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猫说红楼 52---- 呆霸王薛蟠 -- 柚子

共:💬33 🌺9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猫说红楼 52---- 呆霸王薛蟠

    关于“霸王”两个字, 放在2千年前那是中性偏褒义的词,比方说“小霸王”孙策(孙策在我的感觉里面可是大帅哥,碧眼帅哥, 甚至有一次和死党说起来, 她认为只有她的偶像小贝可以来演,不过我倒是觉得小贝还不够有霸气和英雄气啦), 再往前面“西楚霸王”项羽,虽然这个男人有点自我中心, 临死还要作诗逼死自己的爱姬美人儿虞姬, 可是到底也有个人英雄魅力,让个大美人甘心情愿的为他能够东山再起去死,这方在今天, 哪怕是早一百年,也就只有小凤仙和蔡锷可以差不多一比高下了。可是往后,这个霸王两个字可就渐渐的有了贬义,说某个人霸道,蛮横,不讲道理,冲动,逞一时之气等等意思,甚至说某人霸王赫说这个人有土匪头子的意思,形象上那就是更加得不堪,不能指望有孙权这么帅了, 倒是形象上是粗俗, 身材肥壮这样了,最重要还有没有文化的意思。难怪日本丰田出新车叫做霸道(说到这里, 厂商和广告商都犯了致命的错误,那就是霸道一词在日文中还是褒义词,可是日本厂商一贯的喜欢我认为好的, 给你们一定也是好的,这样一来, 点了炸弹),被国人痛骂之后打起了官司。

    薛蟠的绰号叫做呆霸王,那可是第四回中从葫芦僧解说冯渊命案中就看到的了。当时薛蟠多大?宝姐姐进京候选不过12,3岁应该,那么作为兄长的薛蟠当时还为定亲, 那么推算下来也不过14,5岁。按照当时的习惯,也就相当于我们如今20岁出头。 薛家有钱, 加上没有父亲,薛姨妈宠这个独子,外面的人自然更加的由着薛蟠,带着他玩(可不是,不带着他玩,怎么从他兜里面拿钱呢),所以渐渐的也就呆了,被别人捧得不知天高地厚, 认为有钱有势自然天下我喜欢的我看上的都改归我, 以至于最终闹出人命。 我一直在想,冯渊的死恐怕是薛蟠第一次闹出人命,还是怕的。不过因为被家里人使钱平息了,但是自己心理上还是有点怕,毕竟薛蟠的本质不是坏的,智商情商虽然不可能好像宝姐姐那样高, 但是也不会好像阿甘那样,只不过被宠坏了,那个脑子就不动了,所以有句话,只有懒人没有笨人就是这个道理。不过戏剧上,薛蟠也是整部作品里面唯一笔墨较多的符合传统纨绔恶人形象的公子哥儿(谁让他一出场就演了强抢民女,拆散佳偶的经典戏文呢?也难怪86年红楼梦电视剧里面找的演员是很戏剧化的略微白胖的人,后来听说着演员原来是跳芭蕾的,演完就没办法回去跳了,只能开公司了)。

    薛蟠跟着进了贾府暂住,一开始他是不乐意的,怕被姨夫贾政管教,可是后来发现贾政没有时间管,管的人本身就是和他一类(贾瑞, 贾珍, 贾赦之流),他也就很开心地融入,而且装模作样去上学,上学做什么呢? 就是泡弟弟搞搞断背(看第9回,私塾里面打群架一文,就知道薛蟠这个学是怎么上的了),这里我要跑跑题,如今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贵族学校甚至国外去上中学,实际上我看来就跟薛蟠去贾氏私立学校一样, 进去了,你以为有老师管束,他能学好,实际上在那里面学生是上帝, 老师是服务生, 你要想遇到GTO那样的, 跟中奖差不多, 所以你看看, 闹出来的负面消息是什么?薛蟠还只是高高断背, 如今的孩子就是在二环上面飚车,在国外建立赛车俱乐部,一晚上喝掉600加币的酒,最后因为小事打架甚至出人命, 这古今中外是一个道理, 上学为的是学道理和学会生存的本领,如果仅仅是学位,那还不如更加爽气点,捐个学位好了。

