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关于“工分制”的惨痛回忆 -- 嘎嘎

共:💬118 🌺123 🌵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关于“工分制”的惨痛回忆

    半个老乡njyd提出了“工分”这个可能为大多数城市里出生长大的伙计们不太清楚的词儿,引起了我那惨痛的回忆。在这里我想就自家的经历(还有两三个伙计可能也有类似的经历吧)对“工分制”的正反作用做个总结。鉴于不知放在哪噶哒合适,就暂时存放在这儿吧。

    首先如njyd所说,“工分制”是替代“大锅饭”这一极其不合理的制度的一大进步。引入“大锅饭”的初衷或许真的是为了体现人人平等,然而在粮食极度缺乏的时候,却不得不先照顾那些具有劳动能力的青壮年,这样的结果导致了很多老人和小孩患了“水肿病”,也就是蛋白质严重缺乏,我那未曾谋面的祖父因此不幸去世。但总的说来,我老家因饥饿而死的还是曲指可数的。但“大锅饭”这一运作方式后来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由此解散。

    “大锅饭”解体之后划分了“生产大队”,下辖六至九个“生产小队”,每小队约一百户人家,各家自行生火做饭,但统一生产劳动。每天天刚蒙蒙亮,烂炮弹皮敲出的响声清脆地回响在山间,召集着各家的“劳动力”们按头一天散工之前安排好的行动路线匆匆而出。那时我们这些未及上学的小孩子基本上还在睡梦之中。中午劳动力们可有较短时间散工回家吃“午饭”,其实基本上都没有“午饭”吃,而是回家趁机割点草,或者给自家菜园子浇几瓢水又得匆匆上工去了。而每到夜色朦胧之时,那块烂炮弹皮才会被再次敲响。没有老人照顾的小孩,象我和弟弟早就惶惶地在暮色中等待晚归的母亲,一脸的清泪和着稀鼻涕。

    可惜的是,这样的高“强度”劳作方式却依然是“食不裹腹”。尤其是对我家来说,父亲是“吃国家粮”的,我妈一个人挣的“工分”还要养活我和弟弟。虽然毛爷爷说了“妇女能顶半边天”,计算“工分”的时候却不是这样:一个男劳力一天算一个“工分”,一个妇女一天只能算半个“工分”,而不管你们干的活是否一样多或者干得一样好。这样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人哄地皮,地皮哄肚皮”的结果,地里的庄稼永远都是一副营养不良的症状,收获季节也很难有啥喜悦的心情。对于那些劳力多的人家来说,收获完了多少能分到足以糊口的粮食,而我妈常常是空着“荚背”(一种竹编的可以背在背上的容器)红肿着双眼回家,因为我家连上一年的“倒找款”都没有付清。想想也是,父亲一年到头从牙缝缝里省下的工资还不足60块,咱家要应付的“倒找款”倒有140多。因此我妈陪嫁过来的几个大大小小的柜子几乎从来都是空着的。

    为了多挣点“工分”,我家开始为生产队养牛。养一头牛每天可算半个“工分”,不得已,我和弟弟大概五六岁的时候就开始放牛,而我妈还得在散工之后匆匆割上一背兜的草回来。即便如此,我和弟弟也只放过几个月的牛。当时那个生产队长对我家“格外照顾”,总是挑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我妈过不去,终于在养了没几个月牛之后,在年关靠近之前带着生产队的会计逼上门来讨要“倒找款”,一无所获之余牵走了可以为我家每天多挣半个工分的那条水牛。我至今还能清楚地记得我妈涕泪纵横,木然无语的情形。

    然而即便在那样艰苦的岁月里,生产队还得为城市里的“工人老大哥”们做出牺牲。政府几乎是强制性地以很低的价格要求每个生产队每年提供多少头猪。在生产队集中饲养了好几年却根本就不能完成这一任务的时候,我妈求爹爹告奶奶地终于获得了养两头猪的任务,这大概能为我家一年多挣出两百多个工分。以至于后来我妈干脆又承担了生产队提供多少斤蚕茧的任务,起早贪黑地养起了蚕来。慢慢地居然积累了更多的工分,虽然还要给生产队提供“倒找款”,但我父亲那点微薄的薪水已经可以承担得了。

    农村真正的转机出现在“包产到户”之后,地是那几块地,人也还是那些人,然而庄稼却完全不是过去那些庄稼了。在承包土地之后的第一个收获季节,我家的玉米长度上基本有过去种的玉米的三到四倍,最大个的有一尺多长。也正是那一年,我家那些空了十几年的柜子装满了玉米小麦水稻;也正是那一年,我家真正意义上地杀了第一头“年猪”,因为给政府上交了一头猪,所以可以保留整个一头猪,而不像以往那样没有“年猪”可杀,或者只能保留半头瘦骨嶙峋的“年猪”。收获的喜悦年继一年,几乎家家户户都随便用竹席子将半个房间隔开,直接往里面倾倒粮食,发生了有一家老鼠在半墙根打了个洞,漏了一地水稻的趣事。

