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答懒厨,关于垄断与效率 -- 陈经

共:💬61 🌺4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是不咋样 不咋样到世界第二的法国阿赛洛集团都给他兼并了

            宝钢正在发愁他和阿赛洛地不锈钢合资项目呢

            • 家园 那个米塔尔不是印度企业

              除非你认为当年的王安电脑是中国企业

              • 家园 除非你觉得中银香港不是国企
                • 家园 原来中银香港和王安电脑在你看来都是中国企业阿

                  搞笑。

                • 家园 放狗搜了一下,您用什么标准来判断这个是一家印度公司?

                  拉科什米·米塔尔集团(LNM)董事长拉科什米·N·米塔尔(Lakshim·N·mittal)是印度裔英国人。

                  1957年,LNM现任董事长拉科什米·米塔尔的父亲在印度投资创办了一家小型轧钢厂。后来,由于印度政府限制民营企业涉足钢铁业,老米塔尔于1976年在印尼投资兴建了一家年产量仅6.5万吨的小型轧钢厂,并让年仅19岁的拉科什米·米塔尔监管。1981年,米塔尔家族又在印尼投资兴建了一座年产量30万吨的电炉炼钢厂。

                  1982年,为米塔尔家族在印尼的钢铁企业提供原料的特里尼达和多巴哥钢铁公司连续几年亏损,政府对其私有化。米塔尔先租下这家企业进行经营,7年后,买下这家企业。

                    1992年,墨西哥第3大钢铁企业SIBAISA钢铁公司由于经营陷入困境,政府欲对其私有化,米塔尔仅用2.2亿美元就收购了这家政府投资22亿美元才兴建起来的高度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同时收购的还有该公司年产33万吨焊管的生产线、港口设备及拥有300万吨铁矿石的矿山。目前,该公司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成本最低的一家扁平材生产商。

                    两年后,米塔尔从加拿大政府手中收购了加拿大第4大钢铁企业希德贝克———多斯科公司。随后,LNM收购了加勒比地区最大的非石油工业联合企业,成立了伊斯帕特·加勒比公司。

                    1995年,拉科什米·米塔尔将其负责的钢铁企业与其父亲在印度的公司分离,在荷兰注册成立LNM集团,将总部搬到英国伦敦,并收购了德国第四大线材生产商、世界著名的短流程和线材专业化公司———德国汉堡钢公司。紧接着,LNM集团耗资4.5亿美元收购哈萨克斯坦卡拉干达钢铁公司(下称卡钢),将其更名为伊斯帕特卡麦特公司,目前该公司钢产量已过500万吨,其产品绝大部分出口。

                    1997年,LNM将其子公司伊斯帕特国际公司16%的资产放在阿姆斯特丹和纽约上市,随后收购德国蒂森公司的两家长材生产企业———Rwhrort公司和WalgdrahtHochfeld公司,目前这两家公司粗钢生产能力为150万吨/a。

                    1998年,LNM出资14.3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第6大钢铁企业———美国内陆钢铁公司。重要的是,LNM通过收购这家公司,与当时世界第2大钢铁企业———新日铁建立了联系,内陆公司在与新日铁合资建设的一座100万吨/a冷轧厂中所占的60%的股份、1座年产90万吨热镀锌板厂中所占50%的股份同时转移到LNM名下。

                    1999年,LNM收购了法国尤尼克金属公司,目前该公司粗钢产能约为130万吨/a。

                    2001年,借助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BRD)的1亿美元贷款,LNM以3.6亿美元买下罗马尼亚的加拉茨冶金公司,该公司是罗马尼亚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主要产品为重轨、厚板、热轧薄板及带卷、冷轧薄板及带卷、热镀锌板卷及不锈钢。

                    2002年2月,LNM获得了独家购买捷克政府在诺瓦新冶金钢铁公司所占大部分股份。2003年,LNM收购了剩余股份,并将其更名为伊斯帕特诺瓦公司。同年,LNM还获得了捷克生铁供应商VysokePeceOstrava公司100%的股份、波兰方坯生产商SiderurgicaSAHunedoara公司81%的股份,以及无缝管制造商PetroTub公司70%的股份。

