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解读嘉靖本三国演义 -- 气概文鸯

共:💬27 🌺5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解读嘉靖本三国演义

    说明:在解读嘉靖本三国演义的过程中,阿鸯要对比毛本,品评优劣。一些网友不理解罗本为什么会优于毛本,故先作此文释疑。阿鸯不是学究,没考证过版本问题,只看过一些学者对此的论述。嘉靖本称为罗本,不是阿鸯的发明,许多人都这么称呼。毛本未必直接改自罗本,其与毛本的不同,也未必都是毛纶父子所改,但为了行文的方便,行文上用“毛本改为”,用“毛纶父子”代替所有改动罗本原文的人。

               《三国演义》嘉靖本为何会优于通行本

      嘉靖本《三国演义》,原名《明弘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多数学者认为,是目前发现的最接近罗贯中原著的版本。通称罗本。

      现今书店所售《三国演义》,99%以上为通行本,既由清初毛纶父子修改过的版本。通称毛本。

      现在许多人认为,通行本《三国演义》的艺术水平高于嘉靖本《三国演义》,其能得以流行就是明证。为什么这样的认识会成为主流?其根本原因就是多数读者、包括多数学者,对《三国演义》的理解有偏差,甚至

    根本就是错误的理解。许多人可能不认同阿鸯的这种说法,甚至对阿鸯的这种说法感到愤怒。也许是阿鸯孤陋寡闻,阿鸯的“解读嘉靖本三国演义”,其中一些观点和分析,尚无前人,是否有道理,网友们尽可见仁见智。

      其实,许多道理不难理解,关键是有没有人去阐述它。

      秦末楚、汉战争时,刘邦与项羽相持于荥阳,汉军情形十分艰难,谋士郦食其给刘邦出了个主意:“秦国用武力灭亡了各诸侯国,使得他们的后代无立锥之地,陛下诚能复立六国之后,这些国家的君臣、百姓,一定会对陛下感恩戴德,奉陛下为霸主,到时楚国也一定会臣服的。”刘邦一听,有道理,叫赶紧刻印。非但刘邦觉得有道理,阿鸯也觉得郦食其说的满是那么回事。且慢,故事还没完。郦食其还没出发,张良从外面来见刘邦,刘邦就告诉张良,有人给他出了这么个主意。张良却说:“这下可完蛋了!”刘邦忙问:“怎么就完蛋了呢?”当时刘邦正在吃饭,张良就拿起刘邦的一支筷子,在桌子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地给刘邦一口气讲了八条“完蛋”的理由。其中最重要的是最后两条理由:大家背井离乡、撇家舍业地为你卖命,还不是指望将来能有裂土封疆的那一天,你把土地都分给了六国的后人,大家还有什么盼头,谁还肯跟你一起打天下?最后,项羽最强大,复立的六国会重新屈服于项羽,陛下怎么可能得到他们的臣服呢?刘邦听完,把刚吃到嘴里的肉一口吐了出来,骂道:“这个孔老二的信徒,真是他妈的的混蛋,差点坏了老子的大事。”下令赶紧把刻好的印销毁。

      到底是对《三国演义》的传统认识有道理,还是阿鸯对嘉靖本《三国演义》的解读有道理,阿鸯相信,读者就是刘邦,自会判断。

      以上是从读者的角度,说明毛本的普及未必就代表其水平高于嘉靖本。但更主要的还是,作者的水平决定了作品的优劣。罗贯中的三国,全篇以政治、军事、历史,人情世故为主,纯粹的文人们很难理解。罗贯中的思想、阅历、知识、悟性都远非毛纶父子可及,下面就此略论一翻,不妥之处,还望各位网友不吝赐教。

      1.思想解放上的差距

      

      邓小平在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之初,曾极力推行解放思想,为什么?因为毛泽东时代,对中国人思想上的桎梏极大地扭曲了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不解放思想,中国人首先认识不到自己的落后,各项改革开放的措施都会胎死在姓社还是姓资的枷锁中。

      每当中国完成了一统,外来威胁便退为次要地位;防止来自内部的颠覆,便成了最高统治者的万事之首。这时的统治者,出于巩固自己统治地位的需要,恨不得自己的治下之民都是白痴。如何桎梏国民的思想,使全体国民都变成愚民,就成了统治者的最大课题。至于如何富民、强国、锐军,已根本不在统治者的关心范围之内,只要保住地位,哪怕哀鸿遍野,也绝缺不了统治者的骄奢淫逸。相反,在列国林立、社会大动荡的时期,对统治者地位的最大威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本集团的外部。统治者要想保住自己的地位,首先就要使本集团在对外的角逐中不被外力摧毁,为此,他们不得不研究如何富民、强国、锐军。而做到这些,统治者就必须极力搜罗人才。至于如何桎梏人的思想,此时统治者不想关心,由于人才的流动,也使统治者没有能力去做。

