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被163师炸毁的同登鬼屯炮台坑道里的越军伤亡情況 -- feihuang

共:💬1 🌺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被163师炸毁的同登鬼屯炮台坑道里的越军伤亡情況

    被163师炸毁的同登鬼屯炮台坑道里的越军伤亡情況

    战后各方面关心的其中一个问题就是當時越南同登法国鬼屯炮台下面的地下坑道到底被163师的487团和489团炸毁時埋了多少越南人? 有多少是同登的老百姓?

    根据我们當時在战场上的了解, 大概情况是这样的:

    (1) 在战場上根据越南翻譯向同登一帶留下來的越南人了解, 大概在1979年春节前后, 越南已经开始大规模地将同登的居民向南撤退。包括生畜和耕牛都绝大部份巳撤走。 正如我在”青春無悔-1979”一文中指出的一样, 中越双方早就知道, 同登在开战后必有恶战, 此地必是双方争取夺的一个軍事要塞。因此, 越南人在春节前后已经把大部份的同登居民撤往諒山以南的地方。

    在此同時, 向同登地区前移的都是他们的部队。有部份并进驻了同登的民居。这些都是當時越南翻譯所了解的情况。

    因为有一部份的翻譯就是來自于边界上的边民,他们都有很多親戚在同登一帶。打起仗后, 他们都很关心他们在同登的親人的生死, 所以到達同登附近時, 他们都四处向留下來的越南人打听他们親戚的下落。當時那些翻譯都很高兴地告訴我们, 他们在同登的親戚和大部份同登的居民早就撤走了。

    战后我在1993年在广西公安厅的安排下, 在重返了當地去探望烈士陵园战友的同時, 我也去了當時我们的边界陣地包括米七和19号界碑一帶, 据米七的边民告訴我, 他们在同登的親戚在79年战争期间基本上都安全。

    根据以上的情況, 我认为當時同登的鬼屯炮臺地下坑道里不應該有太多同登的真正老百姓。 而且作为一个軍事要塞, 也不可能让太多老百姓在战時进入。和打防御战的士兵争生活物资。

    另外有一个大家可能沒有注意到的更重要的情况,2月18日, 也就是开战后的第二天, 當時部队接到命令, “根据情報, 越軍在諒山和太原方向調集了4个步兵师和2个炮兵旅向同登反扑,企图救援第一天就已经被圍的越軍12团。”

    當時489团除留下一个連在同登和太原之间防御外, 整个489团被命令后撤, 同样由弄怀后撤至我國境內的金鸡山后方。但是請注意, 489团右翼的165师并沒有后撤, 487团则被命令暂停对同登的攻击, 部队原地休整。

    其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如果當時487团继续攻击,越軍12团在同登一帶不需要多久就沒有救援和解圍的必要。489团如果不整团后撤回国, 包圍圈根本沒有缺口让越軍的其他有生力量前进至同登救援。这也就会打断越軍解圍和救援的意愿。这其实是想請君入席。 因这不是我们今天討論的主题, 所以暂且不討論这一命令背后的軍事战略企图。

    在这整整18日至19日傍晚的一段時间里, 越軍曾经大量向同登地区增兵, 包括在諒山方向用大量軍車运送步兵和炮兵到同登, 其中有一部份大概有二三十輛軍車被488团在探垄陣地前用炮火摧毁了。

    489团接到命令后撤回国, 其实就等于给越軍在已被包圍的口袋里打开了一个缺口, 越軍當時也察觉到这个缺口, 所以才能通过这个缺口向同登援兵。虽然諒山方向的援兵被488团打掉了,但是太原方向的援兵大量在489团让开的缺口进入同登地区。

    援兵能进入同登, 如果當時同登还有大量老百姓的話, 他们同样在18日至19日傍晚之间可以通过这亇缺口向太原方向撤退。

    根据以上的分析, 我以为, 同登法国鬼屯炮台的地下坑道里, 不应該有大量同登的老百姓。

    (2) 整个同登地区, 越南人有3个主要的防御陣地群。當中是探某陣地群, 探垄陣地群和鬼屯炮台陣地群。成后三角形防御。每一个陣地群都由十多至二十多个小陣地组成。战前我们估計每一个陣地群的防御力量大概都在一个加强連的兵力左右。