    我们在第9回也看到,薛蟠上学也就是上了一年不到,觉得没有意思, 转而不上了。每天就是捧角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在娱乐圈里混,我又要跑题了, 这在今天我们还是能找到参照体, 比方说霍家少爷们, 据说是金龟婿钻石王老五,可是我实在看不出除了他们家霍家有钱以外,这些少爷们那点强, 甚至说还不如薛蟠,人家薛蟠到底还是薛氏集团的唯一合法继承人,那些一天到晚曝光的霍少爷们离继承权不知道有多远, 所以说那些女艺能人被说成是想要麻雀变凤凰,我看冤枉了,至少她们手中的钱是要比那些少爷们要多得多, 而且那些少爷们离开她们谁还知道霍家有这些少爷呢?话日回到薛蟠身上,一直到25回,才又看到了薛蟠的出现,不过这次出现也只是通过薛蟠的眼描述林妹妹已经是出落得婷婷动人了。原文是这么说的,凤姐和宝玉被马道婆施咒疯了,大家都很忙,别人慌张自不必讲,独有薛蟠更比诸人忙到十分去:又恐薛姨妈被人挤倒,又恐薛宝钗被人瞧见,又恐香菱被人臊皮──知道贾珍等是在女人身上做功夫的,因此忙的不堪。忽一眼瞥见了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这段小文字除了说出林妹妹的美(你想想看,宝姐姐是很美的,香菱也是很美的, 可见薛蟠对美的标准被迫提高了,让薛蟠能酥了, 林妹妹的美是怎么样的地步呢?当然有人会说, 宝姐姐和香菱是每天都看,审美疲劳了, 但是薛蟠也是每天在外头混得,见多识广了,什么样的应该都见过了,这么一想,林妹妹的美至少是独树一帜),还说明了薛蟠对家人的感情, 你看他又怕自己的母亲被别人挤伤, 又怕自己的漂亮妹妹被外人看到, 还要担心自己的小美人香菱被人吃豆腐, 如果真是没心没肺的,他才不会管这许多。25回以后,薛蟠又消失了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薛蟠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呢?从26和28回薛蟠过生日看出来,很简单就是每日和一帮纨绔子弟或者门客帮闲喝酒上青楼或是捧角,当中也会争风吃醋,不过似乎没有闹出很大的事情,但是喜欢争风吃醋是出名了,连宝姐姐和薛姨妈也知道,要不然到了第34回,宝姐姐也不会冤枉是他因为吃醋去告状害的宝玉挨打(不过这就是宝姐姐不了解她哥哥了, 薛蟠怕贾政,他要是真吃醋也不会去告诉贾政来解决,因为对他自己也没有好处的事情,在京城有些日子,他也知道自己的在这地盘上面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比不得在家乡,有些事情是惹不起的)。

    薛蟠在京城的逍遥日子,终于有一天结束了。自从遇到柳湘莲,他就想去泡人家,谁知道柳湘莲人家没有断背情结,挨了打。这件事情,后来没有追究,一来因为宝姐姐分析了利弊关系要让薛蟠不是仗着自家就能样样如意, 二来柳湘莲跑了,薛蟠自己觉得没有面子,也借着学生意到外地去躲躲。第48回,薛蟠就去学做买卖了。 这买卖学得怎么样, 从66-67回来看, 还不如宝姐姐会做生意,但是至少学会关心别人,不太胡闹了。从做媒帮着柳湘莲娶亲置备新房,到柳湘莲失踪他不开心派人找, 薛蟠的形象就丰满起来,不再是一个很公式化的恶霸公子形象了, 而是渐渐的变得有了其他的性格,比较的有孝心,体贴朋友和家人。

    这之后, 他又要娶亲, 娶了夏金桂,一个被宠坏的女人之后,我们看到的薛蟠就是根本是柿子捡软的捏,如果薛蟠不讲道理,谁都不关心, 那他就不会怕夏金桂了, 至少他可以拿出礼法里面的不侍公婆和善妒休掉夏金桂,可是直到80回,我们看到没有。我又要跑点题,那就是如今的独生子女结婚, 之后面临的问题是很严峻的,因为都是家里的宝贝,能不能忍让和关心对方, 是很重要的。 搞不好就跟薛蟠和夏金桂一样, 恶搞到底。

    薛蟠是一个被宠坏的有钱公子的形象,在新拍红楼梦选角色来看,是很好选的, 因为被宠坏的孩子是很多的。

    附言

    这个系列,在新年后一直搁浅,今天才找回一点感觉。 按照提纲,还有18篇。希望能够在春节前完工。

    关键词(Tags): #红楼
    • 家园 宝玉有宝玉的乐趣,薛蟠有薛蟠的乐趣

      要按现下时髦的国民快乐程度调查,薛蟠不一定在宝玉之下... 虽然人家作的诗不太通顺...

      曹雪芹就是看不起人家这样的玩酷子弟,其实这样的孩子不一定就是“呆”“傻”,只不过心思不屑于用到风花雪月上去而已...

      可惜可惜,最后娶了个Hellcat... 可能那个“呆”字指得是这个吧...