      所以,动荡时期,人们的思想比较解放;一旦国家归于一统,统治者便全力用儒学束缚人的思想。

      至于盛行于华夏大地的儒学,其于民、于国到底有用还是没用,看看儒学的祖师爷孔老二的境遇,足可说明一切。整个春秋战国时代,由于邦国林立,竞争激烈,是一个最不屈才的时代,却没有一个国家愿意用他。那些所谓儒生,于安邦定国,百无一用、实无一能。儒学最大的功用就是束缚人的思想,故为历代统治者所青睐。乱世中,没有用儒生的。(读书人和儒生不是一个概念,儒生只是读书人的一种。后来,由于科举只考儒学,读书人都去学儒,人们便把儒生与读书人等同起来。)

      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元朝统治中国百余年,元朝统治者和中国历代统治者有个最大的不同,就是不重视对思想领域的统治。而元之前,又是中国长期动荡的一个时期。所以,罗贯中生活的时期,是中国少有的思想最解放的时期之一。罗贯中又是一个积极投身于起义大潮的人,是一个思想活跃,敢想敢干的人。

      毛纶父子生活在清朝初年。明朝在中国历史上,是对人的思想桎梏最严重的一个朝代,且长达数百年。明清交替,动荡时间极短,清入关后,又马上拾起了这个愚民的工具。已经根深蒂固的儒学没有受到冲击和冷落。毛纶父子也不曾参与过任何事件,典型的腐儒。

      思想上的差距,决定了罗贯中和毛纶父子在事物认知能力上的差距。就好像在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有些人认为,引进外资,允许私人经营是资本主义,并坚决反对。之所以如此,就是这些人的思想,还没有从长期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

    [SIZE=3]未完,待续……[/SIZE]

    关键词(Tags): #三国演义#嘉靖本#通行本#罗贯中#毛纶元宝推荐:桃李不言,
    • 家园 再次回看,再次佩服!
    • 家园 文兄,这嘉靖本的市场上能搞到么?

      盼指点,谢啦谢啦

    • 家园 【原创】《三国演义》嘉靖本为何会优于通行本(续1)

        2.思想认识上的差距在演义中的体现

        这种差距,在嘉靖本《三国演义》和通行本《三国演义》中,几乎随处可见。

        嘉靖本《三国演义》,多处出现“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毛纶父子则在通行本《三国演义》中一概删除。毛纶父子无非认为,这种人人平等的思想是大逆不道。在毛纶父子的思想意识中,天下是统治者的家天下,国家是统治者的私有财产,百姓都是统治者的奴仆,统治者可以为所欲为,无论统治者多么昏庸与残暴,百姓只有逆来顺受的份,否则就是十恶不赦。然而,历史的车轮不会按腐儒们的意志去转动,改朝换代总要发生。别看这些腐儒们曾拼命地为维护旧势力而叫嚣,对风起云涌的新势力百般诋毁,在推翻旧朝时做缩头乌龟,可一旦当新朝执掌天下时,他们又立即大拍新统治者的马屁,转而将儒学搬到新主这里贩卖,为新统治者家天下的万代相传,卖力鼓吹。儒学的核心是媚上,本质是独裁,用愚民取悦权势,以作哈巴狗为代价,去换取主子啃剩下的骨头。毛纶父子就更可悲了,好儒一生,却穷困潦倒,其所讨好的对象连块骨头都不肯给他,一生都是个丧家犬。

        在通行本《三国演义》中,毛纶父子把人物全面脸谱化,绝对化。把曹操定义为“奸绝”,把关羽定义为“义绝”,把诸葛亮定义为“智绝”。彻底违背了艺术真实的原则。现实社会是复杂的,不存在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蛋,更没有什么永远“神机妙算”的智者。好人、坏人、智士、蠢才的头上没有标签。那种“大灰狼”式的作品,不过是幼儿读物,弱智的垃圾。

        在通行本《三国演义》中,毛纶父子对诸葛亮的绝对化是最典型的。凡是认为有损诸葛亮形象的情节,毛纶父子一概删除,以使诸葛亮成为毛纶父子认为的“智慧的化身、道德的楷模”。那么,人们不仅要问,诸葛亮既然是“智绝”,为什么不能打败魏、吴而一统天下?甚至六出祁山都是无功而返。既使自己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统一大业,也应使蜀汉事业有长足的发展,为后人完成大业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而事实上,自刘备死后,诸葛亮独揽蜀汉军政大权十余年,蜀汉事业竟未有尺寸之进。所有这些,最后只好归于诸葛亮“不得其时”,阿鸯不禁想起了电影《南征北战》中,国民党军参谋长的一句话:“不是我们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

        三国时期,事业最成功的当属曹操。曹操的文治武功,独步三国,后世亦罕有及者,然终不能一统天下,何也?唐太宗李世民曾自为文祭魏太祖,曰:“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馀,万乘之才不足。”功绩上远不如曹操的诸葛亮,其自身肯定存在着更致命的缺陷,那么,罗贯中在演义中对此又是怎样认识和表现的?