    但进攻开始后,都發現越軍的防御兵力远远超过一亇加强連。根据我们163师的战后总结报告, 探垄陣地群中越軍在开戰時的兵力为一亇营, 探某陣地群的越軍兵力为一个步兵营和一亇高炮营。但根据近來越軍第三师师史的翻譯本, 當時探垄的越軍兵力应为两个营另加一个炮兵連, 探某陣地的越軍兵力应为两个营另加一个高炮营。

    如果同登的三个主要連环防御陣地中其中两个陣地的兵力都在两个步兵营左右, 我们绝对有理由相信, 鬼屯炮台的兵力不可能少于两亇营。地下坑道到底在打防御战中是最好的屯兵之处。而且炮台本身就有筑好的交通壕可以直達同登的火車站,市区和探某陣地群。

    根据487团攻打火車站活着回來的战友回忆,战斗中越軍就是从炮臺通过交通壕不断增援火車站的越軍。當時一开始并沒有发現那条交通壕,但发觉越軍在火車站的兵力是源源不断, 打完了不久又冒出來, 每次兵不多, 也就是一个排左右。直至后來发現这条交通壕后, 487团就把它从炮台下层的出口处用炮火封鎖掉, 再派兵把这个坑道口炸毁。接着火車站也就被我们攻占了。

    同样,在探某和炮台之间也有一条交通壕, 也是这样被2营炸毀。

    當時明显看出越軍除了把炮臺作为一个要塞防御陣地外,也把这个坑道作为他们在同登地区的最后屯兵之处。

    至于最后被埋在里面的有多少人我们无从得知, 但有一条, 他们里面的屯兵并未因为打光而中断对火車站和探某的支援, 而且每次出來的都是衣服还是整整齐齐的正规步兵。 直至因为被487团封鎖并炸毁了出口而困了在坑道里。

    當時这两亇坑道口开始被我们炸毁的过程中, 曾有越軍企图出來投降, 但一切都巳经太迟了。一是我们不敢相信, 担心坑道里越軍趁机突圍, 二是弟兄们的眼已经红透了。一顿乱枪, 继续再把底层的坑道口硬是炸毁了。

    根据最后唯一在洞里逃出來的越軍交待, 洞里的部队有越軍12团的,有从太原來的越軍2团的,有四十六旅独立团的, 有公安十二团的, 也有炮兵六十八团和一六六团的指揮所。其他就是同登地区的官员和个別从諒山趕來的官员, 主要是负责后勤补给的官员。”起码超过一千人”这个被俘越軍軍官的說法可否相信, 我们无从考証。

    1993年當我回到米七時, 我也曾经向那里的边民问及。据他们說,他们在同登的親戚說战后在坑道里是挖出了1100多具尸体。可信吗? 老实說我们也不知道,

    至于同登一帶为此荒涼了15年, 主要是越南人在同登和諒山给打狠了,担心有那一天我们的部队又再过去再给他们一下。那是害怕。不敢重建

    研究一下越军三师师史中有关炮台作战的记载,会得到很多有关信息。可惜的是这篇翻译作品有关炮台的记载尚未译完,只能提供部分 信息:

    摘自越金星师师史:

    一、 炮台有3层,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厚0.8-1.2m,下面2层是一个长约350m的双路全封闭暗道系统。两条主要暗道的两边开辟了很多可以容纳几十个人的暗室。在第三层有一条直通同登镇的暗道;

    二、炮台是12团主要的据点之一,由4营42连负责防御;

    三、2月17日敌人占领了北边的4个凸出部。自那以后42连四面受敌;

    四、敌人在2月18日清晨,以北边的凸出部为踏板,与东边和西边两翼相配合,更加猛烈的进攻炮台.........12团下令各炮阵地和探某、339高地轮番用火力压制敌人的各路进攻部队,配合炮台上的战士击退敌人........在友邻部队的有力支援下,炮台上的战士虽然只有27支枪但是还是坚决守住了阵地,打退了上千名敌人的十次进攻;

      五、炮台仍然还在我们手中,那天晚上(可能是18号),将近20名清川团的边防战士在靠近边界的一边与敌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后找到了上炮台的路。部分同登的老百姓也上了炮台。每个人都浑身泥水,衣衫褴褛。。。。。。。

