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发挥想象,迎接板砖。灵魂的存在和生物遗传的关系 -- 秦砖汉瓦

共:💬27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发挥想象,迎接板砖。灵魂的存在和生物遗传的关系

    灵魂一贯是被认为是唯心的东西,是迷信的东西。生物遗传则是科学的。两者本来是风马牛不相及,我却一定要把他们扯到一起来,是不是有问题啊。

    板砖等一下再来。

    遗传的本质是把基因复制一份传给下一代,现象则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而不是种豆得瓜,种瓜得豆。简单的说,那就是父母辈把自己的特征传给了子一辈。既然能够把自己的物质特征传给下一代,为什么就不能把自己的思想,或者说是“灵魂”也传给下一代呢?灵魂的本质是思想,而思想的物质基础是大脑。如果能传一个大脑的物质结构,这个物质结构是不是同时也传递了一些附着在这个物质实体上的思想呢?

    这个可能性不是不存在,最起码,我们都相信优生优育可以生个聪明的小孩,对吧。

    • 家园 当然有啦。

      小孩生下来就有找东西吃的意识, 这个本能不是思想是什么呢? 只不过没有把后天看到的想到的传下去呀。

      不把后天看到学到的传下去,也是一种选择结果呀。比如大人看了A片, 这种意识继承给婴儿,对婴儿的生存有何裨益呀?

      我们看世界,觉得后天的知识积累是重要,这是因为它能带来现实的好处。 而忽略了一些最简单的生存思想意识,这种意识才是迫促使我们后天去学习的背后力量。

      所以思想不是不继承,是一定继承的, 只不过继承一些最本质的意识而已

    • 家园 干脆把灵魂定义成肚脐眼,这样灵魂就一定能遗传给下一代了。

      认为灵魂存在的主流派一直都是说灵魂是/能独立于肉体存在的,他们可不会认同砖瓦的物质决定论。这种观点实在是两面不讨好。

    • 家园 把新生小孩放在别人家养大,还会有你说得思想吗
    • 家园 那克隆羊怎么办呢?
    • 家园 【外一篇】超越死亡之意义 (希望不是“未识庐山真面目”,贻笑大方了。^-^) 这就下了!

      文章来源: 贴来了,您给表扬表扬 于 2003-10-9 19:46:00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生死智慧的观念性资源是相当引人注目的。但是,比较而言,中国传统之人生智慧已受到人们广泛与深入地研究,出版了大量的著述,而中国传统之死亡智慧则没得到应有的重视。由于"生"与"死"是一个问题的两面,为了深入发掘传统的人生智慧,更为了给现代人提供有益的人生精神的资源,以解决现代社会日趋突出的生死问题,就必须深入地探讨中国传统的死亡智慧,并使之与现代人面临的诸复杂的死亡问题相系,从而获得深刻的历史文化的启迪,让中国传统文化在进入21世纪时焕发出新的智慧之光。

      一、 超越死亡之意义

      "死"是每种有生之物的最终结局,"死"是人类无法抗拒与躲避的宿命。一般而言,人们一思及此、一念及此,便会恐惧不安,甚至会万念皆灰,从而在人生活动中做出一些异常或反常的行为来。现代人在人生的状态上要远远高于传统人,但由于特别关注"生",无暇对死作深度思考,在死亡问题上产生了极大的困惑与恐惧,这就使现代人之生活品质难以真正的提高。所以,我们不仅需要建构一种合理的人生观,还必须拥有正确的死亡观,以获得某种生死的大智慧,既提升生命的质量,获得幸福顺畅快乐的人生,同时也能够消解对死亡的心理恐惧,平抑死亡引发的悲痛与创伤,并为人生充上永不枯竭的动力,最终超越死亡。?ヒ话愣?言,任何人都将面对四类死亡的现象:一是世上不相识者的死亡。我们在生活的过程中,常常会遇上各式各样的丧事:停柩、吊唁、灵堂、送葬、祭祀,等等,它们往往提醒我们死亡的存在,并在我们的心灵留下或淡或深的惆怅。二是亲人之死。如果说不相识者之死难以给我们强烈印象的话,那么,亲属的死亡则必使我们烙上永不磨灭的浓厚的死亡意识。比如当我们看到父母辈被推进焚尸炉时,就会产生出一种刻骨铭心的死亡恐惧:我们的前面已无任何可与死亡相隔离者了,下一个便是我了!所以,亲人之死会给人们造成极强烈的心理震憾,并在人的脑海中嵌上深深的死亡恐惧,甚至演变为一种心理病态。第三则是自我之死。人有生便有死,无论你是自觉还是不自觉,害怕还是不害怕,终有一天人将走到生命的结束,从生机勃勃、活力无限的人转瞬间成为僵直的、无活力的尸体,并迅速腐烂消解。第四是如何对待自杀、安乐死、器官移植、"克隆人"等等生命伦理学的问题。以上情况表明,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必须在埋首求"生"的过程中,多沉思一下死亡的问题