                    2004年,LNM出资10.5亿美元,获得波兰PHS钢铁公司60%的股份。以4340万美元的价格抢在一家中国钢铁企业之前,收购了罗马尼亚著名的胡内多阿拉钢铁联合企业。并完成对南非最大的钢铁企业伊斯科公司的全面收购,同时获得波黑泽尼察公司51%的股份,成功并购马其顿的BalkanSteel。为了与近3年在上述地区并购的钢铁企业实现原料共同采购和产品合作销售,2004年还取得了波斯尼亚最大的BH钢铁厂的排它性收购权,并将前南斯拉夫的Niksic棒材和盘条厂纳入并购计划。目前正计划与美钢联联合收购乌克兰年产钢700万吨的克里沃罗格公司。

                    在1989~2004年,LNM还并购了爱尔兰唯一一家钢铁企业和阿尔及尼亚的Annaba公司。

                  从全球钢铁业的角度分析,跨国并购将使世界钢铁业的竞争格局发生惊人的变化。对此,跨国并购重组“跨度”最大、靠并购重组崛起速度最快、并购成功率最高的当今世界第一大钢铁企业拉科什米·米塔尔集团(LNM集团)预言:不出10年,阿塞勒、LNM、美钢联极有可能发展成3个亿吨级钢铁企业,届时,世界上年产钢250~300万吨的钢铁企业将失去竞争力。

                  米塔尔钢铁公司还将成为钢铁市场占有份额最大的公司。该公司将在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等14个国家开展钢铁经营业务,雇员人数将达到16.5万人。米塔尔钢铁公司2004年钢铁出货量为4210万吨,收入222亿美元。董事长米塔尔一跃成为世界财富最多人士之一。在美国《福布斯》杂志10日公布的全球富豪排行榜上,米塔尔以250亿美元的身价名列第三,仅次于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和美国“股神”沃伦·巴菲特。

          • 家园 中国钢铁出口是不是也不多?

            好像我们成为钢材出口国也没几年

            • 家园 转一则报导:(I)

              http://www.zgxxb.com.cn/news.asp?id=3460

              进入2006年以来,在中国钢材进口量急剧下降的同时,钢材出口量则迅猛增加。6月份我国出口钢材442万吨,进口钢材166万吨,净出口钢材276万吨,与5月份的203万吨相比增长35.96%。单月钢材出口和净出口量再创历史新高。2006年1-6月份,我国累计出口钢材1709万吨,同比增长47.7%,累计进口钢材941万吨,同比下降28.8%,累计净出口钢材768万吨,出现了罕见的“净出口”。出口和净出口再创新高!

              2003年,在世界主要钢材出口国中,中国钢材出口量排在第9位,2004年上升到了第6位。从2004年全球钢材出口5强的排名顺序来看,日本出口3480万吨,俄罗斯出口3040万吨,乌克兰出口2820万吨,德国出口2730万吨,比利时和卢森堡共同出口2350万吨。预计2006年上述国家的钢材出口量不会有太多增加。按照今年前6个月的出口势头,如果2006年中国钢材出口量达到或接近3000万吨,再加上数百万吨的钢坯出口,表明中国将成为钢材出口大国,有可能进入全球钢材出口三强,甚至排名更高。反映出中国钢铁产品的综合竞争能力明显增强,中国在获取世界钢铁生产大国地位后,又在稳步地向钢铁生产强国靠近。

              国际市场需求旺盛 钢材出口再创新高

              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到2006年6月份,在政策导向由鼓励出口向不鼓励出口调整,限制钢铁初级产品和普通钢材的过度出口的大背景下,中国钢材出口量和净出口量月月攀升、不断创造新高,形成目前钢铁产品进出口形势的主要原因有四:

              ——不断增加的钢铁产量支撑了中国钢材的出口。国内市场供大于求,出现阶段性过剩,需要开辟新的销售渠道。据国际钢铁协会预测,今年全球各地区的钢材需求将保持强劲增长,2006年全球钢材需求将达到10.87亿吨,同比增长7.3%,今年我国国内钢材消费总量将达3.56亿吨,而钢材总产量将超过4亿吨,过剩的产能势必倾向出口。

              ——中国钢材产品结构进一步改善。钢材产品竞争能力提高,逐步替代了大部分的进口资源,尤其是板材类产品,进而造成进口大量减少。2005年是我国现代化轧钢生产线建成投产最多的一年。新建投产现代化的热连轧宽带轧机9套,新增年产能力2280万吨,新建投产冷连轧宽带轧机6套,新增年产能力746万吨,新建投产中厚板轧机7套,新增能力770万吨。宝钢1800冷轧板和汽车及家电用高档热镀锌板生产线、不锈钢生产线二期冶炼配套工程、5米宽厚板轧机等建成投产,鞍钢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区500万吨钢的两座3200m3大型高炉、两座260吨转炉和ASP2150连铸连轧板带轧机生产线建成投产。2005年包括铁道用重轨、轻轨在内的长材产量占全部钢材产量的比重由2004年的54.47%下降到52.21%,下降2.26个百分点,板带材比重由36.24%上升到38.56%,上升2.32个百分点。在新增钢材产量7214.24万吨中,板带材新增产量达3413.49万吨,占总量的47.31%。