    • 家园 【原创】猫说红楼 63 (完结篇) 明天的明天的故事--- 贾兰

      贾兰,贾家荣府嫡派长重孙,自幼丧父, 跟着母亲李纨学习生活,李纨有着孟母的精神, 对贾兰的教育很有章法,注重文体结合,他的文采据说不及宝玉贾环, 这一方面是年纪的关系, 一方面也可能是贾府人心理作用, 因为喜欢一个人,难免对他的文章作品会给印象分。 我想大部分学生都有体会, 很多学生平时作文分数不高, 但是到了中考高考的时候, 会突然分数变高(我就是一个)。

      贾兰的故事, 我们只能从李纨的判语来说,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锈帐鸳衾。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腰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贾兰的故事是这样的, 贾家败落, 他很可能跟着母亲在老太太贾母死后,去宗祠守灵, 原因很简单, 根据可卿托梦时候说的话,只有宗祠的地和出息是不会被没收的,而李纨作为道德表率,带着儿子靠着那些地和自己的储蓄还是能生活的小康的。

      但是贾家获罪, 子孙是不能参加正常的科举考试的,结果是贾兰步了先祖的后尘, 在马背沙场上立下战功, 结果成就了贾府的中兴,我也是揣测, 因为贾兰在书中是很喜欢骑射的,第26宝玉就看到贾兰射鹿。而后面贾珍打着骑射的名义聚赌,不知情的家政让叔侄三人也参加。

      只是当贾兰建立战功不久, 李纨得了封诰表彰不久,就一病去世。贾兰在前80回是李纨的全部希望,等到后面,似乎是作者的唯一的一个比较有光的线索。 当然红楼梦本身是一部悲剧, 所以即便是贾兰的中兴, 估计搞不好, 也会弄个贾兰身死沙场之类的。 可是无论如何,贾兰的故事不是红楼梦的主题, 他的故事是明天的另外一出戏了。

      附言:

      新年之前,总算写完了。 用希望做结束总是好的,祝大家新春愉快,诸事大吉。

    • 家园 【原创】猫说红楼62 “传奇” 贾雨村

      我上次说,很多男生喜欢诸葛亮是因为有着英雄梦。所以最早的才子佳人小说是男人写的, 应该叫做“唐传奇”,当中最出名的是“红拂巨眼识英豪”和“莺莺传”。这连个故事到了后来就被改编再改编,成了才子佳人的浪漫剧。 第54回,过元宵节, 老太太对才子佳人的小说和戏剧发表了一番自己的看法, 有些人居然看出了老太太是反对宝哥哥林妹妹的爱情的, 这点我很佩服, 因为我没有看出来。 我只是通过这段话, 看出作者通过老太太的口说出婚姻的结合观点, 作者是反传奇的,或者说是反对以貌取人, 凭一时冲动, 一见钟情, 在不了解对方的性格伟人的前提下定终身的(原文是这么说的贾母笑道:“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把人家女儿说的那样坏,还说是佳人,编的连影儿也没有了。开口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 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 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些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比如男人满腹文章去作贼,难 道那王法就说他是才子,就不入贼情一案不成?可知那编书的是自己塞了自己的嘴。再者,既说是世宦书香大家小姐都知礼读书,连夫人都知书识礼,便是告老还 家,自然这样大家人口不少,奶母丫鬟伏侍小姐的人也不少,怎么这些书上,凡有这样的事,就只小姐和紧跟的一个丫鬟?你们白想想,那些人都是管什么的,可是 前言不答后语?”众人听了,都笑说:“老太太这一说,是谎都批出来了)。红拂女夜逃出府,是建立在她阅人无数,所以能够从对方言谈政见举止判断出对方的性格,而决定跟着李靖除了观察者个人以外, 估计背后也通过各种情报大探出80%, 我个人是很赞成门当户对的, 只有门当户对, 才能双方的思想见解对生活的目标的设计才能相似, 才能理解对方。我个人认为老太太也是讲究门当户对的,这不是单纯的说财力物力地位的相当这么单纯, 更讲究是家教教养, 所以老太太听说迎春被贾赦定给了孙绍祖,很不乐意,就是这么回事情。老太太喜欢宝琴想要做媒不成, 但是对于薛蝌和岫烟的婚事是很赞成的,因为她已经看出这两个人的性格为人相配。

      可是在第一回中, 曹雪芹就写了个类似传奇的故事,贾雨村在贫寒苦读的时候认识了甄仕隐,得到后者的资助, 在对方家中过中秋的时候, 甄家的丫头娇杏回头多看了贾雨村一眼,结果贾雨村认定这个清秀的丫头就是他的红拂女。这一段说出了不少不得志的考生的愿望, 就是希望有人赏识, 不仅仅是要贵人赏识,还要异性的青眼有加,这是男性自尊的需要。 每个人希望自己是诸葛亮,但是更希望是李靖。 为什么呢?因为历史上诸葛亮的老婆不美, 儿红拂女则是美人,更重要是有头脑的美人,更更重要的是这个美人在英雄末路的时候主动投怀送报还带着钱财和随时替这个男人搭好人脉, 更更更重要的是这个美人旺夫。当然我们知道红拂女就一个,娇杏不过是个普通的豆蔻年华的少女, 多看贾雨村那一眼只是因为“这人生的这样雄壮,却又这样褴褛,想他定是我家主人常说的什么贾雨村了,每有意帮助周济,只是没甚机会。我家并无这样贫窘亲友,想定是此人无疑了。怪道又说他必非久困之人。”贾雨村因为这误会而自信心爆增, 有了盘川的底气十足,去京中大考居然得中,还派了官。这一来, 贾雨村虽然记得甄仕隐的资助, 更重要的是归功于他心中的幸运女神娇杏。