      ,对有关死亡的方方面面作一观念上的了解,并从中建构出合理的死亡观与死亡智慧,同时,也可对自我进行必要的死亡教育,提升自我抵御死亡恐惧的能力,达到超越死亡的境界。?ニ?谓"超越死亡",并非指人肉体上永恒不朽、长生不死,这绝对不可能,它指的是:第一、人们在直面人生时,能够坦然地面对死亡,在心理上不畏惧死、不害怕死,从而享有生的欢欣和"死"的尊严。第二、人们可以正常地深思有关死亡的各类问题,为面对他人(如病患者和自己的亲人),尤其是自我生命的终点作好心理与生理上的准备。第三、人们可以把对死亡的认识转化为人之生活过程与生命进程的动力,将死亡观转化为规划人生的资源和促进人生发展的动力机制,从而既幸福地"生",亦坦然地"死",最后则能超越死亡,获得生命的永生与不朽。但是,要达到"超越死亡"的境界谈何容易,尤其对埋首于孜孜求"利"、求生存快乐的现代人而言,更是难乎其难。如果说,在人生的品质上,现代人因为获得了更多更好的生活享受而远远高于传统人的话,那么,在死亡的品质上,现代人则比传统人要低。因为现代人受到比传统人更大更强烈的死亡焦虑与恐惧的煎熬。为什么说现代人的死亡恐惧比之传统人更强烈呢??ヒ徽叽蠖嗍?的现代人都以求利、求享受为人生的核心目标,整个社会亦以利润与经济发展为轴心,人人追求物质与金钱的获取,沉迷于生活享乐之中。人对"生"越依恋,就越无法割舍,在死神不可避免地降临时,必使人产生更大的痛苦。如某富豪身患绝症,知其将不久于人世时,异常痛苦,他拉着医生的手说:"我怎么能死呢?我有几千万的财产啊!"这即所谓求"生"越厚,则"死"前越痛苦。 二则,现代医学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比之传统社会,已可挽救许许多多人的生命,使 之免于死亡;但仍对一些诸如癌症、艾滋病等恶疾无法治愈,却可预知死亡并越来越延长患者的生命时限。在这段步向死亡的时光中,病人数着日子过活,感受到特别恐怖的死亡阴影的不断迫近,以及浸透在浓厚的死亡气氛之中。由于这种状态下人的自我意识特别清晰,大大增加了死亡的恐怖与痛苦的强度,同时也增加了患者亲属对死亡的害怕及哀恸。由于现代医疗技术大大延长了患者临终到死亡的间隔时间,使患者能从容地思前念后,于是,"死神"便在人生之中肆虐,人们也就深深地品尝到死前的痛苦与恐惧。?サ谌?、现代人、尤其是拥有科学与逻辑思维者,因为无法沟通生死而更恐惧死、更害怕死,从而使人生的品质难以提高。?ハ执?人因为拥有科学理性,所以常常严别生与死:"生"充满活力,是新鲜的、健美的、朝气勃蓬的;而"死"则是无生气的、臭腐的、消蚀的。"生"意味着拥有,意味着金钱、美貌、地位、声誉的获取;而"死"则是丧失,一切的心血、追求、拥有过的东西烟灰飞灭,化为乌有。"生"者有亲情有友朋,有一切令人愉快的各种关系;而"死"则是撕心裂肺般的生离死别,是一切亲人好友、社会关系的丧失。人"生"之中,可以通过种种力量改变自我的存在状态、改变事物的发展进程、改变他人的某种态度,等等,因此人生是可变可塑可损益的;而人之"死"则不可变,它总是要来到,总在某时某刻某状态必然地降临,这是人怎样努力都不可改变的悲惨结局。人之"生"是一个从无知到有些知到知之甚多的过程,社会与世界虽然奥秘无穷,但呈现为一种可知之物,人钻之越深便知之越多;而人之"死"则是不可知的,因为人没有了感知与思维,又如何能知"死"呢?故而死是一无法体验与言说的"无常",是深不可测、无法经验的人类终极的痛苦之源。?ア生"与"死"是如此的不同,"死"对人的生存、生活与人生又是整体的毁灭,怎不令人心焦、恐怖、害怕和痛苦??ノ?什么现代人比之古代人反而更难以沟通"生"与"死"呢??ナ紫龋?在于现代人更加"个我"化了。所谓个我化,即人们缩入个体之我的坚壳,认为生命是个我的,生活是个我的,人生亦是个我的。所以,唯个人之利是求,唯个人之欲是求,这种完全突显"个我"的人生观,因然能使人关注自己当下此在的生存、生活与人生,固然能抓住当下此在的物资获取及生活的享受;但在面对死亡时则必会感到一无依傍,人之死成了无可挽回的死,个体生命的丧失无法成为人类生命延续中的死,最个我化的生活与最个我化的人生也就导致了最个我化的死亡,而引发的死亡恐惧必然是相当强烈的。?ゴ?统中国社会中的人,往往视生命与生活是非个我的,是家庭与家族大生命中的一个环节,所以其生存活动不仅是,甚至主要的不是为了自我个人的生活享乐,而是增加家庭、家族的财富,"为祖宗增光"。而那些有着远大人生理想者,则更把个我生命与民族、国家的大生命相沟通,树立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于是其人生活动更非个我化的,而是家庭家族的与民族的。这样,他们在面对死亡时,前者可由子女儿孙生命的延续和家族的兴旺产生一种欣慰感,对死也就不那么恐惧了;而后者则可由民族与国家的强盛发达而获得安慰,乃至勇于赴死,获得对死亡的蔑视和超越,如此又何有死亡之恐惧??テ浯危?现代人的生活全面"时尚化",暇去"思"、不愿去"思",乃至已不会去"思"。所谓"时尚化",即人们不断地追逐新的消费品、新的文化样式、新的生活方式,等等。大众传媒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向人们展示花样不断翻新的"商品",人们也无时无刻无处不在追逐新的玩意、新的刺激、新的"歌星"、"影星"、"体育明星",等等。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人类生活的节奏也越来越速。现代化的生活固然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存品质,也部分地提升了人的生活品质,但却使人生的品质呈现为降低的趋势,尤其表现为许多人放弃独立的思考、判断、分析,拒绝对是非美丑好坏优劣的区分,跟着"感觉"走,跟着"时尚"行,追求一种无思无念的朦胧生活。?タ梢运担?社会生活全面的快节奏、平面化,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躲避思考、放弃理性,厌恶对事物作深度的解析。可是,生死沟通的大智慧最需要人们以安静的心境,舒展从容的态度去深思冥想。要获得对生死问题的觉解,免于对死亡的恐惧与不安,就不仅要感受生死,更必须看通、思透、理解透。现代人不能只管享受生活、感受生活,还必须发挥理性能力,建构观念与价值,以掌握生活、驾驭生活,终则透视死亡,沟通生与死,达到生存品质、生活品质与生死品质的全面提升。

      二、"死亡"之本质与阐释??

      现代人既然在死亡的品质上比之传统人更降低了,死亡的恐惧与焦虑更大了,那么,就有必要去对死亡的本质进行一番科学的探索。??