              ——中国钢材产品的价格优势。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能源成本的上升,将继续支撑钢材价格在较高价位平稳运行,国内外钢材价差继续扩大。5月末,国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比国内高47.3点,其中板材指数高46.06点,长材指数高54.52点,比上月价差继续扩大,美国、欧洲钢材价格明显高于我国。就上半年的国际钢价走势来看,持续上涨的国际钢价和我国钢材的价格优势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目前,我国每吨钢材价格约低于国际钢价180美元到300美元。

              ——全球经济强劲增长扩大了钢材市场的需求量。国际市场钢材需求持续增长,美国、欧洲、亚洲市场钢材价格全面上升。5月末国际市场钢材价格指数157点,比4月末提高8个点;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8.5点,涨幅达5.7%。今年以来,国际钢材市场整体需求强劲、供应紧张,同时受美元汇率变化以及原料成本的支撑,国际板材及长材价格连续攀升,全球钢材价格进入了新的增长周期。

              转变出口模式 提高国际竞争力

              我国钢材进出口在品种结构上差别较大,进口高附加值钢材的比例较高,而出口钢材的附加值存在差距。我国钢材出口仍然存在着结构性矛盾。我国钢材出口应该集中在高附加值的产品上,而不应该鼓励出口低端产品,这样才能提高我国钢材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减少国际市场摩擦。

              ——中国钢材出口新亮点。在高端钢材出口上长期停滞不前的中国,现在正在让同行们感到吃惊。在过去几个月里,我国 H型钢出口增长了59%,热轧薄板出口增长了71%,冷轧薄板更是增长了248%,而比冷轧薄板更高端的涂层板出口也增长了133%。我国的大型钢铁企业经过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产品竞争力开始提高,并逐渐被国外市场接受。

              中国钢材出口的最大亮点是,中国的中厚板材对韩国出口有了突破性进展。由于韩国现在已超过日本,连续三年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使其近年来对造船钢板的需求量直线上升。韩国每年均需要消费造船钢板550万吨以上,进口量在180万~190万吨上下。过去,韩国船用钢板主要从日本进口,但最近由于考虑到价格以及运费问题,韩国三星重工、现代重工两大造船公司,分别于去年12月和今年2月先后与宝钢签订造船钢板长期供货协定,大幅增加从中国的造船钢板采购量。同时,韩国东国制钢也与沙钢签订了每年80万吨的造船板钢材供货合同。

              中国高端钢材走向国际市场,是很难得的。最近3个月,美国也开始进口我国的板材,中国第二大钢铁企业鞍钢今年就将自己的轿车面板首次出口到北美轿车市场。

              ——中国钢铁企业走出国门。国内巨大的钢铁需求并不一定非要通过自己生产来满足,还可以通过走出去来解决。要鼓励国内钢铁企业在海外扩展钢铁工业,包括在海外争取矿产资源、开矿建厂以及进行兼并重组。

              巴西钢铁投资和建设成为中国企业合作的热点,中国企业成为巴西钢铁业主首选合作伙伴。巴西钢铁企业纷纷利用国家鼓励政策和优势资源扩展钢铁生产力。目前,中巴钢铁企业合作在建和在谈项目有:

              中国五矿去年在巴西阿索米纳斯承包钢铁厂焦炉、高炉和烧结炉扩建项目中一举中标,拉开了中国企业进入巴西钢铁工业合作的序幕,项目合同金额2.3亿美元,目前工程人员、机械设备陆续到位,工程如火如荼,业主赞誉有加。

              中国宝钢与巴西国家钢铁公司联合在里约投资建设钢铁厂,预计年产钢坯300-400万吨,项目投资总额10亿美元以上,宝钢股份25%,项目已经进入商务谈判。

              中国信托公司应邀参加巴西国家钢铁公司新建大型钢铁项目焦化项目竞标,预计项目合同金额4-5亿美元,在业主敲定的三家投标公司名单中,中信优势明显,如进展顺利,8月份将草签项目合同。