    我一直在想那个年代为何会发生食不果腹的惨剧,或许人的本性都是自私的,只不过当年那“狠斗私字一闪念”之类的思想工作抓得很严,压制住未能表现出来而已。“工分制”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大锅饭”,干多干少,干得好干得坏没有差别,注定人人都不愿尽力而为。而“包产到户”后却是有多大付出,就能得到多大的回报,所以家家都对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倾注了心血。由此可见,人之欲望可以疏,而不能堵。

    不过,当年政府强制性地让各“生产队”出动劳力修建水库公路机耕道,却为老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直到今天,在动辄就发生山体滑坡的年头,那些水库堰塘还毫发无损,起着旱涝保收的作用。而政府花钱让老乡们新修建的水渠能维持一两年就呜呼哀哉的都算是长寿了。这,又是另外一种感慨了吧。

    元宝推荐:爱菊轩,
    • 家园
    • 家园 请教。

      请教。

      所有问题都从你的贴子(包括谈副业的贴子)里叙述的情况而产生,这些贴子都在这里,所以不赘述了。

      1、分出“生产队”应是58年、59年的事,那么你“那未曾谋面的祖父因此不幸去世”,大约在60年前后吧。你祖父倒了,好比家里顶梁柱倒了,你父亲、你叔叔却能进中学上学,好象给人的印象,当时你祖父的家里境况不错,否则怎么能同时供两个中学生上学?

      (农村来的网友定能理解两个农家孩子上中学的含义)

      2、你父亲66年毕业后回即到家乡的中学教书,按正常年龄推算,他一定要工作几年才会娶妻结婚,那么你和弟弟出生大约在70年代初了,等到你们小哥俩5、6岁,那时差不多文革快结束或已经结束了,这时你们才放牛?放牛时,放牛娃一般做什么?

      3、你父亲教书的学校离家远么?为什么“我妈求爹爹告奶奶地终于获得了养两头猪的任务”?真是闻所未闻呢,小猪居然是生产对提供的(生产队也是化钱去买来吧),小猪死了怎么办,陪吗?生病了?最后的生猪重量达标是多少?如何换算成工分?为什么不让个体养猪?……

      4、在文革结束前生产队有没有“副业”,例如你举例的种蘑菇、养蚕等,换句话说,这些副业开始的时间?既然种中药材是集体化的,跟种水稻、油菜一样,那总有人担负这些活儿,这活儿工分另算?

      5、“父亲一年到头从牙缝缝里省下的工资还不足60块,咱家要应付的“倒找款”倒有140多”。这么说来,你母亲辛勤劳动一年挣不到(140-60=80块)钱,可是按照有种蘑菇、养蚕、种中药材等副业,加上农业,整个生产队的经济规模好象不小,但效益仍很差。然而当时农业(主业,加不加副业?),却也能供两个孩子上中学什么,不有点自相矛盾么?

      • 家园 皖南一带比较重视教育

        一般人都能上小学,象楼主这样的知识分子家庭上初中是完全可能的。

        补充下,我老头74年当的教师

        月工资32块五

      • 家园 您如果真是77级皖南农村的,就不会问出这个问题

        你祖父倒了,好比家里顶梁柱倒了,你父亲、你叔叔却能进中学上学,好象给人的印象,当时你祖父的家里境况不错,否则怎么能同时供两个中学生上学?

        (农村来的网友定能理解两个农家孩子上中学的含义)

      • 家园 算算看

        嘎嘎父亲66年中专毕业,2006 年居然退休了。

        那就是说他父亲上师范的年龄比较大了。

        否则按部就班的学生中专毕业,2006年肯定不到

        60岁。

        嘎嘎老大说不定他父亲上师范前就出生了。

        早年上初中又不花什么钱,如何不能应付。

        • 家园 农村早退休的多得很

          未必非得等到60岁

          我们那儿退跟不退工资水平都一样。

          有机会歇着不是更舒服?

        • 家园 错!

          我父亲退休的时候确实没满60岁,是别的原因。不过今年都64了。这个十八亩还以为一解放了就建立了学校呢,荒谬啊!我父亲当年念的是私墅,至于后来如何转换成初中就得考古了。下一次再跟他谈吧。

          我上学由于是教师子女,不交学费(那几块钱也是个大麻烦啊)。

          • 错!
            家园 误导

            看来你误导大伙了,我估计令尊三年困难时期

            已经在师范里了,因此在您爷爷去世时还能继续

            在免费的师范学校里呆着。毕业不是文革前夕,

            而是60年代初期。然后仍然赶在70年代以前生了

            老兄你。要是你文革前出生,令尊恐怕也没那份

            热情去革命....