      所以正好自己上任的时候,遇到娇杏买线, 就还了甄家的人情, 讨了娇杏作妾。娇杏侥幸嫁给了贾雨村,成就了一段传奇。 更传奇的是,不久贾雨村的太太就去世, 娇杏被扶正, 还生了儿子,从此在丈夫贾雨村的心中地位更高。到这个时候,贾雨村是志得意满, 年轻得志的坏处就是一得意就忘形, 看不起上司,还摆在脸上,这就不得了了,找你的错处还不容易么?更何况这官场哪里有干净得。于是被撤职。

      遭遇这一段挫折的贾雨村北有被打下去, 他选择了等待机会, 到处游历,因为学问好,有过功名,做别人的老师还是很绰绰有余的, 他选的人家都是有背景的,好比甄家。结果机会终于在他做林妹妹家庭教师的时候等来了, 朝廷重新要破格录用人才。正好他又遇上贾府王夫人的陪嫁周瑞家的女婿古董商人冷子兴, 这个人提供了消息和一条计策。 贾雨村就利用近水楼台和估计在林府多日的自己给林如海留下的好印象, 很快得到了林如海的推荐书, 从此靠上了贾家这棵大树。

      这一次贾雨村吸取上次的教训, 好好把握自己的人脉。 第一表现就是, 当得知造成人命案的凶手是自己靠山的外甥,他在门子的分析下,很快糊里糊涂的了解了案子。并且很快表了功。这后面, 贾雨村的厚黑客就不断的升级,对于知道自己底细的门子,很快找错发配, 对于贾赦等权贵更加倍不择手段的巴结,等到了第48回, 他的恶劣手段连花花公子贾琏都看不下去,为了帮贾赦弄到古扇,居然把人弄得家破人亡。 这样的作的太过,等到了朝廷变动, 权贵斗争, 不方便从大树查起,就先从附在树上的藤蔓开始, 所以72回贾雨村降职,贾琏决定疏远他。

      贾雨村的故事到了这时候就完结了。传奇往往只适合在书上,荧幕上,舞台上,生活中的传奇总是长不了。

    • 家园 【原创】猫说红楼 61 门客,道士, 太监, 医生

      当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的时候, 鸳鸯定位刘姥姥是外面老爷们吃饭时取乐的“清客”。这点, 我个人认为鸳鸯甚至于作者曹雪芹本身有着错误。在春秋战国乃至三国时代, 门客对于他们服务的主公有着重要的意义,好比我们知道的“鸡鸣狗盗”的典故,门客各有所长, 在必要的时间地点发挥着他们的作用。 这一章,我们主要来看看贾府的门客们的职业。这里很难分清他们的“门客”职业究竟是正职还是兼职。

      贾府门客的集体登场是在修建大观园的时候,书中是这么说的,17回说贾政不惯于俗务,只凭贾赦、贾珍、 贾琏、赖大、来升、林之孝、吴新登、詹光、程日兴等几人安插摆布。凡堆山凿池,起楼竖阁,种竹裁花,一应点景等事,又有山子野制度。下朝闲暇,不过各处看 望看望,最要紧处和贾赦等商议商议便罢了。贾赦只在家高卧,有芥豆之事,贾珍等或自去回明,或写略节;或有话说,便传呼贾琏、赖大等来领命。18回以及后来的很多回中,我们知道在贾家,这些门客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小主人们提高文学政治这些科目的能力,出于门客的职业需求, 他们有时候要显出小主人们的优秀,保持不相上下略处下风的样子, 但又要让主人明白自己的长处, 所以等惜春要画大观园的画的时候, 宝玉很快举出詹子兴的亭台楼阁, 程日兴的美人都是绝活。这些是宝玉知道的, 但是我揣测, 当年大观园的设计很有可能出自这些门客之手, 在薛蟠生日那回, 我们侧面发现程日兴等人似乎同样做着古董买卖之类。 所以做门客很可能是一种营销手段, 让这些主人知道自己的所长, 从而有着长远的不可破坏的专营权, 因为贾政等人知道他们是专家,这就好比现在很多大公司的很多项目外包给一些小公司一样, 这些小公司的经营者往往和大公司的决策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公司专门聘请若干组员工完成一些项目成本不合适, 外包则产效达到最高一样的道理。 但是外包公司也有着尴尬, 因为一旦大公司某一块取消, 很快自己的资金周转出现问题, 所以这些小公司往往有着不可取代的特长, 有些小公司往往因为这些特长发展成为行业老大。