              中港公司应邀参加巴西国家钢铁公司钢厂专用港口淤沙疏浚工程竞标,项目合同金额将超过2亿美元,目前项目进入评估阶段。

              巴西国家钢铁公司钢厂邀请中国建材装备有限公司参加110万吨矿渣粉末站建设项目议标,项目拟利用钢铁废渣生产高强度水泥,同时新建2500万吨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总投资将达到1亿美元以上。

              目前巴西是世界十大钢铁大国之一,2005年钢产量3160万吨,钢铁生产力3600万吨,按照5 年计划,2007年,钢生产能力达到4200万吨,到2010年,生产能力将达到4390万吨。巴西钢铁协会认为,中国钢铁工业在世界的主导地位、成熟技术和优质成套设备构成的强大竞争力,使中国企业备受巴西钢铁伙伴的青睐。

              • 家园 报导:(II)

                运用法律武器 维护钢铁贸易安全

                中国钢材出口井喷,显然会影响东亚市场以及全球其他地区。针对今年以来我国钢材出口大幅度增长的现状,国际市场反应强烈,不断与我国相关部门进行交涉。6月份,负责中国事务的美国贸易代表助理斯特拉特福德曾发出警告称,目前中国内地钢铁产量翻倍增长,美国钢铁工业面临来自中国的严峻挑战,如果中国未能履行世贸组织承诺,美国将向世贸组织提出申诉,必要时还将动用《反倾销法》等强硬手段。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接到韩方的通知,中国对其H型钢出口大增,1-4月出口量相当于去年全年出口总量,若中国不采取措施,韩方将采取相应措施。7月3日,来自商务部的消息显示,印尼反倾销委员会日前已对来自我国的热轧板卷发起了反倾销调查。反倾销调查的起因是我国的热轧板卷出口量猛增,且单位价格很低。此前的6月8日,澳大利亚海关立案对原产于中国、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地的空心钢管进行反倾销调查。7月12日又有消息称,泰国政府正计划对产自中国、印度和南非的高碳线材展开反倾销调查。同时中国钢材产品在东亚市场大量出售,直接与俄罗斯钢材展开竞争,使得俄罗斯向东亚地区钢材出口减少。东亚是俄罗斯关键的出口市场,占其总出口量的40%,中国钢材产品出口东亚必然引起俄罗斯的关注。

                我国已进入国际贸易摩擦高发期,对于钢铁企业来说,善于应用法律武器,维护贸易安全是当前钢铁行业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针对我国钢铁产品的贸易保护案件频频发生,从整体来看,钢铁产品一直是国际反倾销及保障措施的大宗涉诉产品。特别是这几年,中国钢铁业快速发展,钢产量大幅增长。2004年,中国的钢产量达到2.72亿吨,占全球总产量10.35亿吨的1/4,这已引起其他国家的高度关注,对中国钢铁产品的出口潜力表现十分担心。

                尽管我国钢材出口占全国钢产量的比重很低,但其他国家并不因为中国钢材出口绝对数量较低,在全球钢铁贸易中所占比重较小而放松对中国钢铁产品的关注。

                从产品结构和产业集中度来看,我国钢材出口面临的反倾销风险不容忽视。钢材的产品结构问题是导致频频遭遇国外反倾销的深层次原因。从目前遭遇反倾销的中国钢铁产品品种看,最多的是热轧板材,其次是冷轧板、螺纹钢、钢管及钢梁,基本属于附加值较低的长线产品。这些产品相对来说价格普遍较低,国内可生产的厂家多,竞争十分激烈,在进口国市场与当地产业之间发生冲突,引起进口国的反倾销。

                当前最重要的是做好钢铁贸易保护的预警工作。注重“防患于未然”的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在国际贸易争端日益频繁和激烈的背景下有着特殊的份量。钢铁行业的“反倾销预警机制”的宗旨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维护企业和行业的利益。所有参与钢铁国际贸易的企业及相关行业组织,如行业协会、商会等,都要密切关注市场动向,包括国外竞争对手、客户的各种动向,要做好对国外反倾销的预警,也要做好国外产品对国内钢铁产业的损害预警。

                同时,要尽快整合国际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建立起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协会、企业分层次、专业化的预警信息网络。从政府来说,在应对国外的反倾销调查方面,2004年中国妥善解决了焦炭贸易争端,在应对反倾销大要案中取得了成效。在应对外国产品的倾销中,商务部加强了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建设,完善了汽车、钢铁、化肥的产业损害预警系统,遏制了倾销产品进口,规范了竞争秩序。

