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面对王崴GG留下的坑,我觉得应该做点什么 -- 月树

共:💬115 🌺23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死海古卷好象近年来的名头很响。

        有地方下载一观吗?

      • 家园 先花,然后提一个小小疑问

        景教的前身,应为基督教聂斯托利派,该派别主张基督二性二位说。否认基督的神性与人性结合为一个本体,认为是神性本体附在人性本体上。

        而埃塞俄比亚的科普特教会,我以前不太清楚,特意去查了一下:

        科普特教会是基督教东派教会之一,属一性论派。

         科普特一词是7世纪中叶阿拉伯人占领埃及时对埃及居民的称呼,后专指信奉科普特礼仪的基督教信仰者。431年以弗所会议后,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区的修道士优提克斯提出基督只有神性,其人性已经融合于神性之中的一性论主张,他所代表的基督论思想在埃及等地受到普遍拥护。这些地区的一性论派反对卡尔西顿信经以及正统教会关于基督一位二性的教义,逐渐和东方正统教会脱离,形成独立的一性论派教会。

        这样看来,虽然二者都被正统教会认为异端,但似乎还不是一回事。且科普特教会似乎由亚历山大教团分裂而来,好像只活跃在埃及和埃塞地区,或与西亚无关。

        吹毛求疵了

      • 家园 埃塞那里信奉基督教历史很长的

        从阿克苏姆王国开始,那段时间修建的很多教堂现在还保留着。

      • 家园 传说约柜就在埃塞俄比亚

        好像真品在某个城市由僧侣守护着,但全国所有的教堂都有一个copy,据说是所罗门的儿媳夏尔巴女王带回娘家的

      • 家园 Discovery有一期节目就是探索东非的基督教分布

        埃塞俄比亚的和尚们骄傲地说:“基督教正宗在非洲!”

        东非真是个神奇的地方...

    • 家园 花一下
    • 家园 小山同志俺崇拜你……给俺签个名吧!

      这年头像你这样有理想有追求的好人真是不多了。

      可惜我对非洲的事情知之甚少,没有办法帮忙。

      只好用抢沙发和献花一类大俗方法来为你加油了。

    • 家园 小山写得好

      也许我们都可以做一点。

      王崴应该为有这样的朋友而欣慰呢,身前身后,都是小山帮他忙。

      从爱王崴那里看到了整理的书稿,挺吃惊的,王崴写的东西比我想得多,他的文章中还有很多线索没有写下去,可惜。

    • 家园 【原创】“埃厄之争”,一个没有讲完的故事(一)

      王崴GG的故事第五章讲到,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与厄立特里亚解放阵线在“革命形式一片大好”的1970年起居然打起内战,一直打到到1974年,王崴GG在这里没有说透,两派分裂乃至自相残杀,归根究底其实为了厄建国后的基本国策,是建立一个伊斯兰国家,还是建立起一个多元文化的世俗国家。“厄解阵ELF”坚持前一种建国方针,“厄人阵PFD”却把后一种建国方针作为自己的政治理念。有这种情况不奇怪,因为整个厄地区的居民信仰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就是对半开。那位王崴GG笔下的厄人阵风云人物伊萨亚斯就是一位基督徒。

      一般来说,武装起来的伊斯兰政团对“异教徒”的器量都那个了点,算是传承千年的传统吧,何况又是关于建国的两条路线斗争,于是两者在1970年厄独立运动刚刚“如烈火般燃遍全国”的时候便打得一塌糊涂起来。

      可是1974年门格斯图上校的政变,把一切都改变了。

      这里有个细节必须交待清楚,门格斯图上校的政变是在1974年,但他本人上台是在1977年,其中的3年,既是埃塞军政府内部倾轧的三年,也是对厄一切抵抗组织血腥镇压的三年,相关详细情况,萨大有专文叙述,我就不多提了。军政府上台的理由原本就有不满皇帝对厄“叛乱”指挥无能一说,一朝权力在手,自然对ELF与PFD一视同仁的下狠手。其结果生生打成了“在民族危亡之际两党摈弃前嫌,枪口一致对外”的局面了。

      王崴GG在文中第五章将“厄人阵PFD”在1974至1977年间的反围剿斗争讲得很详细,厄人阵之所以能打得这样好,除了埃塞的策略失误,人民战士斗志昂扬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拥有一支素质不错的军官团,其核心是一批“海龟”,而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那位伊萨亚斯同志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这里我要暴个料,王崴GG在文中第四章讲述伊萨亚斯时是这样描述的:“伊萨亚斯扔下书本,回到家乡。1965年正式成为“厄立特里亚解放阵线”成员,一年之后就已经升任高级指挥位置(要不说知识分子在革命中发挥重要作用呢)”。这位老伊同志为什么会在一年之内升任高级指挥位置呢?那是因为在这一年之内,他接受组织委派,出国学习革命去了。

      知道是哪一国吗?中国!!!