      在贾府要小心为人的不仅仅是门客, 还有家庙/道观的道士, 比方作为贾母丈夫替身作了道士的张道士, 给宝玉提亲还有献宝那一段, 无不是在处处讨好贾家, 自己的米饭班主。我们也就知道了, 原来这道士也是两种来路, 一种是自愿出家的好比柳湘莲或者甄仕隐, 还有就是被卖的做为富人的替身甚至是富人为了装点自家门面采买成为道士的。

      被卖为奴仆或者道士还不算最不幸, 最不幸是成为太监, 不仅失去人身自由,还要失去作为男人的权利。所以为了保障自己的后半生的安全, 太监往往是很贪财的。 好比夏太监,在72回中就提到, 一年问贾府要一两千的银子还是平常, 如果有机会卖官,那当中就更多了, 贾府还不敢得罪, 连言语上都不敢露出来, 那是因为彼此利用还有要靠他们维持和宫内的联系。当然,这是得势的太监。

      医生, 是人总要生病, 生病就要看医生,医生有高明的,也有平庸的,任何一种职业都一样, 古今中外也都一样。 红楼梦里面高明的医生, 出现频率高的好像很值得信赖的就是王太医, 还有一位庸医就是胡太医。医生在古代也不是什么高尚职业, 地位没有今天这么高(当然近年, 国内似乎有看不起尊重医生了,这也是有两方面原因的,据我看, 是收入待遇不符合, 还有扩招以后造成医生水准下降, 医疗改革等等原因综合造成的), 医生在古代的收入也不高, 好像出一次诊也只有1两银子(这还是给贾府这样的人家看病, 还要单着被砸牌子甚至性命的危险, 难怪据说给皇帝看病,很多时候不能及早下重方), 贾母说厚谢,可也没有说出究竟怎么厚谢。

      当然,红楼梦中出现的职业,还有古董商人, 还有胭脂香料商, 当铺经理等等, 但是大部分只是惊鸿一瞥,难以细究了。

    • 家园 【原创】猫说红楼 60家奴的职业生涯- 从小厮到大管家/自由人

      这里把贾府的奴仆说成职业, 有点不恰当, 因为和现在的家政管理人员不同,这份职业对于贾府里的百分之99。99的奴仆来说不是他们自愿选择的, 他们无可选择,或者是从小家境贫困被卖或者是父母就是家奴,家奴的孩子还是家奴,除非主子开恩被放出去成为自由人(可惜,就好像笼中的鸟儿, 能被放出去的机会很少, 就算得到机会, 很多被养的缺乏自己谋生能力的鸟儿拒绝离开)。当然, 从袭人和花自芳在第19回说的, 卖身为奴也有两种,一种是签约的就干几年的还有就是袭人这样的终身为奴,这当然就是价钱上的差别了,还有就是你当时的能力, 跑点题, 我认为戏剧《唐伯虎点秋香》里面可能说的是前一种。

      进入贾府为奴, 也有很多种细化的职业。 首先按照你的工作地点,就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在府内(可以打比方为在中央工作), 一种在地方(比如在农庄上)。在府内/农庄, 又可以根据职种分为门卫, 花匠,厨子(好比多混虫),车马夫,财务, 秘书, 管家等等。这里面就会有肥缺和清水衙门的区别, 以及关系到晋升快慢也就是出头的差别。 当还是年轻的孩子的时候, 比较容易出头的地方,就是担任小主子的书童。 这很容易理解, 一来仅为近水楼台, 跟着小主子, 从小培养出来的感情,如果这个小主子将来成为这家的一家之主, 自己也就很可能成为管家甚至自由人, 二来, 书童作为伴读可以学习文化, 知识就是力量, 认识字也就等于掌握了部分的生存能力, 也就可能具有更多的将来在府内/庄上选择职业(或者职业挑选他们)的优势,可以不做重体力活儿。当然要想得到这样的美差,是要有背景的, 从书中我们发现,这样的好机会, 奶妈的孩子得到的机会比较多, 原因很简单, 奶妈的孩子和主子的年纪大约相仿稍为大一点, 另外, 奶妈比别的年长仆妇要有脸面,简单说就是更加容易得到主子们的信任和求主子的机会(这点可以看贾琏的奶妈赵嬷嬷跟凤姐求情让自己的儿子担任采购的肥差,也可以看宝玉的奶妈李嬷嬷的儿子是宝玉的伴读总管)。当然有了这样的先天优势, 并不见得,你就能够一路领先, 要得还有看人说话的机灵, 好比宝玉身边最得宠的小厮是茗烟,茗烟的娘论心机和眼色就比不上这个儿子(看第59回就知道了),可是这个茗烟太出色了, 你看宝玉依赖他的程度,先是第9回书房打假, 19回宝玉去探袭人,25回宝玉拜祭玉钏,还有宝玉要看西厢记这类书等等,哪一件不是全部嘱托茗烟。要是没有伶俐和眼色, 不止宝玉,茗烟自己可能就会背上挑唆主子学坏的罪名被打死了。茗烟恐怕是《红楼梦》中描写到的小厮里面最伶俐, 也是最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的小孩子了。 相比之下, 贾琏的得宠小厮兴儿伶俐有余,嘴巴上欠缺点。不能不说贾琏包二奶这件事情传到凤姐耳朵里, 他是有很大的责任的。 之前他在尤氏姐妹面前戏说贾府女眷就算了, 后来居然在二门上带头讨论对比大奶和二奶的区别, 我想这就是小人得志,得意忘形,忘记直接主宰他命运的归根到底是铁娘子凤姐不是和善手软的尤二姐,结果是东窗事发, 之后兴儿除了自己打了自己嘴巴子坦白从宽, 估计有一阵子被收了筋骨了。