                以企业利益维护者姿态出现的各类商会、协会要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以协会为主体参与应诉国际贸易争端,既节约了企业单独应诉的成本,又提高了成功的概率。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反倾销的博弈中日渐成熟。许多企业开始加强行业内部的合作,积极建立市场预警机制。更多的企业则积极了解国际市场和行业动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出口策略和方向,未雨绸缪。

                要努力做好应诉工作的准备工作。一是大中型企业都要设法律部或法律顾问;二是加强对国际贸易保护案件专业人员的培训;三是完善企业管理和健全财务体系等基础工作;四是所有企业领导必须增强WTO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即自我保护意识。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日益猖狂,最常用的三大手段:技术手段,技术贸易壁垒;行政手段,保护知识产权;法律手段,“两反一保”即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这就大大增加了国际贸易摩擦的复杂性,要充分认识,不能掉以轻心。

                中国钢铁企业对于来自国外的反倾销诉讼要敢于、善于与洋人对簿公堂,别人用反倾销告我们的企业,我们的企业也同样可以用好这个武器来保护自己,只有积极应诉,顽强抗争,才能维护自己的利益。国外有关法律尽管有不合理的地方,但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进行抗辩的法律依据。中国企业只要能够提供充分的数据,证实自己的产品不存在倾销,或是没有对某一国家的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损害性威胁”,那么涉诉产品可能免征或少征倾销税,使出口市场得以保持。反之,如果对倾销投诉不闻不问,只能被动挨打,甚至会使企业多年培育的出口市场毁于一旦。

                国外频频对我钢铁产品进行反倾销起诉,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保护市场与争夺市场。所以在这场反倾销与反倾销应诉的较量中,中国钢铁企业要学会国际市场规则,运用法律武器,采取更理性、更积极的方式,应诉反倾销。事实证明,谁应诉谁受益。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大胆应诉反倾销,赢得了两起反倾销官司。从此,中国的冷轧板可以自由进入美国市场。冶金行业以外的其他企业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国际反倾销案的胜诉。

                中国企业并不是对国外的反倾销无能为力,重要的是如何有效地把握和运用国外反倾销规则。同时需要政府、外贸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积极配合。诸如政府加大谈判力度,以图最终解决市场经济地位,行业协会收集信息,及时组织企业积极应诉,等等。这次宝钢反倾销应诉胜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到国家宏观管理部门的关心支持,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等给予应诉的全力支持和帮助,从而消化了一些对我反倾销的因素,取得相对合理的终裁结果。

                现在中国已是贸易摩擦高发区,中国产品将会持续受到来自不同国家的反倾销调查,而且有可能持续很长时期。所以中国的钢铁企业要勇于接受国际市场规则的检验,更多地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的法律法规,来应诉反倾销,维护钢铁贸易的安全。日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已组织成立7个专业进出口协调小组,对各类产品出口进行监控协调。

                • 家园 报导:(III)

                  明确基本策略 应对竞争挑战

                  2005年4月1日开始的年度国际铁矿石合同价格同比飙升71.5%,对政府和钢铁企业触动很大。在原材料进口市场上是卖方市场,在产品销售市场是买方市场, 对进口铁矿石依存度达到53%,中国钢铁企业陷入两难困境。针对我国钢铁行业的现状,有关职能部门开始逐步调整钢铁出口政策,政策导向由鼓励出口向不鼓励出口调整,限制钢铁初级产品和普通钢材的过度出口,以缓解我国钢铁工业盲目扩张给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和降低我国钢铁出口过分迅速增长引起的贸易摩擦风险。

                  1.认清基本国情,坚持基本原则。随着国内钢铁产能过剩日渐严重,我国钢铁企业要真正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钢铁工业要真正从“大”变“强”,必须进一步加强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提升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提高产品竞争力。国际钢铁市场总体来说是产能过剩,竞争的焦点在于高技术高附加值钢材产品,盲目通过价格竞争扩大普通板材出口是短视的行为,也容易引起有关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保护行为。

                  中国钢铁生产成本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并不算低。而且随着有关资源、能源、原材料价格的提高,人民币升值,我国钢铁生产成本还在提高。因此主要依靠“中国制造”向国际市场扩大普通钢材出口的道路是很难走下去的。