        在嘉靖本《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是彻底否定诸葛亮的。但是,罗贯中否定诸葛亮的手法,不是把诸葛亮直接刻划成笨蛋,而是极力让诸葛亮表现他的小聪明。小聪明的典型表现方式之一就是“锦囊妙计”,一种极端得不能再极端的“专智”形式,一种彻底摒弃众智的形式。笨蛋的失败没有什么好奇怪的,貌似聪明者的失败才更有警示意义。翻开史书,成王败寇,途虽万般,理则归一。成者无不广致众力,败者无不孤家自用。秦末,楚、汉相争,最后,汉胜楚亡,对此,史书上的评论是:“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楚憞群策而自屈其力。屈人者克,自屈者负。天曷故焉!”项羽乌江自刎前说:“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被司马迁斥为致死不悟、不知自责。诸葛亮六出祁山,无果而终,临死之时,语必称“天意”。罗贯中如此设计情节,其用心何其“毒”也。

        诸葛亮孤家自用的另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不肯引贤荐能。演义中,诸葛亮受到刘备的重用后,没向刘备推荐一个人。(别跟我提庞统,除非你是社交上的白痴。)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曹操和孙氏集团的谋士,一旦受到重用,立即纷纷推荐人才。

        罗贯中赋予诸葛亮的聪明全部表现在“术”上,有辩术、战术、技术、权术,甚至现实中不存在的妖术。所谓“术”,就是不能影响大局的办法;对大局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方法称为“略”,如策略、谋略、战略。罗贯中所要表现的诸葛亮,正是这样一个“精于术而疏于略”的代表。

        江东舌战,无助于联吴抗曹。联吴抗曹的外交能否成功,取决于双方是否有利益的契合点,取决于当事人对形势利害的分析和认识,表现的是当事者的谋略水平。很可惜,罗贯中把这样的机会给了鲁肃和周瑜;诸葛亮伶牙俐齿,会的只是讽刺挖苦。虽然,诸葛亮也曾试图从形势上为孙权分析一下曹操的劣势,却又偏偏弄得驴唇不对马嘴,把曹操在一次战斗中的战术劣势,当成了曹操的战略劣势。原文如下:

          “曹操之众,远来疲惫;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

        三百余里,此正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故兵

        法忌之,曰‘必厥上将军’。”

      值得一提的是,这段话不是罗贯中自己编的,历史上确有其事,罗贯中没有冤枉诸葛亮。

        火烧博望,火烧新野,历史上并无此事,演义中看起来很精彩。似乎罗贯中在抬举诸葛亮,其实不然,这仅是战术上的胜利,它无法改变刘备还要溃逃的命运。“智算华容”虽然神奇,却对曹操的命运没有任何影响。至于“智取荆州,三气周瑜”,“六出祁山”都是典型的“精于术而疏于略”,限于篇幅,不在这里分析,具体可见阿鸯对嘉靖本《三国演义》的解读。

        “木牛流马”,“十矢连弩”、“八卦阵”更是无法改变北伐的命运和蜀国的灭亡。

        “军令状”、“激将法”、都是诸葛亮运用权术的形式,无助于改变战争的形势。至于诸葛亮在关羽、魏延、刘封、彭漾、李严等人身上做的手脚,只能让蜀汉人才日益凋零。

        妖术,中国古典小说中,会此术者无好人。

        使刘备集团得以壮大的谋略和行动,罗贯中很吝啬,一件都不肯给诸葛亮;导致蜀汉重大失误和损失的决策和行动,罗贯中很大方,全都推给了诸葛亮。奠定荆州的规模,是马良的建议,刘备才有收取荆南四郡的行动。入西川,是庞统说服了刘备。取西川,到诸葛亮到达时,刘备已将大局搞定。夺汉中,是黄权、法正首倡,眼看汉中之战胜局已定,诸葛亮急急赶来抢功。(历史上,诸葛亮不曾参加汉中争夺战。)荆州失陷、关羽覆灭,罗贯中首先把背盟的道义责任,早早地就埋在了诸葛亮的头上;然后又把始作俑者强加给了诸葛亮。对当时关羽镇守的荆州,魏、吴都不愿率先开战,东吴谋士步骘有过精确地分析,而诸葛亮恰恰堕入了步骘的毂中。上庸之失,完全是诸葛亮为对付刘封造成的。刘备征吴,演义中,诸葛亮虽然劝阻过,(历史上,没有诸葛亮劝阻的记载。)但理由空洞,缺乏谋略深度,不能切中要害,无法打动刘备。刘备征吴,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征吴之举,未必不可。关键是如何处理好荆州失陷的善后,如何做到谋定而后动。不征吴,刘备无法善后,失去荆州,刘备将无力争夺天下。面临如此局面,无论是否征吴,刘备都急需下一步的谋略。“隆中对”,诸葛亮空对空地夸夸其谈,此时,却拿不出半点可行的谋略。