      小厮渐渐长大,不成器的就成了酒鬼多混虫这样的厨子, 也有靠用老婆实行性贿赂的鲍二, 中间优秀的就被提拔成管事, 好比凤姐手下的旺儿(好像除了管小厮之外, 主要的任务是替凤姐在外面放高利贷,还有负责监督收集贾琏在外的情报), 再往上就是周瑞负责田地买卖收租,也有75回上负责田庄事务的乌进孝兄弟(但这种职位往往是世袭, 好比英国的管家这样的职业), 再往上就是内务总管林之孝,赖大等, 他们也就有了自己的房子,田地,甚至于可以把自己的子女成为自由人, 从事商务甚至让孩子靠自己的关系从政。

      这条路可是靠智慧和年月慢慢熬出来的,竞争也是很激烈的(虽然书上没有描写), 当然也要运气, 因为贾家获罪,他们因为是贾府的奴仆, 结果自然是被重新当作贾府的资产转卖。这里有先见之明和能力的如林之孝,周瑞, 以及赖大就依靠已经成为自由人的子女逃脱悲惨的命运。甚至可以说,这些依靠贾府生存的寄生者,比贾府的主子们更早的感觉到危机的来临, 犹如沉船上的老鼠一样, 及早的逃窜了。

    • 家园 【原创】猫说红楼 59 教育的失败---贾代儒 VS. 贾瑞

      贾代儒是贾氏私立中学的校长和特任讲师,据说是饱学之士,德行威望也很高,很受别人的尊重,老先生想来自身修为很高, 所以身体健康,只是不知怎么,子孙的寿命不长。 书中说了贾瑞是贾代儒的独孙,自幼父母早亡,由祖父母教养。 这样一来, 问题就来了, 独子独孙,隔代教养的问题最是难以掌握分寸。 一类是,溺爱过度, 大约因为想着自己的孩子早早去了彼岸, 只有这根独苗, 所以百般迁就, 另一方面, 祖父母年纪已长, 所以宽容,这也就是火气少了, 严厉不起来, 所以这根独苗就被宠坏了。 另一种情况就是贾代儒祖孙的情况, 贾代儒把希望放在了唯一的独苗身上, 把光宗耀祖的重任假托在贾瑞的身上, 但是唯一的方式就是只注意要贾瑞一心读书, 用现在的话说只注意了分数,忘记了教贾瑞做人, 对于贾瑞身心特别是心理的教养没有跟上, 结果酿成了悲剧。很多人说贾瑞之死的责任是在凤姐,我看其中一部分责任贾代儒也有。我们先来看看,已经成人的贾瑞的心理和道德品行。