      稍加沉思,我们便会发现,死亡是不可定义的。对某个事物下定义,在逻辑学上通常是指用该事物的性质加上种概念。而死亡却没有任何人能够直接感受到。当人活着时,他不能体验死;当人死之后,其又无法体验,更无法言说。坊间流行着众多关于"濒死经验"的书籍,据说都是"死"去又"活"过来者对"死"之后的种种回忆,但这些所谓的"濒死者"实质都是未死者,若为"死"者,则绝对不可能复活。既然"死"的状态人们无法感知,无法用语言精确地描述之,故而人们对"死"的认识也就难以上升为建立在客观观察基础之上、且能在实验室里重复展现的科学认知的水平。这样,"死亡"的真正性质对人类而言将是个永恒之谜。"死"之确切性质的无法把握,使人们对"死"不能给出科学的定义。??

      如果一定要说"死"是什么的话,我们可以把"死"看作是一个大"黑洞"。现代天体物理学有所谓"黑洞"之说,它指天体宇宙中存在着的一种强场物体,这是一种因自身强大的引力坍缩导致的大量致密的天体。其中的天体一直坍缩下去,在一定的条件下,一切辐射

      都将因为受到表面强大引力作用而无法从天体逃逸出去,可是人类任何的观察都必须借助于辐射,所以这种天体也就成了人类看不见的"黑洞"。英国莱斯特大学安德鲁?金教授领导的一个科研小组在1997年英国全国天文学大会上指出:宇宙中存在的"黑洞"是冷的,也就是说,不仅光无法逃脱它那巨大的引力,连热也无法从"黑洞"中逃脱出来,"黑洞"对外界来说是"全黑的"。(参见《光明日报》1997年4月13日报道)?? 人之"死"不正是这样吗?它犹如"黑洞",活着的人无法感受,无法真正体认和描述,"死"后的世界人们又看不见摸不着。人"活"着,当然不知"死";人"死"后,又无法言说,所以,"死"是一个连万物之"灵"的人也无法认识的大"黑洞"。"死"是人全部感觉与知觉的丧失,是人所拥有的全部世界的隐去;"死"还是冰冷的:尸体的僵冷、死亡恐惧产生的透心之凉,等等。正因为"死"的如上现象,使人不能对"死"说一句实证性的话,以急作精确的科学描述,,人们就只好对"死"提出种种猜测,用幻想性的推论描绘"死"后世界的模样和状态。??

      人之"死亡"的不可定义,还蕴藉着人类最大最深刻的悲剧。人类最早确定死亡的标准是无动作、没有呼吸,所以中国古代称"死"为"断气",并用新絮的纤维放在死者的口和鼻上以为验证。但是,我们可以从大量的史藉记载中、野史笔记里,以及民间口传故事中看到和听到已死的人在棺材里敲打,深夜从坟墓里破土而出。虽然不能排除其中有虚构的成份,但也不能否定确实有许多未死之人因为以"断气"为死亡的标准而被当作已死之尸钉入了棺材、埋入了黄土,有少数的人得以复苏爬出,于是演变成民间经久不衰的恐怖故事。所以,当科学发展之后,出现了心脏停止跳动等为死亡的标准,那些在过去以"断气"为标准衡量下的"死者",就可以被当作活人而抢救、而获救。到了本世纪,医学界开始把"脑死亡"作为人死的标准,(参见崔以泰等《脑死亡的判定标准及辅助检查的评价》,文载《海峡两岸临终关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又使过去以"断气"为标准判定下的许多"死者"获得了抢救的权利,因而也有了获救的可能。??

      那么,人类历史上关于人死亡标准的不断更改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它意味着无数未死之人在特定的时代被当成了已死之尸处理掉了;更为悲惨的是,"脑死亡"肯定不是人类对死亡确定的最后标准,完全可以作出这样的推论: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将不断地确定新的关于

      人死的标准,这便意味着许许多多的活者将在未来的年代还要被作为已死之人推进焚尸炉、埋入黄土。这就是为什么在西方发达国家有许多人愿意死后被冷冻起来,他们相信将来医学发达后可以使他们复活。??

      人之"生"与"死"是如此的不同,又联系得如此紧密;人害怕"死",却还会在可能是"活"的状态下当成死人,这是多么悲惨的命运。这也许就是人类终极的悲剧所在,人世间一切的痛苦与灾难与此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因此,科学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但绝非是万能的。也许人之"生"要更多地求"助"于科学,而在人之"死"的方面却要更多地求之于某种终极关怀和智慧。在此,中国传统的死亡智慧可以提供给现代人许多有益的启迪。??

      三、中国传统死亡智慧及其现代价值

      "死"为黑洞,不可定义所派生出的人类之"死"的不可思议性和悲惨性,使人之"死"成为人类最大最深刻的恐惧之源。"死"对"生"者的威胁在于:人们拥有的财富、家庭、人际与社会的关系将不可挽回的全部丧失掉;人生前以之自豪的名誉、地位和各种享受也全都烟消云散;还有深深嵌入活者脑海中的临死者的惨状、尸体的腐臭,等等,这些都使活着的人产生对死的恐惧心理,若不加以渲导,发展严重者就会患上死亡恐惧症,甚至因此加速自我的死亡。所以,我们应该回溯历史,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寻找消解死亡焦虑与痛苦的观念性资源。??

      中国传统的死亡智慧约可别为两类:一是不能沟通生死的智慧;一是可以沟通生死的智慧。它们不仅在观念上差异甚大,而且导致的生死操作也完全不同。?ゾ偷谝焕嗖荒芄低ㄉ?死的智慧来看,其最著名的便是"生不知死,死不知生"的观点。??

      《冲虚至德真经?天端》篇的作者提出,"死"是人之所不可能知晓的领域,所以,人又何必心存恐惧于其中呢?其云:?お?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释然大喜。晓之者亦释然大喜。长庐子闻而笑之曰:"虹霓也,云雾也,风雨也,四时也,此积气之成乎天者也;山狱也,河海也,金石也,火木也,此积形之成乎地者也。知积气也,知积块也,奚谓不坏?夫天地,空中之一细物,有中之最巨者,难终难穷,此固然矣;难测难识,此固然矣。忧其坏者,诚为太远;言其不坏者,亦为未是。天地不得不坏,则会归于坏。遇其坏时,奚为不忧哉?"子列子闻而笑曰:"言天地坏者亦谬,言天地不坏者亦谬。坏与不坏,言所不能知也。虽然,彼一也,此一也。故生不知死,死不知生;来不知去,去不知来。坏与不坏,吾何容心哉?"?お?