        历史上,诸葛亮有规模的北伐只有三次。演义中,罗贯中将其扩大为六次,而且,还为诸葛亮添设了无数次战术级别上胜利。罗贯中这样做,并不是想美化诸葛亮,目的依然在昭示诸葛亮的“精于术而疏于略”。如果只有一次失败,可能是偶然因素或战术上的失误;如果连续失败,那么一定有必然的因素或战略和策略上的根本性错误。而且这样的北伐,次数越多,就越能说明这样的错误是战略性的。演义中,第一次北伐,诸葛亮连胜n仗,只输了最后一仗,就输掉了整个战役;魏军连败n仗,当然不怕再败一战。如此打法,既使没有马谡,诸葛亮也赢不了整个战役。罗贯中想说一个道理,战术上的精明,很难弥补战略和策略上的错误。

        所以,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他的失败不是什么“天意”,而是其自身致命缺陷的结果。罗贯中对诸葛亮形象的塑造,对后世有极强的警示作用:欲成大事,当以诸葛亮为戒。

        和阿鸯上面的分析相反,后世几乎都认为是罗贯中神化了诸葛亮。原因何在?

        对诸葛亮的崇拜,并不源于《三国演义》。早在诸葛亮在世之时,诸葛亮就开始了自己的造神运动,蜀国的高压政治,使得任何不利于诸葛亮的言论,必将横祸加身。如果你对此不解,可以问一问五十岁以上的人,中国改革开放前,什么是“右派”,什么是“反革命”。如果你不理解为什么说蜀国是高压统治,那么,蜀国“吏四万,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空前绝后的吏民比例,应该能够说明一切了。吴降时,“吏三万二千,户五十二万三千,男女口二百三十万。”连以残暴著称的孙皓,都只能自叹弗如:“看来我还远不得暴政的真随,高压到极致,非但没人敢非议寡人,他们还会天天唱赞歌、跳忠字舞,为能生活在圣君寡人的领导下而感到无比幸福,寡人自然也是伟大的圣君,伟大的……。一念之仁,竟让寡人成了暴君。看人家诸葛亮,搞掉的大臣比寡人多,他们百姓连两个孩子都养不活,自己还能当千古贤相,待国灭时,徒子徒孙们把所有的罪过往没JB人的身上一推……。只是那没JB的人也甚是可恶,竟敢跟寡人同名。”孙皓郁闷万分,遂四十二岁而亡。

        从习凿齿的《汉晋春秋》,到杜甫的“出师未捷身先死”,直到今天的“鞠躬尽瘁”,对诸葛亮的崇拜可谓不绝于缕。谁人胆敢质疑诸葛亮,定会死无葬身之地。幸好阿鸯生活在今天,性命可以无虞。罗贯中就没有阿鸯这份幸运了,虽然思想相对解放的环境,能使罗贯中敢于重新审视诸葛亮,但如果公然彻底否定诸葛亮,也很难见容于多数人,其书亦难流行于大众。所以,罗贯中只能把对诸葛亮的鄙视,隐藏在貌似智慧的描述中。有些学者考证,《水浒传》也是罗贯中托名施耐庵(是乃俺或实乃俺)的著作,从隐晦的笔法上看,确实如出一辙。

        后世就没有智者看透诸葛亮吗?当然不是,只是他们不愿在儒家的天下中,成为众矢之的。事实上,纯粹的文人由于不懂政治、军事,其不能入仕,也说明他们不通世故,所以,他们很难读懂诸葛亮。事业有成者,虽然看得透诸葛亮,但是他们的身份地位又使得他们不能说出来。为人属下,恐遭上司的猜忌;为人上司,只希望下属作人人都称颂的假诸葛亮,绝不希望人人都有真诸葛亮的心思。这就是一些人奉行的处世原则,“难得糊涂”。

        造成今天读者对《三国演义》的误读,最大的罪魁祸首还是通行本《三国演义》的泛滥。毛纶父子对人物带有倾向性的删改,使读者误认为是罗贯中的本意。读者对人物好恶的先入为主,极大地影响了读者对罗贯中用意的理解。虽然通行本《三国演义》在语言修饰上,对诸葛亮有强烈的倾向性,但是,许多读者还是对演义中的诸葛亮,产生了极大的反感,总是感觉诸葛亮的所作所为,不似心目中智者、仁者应有的形象,但却误于通行本《三国演义》的语言倾向,没有意识到这本就是罗贯中的原意。毛纶父子出于浅薄的好恶,对罗贯中的原著进行带有倾向性的修改,但由于其水平低微,也只能在语言的倾向性上修饰,而没有能力重新编写故事,也看不懂故事背后的涵义,结果给原著的艺术性、逻辑性、思想性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SIZE=3]未完,待续……[/SIZE]

      • 家园 罗本是要好于毛本。

        但本篇说罗贯中故意在贬诸葛亮感觉有点牵强了。

      • 家园 【原创】《三国演义》嘉靖本为何会优于通行本(续2)

          3.社会阅历的不同

          毛纶,终其一生,穷困潦倒。从未参与过任何重大事件,也没有任何仕宦经历,甚至连点游历的记载都没有。中年,目盲,开始以评书为事,由其子毛宗岗读书执笔,历时约两年,完成了《三国演义》的评改,其时,毛宗岗年仅二十余岁。康熙初年,毛纶父子完成《三国演义》评改时,只是足不出户的两个书呆子。

