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谈“以夷制夷”和“国际公法” -- 温相

共:💬33 🌺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谈“以夷制夷”和“国际公法”

    我们知道,满清末年的李鸿章最喜欢高谈他的以夷制夷的

    观点,此外,就是他动辄就套用国际公法来钳制朝官的言论,似乎此法一出,海宴河清了。然而,蒙羞春帆楼于前,获辱太和殿其后,以夷制夷变成了合而谋我,国际公法成了国际非法,何以至此呢?

    首先,以夷制夷的前提是要保证在自身政治、军事、财政

    上的绝对优势,比如满清在境内对于西藏、天山南北两路的用兵,最后都要归结为以夷制夷,也就是使用和平演变的方式代替征服和屠杀。但是,如果没有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多次反复的讨伐,这个结论是不会成立的,所谓

    临之以威,加之以信正是这个道理。荒唐的是李鸿章等人

    哗然不知外务,徒以僵化效法先祖为能事,结果,非但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反而为人所乘,中俄密约就是一个极其明显的例子。

    其次,国际公法的贯彻也是在主权获得保障的基础上才能

    有效的完成的。国际公法,其实换言之就是国际间的道德

    之公认的法律准绳。李鸿章在中日冲突之前,一再向朝廷

    表示,日本不会不顾万国公法于不顾的。这也是他昧于世界和自己的形势所作出的错误判断。一个政治、军事完全

    出于被动、主权基本不能自主的国家在国际上是没有公法

    可以为他提供保障的,这也就是南联盟的总统最终不免要

    走进海牙国际法庭的主因。国于国之间的交往,如果奢谈

    道德和公法,那一定是在某一方已经无法采取其他有力方式回击对方的无理的情况下提出的,否则,就是借口或者

    企图利用国际公法来作大文章,比如1991年美国出兵海湾

    ,便是一个十分恰当的使用了国际公法提高本国声誉和利益的范例。

    回过头看,我们就会理解左宗棠为什么大声疾呼,国家不可徒然依赖外力,只有徐图自强才是正论的本源所在。我们中国在近现代的外交领域中多次的努力之所以归于失败

    ,不是中国人不热爱和平,而是希望和平掩盖一切;不是

    不懂技巧,而是希望技巧能代替原则。事实教育了我们,

    当蒋介石再度效法李鸿章的时候,试图通过国联、德国来

    化解日本对中国的咄咄逼人的局势,他得到的是比李鸿章

    更加不如的下场--伪满洲国的诞生和南京大屠杀的出现

    ,历史有时候是会重演的,前提是你走在前人的覆辙之下

    而不觉。

    • 家园 重温一年前的好文,真是感慨万分。

      蒋介石和李鸿章实在是有太多的相似之处,更巧的是两个人都千载难逢的遭遇了民族危机。若非列强欺上门来,此二公或许和汪都能欺世盗名数百年。

      困难就是个试金石,在这块试金石面前,想不被打回原形都困难。说起差距,都很难和当时抗美援朝时双方的差距相提并论。前段时间可能大家都看过志愿军狙击手的专题,那是什么样的装备?中国志愿军简直和美军差了两代,可是结果就是迥然不同,这很能反映问题。龟缩台湾的国民党军队人数不算少,装备更是精良,更何况搜刮了国内大部财富,无论如何比当年的一小股工农红军要强得多,为何就不见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打出“攘外必须安内”的旗号来?而是一门心思的对付美军,并最终取得战略上的胜利?

      人和人就是不一样,该接受耻辱的如何辩驳都是苍白无力的。

      • 家园 按照一些大侠的观点:

        现政府就是给他们骂的,谁让你是政府来着,所以,沿着他们的思路我们再回头看看当年那个攘外必先安内的国民政府会是什么好东西吗?