                  我国每年用大量的资金进口铁矿石,致使国际铁矿石市场价格一路攀升,而与此同时我们却又出口大量钢材,这种做法并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钢铁工业的健康发展。一旦钢材出口节奏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国际市场将会对我国钢材出口采取更多的抵制措施,出口应该集中在高附加值的产品上,以换取更加长期的国际市场利益。

                  中国钢铁企业应该转变将注意力放在国内钢铁产能扩张上的做法,注重开发国外的铁矿资源。唯有如此,才能摆脱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作为世界铁矿石最大需求方,中国钢铁业有着向上游产业扩张的独一无二的市场优势。这种扩张,不仅能够分享铁矿业繁荣的红利,更重要的是降低对三大铁矿巨头依赖度,并使铁矿石市场回归到供大于求的正常市场状况。如果中国钢铁业在未来几年内大力投资铁矿业,能够掌握约1亿吨铁矿供应增量,将从根本上打破铁矿石供求格局,增加中方铁矿石谈判的筹码,大大提高议价能力。

                  我国钢铁业的供求逐步融入世界是大势所趋,钢材出口通道应该保持健康的“弹性”,既成为平衡国内市场供求的有效手段,又成为国际市场日渐依赖的市场渠道,这样我国的钢材出口才能“进退自如”,在国际市场取得稳固的市场份额。

                  按照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今后将大幅度地降低能耗,减轻环境污染,建立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不可能成为世界钢铁产品出口大国。在目前国内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相当程度还依靠进口的情况下,钢铁企业主要精力应该放在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替代进口产品,扩大和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尤其是装备制造业不断升级和扩大的需求方面,在练好内功基础上逐渐提高高附加值高技术产品的出口。钢铁产业发展应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而不应以出口为目标,这应是一条长期坚持不动摇的原则。

                  2.加快产业整合,提升产品层级。推进钢铁企业的联合重组,在更大范围实行专业化分工和合理配置资源,防止盲目扩张和盲目扩大产能。要充分发挥特大型企业在技术、资金、管理、人才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和骨干作用,组建世界级特大钢铁企业集团,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2005年和今年前6个月我国钢铁进口总量下降,品种结构集中在高端领域;出口增量大,品种结构改善,总体实现净出口。今后我国钢铁行业应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优化出口品种结构,注意策略,保持钢材进出口平衡。中国钢铁产品出口继续大幅上扬,进口逐步减少,已实现进口与出口基本平衡,使中国从一个粗钢长期净进口的国家转变为粗钢净出口国,实现了我国几代钢铁人的梦想。出口钢铁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板材、管材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量进一步增加,低附加值的长材、普通的中厚板和普通热轧板材的出口比重进一步下降,但仍占有相当高的比例。进口品种仍是国内生产能力不足或者目前国内尚不能生产或产品质量达不到要求的产品,如不锈钢板材、冷轧薄板和花色冷轧板材。进出口钢材品种结构存在明显的差距。

                  我国钢铁企业要在品种、质量、价格、服务的激烈竞争中逐步扩大我们的市场。钢铁工业发展必须由注重数量增长转到以提高品种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更加注重效益的轨道上来。要立足国内市场,加快产业整合,提升产品层级,积极开拓新的用户,特别是扩大专用钢生产,同时要积极推进替代进口,进一步提高国产钢材的国内市场占有率。

                  3.认真分析两个市场,优化出口品种。钢铁企业要抓住机遇、认真分析和研究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从提高我国钢铁工业国际竞争力的角度,制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出口策略,提高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钢材产品出口,优化出口品种,加强协调和企业自律,进一步规范钢铁产品出口秩序。今天的中国国内市场已和国际市场密不可分,钢铁企业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开展与国外同行业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增进相互了解,避免贸易争端。

                  中国钢铁出口产品结构和区域过于单一和集中。从目前来看,出口到韩国的主要为长材,出口到美国的主要为无缝钢管,而出口对象则主要集中在韩国、美国、欧盟等地,占出口增量的46%。从出口品种结构来看,我国的钢材出口的主要品种还是一些普通的、低附加值的产品,这与中国作为全球的第一产钢大国是不相适应的。我国的钢铁企业大多缺乏对国际市场的深入研究和总体把握,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制定总体营销和自己的品牌战略,还有些企业仍然单纯依赖低价格战略进入国际市场,对非价格竞争手段重视不够,我们要鼓励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钢材产品出口。作为第一产钢大国,保持智谋的出口数量是完全必要的,随着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企业的出口目的也要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要从出口以检验产品为目的向创建出口品牌过渡,要从以单纯追求出口创汇为目的向提高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过渡,要从以平衡两个市场的资源为目的向参与国际分工过渡。我国的钢铁企业必须同时注重两个市场的研究,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来制定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策略,通过优化出口品种,提升出口目的,来开创中国钢材出口的新局面。