          罗贯中,生活于元末明初,现存生平资料极少。据学者考证,罗贯中参加过元末的农民大起义,做过张士诚的幕僚,资料上称其为“有志图王者”。由此推断,罗贯中见过大世面,有军政阅历,接触过各种类型和层次的人,深通人情世故。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

          上面的两句话,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只有书本知识是不够的,要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前人留下的知识和经验,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阅历和社会实践的经验。不过,这种说法,许多自以为是的书生向来不以为然。一向为后世所崇拜的诸葛亮,就是他们的典型代表之一。诸葛亮尚未出仕,就自比管、乐;而终其一生,也从未有过管、乐的功绩。诸葛亮闭门造车弄出来的“隆中对”,也被毛泽东直斥为谬论。但是,诸葛亮的际遇,常令那些不得志的文人们艳羡不已。对诸葛亮崇拜的背后,其实是对他们自己怀才不遇的感叹与怨愤。毛纶父子对《三国演义》的评改,把诸葛亮推为“智绝”,又何尝不是对自己境遇的感叹;但是,他的腐儒本性,使他看不到自己的不敢作为和没有能力作为。毛纶的青年时代,正是整个中国烽烟遍地,明清交替,社会大动荡的时代,只要你敢、你能,不愁没有机会。而毛纶这样的腐儒,只会梦想天上掉馅饼,坐在家里,幻想着事业有成的明主来“三顾茅庐”,然后一步登天,出将入相,名垂千古。腐儒的眼里,看不到成功者背后的艰难与风险,他们只想享受成功者的那份风光。所以,“光宗耀祖”一直是腐儒们人生的终极目标,他们绝不愿意像张良、韩信那样,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去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只有书本和理论上的知识,而没有实践经验,最终导致惨重失败的例子,在历史上早已不胜枚举。远有赵括纸上谈兵,近有江西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都是自以为是的书生,造就了不可收拾的局面。

          赵括夸夸其谈,其父名将赵奢都说不过他,但赵奢却认为赵括最终会葬送赵国大军,理由只有一条:赵括把战争看得太容易了。(诸葛亮尚未出仕,就自比管、乐,说到底,也是把管、乐建立的不世之功看得太容易了,当时的诸葛亮就是赵括的翻版。诸葛亮没能重蹈赵括的覆辙,只是因为刘备不是赵王,没给诸葛亮像赵括一样的机会。公元二零七年,刘备请出诸葛亮,到公元二二八年,诸葛亮掌军北伐,整整过了二十多年,就算赵括复生,也绝不会再跳长平的大坑了。)说赵括没有战争经验,也许并不准确。赵括可能参加过战争,甚至可能做过数万军队的将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赵括从未统帅过数十万的倾国之兵,更没有指挥过这样大的战争,甚至根本就没见过这么大规模的战争、没有机会观摩和学习它的指挥和运作。指挥一支数万人马的军队,和指挥数十万的倾国之兵,指挥者所要考虑的问题是截然不同的。作为一名普通将领,通常只要完成统帅部置的任务,战场上能够“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也就够了。至于各军之间的协调,国力对战争的承受能力,国与国之间的互动演变,都不用普通将领来考虑。正是因为没有指挥和协调全军的阅历,使得赵括根本就无法理解大军运作背后的复杂与风险;其对兵法的理解仅限于书本上的词句而非具体复杂的运作,更没有想到后果的残酷性。所以,赵括的“易言之”,恰恰说明赵括根本就没理解兵法。

          再说第五次反围剿,朱德、毛泽东历尽艰辛,终于使江西苏区初具规模;不料,李德、博古、周恩来初到苏区,便窃居高位,获得了红军的最高指挥权。这三人从未参加过苏区的创建,根本不了解红军据何生存和发展,却自以为学贯中西,生搬国外经验和书本教条,强令红军和政府军打正规战、阵地战、消耗战。结果,红军失去兵员和弹药的来源,无法抵挡补给充足的政府军,只能放弃他们拼命保护的根据地,不得不开始万里大流窜。兵员和弹药如何获得补充,从来都不需要军队去操心,自有政府去办;但是,红军必须自己解决这些问题,而主要办法就是从敌人那里俘获。这三人为什么会摒弃毛泽东原本正确的策略?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没有红军创建和发展的阅历,所以也就无法理解毛泽东的策略。他们的正规战、阵地战、消耗战,恰恰断绝了红军靠俘获补充的途径。

          再举个生活中的例子--考试。从考场中出来的考生,大致有四种情形。

          第一种,什么都不会,也知道自己什么都不会。所以,对自己的考试成绩不抱任何期望。

          第二种,以为自己什么都会,其实对所学的东西根本就是一知半解,甚至根本就不理解,或彻底就理解错误。这种人,走出考场后,无不沾沾自喜,以为胜券在握,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都犯了什么错误。结果,考试成绩出来后,常令他们惊诧莫名,大呼:“怎么可能!”

