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盛唐高歌 -- 月华斋

共:💬21 🌺2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盛唐高歌

    盛唐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即使是在已经换了人间的今天,仍让无数人为之梦萦魂牵。

    一度思索为何盛唐会产生如此强大的吸引力,因为看来并不仅仅是歌舞升平那样简单。有人认为是盛唐时期四方来朝, 万国俯首的气势能够烘托华夏民族的自豪感,但是这种霸气按我的理解应该并非中华文明的主旋律。

    盛唐,狭义指的应该就是开元盛世那一段时间,但是这段时间是如此的短暂,犹如昙花一现;如果仅仅是追忆这种短暂的繁荣,中国历史上应该有不少,乾隆下江南时的排场也称得上够大。

    如果将时间扩展开来,将盛唐从贞观年间开始算起,直到玄宗晚期,时间便长了一些。但是这段时间并不是一个十分太平的时期,不仅时常和突厥的冲突,还有对高丽的战争,政治上的动荡更加严重,武周时期曾用酷吏搞得政坛上一片血雨腥风。

    而且,唐代的生产力虽然相对较高,但是平民的生活应该不会太好。长安的繁花似锦绝不是简单的一日之功,而唐代贵族的奢华生活又不知会耗费掉多少人的血汗。

    但是无论如何,盛唐,依旧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后代的向往,成为中国一段最辉煌的回忆。

    究竟是什么,造就了盛唐永恒的美丽?

    点看全图

    大明宫含元殿复原图,大明宫面积是紫禁城的三倍

    想了很久,然后认为应该是思想的自由。

    唐代,思想的开放和自由达到了最高峰,是跌入程朱理学深渊前最后的辉煌。

    第一次的思想的百花齐放是战国,不过那时候一是战乱,二是国家分裂,影响深远气候不大,随后秦焚书坑儒,汉先老后儒,不是“大清洗”,就是“搞运动”,三国两晋南北朝就不提了,根本就没有时间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

    然后,骤然地,就又统一了。有趣的是,那时候政权的更迭引起的社会动荡相对较小,李渊夺位,玄武门之变,武周和李唐之间的反复,虽然都有着血腥的历史,却并未引起大规模的战争,从宋太祖“黄袍加身”之后,这种事情就渐渐少了,到明代,燕王朱棣打了那么长时间的仗才夺了侄子的皇位;清代就更惨了,雍正就因为即位过程不是那么明确,在位的时候就颇为委屈,心理阴影最终伴了他一生。

    唐代,胜者为王败者寇,谁有能力夺得皇位,大家就拥戴谁为强者,哪怕他是一个女人。这种心态,颇有些接近西方的思想,话筒就在前面放着,就看你是否能够得到发言权。这种模式下产生的统治者便自信满满,毕竟是风风雨雨打拼上来的,自信,于是就宽容,于是便赋予了文学和思想发展的充足的空间;而同时,唐代又是独一无二的女性光明正大参政的时期,虽然武周时代不长,但是武则天实际统治时间很长,女性总是感性的成分较多一些,武则天又是一个如此出色的女性,她将感性的精神和理性的社会相结合,对盛唐时期繁花似锦的文化图腾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于是,从那时起,长安的繁荣,应该便成为人民“幸福感”的一个组成部分。

    至少,广大的才子们,是很以唐代的繁荣而自豪的。那份繁荣,也许并不属于他们,但是是他们骄傲的一部分;更何况,凭借华丽的诗文,便可以在频繁的沙龙上技惊四座,甚至平步青云。

    于是,唐代的盛况,便在才子的手下更加的花团锦簇起来,

    “昨夜风开露井桃,

    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

    帘外春寒赐锦袍。”

    秾词艳曲,居然都是描写着宫廷里并不属于自己的生活;在文字狱横行的清代,谁还敢这么做。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袍?宫人扫御床。”

    浓浓软软的诗情画意,掩盖了皇权争夺战的残酷,就连边关将士的悲苦和血泪,也都被披上了浪漫的色彩,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更何况,还有谁能抵得住王维的潇洒和李白的万古风流!