      1966年11月至1967年10月,伊萨亚斯在中国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学习了整整一年!!!

      回去之后,眼界大开,就开始了“将毛泽东思想普遍真理与厄立特里亚斗争现实相结合”的革命历程,以致于再也不屑与厄解阵那帮土包子在一个锅里搅食了。

      说起来,毛主席时代的中国在上世纪60~70年代在非洲政治行动其实可以蒸个大包子,可惜我功力暂时不足,一时半会是蒸不成了。

      土鳖扛铁牛

      • 家园 南京的军校里黑非洲的留学生也算是一景

        国庆节一过,就穿军大衣。

        别人都没暖气,就他们的宿舍有,进去直冒汗。

        别看是黑鬼,几乎都是somebody,还摆架子。

        其实就是来讨饭的还摆酷。

      • 家园 【原创】“埃厄之争”,一个没有讲完的故事(二)

        话分两头,其实埃塞在1974年至1977年的日子不好过,貌似无能的皇帝被推翻了,可是随之推翻的是国家秩序,埃塞是一个多文化多民族的国家,诸多历史和现实经验证明,这样的国家一旦原有的国家秩序被打乱,问题决不是一般的严重,埃塞的北部聚集着提格雷人;中部包括整个埃塞俄比亚高原地区以奥罗莫族与阿姆哈拉族为主,这两个埃塞人口最多的民族加在一起占了埃塞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二;而南部与东部欧加登地区(就是地图上埃塞伸向索马里与印度洋的那个尖尖)散布着索马里诸族部落;各民族间矛盾重重,埃塞前王室来自阿姆哈拉族,提格雷人是阿姆哈拉族的旁支,这两个民族组成阿比西尼亚族群,信仰基督教,论起族源,居然与犹太人连成一支!!而两族之间的关系也是几百年的一言难禁,这里就不蒸包子了。而中部的奥罗莫族可以说是埃塞真正的土著居民,但在当时,他们被称为盖丁人,在阿姆哈拉语,“盖丁”的意思竟然是“奴隶”!!他们和阿比西尼亚族群,尤其是阿姆哈拉族之间的关系可想而知。至于南部的索马里诸族,那更是清一色的穆斯林。这样一个国家在非洲可以说是非常独特了。在王朝没有被推翻之前,虽然摩擦不断,局部地区开始糜烂,但大家名义上还在一个共主之下,王朝一旦推翻,所有非阿姆哈拉族的族群便开始动心思:我们是不是也该干点什么了?!

        在这样一个民族矛盾的随着王室垮台而愈演愈烈的时候,埃塞军政府却内讧不断,各方势力自相残杀,每一次变动,都有一批具有战争经验的军官被清洗,继续动摇着埃塞的国家基础。不仅ELF与PFD在厄立特里亚联手闹得欢,全国各地都在起狼烟,1976年底1977年初,中部的奥罗莫人扯起了“奥罗莫民族解放阵线(OLF)”的大旗,北部的“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TPLF)”悄然出现,从此登上历史舞台;东部欧加登地区的索马里人则建立了“西索马里民族解放阵线(WSLF)”,就连阿姆哈拉族内部,都出现了如“埃塞俄比亚民主同盟(EDU)”这样的反政府武装组织。

        更要命的是,内乱频繁必引外敌,北方此章暂且不提,单是南邻的索马里,就乘着这个时机,在自认为是自家兄弟的西索马里民族解放阵线(WSLF)引导下,举兵进入欧加登地区,目的就是借机在索马里南北之间再建一个西索马里,从而在埃塞俄比亚南部建立一个大索马里国。

        所谓内忧外患,必有大事,就在1976年至1977年间,埃塞俄比亚发生了三件事:

        首先,美国人走了;

        然后,门格斯图政变上台了;

        最后,苏联人来了。

        土鳖扛铁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