      杞人忧虑"天地崩坠";开导者讲了一番天地决不会崩坠的道理;而长庐子又指出天地必会在遥远的某一天崩坠,怎么能不忧虑呢?作为智慧化身的"列子",提出了一种存而不论的智慧,即:"天地崩坠"将只可能在无穷远的某一天;作为个体之人,是无法体验的,既然如此,人们又何必心存忧虑于其间呢?同理,一个人活着,他不可能体验到死,故而不知死;一个人死了,他又不可能体验到生,故而亦不知生。既然如此,活着的人为何要去忧虑死的问题呢?为何要去恐惧于死呢???

      列子提供的这种"不容心"于死的智慧,关健在人们应该区分事物的实存状态与纯粹的精神意识的层面。人虽然是精神与肉体的合和物,但只在肉体有生命时才有意识,当人们活着时,意识不到死;而死之后,人无知无觉,也不知生。所以,死作为一种实存状态,与人的精神意识完全分离,这样的活,人们一切对死的忧虑、恐惧、害怕都是不必要的。??

      对死亡"不容心"的态度,亦是对死的一种存而不论,这种死亡智慧立足于个体生命的有限性,以及活着的人之精神意识与肉体的不可分离性。因此,人们只需关注"生"的问题,也只能去把握和解决"生"的问题。"死"虽为人生所不可避免的结局,但人活着时完全不予理会,不去深究,因为人是不可能"知死"的。??

      不去想死亡之事,不去了解死的问题,全副身心皆在"生",皆在求取过好日子、过顺心的日子,这似乎是一种化解死亡恐惧的智慧,但实质上则不然。因为这种死亡智慧虽然正确地看到了人们不可能从感觉、知觉、理性的层面知"死",但却没能看到人们可以也必须从智慧上、观念上沟通"生"与"死",这从根本上阻止了人类探索死亡之谜的努力,而且容易导致享乐主义、纵欲主义的错误人生操作,(如《列子?杨朱篇》中对公孙朝之好酒、公孙穆之好色的描绘)并在真实地面对死亡时陷入极大的恐惧,因为把"生"理解为拥有和享乐,而"死"则是彻底的丧失和无享受,这必引发极大的死亡恐惧。所以,这样一种观念使人之生死的品质皆难以提高,它只能是一种民间的大众的死亡智慧,而难以上升为高妙的生死体认。??

      第二类中国传统的死亡智慧,是属于可以沟通生与死的智慧,即:不认为生死截然不同,不可互通,而是可以通过某种途径、某种方法加以沟通的。大约别为以下几种:??

      第一、精神境界上沟通生死的智慧??

      儒家的圣哲坚持认为,人类崇高的精神理念,如道德价值是高于个我之生命价值的,所以孔子教诲人们:凡是志士仁人,都不会因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爱",只会勇于牺牲来成全"仁爱"。孟老夫子则认为:保存自我的生命,是人人都追求的;实现仁义道德,也是人人都想做到的。在二者不可同时实现时,则应该舍弃生命而成全道德。??

      儒家圣哲的意思明白无误:人有生理生命,它对人是唯一的、短暂的,故而弥足珍贵;人又有道德生命,它是人崇高的精神理念,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所在。因此,对人而言应该比生理生命更加重要。人在生理生命的时限内应该去追求建构道德的生命,努力于充实自我的精神世界,终则成为"内圣"者;然后进一步以自我崇高的精神人格感化万民,以自我非凡的能力和辉煌的业绩改造、推动社会,以自我感人的言论引导民众。这样,即便自己死去了,人们也永远会感其德、感其行、感其言,那么,他就能够虽死犹生、虽死犹荣,虽死而永存了。??

      因此,孔子与孟子共同告诫人们:必须在价值判断上置道德生命于生理生命之上,一但二者有冲突,则必须做到"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因为"身"虽死、"生"虽逝,而人们的道德榜样则长存、造福民众的辉煌功业、言论亦传之千秋万代,永垂不朽。??

      于是儒家学者提出了死为"安息"与死为"休止"的区别问题,《荀子?大略》云:子贡问於孔子曰:"赐倦於学矣,愿息事君。"孔子曰:"《诗》云:'温恭朝夕,执事有属。'

      事君难,事君焉可息哉!""然则赐愿息事亲。"孔子曰:"《诗》云:'孝子不匮,永锡尔类。'事亲难,事亲焉可息哉!""然则赐愿息於妻子。"孔子曰:"《诗》云:'刑於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妻子难,妻子焉可息哉!""然则赐愿息於朋友。"孔子曰:"《诗》云:'朋友攸摄,摄以威仪。'朋友难,朋友焉可息哉!""然则赐无息者乎?"孔子曰:"望其圹,臬如也,山真如也,鬲如也,此则知所息矣。"子贡曰:"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休焉。"?お?

      这段记载也许是《荀子》作者的假托,但它相当完整地展现了儒家超越死亡的智慧。它告诉人们,人之一生都应专注于道德修养与精神境界的培育,因其目标理念的崇高、现实行为的规整,必使其一生当中都无有懈怠与喘息的时候与地方。无论他在学习、从政、侍奉父母的过程中,还是在操持家务、交结朋友,乃至于务农,等等,都会全力以赴,勤奋努力。他受内在的道德良心的召唤,发显为严谨矩举的生活与社会行为,所以,终其一生都不可能有放纵、休息的时候。唯如此,也只有在这万般辛勤劳累之后,"君子们"才会觉得"死"

      是一种最好的休息,从而能享受到"死"作为永恒的甜蜜之乡的巨大价值所在。

      第二、"阴间"与"阳间"的智慧

      在一般普通中国百姓的意识中,"死"意味着掉、什么也没有了。人们会想:人之身体可以思考、活动,有旺盛的生命力,使之如此的必定有某种东西;那么,当肉身死去之后,这种神秘的东西应该还存在着,应该能离开尸身而飘荡,且能永远留存下去。这样一种想像是世界各民族几乎都有过的观念,至于中国古人则把这种主宰身体活力的东西称为魂魄。

      汉代大学者孔颖达曾在解释《左传》中出现的"魂"与"魄"时指出:每个活着的人都由"形体"与"气"(生命力)合和而成,"魄"是主宰人形体的"神",它控制着耳目鼻口手足等感官四肢的活动;而"魂"则是主宰人之"气"的"神",它管理着人思维意识的活动。

      有了"魂"、"魄"之说,人之死就不是全部归于灭亡了。中国民间百姓坚信,所谓人之死,亦即勾魂鬼将人的灵魂勾走了,而"魄"留下镇守人的尸身。??