                  4.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积极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已受到全球的关注,我们积极主张通过同行之间对话和交流,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从而避免贸易争端。我国正在与世界上主要的贸易伙伴建立钢铁行业的官民对话机制,增进理解与合作,在协商的框架内解决贸易上的争端。中日、中韩的钢铁业对话机制已建立起来,并在具体的贸易协商上取得了成果。下一步将在中欧和中美之间建立这种对话机制。并建立和健全相关的工作机制和制度。

                  要加强反倾销的宣传工作,通过宣传提高我国钢铁企业的反倾销意识,特别要企业了解积极应诉的重要意义。如果国际上有些国家和地区对我出口产品提起反倾销诉讼或采取一些歧视性的贸易措施,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来捍卫我们的利益。

                  5.加强协调和企业自律,规范钢铁产品出口秩序。要进一步强化行业协调和企业自律工作,进一步规范钢铁产品的出口秩序,进一步完善我们的进口、出口预警机制,要对国际市场的变化情况、我国钢铁产品的进口、出口的异常情况更加及时的发出预警信息,以防止大量集中的进口钢铁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同时也要避免我国出口的钢铁产品受到所在国家、地区的反倾销伤害。钢铁企业应注意出口钢材品种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变化,调整出口地区分布错位,实施出口地区多样化战略,防止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出口过多,对其内部市场造成冲击,引起贸易摩擦。同时,国内企业还要注意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特别是目前国内新开工和在建钢铁项目很多,要警惕产能过剩对出口的影响,保持目前稳定的进出口基本平衡的格局。

            • 家园 2004年中国钢铁出口世界第6位

              2004年中国钢铁出口共20.1mmtons,日本第一,34.8mmtons,随后是俄罗斯,乌克兰,德国,比利时-卢森堡。印度出口钢铁5.5mmtons。同年中国进口钢材3320万吨,世界第一。

              world steel org有详细数据,

              http://www.worldsteel.org/pictures/publicationfiles/WSIF06%20Final.pdf

              2005年中国出口钢材增加到2050万吨,进口减少到2582万吨。

              2006年中国将成为钢材净出口国。

    • 家园 利润才是核心问题

      对企业而言,提高效率的根本还是为了提高利润,效率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就如同技术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一样,再好的技术,再高的效率,产生不了利润,都可以认为是做无用功

      当然,如果整个国家都以利润为核心的话,前景也不会十分美妙,至少不是长久之计

    • 家园 您又在偷换概念了

      打破垄断,不一定就是要卖给外国人,或李嘉诚之类的寡头。要不国外怎么到处都是股份公司呢,背后可能是大机构财团,共同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各种信托,甚至教育机构,宗教团体。他们才应该是中国将来资本市场的主体,而不是什么政府部门。

      〉〉往国外打电话费用贵,相当于收富人的钱,因为与国外电话往来多的基本是富人。中国电信收了钱可以投基站把农村都覆盖了,他可以声称是“劫富济贫”。

      您说的办法,在培育一个相对弱小和新生的市场时,大家可以理解,但现在你放眼望望,中国电信和中国普通消费者,谁是弱者,谁是bully, 谁更应该得到保护?市场的有效性是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上的,违反市场规律,不说新技术的颠覆,早晚也是要吃亏的。中国之所以有吸引力,是因为劳动力相对便宜,可这并不能吸引资本人才像在美国一样驻足100年,没有一个公平的市场(当然还要很多其他),我们早晚会和当年拉美一样,只是资本的一个驿站。

      您的例子说中国电信因为这种掠夺式的原始积累,因此才发展迅速。其实看看美国电讯行业前几年,打破垄断的结果,发展比中国还要快,最著名的global crossing,一点电讯方面的经验都没有,贷了10亿美元,就去拉海底光缆。当然过程惊心动魄,bubble过去(这是资本主义最不可取的地方),worldcom倒闭, 老at&t自然死亡,无数小公司倒闭或被兼并,但现在新at&t,verison, sprint又是三足鼎立,比以前更健康,更重要的是美国老百姓得到的实惠,中国老百姓还要等待很长时间,还不知道会不会耽误我们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

