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嘎嘎

共:💬42 🌺4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关于‘背’还是‘担’还是和所在地区地形有关系

        就像下面楼主提到的。我所在的河北平原,田间地头更多的是用独轮车,扁担有,一般只用于小东西不能推得,比如以前去水井挑水,不会有人背,运输方式的效率怎样农民明白得很。 那年回云南,村子就在半山腰,村民很多用背篓,老是上下坡的地方扁担是很不方便的。

      • 家园 四川农村里的确用背兜背东西要比用扁担挑更普遍

        可能是因为出产竹编的背兜吧。此外,背东西是双肩和背部承力,而挑的话,重量都压在一边的肩上,想来还是背更容易些。

      • 家园 看来不能偷工减料:)))但后来确实偷工减料了:)))

        生产队时用大缸浸泡谷种,但根本就不用考虑啥恒温的问题,就摆在晒坝边上,只不过浸的时候确实加了不少东西。待谷种“长脚”的时候才洒到秧田里去的。分田之后,这步几乎没有哪家干过,直接往“平”好的田里洒,也没见秧苗长不好。写这帖子的时候,想对比一下,觉得没意思就省了。还有就是“良种”引进的时候,是一叠一叠长约1寸的小秧苗,这个时候才用筐挑回来,放到“平”好的秧田里让其继续生长,也不知那个良种是从哪引进的。而秧苗挑掉稗子基本上是在拔秧苗之前,只要你能认出来,比如稗子长势明显好于秧苗,呈墨绿色,分窠也不太一样。即便如此,还是有漏网之鱼,所以后来还要“薅”几遍秧子。至于镰刀割掉一半秧苗的做法,我从未在老家看见过;但老家有种竹子时砍掉上面一大半的做法。此外,除了“晒”谷种之外,没有“晒”秧子的印象,有可能不在农忙时节,我上学去了吧。而旱田里的水放了是为了下一轮劳作方便,但水田里的水在割稻子前只放掉一些而不是全部,估计也是为了收割时方便。

        至于为什么“背”得多,非常简单,我们那上下坡的时候太多,背比挑方便。但象浇粪的时候,迫不得已,就得用粪桶挑了。至于蓑衣,已经解释得够详细了,你要实在想不通,我也就没办法了。但愿你不要象十八亩,以此作为攻击我的“铁证”。

        • 家园 谷种不是泡出芽的

          泡是用药物杀虫、虫卵、病菌,然后只能淋水,绝对不能泡。

        • 家园 说明

          割掉秧苗的叶子和移植树木时要大肆修剪枝叶是一个道理,因为刚移栽的植物根系被破坏得很厉害,吸取水分的能力大减,要等新根长出来才能恢复正常,而在此之前叶片毫无作用,反而会因为蒸腾作用消耗大量水分,导致秧苗枯死——在水田里枯死。还有顺带有个容易保持平衡的作用,留着叶子就会头重脚轻,叶大招风,一开始根又不着地,翻过来就不好了。

          水稻插秧后先花几天恢复,然后进入分蘖期,分到预计目标的八成就要放水晒田,抑制多余的分蘖。要是分蘖过多,后果只有一个:稻草大丰收。

          可能是品种不同,我们的稻田不是一直保证一定的水深的,而是放上大约十公分深的水,等水消耗完以后再重复。收割前也要放水(实际上不需要放,计划做好只要不续水就行),晒干,不放水的话想象不出在如何收割,割下来的水稻放哪里。一般是先割,一把一把放在地上,放的时候顺手把根部推散,曝晒,小孩就用稻草把晒得差不多的稻子捆成直径十公分左右的小捆(割的时候就定好了,一把一放),虽然要花点工夫,但很值得,因为不管是脱粒还是晒稻草都容易得多。

          • 说明
            家园 看来就光种水稻各地的方式都不同:)))

            我老家为什么不能割掉过多的秧苗呢?很简单,种秧苗的时候是不缺水的,但随后不久每年都有几个月(1到两个月)极干,可以说几乎一粒雨都不下,所以栽秧子时旱田也得尽量蓄更多的水,水田里的水就更加要注意不能流失了,如果把秧苗顶端割掉一半,那绝对“球”了(没戏了),秧苗就全在水底下了。我认为这是最主要的原因。秧子栽好后,旱田水浅些,还能多露一些在水面,可见梗部,水田里有时就只见一撮秧叶。至于叶大招风,我老家每年2,3月分刮上一阵,随后就是8月左右刮上一阵(倒霉的话,快成熟的水稻都刮倒了,还得去扶或用扒子顶),再后就是11,12月再刮上一阵。栽秧子那段时间,很少刮风。

            收水田里的稻子时,放掉一点水,主要就是避免水漫到大腿跟,不利于行动。割下来的水稻就一把把放在水里,捞起来在拌桶里砸,所以用垣斗“挖”的时候要滤一下水再往夹背里倒,这正是要用第二类蓑衣的缘故。而捆稻草是最后一道工序,随便揪几根脱了粒的稻草,把一把把“拌”过了的稻草沿顶端1/3处捆起来,提溜到田埂边上把下端弄散一些,一捆捆的稻草就“站”在那里了。这样用于晒干,随后在就近某棵树根部用篾条固定几根木棍,再把稻草“旋”上去。稻草与麦秸不一样,一般不用于烧火,主要是给牛冬天缺乏青草时做“替补”,还有就是用于垫牛圈,用来“沃”肥。

      • 家园 瞎猜一把

        不知道为什么你们那里对“背”这个动作情有独衷,实在不明白,为什么不用挑的?

        也许跟有人爱用双肩背书包,有人爱用单肩背

        的一样。

        瞎猜的,不要扁我。

    • 家园 感动此句!

      想想他们,你就能记住“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是做到了这一点。

    • 家园 铁老大请进,内有你想知道的蓑衣信息。
    • 家园 农民辛苦...
    • 家园 Moved...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