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乱弹近期中外电影 -- 九九

共:💬14 🌺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乱弹近期中外电影

    寒假期间看了一陀大片小片好片烂片,印象深刻的开列如下:(评分来自IMDb)

    King Kong,2005, 7.8/10

    虽然这是偶05年最期待的大片,虽然第一眼就喜欢上了憨厚可爱的King Kong和活泼伶俐的Ann(更不用说HC已久的影帝Adrien Brody),虽然惊心动魄了结结实实三个半小时,虽然从帝国大厦看夕阳的时候就开始哭,虽然不得不承认目前好莱坞导演中能如此折腾观众的只有Peter Jackson一人…………却不能百分之百从心底里为这片叫好……也许是因为结尾时Carl拨开人群对着镜头做深沉状说 “不是飞机,是美女杀死了King Kong” ,大大地坏了偶的胃口!去NMD!King Kong与Ann的心情你懂个鸟!!(后记:可能是对这版金刚期望太高,导致失望时有点感情用事,感谢Raindrops提醒。理性观点在回复中)

    The Chronicles of Narnia: The Lion, the Witch and the Wardrobe,2005, 7.3/10

    感觉比哈波4好,恩。家中神秘的橱柜,雪国壮丽的景色,可爱的动物,神奇的魔法,拯救世界,称王封后……完美满足了各位欧美小朋友的幻想。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大哥Peter在冲锋前拔出剑扯着公鸭嗓高呼 “ For Narnia!And Aslan!”时,非常~非常~有男人味~~此招在战争大片中屡试不爽,此处由于Peter实际上还是个毛孩子,给偶印象特别深刻。

    Mermoirs of Geisha,2005, 6.6/10

    该片争议太多,实际上只是一部简单得落了俗套的感情片。Technically,服装、布景、情节、表演……除一般意义上的精致之外,没有任何亮点,但对于美国人来说或许还有不少新鲜之处。斯皮尔伯格的本子还是没有走出2004年The Terminal 里小家子气的美式浪漫和英雄主义,马歇尔也没能带给我们如Chicago 般的震撼。报纸上看到一句评论:“这部电影是美国人与美国人的对话” ,蛮准确的。

    八卦:这次奥斯卡没什么戏;演小百合童年的女孩子蛮可爱;另外,二战后日本民族工业界是那个样子吗?

    如果爱,2005

    作为中文歌舞片的初次尝试,把握得不好就会给人东施效颦之感,尤其是开头百老汇式的大型歌舞(偶想说的是,看起来就是有点东施效颦……)。概括地说,专业演员演得比唱得好,专业歌手唱得比演得好~~虽然这听起来很像废话,但正好说明了那些真正的音乐剧明星有多么深厚的功力,欧美影坛的闪闪星光并不只是用money打造出来的,嗯。但是陈可辛导演的努力还是鼓舞人心的。前进吧,麦兜!

    八卦:金成武的演技比我想象的好;周迅发挥正常;歌神……怎么说呢,可能偶对 Phantom of the Opera 里Phantom的唱功和魄力印象太深了(影片最后他对着八音盒轻声吟唱的时候,偶的眼泪终于没能忍住……),总觉得歌神的那段solo有点~做作……也许舞台音乐剧与电影音乐剧还是有较大差别的吧,下次有机会要看看他的雪狼湖

    千里走单骑,2005

    “我老谋子又回来了!瓦卡咔咔咔咔咔咔……”(背景:电闪雷鸣,树叶乱飞……)当然张艺谋不是我,不会这样出镜,但这次他的回归让人在回顾2005华语电影时还能找到些安慰,尤其是在那部令 “世界人民震惊了” 的大烂片之后……

    这部影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驾驭那些“乡土元素”的能力——精妙的视角(如云雾中的梯田、鸟瞰下的石头村、一眼望不到头的宴席、月光下的石林)、流畅的结构、精炼到极致的剪切,当然还有本色演员令人叫绝的表现(肯定也少不了他的指点和引导)——让最朴素的影像与最朴实的情感完美交融,如北海道雪白的浪花撞击着都市灯红酒绿的海岸线。看来出身农村的他已经找到了代言这片土地的最好方式,令人肃然起敬。八卦:听高仓健和他的儿媳打电话非常考验耐心

