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闲谈医疗几件事 -- 子奉不语

共:💬50 🌺2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闲谈医疗几件事

      闲谈医疗几件事

      说起来我和医院有点缘分。大学时有个很好的同学全家都是医生,如今的女友又是一个可爱的小护士。不过现在谈的这几件事可和以上两位没有关系。

      我家住5楼。大家知道如今钢筋水泥的社会,我对楼下这十几户人家基本没什么了解。倒是老妈东家长西家短的知道不少,比如4楼1门的夫妻离婚啦,隔壁的小孩去美国啦等等。一般我就是听听,不太关注,老百姓的故事嘛,无非一些悲欢离合,鸡毛蒜皮的事儿。

      可是老妈讲的关于2楼的故事,却让我大大地吃了一惊。

      2楼3号住的是位老太太,也就是中国传统老太太的样子,很显老,当然不那么慈眉善目(我们这儿的人凶狠,大概全国有名)。后来听说退休前是某医院的护士长,如今在家便想搞搞副业,搞的也是自己做熟的专业——接产。先开始是到别人家里去,孰料生意越来越好,干脆把1楼也买下,做了手术室。我们小区不远是本市的所谓“城中村”,聚集了大量的进城务工人员,老太太的顾客主要来自于那里。

      可总归是出了事。前几天三个人来的,最后一个人出去。产妇死在了床上,一尸两命。丈夫坐地痛哭,老太太被警察抓走,二楼全家正在“营救”……

      听到这里我真是有些不寒而栗了。我在这楼里进进出出,怎么也想不到每天竟然有这些生离死别的事情在身边发生。可是仔细想来也并无奇怪,如今医院的门不是一般人可以随便进的,老太太的非法行医自然有市场;而这收益,据说也是可观的很。

      事后的发展也就不足为奇了。老太太坐了个把星期的号子,赔了近30万块钱。死者的丈夫心满意足,熟话说:升官、发财、死老婆。如今这位发财死老婆一次到位,也没什么好争的了。至于老太太前天我还看见在楼下晃悠……

      行文至此,我倒不晓得该说些什么了。良心、道德、法律、人性,当然还有国家的医疗政策,似乎都可以从这件事上找到自己的说法。然而谴责政府没什么作用,谴责“凶手”?我还没那个勇气。

      我自己有医疗保险,可是我也知道保障不了什么,去年父母双双住院,合计花了近4万元人民币,父亲只是小病,而母亲却永远一个耳朵失聪。如果说医疗也是一种消费,那么倒真是一种没有人性的消费,因为你几乎没有选择。女友告诉我说,前几天有人把自己中风的老父亲仍在医院跑路了,留下一封信说自己经济困难云云。我很恶意地说,你们可以趁月黑风高把此老爹爹仍到荒郊野外。女友娇嗔不已,猛掐我。她不知道,我说的其实真实发生过。

      原来我总以为,人要有尊严的活着,当然现在不那么执著。可是当我想到那个昧心害死人命的老太太;那个哀叹子女不孝,靠医院施舍残喘的老人;那个拿到巨款撤销起诉的丈夫,那个怀抱梦想希冀与幸福却死去的母亲,那个还没来得及看一眼世界的孩子。

      我有些难受,因为我觉得他们的生命中似乎缺了点什么,而我自己、我们这个社会,似乎也缺了点什么。

    关键词(Tags): #社会#医疗改革
    • 家园 生活现实得可怕,可以习惯性惊讶
    • 家园 老兄是说我住的地方?

      哈哈,猜错了,俺的家乡可比邵阳大

    • 家园 邵阳把?
    • 家园 最夸张的是火葬活人!

      后来因为殡仪工发现“死人”有泪水,才停止了这场悲剧。网上能搜到这事。

    • 家园 4万块很贵吗?

      4万人民币在美国医院打个水漂就不见了。美国公司给员工一年上一万美元的保险很正常。这钱哪里来,还不是工钱里扣出来的。到看病的时候也不是百分百报销。

      要说欧洲福利好,看病不花钱,可惜等不起阿。随便什么检查预约等好久,等到病入膏肓了,福利再好也不顶事。

      比方说骑自行车的能在本地转悠, 开宝马能全国跑,人人都想开宝马,可是造不出那么多宝马怎么办,没钱的只能骑车了。等到宝马满大街的时候,有钱人开飞机全世界旅游了,还是不平等啊。医疗服务也是一种商品,最新的技术产品总是短缺的,要人人平等是不可能的。医疗政策就是找一个度,平衡供求。窃以为,中国的医疗还是相当价廉物美的。

    • 家园 当人多得象蚂蚁一样的时候人命与蚁命也就差不多了

      按照进化论的观点,物种在竞争生存权的方案中,有两个可供选择,一者靠数量,二是靠质量。 在人类种族生存竞争的过程中,这样的相似方案是否也出现过? 不幸得是中国人民选择了数量方案。

    • 家园 这就是所谓人道灾难

      医疗服务跟不上了,什么原因呢?其实还是个经济问题。

      发达国家就不会出问题吗?也一样。俺这圪塔bc省发帖子广邀民众讨论医疗保险问题,原因就是这方面支出越来越大,目前就已经超过省政府支出的40%,十年后要占70%!帖子上自己都招认不具有持续性unsustainable,十年后俺们50了,20年后呢?到时候医疗保险就变成水中的月亮可望不可即了吧?其实现在好多病人因为资源不够,不得不忍住等个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这中间有多少人得不到及时治疗而回天无术?加拿大这个全民健保都写进宪法了,好家伙,即使等死也不能找私人诊所?没有大的革新,一方面是资源缺乏,另外一方面也有很多浪费,诸位在加拿大的朋友迟早要面对严重的后果。

      为什么不学学新加坡?据说大病由健保承担大头70%,个人30%;小病个人承担大头70%,小头30%由健保承担,结果新加坡是效率最高的。这听起来并不复杂,什么时候加拿大学得会呢?

      俺不寄希望于政府,自己多挣点钱多买点商业保险是正理。

      • 家园 您说的不对吧

        没有即使等死也不能找私人诊所这话

        加拿大还是有私人诊所的,当然收费比较高,谁叫这边学医这么费事呢。

        省跟省不一样,阿省和魁省都正式认可私人诊所,你们bc左翼当政,没办法了。安省自由党不承认也不否认,连住在安省的新民党主席都去私人诊所

        • 家园 活该二字是不是太刺耳了一点?

          你就是不喜欢bc,也犯不着用这么冲的词吧?住在哪儿都会面对这个健保问题,也许略有差别,但根本上都是一样的。

          从经济形势来讲,bc仅次于alberta,安省的制造业遭受严重打击,魁省也好不到哪儿去,俺要是说活该你愿意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