    也就在那天晚上,营长阮文秋和部分机关干部战士穿过敌人的控制区域上到炮台检查阵地,补充了弹药、食品并将伤员运到后方。

    六、敌人从东边的进攻被339高地上6营的120mm迫击炮和机关枪拦截在了半山腰。敌人从东边和南边的进攻也被探某山上的2连压制在半山腰。整个2月19日敌人仍然没能够占领炮台

    2月19日晚上,连长黄贵南和排长范红明以及一些侦察战士上到炮台。每个人都兴奋的围着阿南。阿南脸露忧色,因为看到连里只剩下了几十个人。

    "我们必须在两个方向上组织规模更大的反击:消灭前面的敌人和后面的敌人,不让他们合围以取得战场主导权。这是3师司令部在1979年2月19日晚上作出的决定。按照这个计划,1979年2月20日早上3师开辟了两个进攻区域。1区(主要区域)由2团在师火力的直接支援下,消灭位于州景的敌人,打通通往同登的1A公路。2区由7营和15工兵营扫清从昆朗到昆匡的敌人,打通通往339、探某、炮台等高地的1B公路,这些高地仍然在进行着自17日开始的极其激烈的战斗。各个火炮阵地调整了方位,一边给进攻的步兵提供炮火支援,一边向敌人的火炮阵地和后方的敌军射击。"

    可以很清楚地看到, 當時越軍第三师的确曾经派出他们2团的7营和15工兵营到同登的昆朗和昆匡一帶,企图打通支援探某,炮臺和339高地被困的越軍12团。这一帶正正就是163师489团让出的缺口。

    结合分析与三师师史有关所述。可整理出一些思路:

    炮台有暗道可通往同登(原材料说暗道曾被中国人破坏,但双方关系紧张后几年间是否修复不详);

    战前炮台的守军原为一个连,为越军3师12团4营42连。

    至18号当天,越军炮台人数未见增加,如其所述,当日炮台只有27支枪(一个排)在抗击;

    18号晚上就有其他单位的越军和部分百姓踊上炮台,包括其营长阮文秋,同时为炮台补充了弹药食品和运走了伤员,说明炮台补给通道这时仍是畅通的。但这时及以后的炮台人员构成,则同意狼兄所认炮台人员中不会有大量老百姓的分析。因为即便有比较大的老百姓数量,既然补给通道还通,无关人员也应该在这时撤走。

    19日,中国军队仍未能占领炮台。19日晚,其在外集训的42连连长黄贵南等人才回到炮台。但他发现他这个连里只剩下了几十个人。。。。。。

    看到这里,有个情况就不好理解了。因为按狼兄所述,太原方向曾经向同登成功地增兵,时间为18日和19日傍晚间,联系到同登当时的战场情况,这批援兵进入同登后的最佳藏身处应为炮台内部,既安全也有充足的空间,这应是解释炮台最终驻留大量人员的有力依据。

    但三师师史中却提到,19日晚,守卫炮台的42连连长黄贵南等人回到炮台后,炮台上只剩下了几十个人了。那么,从太原来的这批援兵藏到那里去了呢?如果这批援兵已经到达同登或上到炮台,三师师史应有记载,那么解释炮台内有800多人或更多就比较合理了。否则炮台内超过800人的数字仍然缺乏说服力。

    所以,19日晚到20日间,炮台人数发生了什么变化?是否太原来的援兵在19日下半夜或20号才上到炮台呢?如果太原的援兵来到了炮台,算他约一个营的兵力,大大加强了炮台力量,20号以后的战斗应该十分激烈,但21号,炮台表面阵地就被我军一个加强连攻克占领,好象又不那么合理。可惜三师师史只译到此,再没有更详细的资料。

    对越军战史中的地名不熟悉.如果没估计错,"1区(主要区域)由2团在师火力的直接支援下,消灭位于州景的敌人"即沿谅山-同登公路增援的那一路;"2区由7营和15工兵营扫清从昆朗到昆匡的敌人,打通通往339、探某、炮台等高地的1B公路"即沿太原-同登公路增援的另一路,对么?那总援兵为:谅山2团的3个营+太原的7营和15工兵营=约5个营!越军动作还真大,我只估计是2+1=3个营,没想到是3+2=5.看来越军是真想搞一线决胜啊.163师魄力够大.487团那时候攻击主防御阵地和火车站都进展不顺,他还敢让489团主动撤围故意再放进一团敌人来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