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对中国新型轻武器的困惑 -- 晨枫

共:💬71 🌺9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支持用7.62毫米弹

                    我在军训时候也打过,后坐力不是大问题,学生娃子都整不坏,老兵还怕这个?

                    关键是携弹量。

                    解放军“徒步重兵器”弹药基数标准及重量:

                    名称/ 弹药基数 / 总重量(公斤)

                    连用机枪/ 1600发/ 总重48(公斤)

                    重机枪/ 4500发/ 132.7

                    轻重两用机枪/ 4500发/ 132.7

                    12.7高射机枪 /1000发/ 170

                    60迫击炮/ 60发/ 138

                    56式40火箭筒 /20发/ 80

                    82无座力炮 /30发/ 249.9

                    我的看法,中国陆军和外军很不同,不必太迷信别人的5.56口径。我倾向于废除我军旧的53式7.62毫米有底缘子弹,步兵全面改用北约制式的7.62×51毫米无底缘子弹。单兵携带一部分外,每个步兵排配置3台“军用手扶拖拉机”,主要拉弹药。

                    这种“军拖”是粗糙版的“机器大狗”,在现有25匹马力手扶拖拉机的基础上,增加功能提高性能降低噪音。手扶拖拉机越野性能好,可以过羊肠小道,有13档速度可调,可以由单兵扶着,随同小分队徒步,进入战斗状态时可以改用电力驱动(静音)。扶手可折叠,方便在装甲运兵车外挂带。这3台,平时给战士们熟悉用法,去打靶时驮几箱子弹。真打大仗时,临时从农村再征用,中国农村可是有千千万万的手扶拖拉机啊。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7.62毫米子弹的动能,是5.8毫米的2倍,其他就不多说了。

                  • 家园 老兄的论断和二战以来的步兵武器思想正好相反

                    这不光是美国人的结论,也是德国人、苏联人、英国人、……的结论。至于中国人,……没有听说有什么结论。

        • 家园 不好意思,再挑两个刺,当然也可能是我错

          1.87式应该是少量列装的,15军中的一个师(44或45)和某些负责警卫与押运的武警部队都装备了

          使用87式进行演习的中国空降兵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2.据某些未经证实的消息,XM8列装计划已经被美军无限期搁置,为解决断档问题,有关部门专门向FN公司订购了一批特种部队专用枪械,FN-SCAR

          FN-SCAR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scar for SF,xm8 for army

            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为了替换现用的M4,对外宣布

            特种部队战斗突击步枪(SF combat assault rifles)SCAR计划,2004年宣布FN赢得SCAR合同,根据美特种部队要求,同时发展轻重两种型号,轻型可发射5.56x45mmNATO弹药,重型发射7.62x51重弹或7.62x39mm中间威力弹药.Scar已经开始逐步替换特种部队目前所使用的m-4卡宾。

            XM8是美国陆军和HK公司在抛弃了Oicw后继续合作的一个新的下代先进步枪计划,目的是替换美陆军中的M-16系列。合同去年就中止了。最大或最表面的原因是预算问题,但来自其他方面的压力也不会小,美国各大著名枪械公司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下代美国陆军标准步枪的合同被德国人抢走?

            所以Xm8和FN scar是美国军方两个不同的project,不存在谁替代谁。

            最后再说一句,美国军方对5.56X45毫米杀伤力不足的怨言不是一天两天了,下一代美军步枪很可能最终抛弃5.56毫米口径,最有希望的口径是6.8毫米

        • 家园 05式5.8mm轻型冲锋枪还不能算是真正的PDW吧。

          觉得从体积和操作方式上看,只能算是短突击步枪的变异,真正的PDW主要的特点应该是体积小,重量轻,容易操作和训练,因为后勤和技术操作人员是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进行轻武器的射击训练的,另外太大的体积和重量也不方便携带。

          所以虽然现代步枪的枪族化的潮流中已经衍化出了“短突”和“卡宾型”、“室内CQB突击步枪”等等杂七杂八的长度短了许多的突击步枪,可是标准型突击步枪带来的体积、重量大的先天特点是没有办法改变的,所以欧洲近几年来才产生了PDW的设计概念。

          • 家园 “真正”的事情都很难说,合用就行

            05式和滚筒式相比,后者可能更接近“真正”的PDW。不过05式的体积不大呀,不要把消音器一起算进去了。05式只是在外表上和95式相象,自动机原理不一样,95式是导气式,05式是blow back(枪机后坐?)。再短的短突击步枪还是突击步枪,使用步枪弹的。05式使用的是5.8毫米或9毫米手枪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P90算PDW了吧?应该不比05式短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P90的据枪姿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带消音器和光学瞄准具的P90

            • 家园 个人还是最喜欢MP7了
              • 家园 MP7太像手枪,要那样,索性Uzi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不大典型的MP7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个MP7比较典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一个大兵手里捏着这么个小玩意,好像不相称一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Uzi才像冲锋枪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把这杀人工具当作精工制作的工艺品,倒也蛮好看的

                第一次看到Uzi是在电影《野鹅敢死队》里,Richard Burton,Roger Moore,带着一队挥舞着Uzi雇佣军冲到非洲,酷毙了。

      • 家园 一个小毛病,是87式5.8MM枪族而不是85式。

        怎么说呢?过去的体制下大家谁该干什么就干什么,竞争不多吧,活还可以。现在百家争鸣,谁有条件都可以上的,没有吃过猪肉,猪跑还是见过的。就想当年的台湾也是这样,越南战争的给老美修M16修的多了,自己也就会玩了。

    • 家园 晨老师的帖子总是善于抓住大家的兴趣点

      兼职办媒体吧,悦人悦己岂不乐陶陶,嘿嘿:)

    • 家园 7.62mm的狙击步枪用的是厚壁枪管

      估计是装备警察或者是需要做极精确射击的部队,这个成本比88式要贵多了吧。

    • 家园 挑1个刺

      第一张图是97式5.56MM突击步枪,出口用的,和95最明显的区别就在弹匣槽,老大可以和下面第三张三枪并列里的95比比

      PS:新型的JS7.62MM据说是专为解决88式600米外穿透力不强和精度下降的问题而研制的.看了其他一些专业刊物,好象88式将来就作为步兵班的高精度支援武器,JS是要专门装备专业狙击部队和武警以及警察部队

      PS2:95其实是个政治产物,当初筹建驻港部队时为了不让士兵继续端着81被井底之蛙的香港佬嘲笑而专门研制的,也就是说,它一开始就是为了美观第一而上马的,从这一方面讲,03的研制也有其必要性

      • 家园 那就应该用03式列装,不要再在95式上浪费时间了
        • 家园 95的撤装不是那么容易的

          一来,毕竟是中国人自己研究的武器,研制过程中溶入了设计师大量的心血,在可靠性等方面确实是属于世界前列的.二来,当初上马95是某位大老板亲自下的令,直接撤95就等于直接下那位大老板的面子,难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