          第三种,知道自己会什么,不会什么。考场出来后,知道自己什么题答的一定正确,什么题是瞎蒙的,什么是根本就不会,基本能够正确估计自己的考试成绩。

          第四种,当然就是百战百胜的绝顶高手。

          长平之战的赵括,第五次反围剿时的李德、博古、周恩来,“隆中对”时的诸葛亮,评改《三国演义》的毛纶父子,都属于第二种考生。他们和绝顶高手中间还隔着第三种考生呢。不过,这第二种人常常自我感觉极其良好,考场出来后往往眉飞色舞、夸夸其谈,令占大多数的第一种人倾羡不已。这第二种人又最具有欺骗性。

          元末明初时的战争,依然时典型的冷兵器战争,其战争形式与三国时期的战争没有根本不同。作为张士诚的幕僚,罗贯中不但熟悉上层集团策略运作,更熟悉当时各集团间的主要竞争形式--战争。

          毛纶父子一生穷困潦倒,非但没接触过上层集团,以其“寒儒”自居的身份,也肯定没有参加过战争,也没有交往过刀头舔血的粗人,更与英雄豪杰无缘。

          毛纶父子从未参与过军政集团的运作,哪怕是旁观过的阅历都没有,甚至连这样的人都没接触过。所以,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谋略的运用,战争场面的描述,人物行为和语言背后所蕴含的人情世故,都远非毛纶父子所能理解。“无知者无畏”,正因为毛纶父子根本就没有理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所以才会篡改罗贯中的著作。如果毛纶父子作的仅是评注而非评改,那么也只是把他们父子对《三国演义》的理解告诉读者,无论他们理解的是否正确,也都无可厚非。毛纶父子非但要评,而且大肆篡改,只能说明他们太没有自知之明了,腐儒本性!

        [SIZE=3]未完,待续……[/SIZE]

        • 家园 有点偏颇吧?

          长平之战的赵括,第五次反围剿时的李德、博古、周恩来,“隆中对”时的诸葛亮,

          姑且不讨论隆中队的价值。

          周恩来的军事才能可不差呀,他为首指挥的第四次反围剿相当漂亮啊,第五次是把他挂起来了,不是他的错。

      • 家园 @>-

        貌似一稿两投,花

      • 家园 first!!!

        Please update the content though...

    • 家园 【原创】《三国演义》嘉靖本为何会优于通行本(续1)

        2.思想认识上的差距在演义中的体现

        这种差距,在嘉靖本《三国演义》和通行本《三国演义》中,几乎随处可见。

        嘉靖本《三国演义》,多处出现“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毛纶父子则在通行本《三国演义》中一概删除。毛纶父子无非认为,这种人人平等的思想是大逆不道。在毛纶父子的思想意识中,天下是统治者的家天下,国家是统治者的私有财产,百姓都是统治者的奴仆,统治者可以为所欲为,无论统治者多么昏庸与残暴,百姓只有逆来顺受的份,否则就是十恶不赦。然而,历史的车轮不会按腐儒们的意志去转动,改朝换代总要发生。别看这些腐儒们曾拼命地为维护旧势力而叫嚣,对风起云涌的新势力百般诋毁,在推翻旧朝时做缩头乌龟,可一旦当新朝执掌天下时,他们又立即大拍新统治者的马屁,转而将儒学搬到新主这里贩卖,为新统治者家天下的万代相传,卖力鼓吹。儒学的核心是媚上,本质是独裁,用愚民取悦权势,以作哈巴狗为代价,去换取主子啃剩下的骨头。毛纶父子就更可悲了,好儒一生,却穷困潦倒,其所讨好的对象连块骨头都不肯给他,一生都是个丧家犬。

        在通行本《三国演义》中,毛纶父子把人物全面脸谱化,绝对化。把曹操定义为“奸绝”,把关羽定义为“义绝”,把诸葛亮定义为“智绝”。彻底违背了艺术真实的原则。现实社会是复杂的,不存在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蛋,更没有什么永远“神机妙算”的智者。好人、坏人、智士、蠢才的头上没有标签。那种“大灰狼”式的作品,不过是幼儿读物,弱智的垃圾。

        在通行本《三国演义》中,毛纶父子对诸葛亮的绝对化是最典型的。凡是认为有损诸葛亮形象的情节,毛纶父子一概删除,以使诸葛亮成为毛纶父子认为的“智慧的化身、道德的楷模”。那么,人们不仅要问,诸葛亮既然是“智绝”,为什么不能打败魏、吴而一统天下?甚至六出祁山都是无功而返。既使自己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统一大业,也应使蜀汉事业有长足的发展,为后人完成大业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而事实上,自刘备死后,诸葛亮独揽蜀汉军政大权十余年,蜀汉事业竟未有尺寸之进。所有这些,最后只好归于诸葛亮“不得其时”,阿鸯不禁想起了电影《南征北战》中,国民党军参谋长的一句话:“不是我们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

        三国时期,事业最成功的当属曹操。曹操的文治武功,独步三国,后世亦罕有及者,然终不能一统天下,何也?唐太宗李世民曾自为文祭魏太祖,曰:“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馀,万乘之才不足。”功绩上远不如曹操的诸葛亮,其自身肯定存在着更致命的缺陷,那么,罗贯中在演义中对此又是怎样认识和表现的?