      您举的航空公司的例子也不妥。美国的各家航空公司历史上都破产好几次了。但美国一直法律规定不许外国人持有任何航空公司超过25%的股份,当然美国国内的财团是不受此约束的。也就是说,美国人宁可让他们的航空公司破产,也不卖给外国人。看一个行业或公司对国家的重要性,不是看它是不是“现金牛”。另一方面,这个所谓的“现金牛”,如果去喂了国内的其他经济团体甚至个人,我觉得比喂那些贪官污吏强。

      • 家园 电信业你对比印度和中国就可以了。

        中国印度都搞过电信业。中国是垄断,不惜一切代价把蛋糕做大。印度是一开始就是开放产业,自由竞争(就是你的设想)。起步中国略早,开始与80年代末。印度稍晚,开始与90年代初。结果在90年代末是一目了然的。

        印度开始吸引了不少企业,国内国外都有,大打价格战。价格是有小幅下降。但是因为残酷的自由竞争,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做大,产生不了规模效益。价格降不下来,印度老百姓还是要付着比中国贵好多的电话费。最后,企业也挺不住撤走了,老百姓还是没有实惠。

        这是MBA的一个经典案例,指出自由竞争不一定对消费者最优。

      • 家园 一点都没有偷换概念 长话补市话 市话补农话 这是20年来一贯的

        为什么小灵通最后被默许放行了 就是因为电信网通在农话上 在村村通上还是在不断的继续亏钱 而长话的利润已经给IP电话拿光了

        国家必须要平衡利益 要安抚电信网通

        另外 移动在农村村村通覆盖上也亏了不少 不过他们很老奸的通过与总参三部的合作关系把基站架设任务包给PLA了 只要出成本就可以

      • 家园 你的“民办经济”思路比较理想化,考虑现实问题较少

        我总结你的思想,你是希望政府“不与民争利”,让民间力量去主导经济发展,反对现在乌烟瘴气的众多“官办”企业,觉得现在政府发展经济的思路是错的,会吃大亏。如果政府搞的叫“官办经济”,你喜欢的可以称为“民办经济”。

        我指出你这个思想里可能有问题或者想得不够深的地方。首先你没有考虑可操作性。如果考虑一下过去中国发展经济面临的政治经济格局,我认为发展成现在的“官办”主导从操作上来讲相当合理,难度较低。如果按照“民办经济”思想,怎幺弄?是不是先得把贪官们斗倒啊?既得利益集团是那么好对付的?我不知道谁可以斗得过利益集团。

        再则,你有一种不喜欢就无法忍受的倾向。因为不喜欢利益集团,就觉得利益集团应该打倒。如果政府做不到这一点,就觉得国家的发展道路是错的。虽然知道国家的进步是铁一样的事实,但心里就是不舒服。

        这我要“劝”你几句了,不要这么想不开。那些发达经济体走向发达的过程中都有“利益集团”存在,只不过根据国情利益集团的构成千差万别。没道理国民党的利益集团就比共产党的利益集团要高尚,国民党在台湾发展经济就一定会比共产党在大陆做得好。我也不知道哪个国家发达过程中把利益集团一锅端掉了。历史规律是,发达国家利用经济成果,用很多年头慢慢演化,利益集团压榨民众显得比较温和,不象中国现在这么赤裸裸。我们也应该这样指望中国的发展,耐心一些,不能着急。一方面不要幻想小胡深谋远虑布局斗贪官之类的戏剧性场面,也不要因为斗贪官没指望就觉得中国没希望。

        中国官场与利益集团的发展规律是几千年的传统,在这里头打转转我不认为有谁能创造奇迹弄出个理想社会。但现代经济对中国是个新事物。我觉得现代经济有转变中国传统的潜力,而不是相反。所以我认为中国官员们最重要的是要懂现代经济,而不是去学习“八容八耻”。

        最后,也不要先验地觉得“官办企业”或者“官办经济”一定发展不好。美国电信那样靠市场竞争发展得好,是它的国情如此,它的市场经济传统适合那样干。你不能因此推出中国照着做就一定好,我们甚至可以看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学着做结果并不好。中国政府这么垄断地发展电信产业,它吹牛说发展得好,又是“跨越式”又是“奇迹般地”,它吹得相当有底气,而且很多人信,世界人民帮吹的不少。你说它实际上发展得不好,可以更好,这个需要过硬的证据,没法实践检验的话,至少指出具体操作步骤。未来会出什幺坏事,电信业垄断为什幺不是“现金牛”,反而是拖累,这个也不能放一个结论就让人信。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