    这些文人墨客,将文化图腾编制成一个巨大的光环,笼罩在盛唐的上空。

    在这个光环的映照下,整个民族的自信都勃发了生机。

    唐代的服装、建筑无不大气、流畅、雍容华贵,仪态万方,看唐代的楼阁, 凌驾于地平线之上,渺然有仙境之感;而明清建筑便多隐藏于山水之中,益发含蓄。

    点看全图

    唐代建筑

    点看全图

    大明宫想象图

    而盛唐时期对唯美的追求,也应该是当今日剧韩流所无法比拟的;日韩只不过是在个人的情感上做文章,而在盛唐,对美的追求和捍卫,应该是整个民族的共同追求吧?

    点看全图

    唐代服饰,这个项链有些蛇足,我感觉唐代女子们是不太注重项链这个装饰的。

    只是外表的美,终归还是湮没了。杨玉环的美丽间接导致了安史之乱,愤怒的人群把矛头指向了她。东方特洛伊的故事没有上演,没有人愿意为这个绝世美女打十年仗。并不是她没有海伦美丽,而是海伦仅仅会倾城,而她将倾国。

    可是,精神上的美丽毕竟留下来了,那些诗和美丽的文字,还有对精神境界的追求,终究成为了中华文明的图腾。文字和思想渐渐被理学思想束缚、压抑,精神境界的追求却在历史的流沙中凝固成了中华民族的国魂,忠,孝,义,情这些难以用拉丁字母进行直译的汉字包含了太多的内涵,丰富到已经形成了一种模糊的定义,我们心领神会而难以用语言表达。

    我看见在盛唐清晨的阳光里,一位女子站在高耸入云的楼端自由地歌唱。她的歌声传向四方,让各地的人们为之景仰。

    我想,相比之盛唐,也许我们需要找回的只不过是那种自信,那种激情。

    一笑。

    关键词(Tags): #盛唐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盛唐是水那边的伊人

      严格来说,盛唐之所以成为盛唐,因为后来衰败了。

      盛唐不是完美的时代,只不过,总体上来说,那是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后世依然在发展,但成就全面达到盛唐的时期的可比较水平的时代,再也没有出现过,直到今天。

      曾经极度强盛的唐,对今天的人来说,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梦,但却远比梦要实在。我们对现在的地位不满,我们对曾经的辉煌向往,我们对未来充满了野心,这就是我们会对盛唐顶礼膜拜的原因。

      一个旱鸭子光棍,隔着连绵不绝的滔滔江水,指着对岸一位窈窕淑女,大喊道:“娶妻当如此!”其他旱鸭子光棍纷纷点头认同。

      盛唐与那窈窕淑女的作用相同,给人一个形象具体的目标。而且,盛唐就是我们的过去(虽然久远了些),这也让我们怀有复兴的自信,我们应该而且可以成为超级大国!(要是菲律宾号称以大英帝国为榜样,我们肯定会说:“XXX,就你……XXX”)这大概有基因方面的考虑……

      唐朝的自由恐怕远非想像的那样好,尤其对女性来说。女人统治国家时,也并不浪漫。请君入瓮的典故就是出自那个时候。

      唐朝人与众不同的是他们的心态,平和、自信、开放、宽容。这种心态以前未曾有过,后来再未曾出现过。唐集过去的大成,又成为了后世的典范,同时有深远的国际影响。所有这些,都使盛唐的历史地位显得无比重要。

    • 家园 MM这么喜欢唐诗

      诗歌也是有个发展过程。《诗经》中的诗,均为四言,一直到曹操的诗还是四言诗最多。五言七言诗恰恰是在魏晋南北朝时崛起发展。如果我没有记错,奠定后世五言诗基础的人是曹丕,曹丕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首真正意义上七言诗的作者。