      说是在话,第9章里面一出场的贾瑞的品行就不是很好,原文是这么说的“原来这贾瑞最是个图便宜没行止的人,每在学中以公报私,勒索子弟们请他;后又附助着薛蟠,图些银钱酒肉,一任薛蟠横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约,反助纣为虐讨好儿。偏那薛蟠本是浮萍心性,今日爱东,明日爱西,近来又有了新朋友,把 香、玉二人丢开一边。就连金荣亦是当日的好朋友,自有了香、玉二人,便弃了金荣。近日连香、玉亦已见弃。故贾瑞也无了提携帮衬之人,不说薛蟠得新弃旧,只 怨香、玉二人不在薛蟠前提携帮补他,因此贾瑞金荣等一干人,也正在醋妒他两个。今儿见秦、香二人来告金荣,贾瑞心中便不自在起来,不好呵叱秦钟,却拿着香怜作法,反说他多事,着实抢白了几句。” 这段文字里的贾瑞活脱脱就是“逃学威龙”里的教导主任的形象。欺软怕硬, 没有道德准则, 爱财,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玷污了教师这一神圣职业,就在贾代儒不在的这个下午, 学生之间的矛盾, 因为贾瑞的缺乏判断和技巧(当然也有贾蔷等的推波助澜), 爆发了。所以每每看到这一章, 就对私立贵族学校生不起好感,这样的环境下,怎么能教好学生?所以虽然贾代儒很有口碑,这恐怕只是犹如广告一样,这个学校里面的真实情况就是,想学习的孩子只是屈指可数,在那个富家子弟云集的攀比斗富势利的环境下, 大部分的孩子都被污染了或者说学坏了,在这样的环境下, 贾代儒的章法再严又如何?贾瑞照样不是毫无行止, 离开了祖父的视线,就蠢蠢欲动。

      书中说贾代儒教训最严, 怕贾瑞学坏,一步也不许多走。不知道是不是怕贾瑞学坏, 要他一心向学,所以贾瑞都20岁的人了, 以贾代儒的家境, 居然不想到要给贾瑞成亲。 要是贾瑞还是14,5岁, 倒也算了, 可以理解为早恋早婚不宜, 20多岁了, 把正常的欲望给禁止了, 难免物极必反。等11回, 贾瑞撞上了凤姐, 那就不得了了。不知是不是贾瑞艳情小说看多了,以为青春少妇独居老公不在很长时间, 一定会寂寞难耐,容易红杏出墙,于是打算实施勾引计划,贾瑞一来高估了自己的个人魅力, 虽然他是年少,可惜不是美少年, 也不风流倜傥,也没有性格魅力, 高估了自己不要紧, 还要命的看错了凤姐, 凤姐是年少不错, 也是喜欢和年青小辈开开玩笑没大没小,可是凤姐可是时时刻刻有着那个时代的道德底线的,跨越一步或者有这个苗头, 她都知道危险性的,更何况虽然贾琏不在,每天凤姐的日程可是满满的,是每天要管理贾府这个集团的运作的,她可是新官上任, 正要里口碑的时候, 哪有这个精力和心思去谈什么恋爱, 出什么墙。两下一分析, 这贾瑞不是找死么。在第一次被凤姐捉弄惩罚喝了一肚子西北风之后,被祖父管教了之后, 背了一些圣人语录之后, 居然一条黑走下去,结果可想而知。

      写到这里,说点题外话, 即便到今天, 我们对于孩子的早期性教育和婚恋观的教育还是非常的不足, 早恋不可怕, 可怕的是没有及时地疏导和给以正确的方向,就好像洪水一样,雨季有大量的雨水不可怕, 可怕的是我们没有对河道进行事先的整治和疏通, 让这些雨水能够最终流入大海,而不是冲过堤坝冲毁家园。

    • 家园 【原创】猫说红楼58 盗亦有道 “倪二”

      倪二,男,年龄不祥, 职业黑社会小头目,负责放高利贷, 嗜好喝酒交朋友。在红楼梦的芸芸众生中被人记住,是因为硬要借钱给刚刚向舅舅卜世仁赊货不成的贾芸, 这可不是一般的借钱, 倪二的条件是不用签协议, 不用给利息。这就好比,在上海股市06年初还在900点左右徘徊的时候, 有个小股民,勇敢的用自己的存款买进了能源钢铁股。 结果到了06年6月份,由于海外大批炒家的左右, 加上基金的托底, 到了06年的年底, 股市大热,终于终于急剧冲向了3000点。这个小股民在06年1月份,成功撤出,这是投资传奇。电影里就是阿甘因为喜欢苹果, 所以买了电脑苹果的股票, 一夜暴富,而倪二就是红楼版的投资传奇。我们先来看看, 他借给贾芸银两的条件,可不是要很多很多的利钱, 而是相与结交四个字。

      这个条件一出来, 按照56回我个人对商人的评价, 倪二至少就可以做个中等商人。他这个贾芸的紧邻, 作为放高利贷的老手, 看人可是很准的, 从文中看出来, 虽然是邻居, 贾芸一直对他很客气, 可是缺钱的时候,没有想到倪二, 这个是自然的, 因为倪二自己也分析说明了, 他是放高利贷出了名的, 放高利贷的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给人的印象可是吸血鬼,没有恶势力的背景, 怎么能要的回来,你看一般的借钱还钱, 那些个借了钱不还的, 反而是爷爷,债主反而成了孙子。可是倪二知道, 黑道的钱虽然来得快, 但是总是不安全, 所以当有一定的实力的时候, 他需要“洗钱”, 或者和白道上有结交。 他看上了贾芸, 倒不一定是因为贾芸是和贾家有什么关系, 而是他看出了贾芸虽然在鸡窝里, 可是却是能成点事业, 飞出去的人。 他也在等机会, 帮助贾芸从而交上朋友。