      实际上,灵魂之说,阳间、阴间(冥间)的观念,表露的是民间百姓沟通"生"与"死"的努力。它说明的是:因为人不仅有肉体,还有"灵魂",所以,尽管人死之后尸体会腐朽归于"无",但"灵魂"则可飘荡而出,永不寂灭。这就冲淡了人们对死之毁灭性的惊恐。其次,人不仅生活于"阳间",而且"死"之后又以"鬼"的身份活在"阴间"。所以,中国民间对亡者有十分繁富的丧葬祭祀的仪式,一方面希望死者在阴间亦能过上一如生前的、甚至超过生前的生活水准,所以燃烧大量的"冥钱"、按时供上丰富的祭品,并且把"阴宅"修筑得尽可能的舒适;另一方面,中国百姓普遍相信,逝者为鬼神,将有很大的神通,可以保佑后代免于灾祸,获致福禄寿,所以,人们十分注重风水术,相吉穴,虔诚地烧香祝祷,以求死者帮助生者万事如意、人丁兴旺、富贵荣华,等等。??

      这样一些观念对将逝者无疑是一种很大的精神性安慰,因为死后人们仍有去处,仍可为亲人、为家庭与家族的兴旺发达做贡献,何不死而瞑目?何不心安坦然?有些人更因生前受人所欺,无法伸张,便以死后变"厉鬼"来复仇为志,从而获得某种临死前的心理慰藉。??

      第三、生死"一体"的智慧

      中国古代的道家学者刻意于添平"生"与"死"之间的鸿沟,抹去人们心灵上对"生""死"的区分,从"齐生死"的途径来帮助人们透悟死之性质,让人们能坦然、平静,甚至欣喜地面对死亡、步向死亡。这样,人们也就由对"死"的悟解而达到对"生"的超脱,这就是中国传统的道家学者为世人提供的死亡智慧与人生的智慧。《庄子?至乐》云:??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舆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舆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於巨室,而我????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所谓"通乎命",亦即通晓明白生死之理。在常人眼中,"生"是活着,有"生"之欲望与追求,有"生"之快乐与享受;"死"是亡故,有"死"之虚无空灭,有"死"之痛苦与恐惧。由这种对生死之理的体认必然派生出恋生惧死的心理,从而执着于"生",悲泣于"死",这是世上人一般的生存模式。而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与伤悲无疑会反过来使人生过程总是处于痛苦之中,因为"死"为每个人或早或迟的必然结局,而朋友之死,亲人逝去,以及相识者之亡的事件又将时时伴随着人之一生,这就使人在生活里常常陷于痛苦与悲伤之中,无法获得真正的快乐──"至乐"。

      道家的智者庄子是如何对待"死",并达到"妻死,鼓盆而歌"之境界的呢?在他看来,宇宙间的一切皆为"元气"演化而来,"人"亦为万物中之一物,当然也不例外。我们每个人眼中的他人,开始都并无生命,亦无形体,后来是"元气"的变化逐渐使其有了形体、有了生命,最后演变为一个活着的人。而"死"是什么呢?不是别的,就是这个人又开始往回变化,先没有了生命,又没有了形体,最后复返"元气"。这样一种过程,就象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一般,是自然而然、无法以人力损益的过程。我们既然不会为寒暑的季节更替而惊讶、而痛苦、而悲泣,当然也就不应该企图去改变自然的这种必然变化,那么,又有什么理由因生者之"死"而震惊、而痛不欲生、而嚎啕大哭呢???

      庄子的这种思考,这样的行为无疑奉献给世人一种豁达的心胸与深邃的死亡智慧,使人们能够直面关系亲密者之死,并以坦然的心境接受自我之亡的严酷现实。??

      第四、"了生死"的智慧

      佛法"了生死"的智慧实起于佛祖的人生实践,是对人生实相的细密观察和深度洞悉之后创获出来的。人生实践为每个活着的人所具有,但真正能对之仔细察看并认真思考者又有几人?所以,要具备佛法"了生死"的大智慧,非得有深厚之人生体验及高妙之深思熟虑不可。这就是凡夫俗子只能在生生死死轮回中受苦的原因,也是佛菩萨可以跳出轮回,达到"常、乐、我、静"之永恒涅??的道理。??

      佛法"了生死"的智慧实是从"了生"开始,最后实现"了死"的目的。人之生是什么?不外就是:一、由人的肉体之身产生种种物质欲望,且经过努力去满足之的过程;二、由人的精神意识产生种种贪欲享乐之需要,且通过实际活动满足之的过程。佛法把前者概括为"物执",把后者名之为"我执",皆由人的"无明"引起。而物质之欲与精神之欲必导致人陷入世间之茫茫苦海,遍尝万般人间痛苦,以至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是为"苦谛"。但是人们若能从"集谛"的智慧出发,就能看到:"物"也好、"我"也好,都是因缘和合、毫无实相的,人们又何能求取?又何必去求取?这就走向了"灭谛"──窒灭自我一切的贪、嗔、痴"三毒",不起造一切"业"。最后通过"道谛",将自我的一言一行都纳入佛法的轨范,静心息虑,观心禅定。这样,窒灭了人之一切欲望与追求之后,无疑便是"了生";而达到的寂静涅??,无疑也即是"了死"。由消解"生"实现消解"死",是为佛教死亡智慧的核心。??

      但是,世间芸芸众生,大多数都不可能"了生",仍然要汲汲于世俗生活,汲汲于功名利禄,如此又怎么办呢?佛法为众生提供的道路是"行善积德"、"慈悲为怀",这可使人"死"之后的再生不至于太痛苦,是为佛教"六道轮回"的学说。??

