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倒因为果的理想主义:评“2006最好的经济分析文章” -- 陈经

共:💬71 🌺126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那不是ICU

            那是超级夜总会。

            请的明星都得是巩俐章子怡这种级别的。一次叫两,一个看,一个干。

        • 家园 宏观和微观一起分析,才能有中肯的结论

          仔细看看你回复,发现你不是在反驳我,很多地方也是在说发展中的负面现象,不过有些地方我不认同,讨论一下:

          1.怕曝光的才是正经的认认真真挣钱的生意人?

          正经的认认真真挣钱的生意人是不怕上榜的,最多是嫌它烦,就像你说的找他们捐款的人多起来。而那些钱来路不正的人才是真正的怕,偷税漏税,骗贷款,权钱交易,一旦曝光则身家不保。

          举个例子,前几年周正毅不是挺风光,自封上海首富。郑恩宠律师替拆迁户告他,被上海政府里的一帮人整进牢,就是怕他曝光内幕。结果还是被媒体爆了底,进班房了。明眼人一看周的简历就有问题,后来个张荣坤也被封上海首富,大家一深入研究,社保案浮出来了,倒下一片。这两人都是有背景的地产,建筑承包商,还有谁不怕曝光的,你说说看。

          2.大量的富翁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的现钱 攒在手里哪里都不敢用 既不敢消费也不敢投资?

          你这又是哪里来的论断,现在消费服务业这么发达,只听过钱不够用,没听过不敢用的。

          3.最近2年年均增长差不多有12-15%

          这是怎么算出来的?开放了二十多年,你不能只提最近2年吧!

          4.教育、医疗、住房本身也是内需?

          教育、医疗、住房现在已经成为剥削老百姓的工具,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中国欣欣向荣是因为改革开放这一国策的正确,人民的勤劳智慧。中国一向是世界经济的中心,百年沉寂后再度辉煌亦是必然。

          千里之堤毁蚁穴,经济成就固然可喜,对于那些可能毁坏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乱象问题也不能忽视。所以才对陈经的文章有异议,为了论证一个观点只对一方面的东西大书特书,另一方面却轻轻代过,总有些不全面的感觉。

      • 家园 我看“拉动内需”

        经过二十年改革开放确实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同时也隐患多多。贫富差距拉大,长期依赖出口拉动经济,老百姓手里那点收入要面对教育、医疗、住房等重重大山,那还有能力拉动内需

        我觉得这些年教育、医疗、住房等“改革”,其实就是为了拉动内需。

        如果不这样做,老百姓手里的钱会充裕一些,可花在哪儿呢?吃、穿、旅游?这几样都花不了多少。把老百姓手里的钱“榨”出来,使其进入市场流通,才能活跃经济;也能激发老百姓更多的挣钱欲望。

        所谓“拉动内需”,说白了就是制造出一些迫使人们花钱的东东来。否则,以中国人普遍小富既安的心理,肯定会把大部分钱存进银行,内需还是起不来。

        中央这几样“改革”,我觉得其目的就是“拉动内需”,只是没达到预想的结果,而且动作太大,“拉”的太狠了点,超出了普通老百姓的心理承受界线。

        • 家园 中国老百姓的钱真的多到没处花了?

          需要用住房医疗教育来帮助一把?

          天底下谁不想花钱享受,这个还需要人教?

          中国老百姓跟任何别的国家的老百姓没有任何区别,他们存钱这么厉害,是为了啥?因为他们的生活经历告诉他们,只有金钱,能够带给他们安全感,别的全都靠不住。

          这是为政者的耻辱。更加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些当政者居然把内需不振的罪名,加到老百姓头上。

          呜呼!!

        • 家园 收更多的钱该拿出更好的东西

          你说的挺有道理,一个好的想法执行下去,却走样了。

          收更多的钱该拿出更好的东西,结果大家付出更多钱,却换来,更多的学术腐败,医疗腐败,总体水平反而下降了。

          • 家园 改革本来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纠错的过程嘛

            中国二十多年的改革,基本没出什么大错,已经相当不容易了。过于求全责备不是科学的态度。

            • 家园 试错纠错?实验要先在可控的小范围里做

              几轮改进后再逐步推广。边改进边推广。

              哪有这样动辄拿十亿人民做实验的?

              领导干部常识太差?

              • 家园 小范围不就是“特区”嘛

                不过也不是所有改革都能先在小范围内试验的。比如高校收费的问题,不可能先从几个大学做起。

                我认为改革有两种,一种是行业改革,一种是全社会的改革。全社会的整体改革,由于牵涉面广,影响深远,最好先在小范围内试验,比如当年的深圳,成熟以后再在全国推广。而行业改革很难在小范围试行,只能一下铺开。不过好在这一类改革只在行业之内,修正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 家园 基本没出什么大错???那64也是正确的了?
              • 家园 我是这么理解“大错”的

                所谓的“大错”,是像“大跃进”和“文革”那样的错误,是使中国国力被大大消耗,多少年缓不过劲来的错误。64虽然代价很大,但纠正起来比较快,国力也没有消耗太多。

                美国类似的“大错”则是越南战争和现在的伊拉克战争。像美国这样的成熟的国家,都还难免犯下这样的大错。而中国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人口,又正处在改革阶段,社会结构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二十多年来,只有一个没有造成太大损失的64,其实已经相当幸运了。

              • 家园 看看从苏联到俄罗斯的现状,就知道“-6-4-”不但是正确的

                而且是很正确的

                • 家园 不得不骂你了

                  那时候你还在吃奶罢?

                  被洗坏脑子的家伙!

                  • 家园 偶那个时候正在读初中,但是从读初中起,偶就不信朝廷的宣传机器了!

                    开始偶也认为“-6-4-”是不正确的,观点的改变在于经过和前苏联到俄罗斯的对比;还有就是近来那个小岛上小丑的表演(那个小岛上小丑的做法真好象是朝廷派过去的)!

                    • 家园 果然是被洗脑洗坏了

                      效率,发展,这些到底是为了甚么?说到底是为了人,为了民众生活得更好.人才是最重要的根本.

                      如果一个ZHF不能保护好自己的民众,甚至竟敢对自己的民众动枪炮,它所谓的发展又有甚么意义?

                      牺牲少部分人的利益作为代价?凭甚么?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平等的,凭甚么为了一部分人而牺牲另一部分人?

                      宪政精神啊,甚么时候才能深入人心...

                      • 家园 长城不是一天建成的,宪政精神也不是一天就能够深入人心的!

                        宪政精神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才能够深入人心,不是喊喊就能够深入人心!

                        当中国的宪政精神深入人心的时候,也就是中国能够真正具有挑战美国的世界霸权的实力的时候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