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台湾与大陆同字发音的区别 -- 早生华发

共:💬16 🌺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台湾与大陆同字发音的区别

    两岸隔离以后,各自文化氛围也隔离开来,朝不同的方向发展。文字的写法的变化自不必细说,文字读法似乎也有变化。好像加拿大美国这么近,也没这么隔绝过,对个别的单词发音还是有区别的。

    很多年以前看过一个台湾电视剧,《含羞草》,里面的男主角名字记得很清楚,温而刚,起的挺不错的。当然,从来也不喜欢看这种谈情说爱的戏,没多大兴趣,也就跟老妈凑个热闹。

    可我们当地的晚报上,某日有人登出篇文章,说是里面的女主角在给别人家教时,把"桃花流水鳜鱼肥"一句中的“鳜(gui4)鱼”念做“厥鱼”。如此北方鱼贩都念不错的字,出自剧中国语研究生毕业的女主角之口,如何不该,导演如何不认真云云。

    当时看了,也深以为然。可是后来,台湾电视剧多了,发现这不是个别现象,好像还有其他的人物也这么读。

    还有一次,是沈珍珠,说的安史之乱时,李隆基孙媳妇的事。里面李隆基之曾孙李适的名字,现在大陆多读作“扩”,这个字也可读作“势”。但是片中读作“瓜”,人人都这么念。我那块的晚报,又有人写文章质疑。但这次片中出现过几乎无穷多次,人人也都这么念,说是无心之过,我都不信了。我当时就想,“适”字作为舒适的意义讲的时候,算是常见字了,台湾怕也常用。这次故意读一个偏音,一定有什么缘故吧。

    以后的例子就更多了,在新白娘子里,金钹法王被读作金“拔”;其他大量影视剧里,没有“暴露”只有“曝露”,当然有“曝露”这个词,可是字幕里是暴露。

    后来大概见怪不怪,不再有文章质疑了。

    咱们海峡这一边,解放后自己都有一些字改变读音,另一边就算不改,跟他们不同也没什么希奇了。像现在呆板读作“呔板”是不算错的,可以前考试只能读作“矮板”;勉强以前只能读作“勉抢”。其实很多汉字读音就在不停变化,很多音旁相同的字现在读音都差的很远了,不少是以讹传讹,因陋就简了。现在一些很容易读错的字干脆让他就按习惯读法去读,也是语言只是作为工具而不是主人的象征吧。一些字为了合辙押韵,在诗句中另有一读法,就感觉很勉强,也制造麻烦。像“远上寒山石径斜”斜字应读“霞”;很多诗句中,黑字该读“赫”。现在好像为了方便,基本都废止了。另外还有些古字,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当时该读什么,像上文的适,如果读“刮”也没什么新鲜,毕竟有同一音旁的字这么读的。台湾那面真的这么改的也无可厚非。

    可惜两岸隔绝,改造不同步,造成文化上的差异,才有以上的文章吧。

    不知道还有多少字两岸读法不同啊,随着两岸沟通,最好越来越少,否则这种文化上的隔阂让人不安。曾几何时,日韩越跟中国的读法、写法都是一样的呢。

    关键词(Tags): #汉字读法#大陆#台湾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