      芸芸众生死之后的状态如何?佛教认为是在"六道"或"六趣"之中轮回往复不已。所谓"道"与"趣",即人死后所走之路与所去之处。此"路"绵绵无穷,此"处"则有六:天、人、鬼、畜生、地狱、阿修罗。其中天、人、阿修罗三道为善业之果,人们往生于其中,感受到乐多苦少,乃至于纯乐无苦,故称"三善道";另外三道是鬼、畜、地狱,是为恶业之果,人们往生于其中,感受到苦多乐少,甚至纯苦无乐,故称"三恶道"。??

      《心地观经》有偈云:"有情轮回生六道,犹如车轮无终始。"此是说,世上众生生之长之老之死之,然后则"或生人中,或生天上,或堕傍生(畜生)、饿鬼、地狱"(《大乘流转诸有经》)。就这样,人们生生死死,生死相续,犹如车轮之旋转,永无止境,永不停息。

      佛教所说的"六道轮回",实际上提供给人的是死后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状态:一是较好的"人界"、很好的"天界";二是不太好的"阿修罗界",很不好的"饿鬼界"、"地狱界"、"畜生界"。其实质也在沟通"生"与"死",它说明了人不仅有一"生",更有无数之"生";人不仅有一"死",还有无穷多之"死"。于是,人们此生的努力与生活的性质必影响到人来生是幸福还是痛苦,这对芸芸众生此生此世的活动与追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人死为"鬼"的观念、阴间阳间的观念,实际上都没有"轮回转世"的思想因素,只不过是说人死之后便永恒地生活于"冥府",过着大致与人间相像的生活。自有佛教之"六道轮回"观进入中土之后,中国百姓便渐渐地都接受了"转世投胎"的说法,并信念坚定,这对中国人的生活态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以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二十年或十八年以后又是一条好汉"的说法,它转化为人们某种视死如归的心态,使人在面对"死"时,忘怀了害怕与恐惧,在心理上获得了极大的安慰。??

      四、重视死亡问题的意义

      以上的讨论可以使我们获得如下的认识:??

      1.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必须重视死亡问题,讨论死亡问题,深思死亡问题。这不仅仅因为人之"生"要由"死"来定义、来彰显,更因为"死"是我们每个"生"者的必然归宿,它引发出的人类焦虑与恐惧也是最大的。我们每个人只能以健康的心态坦率地讨论死亡各方面的问题,才可能平抑死亡引发的精神痛苦,从而极大地提升我们生存与生活的品质。

      2.建构合理的生死观的核心是"生死互渗"。??

      从浮面上看,人之"生"与"死"的确完全不同,判然两别;但深入一步去思索,则会发现,"死"并非出现于人生命的终点,处于人生过程的最末尾,而是渗透于人生的整个过程之中的。也就是说,"生"包蕴着"死","死"则意味着"新生",所以,"死"也可说蕴藉着"生",这即所谓的"生死互渗"。一个文化素养不高者,通常可以从民间的"阴间"与"阳间"的死亡观念中去汲取智慧,从而达到"生死互渗"的体认;一个有极高道德境界者,可以从儒家"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中获得"生死互渗"的智慧;一个有高超人生艺术者可以从中国古代道家生死"一体"的智慧走到"生死互渗"观;一个有宗教情操者可以从佛家"了生死"的智慧中获得"生死互渗"的观念,等等,他们因此而不同程度地透悟到生死的本质,获得了生死的大智慧,可以坦然而平静地走向死亡。可问题是,许许多多具有科学思维的现代人,受到分析的、逻辑的思维方法训练者,最易于割裂"生"与"死",从而难以具备卓越的生死智慧,并产生极大的死亡焦虑与痛苦。因此,这部分人(在现代社会这部人居多数)应该也必须从以下三方面去获得"生死互渗"的观念:??

      一是在人生的过程中,组构成生命的有机体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新陈代谢,如细胞在不断生长、衰老与死亡,而新的机体又在不断地生成。在每一个活着的人体中,生理上的"生"与"死"实质上是不停地发生着,这是"生死互渗"观念的生理学意义之所在。次之,人"活"的过程同时就是"死"的过程,因为人"生"之时间流逝的量,实际上同时就标识着人与"死"接近的量,人"生"一日也就意味着人在社会中"死"去了一天。这也是一种"生"蕴含着"死"的客观事实,它显示出"生死互渗"观念的哲学意义。其三,人自觉到"生"的同时,便或迟或早地派生出某种"死亡"意识,这种"死"之观念将或隐或显地伴随人的一生,这可说是"生死互渗"观在人类学上的意义。人与动物、与万物最大最根本的不同在其有自我意识,有理性、有智慧、有精神性的活动;而一般的动物,包括那些被认为很聪明的动物,都不可能具有意识和精神的活动,有的只是产生于本能的感觉与反映,其生其死,它们全都茫然不知,因此也不可能产生死亡的恐惧。除了死时带来的疼痛感觉,动物对死是不可能有任何观念的。人则不同,人摆脱了动物存在的浑沌性,自觉到生存、生命与人生,知道如何经过努力改变自然状态去获取生存的顺畅、生活的幸福与人生的享受;但自然造化是公平的,人既然获得了生活与人生的自觉,得到了与万物相比更好的生存状态,那么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这就是失去天真无知的状态,觉察到死亡的必至,产生对死亡的恐怖感,有了死亡痛苦的意识。这样,一个具体的个人在其一生当中,必在某一阶段出现死亡的意识,且随着自己年龄的增加,这种死亡意识也必会愈来愈浓厚。由此,产生出对死亡的焦虑、悲观、痛苦与恐惧。??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生死互渗"是人生中的一种实存状态,现实生活中的人都应该理解这一点,把握这一点,并由此出发,"先行到死",由"死"观"生"。??

