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由导游词想到的——不仅限于此 -- 麦兰

共:💬3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由导游词想到的——不仅限于此

    迎合大众抑或是自行选择受众?任何真正高雅的文化、艺术、科学等科目皆设置了高门槛,对接受者自行过滤,即使这样,追求者亦趋之若鹜,通过提升自身实力来达到进入该殿堂的要求。从未听说过有哪一门会纾尊降贵,寻求普通大众之理解。牛顿的《原理》一书用数学语言写就,原本就是写给特定人群的。无论是罗马教廷的赎罪券还是中国皇朝的卖官鬻爵,这种准入许可的减低本身就意味着其正在走向腐败。

    但由此也带来了一个新的矛盾,现代的民主观念认为:艺术应是大众的,是要让人民群众理解的,而非一小部分人孤芳自赏的圈内话题。这也确实是正确的,看不起人民,不以平等视之是不符合现代精神的。但问题是:当大众理解力还未达到应有水平时,我们该怎么办?在苏州园林,看到一堆又一堆的游客在导游的讲解下哈哈大笑,我油然而生的情绪是愤怒、悲哀以至……蔑视。是的,我自认是一个普通人,从不想把自己与士大夫文人、小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之类词画等号。但事实是,即使我们能够在谈论家长里短时打成一片,在向他们请教农耕谷物时尴尬地回应他们善意的嘲笑。但我还是无法接受蒙昧的导游以这种媚俗甚至恶俗的讲解词来愚弄大众。柳荫曲径被解释为“鬼走直道,人走弯道”;卅六鸳鸯馆和十八曼陀罗馆被称作“男人看山水风景,女人看墙”。这些说法是否有来由暂且不去管它,但它将中国古典园林的美用此种方式来为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委实让我难以接受。虽然这种说法确实奏效,调动了广大游客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证明了导游的亲和与幽默——男女问题向来能引起人们无尽的讨论。由此看来,究竟是游客的水平和素质决定了导游词的低俗还是与之相反?这个问题本身就缠夹不清。但无论如何,其结论是我们该如何在高雅和大众之间维持平衡?似乎这条道路不好选择。

    我无意以一种凌驾于普通大众之上的清高态度来讨论问题,这与我内心自认的原则不符,因而我在生发鄙夷之感时又会催生深深的内疚自责之情。但事实却是:当我们提出这一命题时本身就处在高处。因此,要么是调和自己内心的矛盾,要么是调和社会的矛盾,而这二者,皆非易事。

    是否有一条中庸之道?高雅不必低俗,而大众的理解水平与欣赏能力被提升,于是高雅的也是大众的,这是否是我们应该努力的目标?但在这一阶段来临之前,我们应做些什么?为此目标准备亦或暂时性的迎合?我不得所知。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