    The 40 Year Old Virgin,2005, 7.4/10

    非常、非常有意思的一部喜剧片,也绝不像标题看起来那么肤浅。影片最后有一段“无厘头”风格的MTV,差点没让我乐癫了……星爷要进军国际市场也不是那么容易啊

    The Passion of Christ ,2004,7.3/10

    早就听说了这部Mel Gibson导演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宗教片,但一直提不起兴趣看(因对宗教了解太少)。这次看了果然被 “吓” 得不轻:影片再现的是耶稣被捕后受刑到升天的整个过程,其他经典宗教故事,如最后的晚餐等,都以回忆片断的形式穿插其中;但若不看其文化背景,这几乎就是部恐怖片!耶稣受难的种种细节是刻画的重点,看King Kong 里人虫大战的场面时偶连眼睛都没眨,但这里看到最后罗马士兵笑嘻嘻地往耶稣脚背里钉擀面杖粗的铁钉,而虚弱到极点的耶稣还在说 “上帝原谅他们,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时,偶实在是没法看下去了……OMG,如果这些都是事实,那基督徒们虔诚的仪式再也不会令我感到怪异了。

    不知道演戏与导演具体有哪些共通之处,但Mel Gibson的确出手不凡。 画面十分精致,气氛渲染得极佳;很多镜头是以人物的视角拍摄,恍惚的人声人影,回忆中平静的时光,倒下时延伸的天空……罪人眼里看到的是魔鬼,而耶稣,他看到的是~神!到这里不得不highlight几个极出彩的人物:1)温柔的发,瘦削的脸,悲伤的眉,还有那致命的金色瞳仁……Oh Jesus,真是太帅了!以前没注意这个James Caviezel(他的片只听说过 Angel EyeThe Thin Red Line),但他的Jesus造型无论从宗教还是实际欣赏的角度看都几近完美,我和honey被电得哇哇乱叫;2)神这个角色虽然很戏剧化,但能构思并制作成那个样子还是不容易的——风起云涌的魔幻奇幻迷幻片中,这是偶见过的最酷的神!3)下令钉死耶稣的古罗马犹太总督Pontius Pilate是众多带有宗教符号的人物中最有人性的人,在尚未泯灭的良心与个人利益间挣扎,最后还是把耶稣送上了十字架(其实是耶稣早已选择了这条路)。演员的造型与表演都非常到位。

    The Terminal,2004, 7.1/10

    故事很特别,一个东欧小国的公民由于签证问题被迫在纽约机场 “生活” 了几个月,而他坚持一定要进入美国的原因就是为了完成他父亲的遗愿——收集纽约一位著名爵士乐演奏家的签名。不知道为什么国内各大网站相互抄袭的电影简介里要说主角想 “移民美国” ?!更受不了那些乱七八糟的译名,什么 “爱你无国界”、“机场男人与他的爱情” ……

    Spielberg试图用轻松浪漫与个人英雄主义的美式风格来讲述一个带有异域色彩的悲剧性故事,可以说他这两方面都做得很成功,但结合在一起给人的感觉却是:开头set up了如此严肃的环境和悲情的主角形象,但接下来他获得尊重的过程却又如此不可思议的神奇与浪漫,总让人觉得哪里不对劲。除此之外,我们就可以尽情欣赏 Tom Hanks 出神入化的演技了!以下省略滔滔敬仰300字……

    八卦:1)故事的真实原型是一个伊朗难民 Merhan Nessari,1988他由于护照与难民证被偷而被困在巴黎戴高乐机场Terminal One。虽然后来他被允许进入法国或回自己的国家,但他选择继续生活在机场,并把自己的故事告诉每一个愿意倾听的人,直到2004年他还住在那里!……估计看到自己的故事被搬上银幕才心满意足地离开,中东人民的信念还真是坚不可摧…… 2)原本电影中主角的国籍被设定为斯洛文尼亚,为避免引起争议而改成了虚构的国家 Krakozhia,但语言设定为保加利亚语;3)Tom Hanks 惟妙惟肖的保加利亚口音得益于他有一半保加利亚血统的妻子的训练。

