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反中医,方舟子从此衰落 -- 老平

共:💬70 🌺7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西为中用,洋为中用

        X光机当然可以给中医用。已经有中医院以各种外科手术出名了。

        只是疑惑的是X光机照得是什么呐?五脏?可是,可是,不是有著名中医说,中医中的五脏是不同于西医的,是功能性的,不是解剖学上的实质器官。那,照什么呢?

        比如“脾主统血”,可是手术去掉spleen的人也活的好好的。

        • 家园 给个链接

          外链出处

          • 家园 此脾即彼脾

            《难经.四十二难》中提及脾的重量长度后论及脾功能只涉及“裹血,温五脏”,可见中医与西医在解剖学上脾的功能概念是从实际解剖观察和临床实践中得出的,这一点不应有什么分歧

            中医脾有“主统血”的功能,从这几个字可以推出以下现代医学研究出的功能。高,实在是高:

            脾的功能

              (1)滤血:脾内滤血的主要部位是脾索和边缘区,此处含大量巨噬细胞,可吞噬清除血液中的病原体和衰老的血细胞。当脾肿大或机能亢进时,红细胞破坏过多,可引起贫血。脾切除后,血内的异形衰老红细胞大量增多。

              (2)免疫:侵入血内的病原体,如细菌、疟原虫和血吸虫等,可引起脾内发生免疫应答,脾的体积和内部结构也发生变化。体液免疫应答时,淋巴小结增多增大,脾索内浆细胞增多;细胞免疫应答时则脉周围淋巴鞘显著增厚。脾内的淋巴细胞中T细胞占40%,B细胞占55%,还有一些K细胞和NK细胞等。

              (3)造血:胚胎早期的脾有造血功能,但自骨髓开始造血后,脾渐变为一种淋巴器官,在抗原刺激下能产生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但脾内仍含有少量造血干细胞,当机体严重缺血或某些病理状态下,脾可以恢复造血功能。

              (4)储血:人脾的储血能力较小,约可储血40ml ,主要储于血窦内。脾肿大时其储血量也增大,当机体需血时,脾内平滑肌的收缩可将所储的血排入血循环,脾随即缩小。

              

            • 家园 不是推出,

              而是对比后相合,能够印证。

              但由于黄帝内经的横空出世,一个结论就搁在那里,再往前的文献找不到,从而使得如何得出这个结论就成了今人攻击的把柄。

              今人重新再来研究,研究结果能与之合。你后面列举的功能,想想那个统字(为什么不用生,不用其他字)?统其实非常精当。统:管理,治理的意思。滤血,免疫,造血,储血,哪一项不是在维护血液系统的“秩序”,用统血描述有何不对?现代研究恰恰是这一描述最好的注解.

      • 家园 某种意义上,中医爱好者和民间中医才是中医最大的危害

        其实,要证明中医是垃圾很简单。只要把人类的历史分段来看,对比中西医在这些段里面的效果就知道如何了。起码,中国的人均寿命、人口数量,绝对不会比别人差。如果中医真的是垃圾,中国人早灭绝了。就一个天花,还是中医最先发明种痘来防治的。

        1。这个证明方法很不简单,除非能够把灾荒、战乱等等因素都考虑进去。

        2。小时候胖不算胖,火药还是中国人发明的呢,结果后来让洋人的火炮炸个半死。

        3。非洲黑兄弟们至今还活着,但是我们不能说他们的医术很高明。

        中医是有效的,然而中医理论却是在胡说八道。这与中医产生年代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有关系,但是到了现在还要固守那套阴阳五行的话,中医真的是没希望了。

        • 家园 你的论点我赞成,论据很成问题。

          军区老中医治性病,大三阳的小广告,楼上的胃癌晚期,中医80%包治的断言确实对中医伤害不小。

          非洲黑兄弟们至今还活着,但是我们不能说他们的医术很高明

          非洲那么富饶,地域辽阔。人类的发源地。现在

          人口多少?古巴比伦人富甲中东,最后全国陷入性病之灾,无可战之兵,是亡国的原因之一。

          英国人用一条毯子传播天花杀死印第安人2000万。同样,天花传到中国,中国人发明了牛痘。

          我承认

          证明方法很不简单,除非能够把灾荒、战乱等等因素都考虑进去
          。这正是有赖于医学以外学者的严谨证明。众多河友研究经济,历史,军事的有很多。如有发明,焉莫大善。这也是外行人讨论中医的着力点。

          其他的涉及专业医学的,如方舟子,张功耀等文章,典型有中药木通的,青蒿鳖甲防治疟疾,内经论水肿等,谬种流传,不忍卒读,有失专业精神。还是免了吧。

          • 家园 印第安人与天花

            印第安人对天花没有免疫力,与印第安人的基因缺陷有关。

            一些学者认为,美洲印第安人是由跨过白令海到美洲的两三个家庭发展起来的。所以印第安人的基因多样性不够,因为最早的那两三个家庭基因不能抵抗天花,后来所有印第安人对天花都没有免疫力。