      一个具备合理的死亡观的人,必能常常在思想意识上"先行到死",站在人生的"终点",来观人生的"中点";活着的人虽然还没有到达人生的"终点",但"生死互渗"的实存以及提升人生品质的追求,则要求每个生者"先行到死",由"死"来反观"生"。当人们从观念上先行一步,立于人生的"终点",立于生死之界来返观我们的人生时,我们才能真正察觉自我的生命缺少了什么,人生中应该去追求什么;而且也会真正明白人生幸福与快乐的真实含义,人生痛苦与悲伤的真谛。由"死"观"生"的结果,可以使人自我定位,使人生活中的一切均具备好坏优劣美丑是非的价值判断,这就为我们的人生确定了方向、性质和内容。所以,一个人仅仅关注"生",未必能很好地"生",只有透悟了"死",并能立于"死"的视角观察"生"者,才能更好地"活",在短暂的一生中创造出更大更多的意义与价值,让人生更辉煌。

      所以,真正理解了"生死互渗"的观念,真正能做到"先行到死"、由"死"观"生"者,也必然能从根本上消解对"死亡"的恐惧与害怕。因为"死"就相伴于"生",与人的此在生命密不可分,我们又何怕之有?也能够更加珍惜我们的生命与生活,在浓厚的死亡意识中突显出人生创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把"死"的意识、"死"的必至性转化成规划人生的资源,转化成促进人生发展的强大动力,使人们能在有限的人生中创造出辉煌的成就,这就叫自"死"而得"生"。这种境界的实现,也就是建构合理之死亡观所欲达至的最高人生状态──超越死亡。

      3、中国传统死亡智慧与"生死互渗"观在现代临终关怀中有着极大的应用价值。临终关怀(Hospice care,或译为安宁疗护、善终服务)是现代医学的最新发展之一,其目的是运用一切医疗技术的、宗教的、哲学的等方法,协助临终者(预期生命6个月内)有尊严和安祥宁静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由于临终关怀主要的还不是医学技术性的治疗(病患者已是绝症,无法做治愈性的治疗,只能做疼痛性的控制),它更是一种心理的精神的与观念性的辅导和慰藉。而任何人的观念与心理构成无不受着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要在现代社会推展"临终关怀"之事业,造福全人类,就有必要回溯传统,发显古老中华文明中的死亡智慧,并将其转化为临终关怀中的有益资源。比如在做临终者的观念及精神抚慰的过程中,详尽地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掌握其传统观念的类型,以更切合病人需要的或以中国民间的死亡智慧、或以传统儒学"杀身成仁"的死亡智慧,或以中国道家"生死一齐"的观念、或以佛家"了生死"的智慧、或以现代之"生死互渗"的观念等等,来具体地对其予以辅导(当然亦可运用西方哲学中的生死观、基督教的"天堂"观等予以智慧的抚慰),以使临终者可以正确地对待死亡的诸方面的问题,达到生死两安的理想层面,这就大大提高了"临终关怀"的效率与水平,并使人类之生死品质获得较大的改善。

    • 家园 知道也有人在探讨有关灵魂的问题,或者你们可以相互探讨。 转载如下:

      一种统一的宗教---佛,上帝,道,科学,唯物的大统一.

      文章来源: 九爷 于 2003-10-9 10:01:00

      这两天要想点新东西给自己思想打打岔,结果就是跑到隔壁新开的宗教馆里去了.写了个东西,照例不会忘记这里的朋友们的.不相信的也别打架,就当看个新鲜了事.

      让我来用我的见解和感受把佛,上帝,道,科学,唯物统一起来说一说吧。

      九爷个人发展的顺序是科学,唯物,道,上帝,佛。我现在的结果是兼容并蓄,全部吸纳。所以从我的角度看,所有的事务和信仰都没有太多的矛盾的地方,大家都在同一条大道上往同一个方向在走,只是每个人买的票到站的地点不同。:)老九是个一直不想下车的人。:)

      为什么我接触了好几种教义但是都没有满意地加入呢?是因为我总有不够完美的感觉呀.这里我把我认为的长处和短处都讲一讲,我们看清了每种教义的长处和短处,就能博采众长,避开各短。在这里,因为唯物主义和科学成为了主导现代人思想的一种主流意识形态,姑且不要管名称的精确性,也一并称为教义。

      先说佛教。我认为佛教追求的是人类的灵魂的未来,是最详细描述求得心灵美满平衡过程的一种教义,未来的美好的精神世界就是人人都有上帝之爱心。因为是属于未来的,这就决定了佛教有点脱离现世,其中佛教一些修行的法则对现世的灵性有一定的哲理性的指导作用。修道在我看来,是师傅引进门,领悟靠个人,很多地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想不通的时候可以借鉴先贤的描述换个角度看问题,或许能有新的觉悟。

      再说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是没得说的,很大的一个好处是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对人的物质满足打下了一个可能的基础。但是现在的世界的科学,有点象小孩子在玩机关枪,技术发展太厉害,灵魂发展没能跟进,危险性会就很大。科学技术对灵魂发展提出要求了,这样也是很好的一件事情。虽说现世缺少的就是灵魂的发展,物欲横流的现世与轻情寡欲的佛教灵性还是太脱节了,直接接触有其现实的不相容性。所以佛教明显有对现世的指导细节上的缺陷。佛教的修行往往是和现实隔离开来修的,就是因为有这个不容的道理。但是佛教普度众生是正道,和现实的融洽问题急需解决,这也是佛教发展的需要。

      再说上帝,虽然上帝的本意和佛教一样是要把众生全部度化成佛的,可惜西方众生对这个方面没有什么悟性。西方的上帝采取了更加脚踏实地的方法,先保住西方人对爱的追求欲望再说,所以现在的上帝崇拜迎合了很多现实人众的心理和道德需求,与佛教相比有更加和民众打成一片的优越性。上帝教在方法学上支离破碎,缺少最后真正的灵魂归宿的指导方式,而这点恰恰是佛教的所强。上帝教和佛教本来就是追求的同一个神的Spirit,大家拉起手来取长补短,就能主导精神领域上的指导性地位了。

      道教,介乎于上帝教和佛教之间,从现实的精神上更加偏向上帝教,在修行的方法学上更加偏向佛教,但是除了开山的老子有远大的追求Spirit的目标以外,后来的继承人们因为太拘泥于个体的感受的细节,没有佛教以及上帝教普度众生的大气。但是正因为道教对细节的追求有点接近科学的追求方式,道教将在宗教与科学的融合之间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我对科学思想的发展展望就是下一步会把道家的阴阳五行理论加以论证从而纳入科学范畴。