      任何繁华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唐诗某种意义上也是唐朝的一个缩影,历经几百年的积累洗礼(尽管过程有点残酷),才奠定了唐朝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各个方面上的繁荣。汉唐之强盛,很大程度上在于经过过去几百年的洗礼,能生存下来的都是精华。他们正好是集大成者。

      • 家园 杜甫说苏李是吾师

        那就是很好的注脚了。

        唐在政治制度上在文化上都是一个时代的总结,所以也就格外耀眼了。

    • 家园 忘了在哪里看过,说含元殿的作用相当于午门还是太和门来着
    • 家园 据说现在正在大明宫遗址上要重新建一个

      阿门

      上帝宽恕这些吃饱了撑的人们吧

    • 家园 【文摘】轮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 家园 有一点倒是同意MM的推测

      唐朝平民的生活确实不会有想象的那么好,而且地位越低越倒霉。这个在唐朝是有法律保障的。

      http://www.talkcc.org/article/465725

    • 家园 我看,主要原因是因为之前混战了几百年,能活下来的都是精华
    • 家园 【请教】不知道唐代思想自由在什么地方?

      老兄说:

      究竟是什么,造就了盛唐永恒的美丽?

      想了很久,然后认为应该是思想的自由。

      唐代,思想的开放和自由达到了最高峰,是跌入程朱理学深渊前最后的辉煌。

      第一次的思想的百花齐放是战国,不过那时候一是战乱,二是国家分裂,影响深远气候不大,随后秦焚书坑儒,汉先老后儒,不是“大清洗”,就是“搞运动”,三国两晋南北朝就不提了,根本就没有时间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

      看了半天,没明白唐朝的所谓“思想的开放和自由达到了最高峰”到底表现在哪里?是如春秋战国孟子那样可以大声地对君王说“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还是可以正大光明的高唱“帝力于我何有哉?”根本不尿皇帝那一壶?

      秦始皇焚书坑儒可算“清洗”,汉朝怎么就算搞运动了?运动是这么搞法的吗?三国两晋南北朝没有时间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怎么我听说人家就好“清谈”呢?再说了,感情人家“建安七子”,“乐府诗”都是不值一提?要知道汉语分为“平上去入”就是这个时代的事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积累,唐朝的精神文明能从石头里蹦出来?

      唐朝的确是诗歌的高峰。唐朝前期也的确是国力鼎盛。唐朝也的确有敢于直谏的大臣和能够拿谏的皇帝。但是这并不能够反推出思想的自由。和诸子百家的时代相比,除了外来的佛教,唐人的思想根本脱不出前人的范畴。而唐朝实行的科举制度恰恰是后世软性思想禁锢的滥觞。

      • 家园 有点不妥,与君商榷

        唐朝实行的科举制度恰恰是后世软性思想禁锢的滥觞

        现代考试制度的先祖。官员选拔从门阀政治中解脱出来这是一大进步。所谓禁锢不是考试制度的问题。是考试内容的问题。这是时代的局限性。你不能让唐朝人考宏观经济学阿!问题是一千多年后的人考的内容还和她差不多。这就是问题了。不能怪唐朝人

      • 家园 我对唐史一知半解,胡聊两句

        唐代的思想自由,主要是体现为强大国力导致的自信与从容,也就是博大的包容性。

        三夷教和外来移民,在唐代得到尊重和发展的自由。这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罕有的开放举动。汉代接纳了佛教,宋至明始终包容犹太人,清代役使罗斯降卒,但整体上不如唐的开放与恢宏。

    • 家园 安史之乱是杨玉环间接引起的?

      老兄说:

      杨玉环的美丽间接导致了安史之乱,愤怒的人群把矛头指向了她。

      “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安史之乱又关太真何事?莫非没有杨玉环,安禄山就不反了不成?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