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嘎嘎

共:💬42 🌺4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看来不能偷工减料:)))但后来确实偷工减料了:)))

生产队时用大缸浸泡谷种,但根本就不用考虑啥恒温的问题,就摆在晒坝边上,只不过浸的时候确实加了不少东西。待谷种“长脚”的时候才洒到秧田里去的。分田之后,这步几乎没有哪家干过,直接往“平”好的田里洒,也没见秧苗长不好。写这帖子的时候,想对比一下,觉得没意思就省了。还有就是“良种”引进的时候,是一叠一叠长约1寸的小秧苗,这个时候才用筐挑回来,放到“平”好的秧田里让其继续生长,也不知那个良种是从哪引进的。而秧苗挑掉稗子基本上是在拔秧苗之前,只要你能认出来,比如稗子长势明显好于秧苗,呈墨绿色,分窠也不太一样。即便如此,还是有漏网之鱼,所以后来还要“薅”几遍秧子。至于镰刀割掉一半秧苗的做法,我从未在老家看见过;但老家有种竹子时砍掉上面一大半的做法。此外,除了“晒”谷种之外,没有“晒”秧子的印象,有可能不在农忙时节,我上学去了吧。而旱田里的水放了是为了下一轮劳作方便,但水田里的水在割稻子前只放掉一些而不是全部,估计也是为了收割时方便。

至于为什么“背”得多,非常简单,我们那上下坡的时候太多,背比挑方便。但象浇粪的时候,迫不得已,就得用粪桶挑了。至于蓑衣,已经解释得够详细了,你要实在想不通,我也就没办法了。但愿你不要象十八亩,以此作为攻击我的“铁证”。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