            • 误导
              家园 没有误导,是有人误解:))))

              你可以看出我说的是解放后农村的政策是很成问题的,并不只限于文革期间。当然没经历过的很多事纯属道听途说,但有多方证据表明这些说法是成立的,举个例子:大锅饭期间组织队伍砸铁锅,那时还真是普遍现象。

    • 家园 看了楼下诸位的帖子,俺也来说说俺知道的情况吧。

        俺是正儿八经的师范学校毕业生。

        俺幼年至工作之初所居之地属于城乡结合部,当时叫公社,后来叫乡,但属于市内建成区。家严是工人,属于吃国家粮的;家慈是农民,是市区里的农村户口。

      1、师范的级别及毕业生身份问题。

        师范类学校分中等师范及高等师范(建国后不久似乎就取消了初等师范学校,因此讨论60年代后的事似乎不必涉及了)。

        中等师范学校的名字一般叫“(XX省)YY师范学校”,正常情况下招收的是初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历者,学制三年。当然这只是正常情况下。在文革结束后一段时间,因为师资力量的极度缺乏,全国大范围内都曾经有一段时间内招收过高中学历者,学制各地不同,有的是一年,有的是两年。不过据我所知,大多数地区都是一年。毕业后正常的去向是到小学当教师,个别人有去初中的。

        高等师范包括师范专科学校和师范大学,学校的名字一般叫“XX(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简称师专)、“XX师范大学”(简称师大)。通常师范大学是大学本科(简称大本或大学),学制一般是4年,师范专科学校是大学专科(简称大专),通常学制是3年,个别有2年的。这些学校的毕业生去向一般是大学教高中,大专教初中。但那时大多数城市里的中学都是完全中学,即5年(80年代后改6年)一贯制,因此这些人教初中或高中很多都是由所在学校决定的。县里一般初、高中分设,因此这些人的区别比较明显些。

        以上这三种学校毕业生均是国家干部。中等师范生毕业转正定级后为行政24级,大专、大学依次上推。

        另外文革及以后一段期间有很多以工代干、顶替等情况,这些人的情况就比较复杂了,有的拿工人工资,有的拿干部工资。

        正式国家干部的工资,在全国11个工资区内,没有任何一个区的工资会低到十几元钱。即使是学徒工,最低也是16元,并且每年都要涨(好象是每年涨2元,最长学徒3年),出徒后也得20多元。

        2、农村地区家里有吃皇粮的

        农村地区如果家里有吃皇粮的,家庭生活水平如何要看两个方面:一个是家庭负担情况;另一个是看当地生产小队对待这种家庭是什么态度。

        家庭负担情况对家庭生活水平的影响简单明了,负担重就生活困难,负担轻自然就稍好一些。而生产小队的态度对负担重的家庭的影响就很关键了。

        以我的家庭为例,我母亲所在的生产小队对这种情况的家庭可以说是非常歧视的。农忙时,重活累活派给我母亲她们,干不干就这些活;农闲时,一大早出来到街上等着,队长分完了以后对这几个工人(或干部)家属说,没活了,回家吧。我弟兄三人,因此我家年年得给队里倒找钱。以我父亲每月37元的工资,生活非常艰难。而队里一个情况与我家完全一样的家庭,因为男主人是队长的弟弟,因此女主人农忙时就可以干一些轻活,农闲时也可能有活干,他们家的生活要比我们家好得多得多。

        家慈至今记得,那些年月,新鲜葱上市时,看着别人买来吃只能干咽口水,家严粮本上的细粮都是换给他的同事,以便能够得到多一点的粗粮且价格还低。我之所以上师范学校,原因就是因为上师范学校国家给的补助多一点,家里基本不需要花钱就可以上完学,并且毕业后还能挣工资补贴家用。

        3、民办教师

        民办教师各地的情况不同,根据我所了解的情况,基本上是稍富裕的地区、当地乡村干部重视教育的地区民办教师的待遇稍高点。有的是直接给钱,从几块钱到十几块钱不等,有的是算工分,有的是给一些实物补助。

        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只是说一些我了解或亲身经历的情况,也许不具有代表性,只是说一些事实。

    • 家园 每次听到有人向往“改革开放以前美好纯真的岁月”

      我对这些人的评价只有一个字:胡说八道

      嘎兄的好文章好历史。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