            而中国人不存在印第安人的问题,基因多样性可保证一定比例的人口存活。

            而且,印第安人的大量死亡主要并不是免疫力的问题。印第安人战败,大量人口被压缩到小块贫脊的土地上,饥饿、缺乏营养,不但对天花没有免疫力,对任何疾病的免疫力都不会高。而且,就是没有病,饿也会饿死的。

            • 家园 这个不敢苟同。

              基因多样性的确是遏制天花的原因之一。河里高人的确不少。送花。但因如此就淡视牛痘的作用, 显然不智。这是任何一本免疫教科书都不会不提的。

              印第安人的医学欠发达是有目共睹的。我之所以不提这个原因,是不想淡化主题。因为涉及到烈性传染病,强有力的国家体制也不可或缺,这方面印第安人当然也不行。扯开了也就扯远了。

      • 家园 我想知道那些反中医人士对天花防治有什么看法?

        究竟种痘是中医还是西医啊?难道古代中国人已经精通西医了?

    • 家园 我认为问题在于中国古典文化与现代科学的区别

      我认为问题在于中国古典文化与现代科学的本质区别,撇开后世的宗教理法不谈,只看先秦诸子的论说,会发现古人认识事物时,主张认识的主体和客体趋于统一,可以称其为内求法,那是一种不同于现代科学的认识方法(外求法,主客对立),古人通过内求发现了一些现代人无法理解然而却行之有效的东西。当然,它那套方法也有局限性,需要完善,出来的东西也需要外求验证。但主客统一的认识方法与主客对立的认识方法毕竟是两种不同的模式,我们可以偏向于某一种模式,但简单地把内求法出来的东西视为迷信、伪科学是走向偏激和狭窄,而且可能把华夏文明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扔掉。

      关键词(Tags): #外求#内求
    • 家园 【文摘】拥方派多言语刻薄者

      反方派多心术不正者!

    • 家园 就着这个话题闲聊几句

      某次给老爸打电话,聊到中医,

      老爸说,中医目前也有发展,但总体发展速度不及西医,西医的技术发展实在太快,人家的实验手段先进,不服不行。

      我说,中医也可以用西医的实验手段哪,比如用动物实验什么的。

      老爸说,现在也在用,所以中医的发展在药学方面快,病理学方面进展不大。

      我问,为什么呢?

      老爸说,因为没人真的认真钻研。

      我问,中西医结合怎么样呢?

      老爸说,多数是胡搞,什么都是人家西医的,最后开两副中药,就把中西医结合的招牌打出去了,这不是骗人嘛。当年他见过一个搞中西医结合的,人家是有两边的学位的,那才是真的。

      我问,为什么现在没人这么做呢?

      老爸说,划不来,念两个学位要多少时间?有这工夫,专门研究西医也成果累累了。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 家园 这个是需要强大的资金才可以

        难题在于,中医本身很多东西是实证的,而它的理论本身又不是那么实证。至少从理论的用词上来说是如此。

        真是可惜。

      • 家园 因为没人真的认真钻研

        这就怪了,如果中医理论跟西医理论同样有效,那钻研中医的回报理应不比钻研西医低,这样怎会没人(或很少人)认真钻研呢?

        为什么如今多数人都去专门研究西医而非中医?可能有人会说那是如今西医体系发展更成熟更正规,但中医历史更长,如果大家都肯去发展那它在成熟和正规上也不会输给西医啊。这又回到老问题上,为什么多数人都去搞西医,为什么搞中医回报比搞西医低?按照某些人的说法,中医对晚期胃癌至少有80%把握,光是这一项所隐含的利益就应该足以吸引大批中外西医研究者去转研中医了,西医再厉害也阻挡不了人的趋利行为,不是吗?还是说,这种所谓疗效,多数人根本不当真,这些东西只是进一步破坏中医信誉的胡吹?

        或者先不要纠缠于具体的疗效吧,我的疑问就是,从‘西医体系较成熟规范,研究西医回报较高(哪怕在那些有政策扶植传统医学的国家也一样)’这一事实可否推出‘中医解决医疗问题的效用总的来说不如西医,其差距就体现在研究中医西医的回报上’?如果不能,原因是什么?

        首先不是政治干预原因,中国政府现在并没有用政策强行压制中医,其次不是文化习惯原因,中国人一向习惯的就是中医。既然没有这些影响,疗效应该能直接转化为市场价值的。当然也可能有其他原因,只是我暂时想不到了。直觉告诉我,如果中医理论在疗效上有足够的真材实料,那根本不用人去提倡要保护,其存在也不可能式微,其发展也会是自然而然的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