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简单说说潜艇上的鱼/水雷装填 -- 博扬

共:💬13 🌺4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简单说说潜艇上的鱼/水雷装填

    一直以来,鱼雷都是潜艇最主要的武器——当然,随着技术的发展,水雷、导弹这些兵器也先后成为了潜艇杀“船”放火,居家出行的必备之物,但是,无论是水雷还是导弹的随下运载器,在发射和水下运行方式上实际还是和鱼雷走的一个路子。在上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最初的鱼雷是布置在潜艇的艇壳外面的——那时的潜艇上你会看到在外面固定着几个用钢条“编织”成的圆筒,感觉上有点像是现在超市里放水果的那种网兜,不过里面不是用来搁柚子的,而是拿来装鱼雷的,用比较正规的称谓应该叫做“栅状管”。在发射时,只要解脱鱼雷限制器,打开扳机启动发动机,鱼雷就会自行驶离栅状管。

    之后,随着潜艇潜深和续航力的不断增加,同时鱼雷的结构也变的越来越精密,再把它置于艇外很难保证鱼雷的可靠性,至此鱼雷及其发射装置就在艇内安了家。所谓“装填”,顾名思义就是要把鱼雷弄到潜艇里面去,和如何把它射出去相比,这个问题不是特别让人注意,但它的重要性决不低于后者,而且解决起来也不是那么轻松。

    目前,从潜艇装填的通道分,装填有两种方式:一是鱼雷发射管装填,二是升降口装填。第一种方式在我国比较早期的潜艇上使用的十分普遍,全过程实际就是把潜艇上鱼雷装弹、发射的步骤逆向进行一遍——将一个浮筏子固定在潜艇的艇艏(艇尾),浮筏子的形状必须要与潜艇艏或尾部吻合.如果是给前鱼雷舱装雷,需要把尾部的压载水舱注水,把艏部翘起来,反之亦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海水从发射管倒灌进去。然后,使用吊车把鱼雷吊起,在钢索的引导下从发射管装填进去,装填进去以后还需要鱼雷兵“倒雷”,像“明”、“宋”这样的潜艇,发射管是两个一对上下排列的,而装填的发射管是最上边的两个,所以需要先把下面的发射管和备雷架装好。

    这种装填方式非常简单,潜艇基本上不用为此专门安装什么设备,但是,鱼雷发射管装填存在一个先天的缺陷:潜艇基本上不可能在海上完成弹药的装填,通过鱼雷发射管装填通常要在专门的装雷码头上完成,即使是在民用港口装填,中国海军也是在前些年才得以实现,这就意味着甭管你在哪,只要是鱼雷用光了,就必须回港才能补充,随着海军作战范围的越来越大,这种装填方式显然变得越来越不适用。于是,现在包括中国海军在内的大多数海军的新型号潜艇都使用另一种装填——升降口装填。通常,用于装填的升降口设在潜艇鱼雷舱上方,从壳体贯通入艇内,装雷的时候在升降口上部设两条滑轨,直通在鱼雷舱,使用吊车把鱼雷吊在滑轨上,然后使用绞盘把鱼雷缓慢溜放到鱼雷舱。这种方式需要一系列专门的设备,还需要在壳体上多“开一个口子”,对于寸土寸金的潜艇,这么干并不轻松,而从降噪的角度说,潜艇壳体的开口应该是越少越好,开一个足够鱼雷进出的口子,需要设计人员额外考虑不少问题。但是,这样的好处是,潜艇对装填的外部条件的要求不是特别严格,可以在海上并靠在补给舰上完成弹药的补充,从而省却了来回“奔波之苦”,从远洋海军的角度说,权衡利弊,这样作仍然是值得的。

    关键词(Tags): #潜艇(嘉英)#鱼雷(嘉英)#水雷(嘉英)#装填(嘉英)
    • 家园 先在锅里添点水,再等新包子出屉

      这个包子过几天就会蒸

    • 家园 也不是都在壳体上多“开一个口子”吧?

      这种方式需要一系列专门的设备,还需要在壳体上多“开一个口子”,对于寸土寸金的潜艇,这么干并不轻松,而从降噪的角度说,潜艇壳体的开口应该是越少越好,开一个足够鱼雷进出的口子,需要设计人员额外考虑不少问题。

      在现代潜艇里,苏联一些型号的潜艇设有专用的鱼雷装填口,其他国家好象用升降口装鱼雷的比较多。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码头装填鱼雷的VIII艇。苏联联一些型号的潜艇设有专用的鱼雷装填口。

    • 家园 鱼雷是如何定深的

      也是靠改变浮力吗?这种三维运动的东西应该不好控制。

      • 家园 至少老式鱼雷是用机械定深仪定深

        看过一个老式鱼雷定深仪原理图。

        以蒸汽瓦斯鱼雷为例,舵机是气动的(由鱼雷气舱供气),费心思琢磨了一下,大概原理是这样的:

        定深仪有个跟捅厕所的皮揣子似的橡皮,橡皮两边,一边是定深仪的密封气室,一边是海水。当航行偏深时海水背压就大,压迫橡皮往里走,带着连杆、活塞杆也往里走。

        活塞杆运动,打开了舵机供气气路(可以想象一下吹口琴),高压气推动舵机活塞作功,通过一系列连杆、杠杆、传动杆之类,带动舵叶摆动,航行偏深打上舵,反之亦然。

        定深仪有弹簧,所谓定深,印象是调整弹簧的松紧度,就可以设定航行深度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一个西方老式鱼雷的解剖照片,右下角那个不大的圆柱体应该就是横舵的舵机,瞎猜的:(

      • 家园 不是控制比重浮力,而是控制动力浮力

        鱼雷的比重比海水略大,静止时会很快沉下去。运动中的鱼雷,通过控制航行的攻角,由推进器取得一个向上的力,保持浮在水里的设定深度。

    • 家园 博扬兄能不能谈谈鱼雷的发射

      像平衡式什么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