        在嘉靖本《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是彻底否定诸葛亮的。但是,罗贯中否定诸葛亮的手法,不是把诸葛亮直接刻划成笨蛋,而是极力让诸葛亮表现他的小聪明。小聪明的典型表现方式之一就是“锦囊妙计”,一种极端得不能再极端的“专智”形式,一种彻底摒弃众智的形式。笨蛋的失败没有什么好奇怪的,貌似聪明者的失败才更有警示意义。翻开史书,成王败寇,途虽万般,理则归一。成者无不广致众力,败者无不孤家自用。秦末,楚、汉相争,最后,汉胜楚亡,对此,史书上的评论是:“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楚憞群策而自屈其力。屈人者克,自屈者负。天曷故焉!”项羽乌江自刎前说:“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被司马迁斥为致死不悟、不知自责。诸葛亮六出祁山,无果而终,临死之时,语必称“天意”。罗贯中如此设计情节,其用心何其“毒”也。

        诸葛亮孤家自用的另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不肯引贤荐能。演义中,诸葛亮受到刘备的重用后,没向刘备推荐一个人。(别跟我提庞统,除非你是社交上的白痴。)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曹操和孙氏集团的谋士,一旦受到重用,立即纷纷推荐人才。

        罗贯中赋予诸葛亮的聪明全部表现在“术”上,有辩术、战术、技术、权术,甚至现实中不存在的妖术。所谓“术”,就是不能影响大局的办法;对大局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方法称为“略”,如策略、谋略、战略。罗贯中所要表现的诸葛亮,正是这样一个“精于术而疏于略”的代表。

        江东舌战,无助于联吴抗曹。联吴抗曹的外交能否成功,取决于双方是否有利益的契合点,取决于当事人对形势利害的分析和认识,表现的是当事者的谋略水平。很可惜,罗贯中把这样的机会给了鲁肃和周瑜;诸葛亮伶牙俐齿,会的只是讽刺挖苦。虽然,诸葛亮也曾试图从形势上为孙权分析一下曹操的劣势,却又偏偏弄得驴唇不对马嘴,把曹操在一次战斗中的战术劣势,当成了曹操的战略劣势。原文如下:

          “曹操之众,远来疲惫;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

        三百余里,此正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故兵

        法忌之,曰‘必厥上将军’。”

      值得一提的是,这段话不是罗贯中自己编的,历史上确有其事,罗贯中没有冤枉诸葛亮。

        火烧博望,火烧新野,历史上并无此事,演义中看起来很精彩。似乎罗贯中在抬举诸葛亮,其实不然,这仅是战术上的胜利,它无法改变刘备还要溃逃的命运。“智算华容”虽然神奇,却对曹操的命运没有任何影响。至于“智取荆州,三气周瑜”,“六出祁山”都是典型的“精于术而疏于略”,限于篇幅,不在这里分析,具体可见阿鸯对嘉靖本《三国演义》的解读。

        “木牛流马”,“十矢连弩”、“八卦阵”更是无法改变北伐的命运和蜀国的灭亡。

        “军令状”、“激将法”、都是诸葛亮运用权术的形式,无助于改变战争的形势。至于诸葛亮在关羽、魏延、刘封、彭漾、李严等人身上做的手脚,只能让蜀汉人才日益凋零。

        妖术,中国古典小说中,会此术者无好人。

        使刘备集团得以壮大的谋略和行动,罗贯中很吝啬,一件都不肯给诸葛亮;导致蜀汉重大失误和损失的决策和行动,罗贯中很大方,全都推给了诸葛亮。奠定荆州的规模,是马良的建议,刘备才有收取荆南四郡的行动。入西川,是庞统说服了刘备。取西川,到诸葛亮到达时,刘备已将大局搞定。夺汉中,是黄权、法正首倡,眼看汉中之战胜局已定,诸葛亮急急赶来抢功。(历史上,诸葛亮不曾参加汉中争夺战。)荆州失陷、关羽覆灭,罗贯中首先把背盟的道义责任,早早地就埋在了诸葛亮的头上;然后又把始作俑者强加给了诸葛亮。对当时关羽镇守的荆州,魏、吴都不愿率先开战,东吴谋士步骘有过精确地分析,而诸葛亮恰恰堕入了步骘的毂中。上庸之失,完全是诸葛亮为对付刘封造成的。刘备征吴,演义中,诸葛亮虽然劝阻过,(历史上,没有诸葛亮劝阻的记载。)但理由空洞,缺乏谋略深度,不能切中要害,无法打动刘备。刘备征吴,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征吴之举,未必不可。关键是如何处理好荆州失陷的善后,如何做到谋定而后动。不征吴,刘备无法善后,失去荆州,刘备将无力争夺天下。面临如此局面,无论是否征吴,刘备都急需下一步的谋略。“隆中对”,诸葛亮空对空地夸夸其谈,此时,却拿不出半点可行的谋略。