      终于, 当卜世仁拒绝了贾芸的融资方案之后, 把贾芸这个在股市低迷期的绩优股优先购买权推到了倪二的身上。倪二给贾芸的第一笔15两三钱四分二厘的启动资金,等于是给贾芸雪中送炭,不仅仅是钱上的, 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 有人认可我, 认为我能有作为,还成为了我的合作伙伴。

      据说男生看三国, 最喜欢的是诸葛亮。 为什么?我以为是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 每一个有志青年, 都希望有刘备这样的人来请自己发挥自己的才干, 被赏识被尊重被需要。所以在红楼梦中, 很多人记住倪二,是同样的, 当所有人都认为你不成的时候, 有人给了你希望还开了门, 你自己会以此人为知己。 同样的雪中送炭的还有甄仕隐对贾雨村,不过印象没有这段这么强烈, 以来因为之前没有说贾雨村如何碰壁, 二来因为姣杏的传奇是在台传奇。

      现实中, 我们能遇到倪二的可能性很低, 做倪二的可能性是有的, 可是大部分人都缺乏这点子豪气和眼力。所以传奇永远是少数人的,从中国股市中获利的也只能是少数人。

    • 家园 看得仔细,写得好,花一个!
    • 家园 【原创】猫说红楼 57 不识人者何止卜世仁

      卜世仁是个小商人, 经营一间香料铺子(具体见第24回), 是贾芸的舅舅。 贾芸早年丧父, 是这个舅舅出面料理得丧事,从贾芸的话中看来,当年这个舅舅估计也为争遗产出了不少力气。而这以后, 估计大家都不富裕, 来往较少。 卜世仁的生活想必比贾芸家稍微好一点, 但这不是贾芸去找他借贷的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在上一章中我说过了, 主要是贾芸分析了凤姐姐的性格, 结合目前的季节, 决定要送礼还送的有分寸,配合端阳节正需要的麝香之类, 所以一开始就想到去做香料生意的舅舅那里去奢借,一来是自己人总归好说话, 二来是当年还没有宰熟一说, 贾芸想着自己舅舅不至于给自己次货。虽然说外甥肖舅, 贾芸这么聪明会揣测人的人的舅舅, 偏偏不识人。

      很多看红楼梦的读者, 都会责备贾芸的这个舅舅不是人, 连自己的外甥都不帮,不就是15-6两银子的货么,你看书中贾芸很快就还上了倪二借给他的钱。为什么那么多人在看这一段的时候,会有这么强烈的反应。 我想是现实生活中, 我们自己也会遇到求人不遂,处处碰壁的情况。 很多骂卜世仁的读者本身,有可能自己在生活中既是贾芸也是卜世仁。 我们先来看看卜世仁为什么拒绝贾芸的融资方案?用他自己的话讲, 是前日有个伙计替亲戚赊欠货物, 结果到期没有还上,于是为了便于管理,大家立了规矩,不能替亲戚赊欠。这段话, 这么单单拿出来看, 我看一点问题也没有。而且, 我还觉得这个舅舅做得对。 但是你再看后文他教训贾芸不好好巴结贾府管事的爷, 谋求职位和生意赚钱自立。 就发觉不对了, 卜世仁也是生意人, 也知道这关系的建立和维护靠的不是单纯的好话(口惠而实不至, 谁肯和你长期来往?), 贾芸在这个时候问他赊借这非常规货物, 明摆了是送礼。而且贾芸后文中说出的话来看, 这好像是头一次问这个舅舅借钱。 如果卜世仁会做人, 顶多拉下脸来立个字据, 把货赊给贾芸,倒不是指望贾芸将来感恩, 二是这个外甥将来发达之后不会记着当年自己踩他。

      可惜, 卜世仁只是个小商人, 他的为人也只能注定他做个小商人。 不帮贾芸,这个很有前途的青年, 也说明,他也不会投资其它人际关系很成功。如果他帮了贾芸这一次, 贾芸从后文来看还有可能接管元旦放礼花之类, 那么再往后采买香料这类的都有可能。可惜, 一次好的投资机会送上门来,被卜世仁推掉了。

      话说到这里,要跑远一点, 我们平时帮人, 倒不是指望对方将来报答自己, 至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给别人帮助, 从而会有一种社会认同的满足感。 对学生来说, 互相帮助学习,这是知识共享能快速扩充自己的视野;对事业伙伴来说, 这是共同高飞的社会资源的整合。每个人都不是完人, 生活中总有顺流和逆流,你的举手之劳,可能会改变别人的一生。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