧制的痕迹,在底部。

          • 家园 搞错了吧

            一种是在碗底或者碗口涂特殊配料,然后烧制,这样就会出现所谓金丝铁线.

            您说的应该是紫口铁足吧?

            另外,我同意哈尼所说的:

            宋代官窑的精挑细选似乎还是没有成化时那种百里挑一来的那么苛刻,所以这种瑕疵也应该是他们能够容忍的范围。

            • 家园 恩,说得对,好象这里说的是紫口铁足,不过也算是官窑特点之一

              呵呵,有人支持俺就来劲了,南宋时局动荡嘛(这件是南宋的)。。。。。。。。。。。。。。。

    • 家园 这种纹路通常的叫法是开片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