      最后说唯物主义。其实出乎人们意料之外,唯物主义的一个分支---共产主义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一个Spirit主导的世界。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在现实世界的尝试性实践是失败了,但是国家资本和公众福利的概念已经融入到主流的资本主义思想里面去了,所以说共产主义一部分的打富济平的思想还是得到了实现的,马克思作为一个哲人应该感到非常满意了。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实践之所以不成功,主要是忽略了物质和精神上的两个理想要求,也就是物质得到极大的满足(这是资本主义的目标),人们思想觉悟达到各取所需,各尽所能(Spirit!)的精神境界。所以未来Spirit主导的社会将会是共产主义得到实现的社会,虽然这里面没有什么共产主义的功劳,马克思提出了这个理想而对它的实现一点指导意见都没有提出来。从对社会的指导性来说,唯物主义起到了提醒人们物质满足的重要性的的作用,和科学一起,补充了佛教上帝教道教所缺乏的务实性。

      所以大家看,人类未来的灵魂和物质的发展,一个教都不能缺,需要群策群力。远段主要佛教管,中段上帝教道教管,近段科学和唯物主义管。长远的计划和短期的计划如何能不相互矛盾同步前进并为将来打好基础,这就是下一步灵魂发展的一个课题。我们作为一个混杂的宗教论坛,就可以做一个思想融合的试点了吧。

      至于各教之间的分歧,其实还是世界和人类起源的历史问题的争论。从我的分析来看,各教对未来的展望方向是出奇的一致,往一个Spirit的方向在走,差别只是眼光长远的不同。

      现在回到原来的题目,老九相信的神是什么样的呢?由于机缘巧合,我是自己独立得出在人类世界以前就已经存在有智能的精神财富这个感受的,这个Spirit world是一种客观实在,虽然Spirit不属于能量或动量.从我的感受来看,这种Spirit代表了一种次序,从这个意义上也许是一种熵.这个世界在往熵增加的方向发展,而运用Spirit就能让熵减少,让世界更有序.这种有序性达到完美的平衡的时候就产生了美和爱.比方说,就象你在夏威夷海滩满意地躺在沙滩上,和躺在健身房的躺椅上有什么不同呢?温暖的阳光,流动却很好地支撑着你身体的沙滩,甚至你背后看不到但却能感受到的棕榈树,海浪轻拍的声音,远远的小棚屋里传来的节奏...一切的一切造成了一种环境的和谐平衡之美.这种和谐平衡之美就是我说的结构的次序.当然Spirit world的内涵不止是这些,Spirit是有力量的,龙卷风也许能把沙滩上的次序全部搅乱,Spirit却有丰富的内涵来支持美的稳定性,就好比姑娘能够依靠一个结识的小伙的肩膀一样的.

      现在看来老九认为的这个精神世界的客观存在与佛教和一些西方思想家不谋而合.佛教认为有一种不灭的精神,就象物质不灭一样的.西方有一种理论叫做Void Which Binds。我认为现世的灵魂是不断在和这个Spirit world相互交流的,我们灵魂的种子不受时空的阻隔来源于这个Spirit world,我们死后的灵魂又回到这个Spirit world。我们精神上的长进,就是对这个Spirit world的发展。在地球灭绝以后,这个Spirit world会继续存在,为下一个几万年以后才出现的新物质生命提供灵魂种子。这个说法,和佛教说的精神不灭相合。

      所以我看呢,生命的物质和灵魂出人意料地居然来自于两个不同的来源。前一个是新生的物质进化产物,后一个是渊源流长的古老的完美精神之河的产物。地球的生命并不是不靠Spirit的帮助就产生的,作为Spirit的神创造了生命和人的说法就能够成立。进化的物质是泥沙,把泥沙捏成人型的是Spirit的神.神没有创造泥沙,神整理了泥沙的次序,创造了生命.虽然这与上帝教七天造世的说法有一点不一样,与佛教坚决否认佛参与造世界的想法也完全不同,我希望这个方向能够是上帝教和佛教相互走近的第一步。:)

      想象一下吧,几万年以后一个alien生命的诞生居然也会有你的灵魂的一份功劳,你的转世会是什么妖怪的样子呢?呵呵。:)有没有人站出来说想要漂亮一点呀?:)

      顺便说一下,我一直用上帝教这个名称,是因为想把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的上帝统一起来一起说。从圣经来看,伊斯兰信奉的安拉与天主教基督教信奉的上帝没有什么矛盾的地方,而犹太教与基督教天主教分歧的地方是不认为耶稣是上帝的化身,信奉的上帝还是同一个神的。

      我喜欢用神来代表Spirit,这样就不偏向上帝或者佛,代表着他们的统一。

      对了,有关地狱,我认为Spirit world只收藏合格的性情平衡的灵魂(因为需要稳定性),不合格的灵魂就会给拆散开来与别的零件一起重新组装成为新的灵魂的种子。这就是轮回.也许地狱描述的就是这个拆散的痛苦感受记忆过程吧。如果这个想法成立,我看光是申明相信耶稣并不能解救灵魂,相信以后达到平衡的心态才能真正解救灵魂。

      这样也解答了一个为什么神不给我们一个完美世界的问题,Spirit world的发展依靠我们生命对灵魂进行完美的组装。这样投入的是残次品和零件,收获的是正品。如果神投入完美的正品给我们生命随便拆来玩,神拥有的正品就会越来越少,也就是爱越来越少。

      九爷的理想宗教设想说完了,欢迎大家踊跃发言。

    • 家园 【推荐阅读】惊人的假说--灵魂的科学探索(作者:弗兰西斯.克里克)

      外链出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我可不想把我的灵魂基因传给下一代

      下一代都有下一代的想法么,你能保证你的思想就是完美的嘛?再说了历史再前进,如果说我们遗传了我们父母的灵魂基因,那我们活着有什么意思?不是再替父母延续他们的思想,这样不好吧。

      人死了就让灵魂也走吧,别到处窜了,安息安息。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