        历史上,诸葛亮有规模的北伐只有三次。演义中,罗贯中将其扩大为六次,而且,还为诸葛亮添设了无数次战术级别上胜利。罗贯中这样做,并不是想美化诸葛亮,目的依然在昭示诸葛亮的“精于术而疏于略”。如果只有一次失败,可能是偶然因素或战术上的失误;如果连续失败,那么一定有必然的因素或战略和策略上的根本性错误。而且这样的北伐,次数越多,就越能说明这样的错误是战略性的。演义中,第一次北伐,诸葛亮连胜n仗,只输了最后一仗,就输掉了整个战役;魏军连败n仗,当然不怕再败一战。如此打法,既使没有马谡,诸葛亮也赢不了整个战役。罗贯中想说一个道理,战术上的精明,很难弥补战略和策略上的错误。

        所以,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他的失败不是什么“天意”,而是其自身致命缺陷的结果。罗贯中对诸葛亮形象的塑造,对后世有极强的警示作用:欲成大事,当以诸葛亮为戒。

        和阿鸯上面的分析相反,后世几乎都认为是罗贯中神化了诸葛亮。原因何在?

        对诸葛亮的崇拜,并不源于《三国演义》。早在诸葛亮在世之时,诸葛亮就开始了自己的造神运动,蜀国的高压政治,使得任何不利于诸葛亮的言论,必将横祸加身。如果你对此不解,可以问一问五十岁以上的人,中国改革开放前,什么是“右派”,什么是“反革命”。如果你不理解为什么说蜀国是高压统治,那么,蜀国“吏四万,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空前绝后的吏民比例,应该能够说明一切了。吴降时,“吏三万二千,户五十二万三千,男女口二百三十万。”连以残暴著称的孙皓,都只能自叹弗如:“看来我还远不得暴政的真随,高压到极致,非但没人敢非议寡人,他们还会天天唱赞歌、跳忠字舞,为能生活在圣君寡人的领导下而感到无比幸福,寡人自然也是伟大的圣君,伟大的……。一念之仁,竟让寡人成了暴君。看人家诸葛亮,搞掉的大臣比寡人多,他们百姓连两个孩子都养不活,自己还能当千古贤相,待国灭时,徒子徒孙们把所有的罪过往没JB人的身上一推……。只是那没JB的人也甚是可恶,竟敢跟寡人同名。”孙皓郁闷万分,遂四十二岁而亡。

        从习凿齿的《汉晋春秋》,到杜甫的“出师未捷身先死”,直到今天的“鞠躬尽瘁”,对诸葛亮的崇拜可谓不绝于缕。谁人胆敢质疑诸葛亮,定会死无葬身之地。幸好阿鸯生活在今天,性命可以无虞。罗贯中就没有阿鸯这份幸运了,虽然思想相对解放的环境,能使罗贯中敢于重新审视诸葛亮,但如果公然彻底否定诸葛亮,也很难见容于多数人,其书亦难流行于大众。所以,罗贯中只能把对诸葛亮的鄙视,隐藏在貌似智慧的描述中。有些学者考证,《水浒传》也是罗贯中托名施耐庵(是乃俺或实乃俺)的著作,从隐晦的笔法上看,确实如出一辙。

        后世就没有智者看透诸葛亮吗?当然不是,只是他们不愿在儒家的天下中,成为众矢之的。事实上,纯粹的文人由于不懂政治、军事,其不能入仕,也说明他们不通世故,所以,他们很难读懂诸葛亮。事业有成者,虽然看得透诸葛亮,但是他们的身份地位又使得他们不能说出来。为人属下,恐遭上司的猜忌;为人上司,只希望下属作人人都称颂的假诸葛亮,绝不希望人人都有真诸葛亮的心思。这就是一些人奉行的处世原则,“难得糊涂”。

        造成今天读者对《三国演义》的误读,最大的罪魁祸首还是通行本《三国演义》的泛滥。毛纶父子对人物带有倾向性的删改,使读者误认为是罗贯中的本意。读者对人物好恶的先入为主,极大地影响了读者对罗贯中用意的理解。虽然通行本《三国演义》在语言修饰上,对诸葛亮有强烈的倾向性,但是,许多读者还是对演义中的诸葛亮,产生了极大的反感,总是感觉诸葛亮的所作所为,不似心目中智者、仁者应有的形象,但却误于通行本《三国演义》的语言倾向,没有意识到这本就是罗贯中的原意。毛纶父子出于浅薄的好恶,对罗贯中的原著进行带有倾向性的修改,但由于其水平低微,也只能在语言的倾向性上修饰,而没有能力重新编写故事,也看不懂故事背后的涵义,结果给原著的艺术性、逻辑性、思想性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SIZE=3]未完,待续……[/SIZE]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