    • 家园 国家不可徒然依赖外力,只有徐图自强才是正论
    • 家园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风云:

      每一次战败其实都是中国政府自己打败了自己。鸦片战争

      无论是第一次还是第二次,中国政府所作的准备要么就是

      浪战,要么就是溃退,全无定略。中法战争本来法国已经

      是内外交困,然而,李鸿章以所谓的无百年不和之战为理由和法国人谈和,这件事影响是最坏的,中国在战胜的有利条件之下,居然还要卑躬屈膝的言和,就此让外国列强

      洞悉内里。甲午海战就不用多说了,日军本来就是毙敌一万,自损八千的结果,没想到捞到了那么大的便宜。

      现在一旦说起以往的耻辱史来似乎都要归结为制度之败,

      当然腐朽的满清自然不是新兴的资本主义的对手,但是,

      我们抗美援朝、抗美援越之时,是不是自己的制度已经真的超越了西方的民主政治呢?当然,要是按照马克思的说法,社会主义确实超越来资本主义。哈哈,实际呢?

      可见,制度是主要因素,但是,就像战略不能完全替代战术一样。各有各的帐。

      • 家园 中国当时是输在全国资源的动员力上

        作为家天下和占全国少数的满族的民族政权,当权一方更多的是考虑如何确保家族和满族的利益,国家领土和利益,是在其下了。

      • 家园 不是制度的原因,那么什么能保证我们今后能够拥有正确的战略和战术呢?
      • 家园 好一个‘制度之败’!总结得好

        回复温相发表的主题:从鸦片战争到甲午风云:

        甲午战争不同于鸦片战争,不是大刀长矛对抗坚船利炮的战争。鸦片战争还有武器落后的借口,甲午战争可是势均力敌的呀。

        • 家园 还准备写一个关于:

          回复司马水镜发表的主题:好一个‘制度之败’!总结得好

          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中的亮点来正式阐述这个道理,届时欢迎水镜以及其他兄弟指正之。

      • 家园 这个例子有杀伤力,我这就不战而降。

        回复温相发表的主题:从鸦片战争到甲午风云:

    • 家园 温相是否苛责李鸿章

      回复温相发表的主题:【原创】谈“以夷制夷”和“国际公法”

      左宗棠的话是一句真理,但也是一句废话,那是八国联军大军压境的时候。把李换下来,让左爷去,他恐怕也不能把国家拯救出水火之中。我相信左爷倒能干出自己玉碎的事情,但是否于国有益,那就不见得。

      说得不对,请温相指正。

      • 家园 曾国藩说李鸿章:

        回复风声雨声读书声发表的主题:温相是否苛责李鸿章

        李少荃拼命做官。作为老师的曾国藩只能说到这里了,作为传承湘军文化的弟子,李鸿章合格,作为砥柱中流的首相(名义上是,文华殿大学士,清制,首辅)李鸿章不够

        ,就事论事,他有很多地方用不着苛责,而是掀开一看就知道内里。他对俾斯麦说有人夸他是东方俾斯麦,俾斯麦

        则作答:无人称呼我做西方李鸿章。

        • 家园 曾对李鸿章的评价恐怕是中肯的,但是

          回复温相发表的主题:曾国藩说李鸿章:

          李难道不是同曾一样:臣屡败屡战,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还有谁可以在晚清挽狂澜于既倒。

          • 家园 所谓清末的挽狂澜于既倒:

            回复风声雨声读书声发表的主题:曾对李鸿章的评价恐怕是中肯的,但是

            谁也做不到,我们没有苛责李鸿章这点,我们今天所计较的是他没有尽力。一个战士即使杀不死敌人,只要他尽力

            了,我们就没有理由责备他,比如周恩来,他在文革中的

            历史充满了扭曲,为什么时至今日人民还会谅解他呢?因为他尽力了。而李鸿章呢?他尽力了吗?他要保存的是他自己的淮系的实力,从甲午海战到东南互保,李二先生的

            所作所为不令人齿冷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