    Lord of War,2005,7.5/10

    国际军火商的故事。剧本、画面和剪辑的风格都有些黑色寓言的意味,跟尼古拉斯凯奇阴郁而无奈的目光结合得天衣无缝,让人体会到功力深厚的演员对影片整体风格的强烈影响。八卦:1)非洲人民哄抢军火,甚至把运输机拆得连骨架都不剩的那一幕叫人过目难忘 ;2)主角的弟弟放荡中透着纤细,眼睛像孩子一样清澈,给人印象深刻,可惜在军火买卖中死于非命。其扮演者是在Alexander 中饰演Alexander传说中的同性恋人Hephaistion的 Jared Leto。

    Eyes Wide Shut,1999,7.0/10

    这是Stanley Kubrick去世前的最后一部作品。这位独树一帜的导演最著名的作品要算 A Clockwork Orange 了。中学看“发条橙”时,完全摸不着头脑,现在看 “大开眼戒”(中译名)的第一感觉恐怕还是大开眼界。故事改编自澳大利亚作家 Arthur Schnitzler 的小说Traumnovelle ("Dream Novella",又译梦的故事)。影片被处理得像梦境一般诡异又虚无, 让观众跟随主角的视线与思维去分辨梦境、幻觉与真实,最后发现这一切似乎只是稀松平常的生活。这样的构思与Brad Anderson的影片Machinist 如出一辙。而跟发条橙比较相似的是,影片用了很多尺度大胆的镜头,试图要触及一些深藏于人性中的东西。有人认为这不是一部关于 “性” (sex)的电影,而是关于潜藏于风平浪静的日常生活之下的 “性困扰”(sexual obsession) 的电影。基本认同。

    • 家园 好长的文啊,只看了开头,说一句:

      “不是飞机,是美女杀死了King Kong”可是 《King Kong》这个电影里的经典台词,是原来老版里就有的。没有这句,这个电影就该改名啦。本来导演是想请在老版里演 ANN 的 Fay Wray 出山演这个镜头,讲这句台词的,但是 Fay Wray 在电影杀青之前刚刚去世。

      • 家园 听起来是很经典……

        符合那时人们对美女与野兽的浪漫定义。但那是一个人类沙文主义的时代,从历代《金刚》里都可以看出人类社会对于异己事物有多么残忍和自以为是,并且用这句话给金刚做一总结:“你就是自找的!”

        而现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孩子们从小就受到“平等看待自然万物”的熏陶,这版金刚里也突出了金刚与安甚至与杰克在心灵层次上的交流,再用这句“经典台词”作总结,恐怕不会激起多少共鸣

        • 家园 KING KONG一直是正面的形象,

          非常深入美国人心,《KING KONG》已是美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老版的动人之处正是把KING KONG人性化了,虽然老的KING KONG比较 machinary,但是“平等看待自然万物”的理念是一脉相传的。I don't think “你就是自找的!” is the right interpretation. “9-11“后,纽约的商店里出现很多KING KONG玩具,人们甚至希望KING KONG可以帮助抵挡恐怖袭击……

          各抒己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 家园 非洲人民拆飞机真是。。。啊。。。

      全片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个蚂蚁搬家。。十分钟搬完货,24小时拆走飞机。。这么高的效率要是作正事,非洲人民会多伟大~~

      • 家园 记得当时画外音

        的大意好像是,在非洲这片土地上,任何东西都会回归尘土……

        同样很酷的还有结束语: While private gunrunners continue to thrive, the world's biggest arms suppliers are the U.S., U.K, Russia, France and China. They are also the five permanent members of the U.N. security council

    • 家园 这个戴高乐机场一号候机区我也过过夜。

      1)故事的真实原型是一个伊朗难民 Merhan Nessari,1988他由于护照与难民证被偷而被困在巴黎戴高乐机场Terminal One。

      2004年去接人凌晨到的飞机和一等老婆的上海某公司派驻项目经理他老婆也是凌晨同一班飞机到的哥们儿就在这个候机厅神侃一夜。那里的确是有三三两两的过夜人。睡在长凳上。还有牵着狼狗的黑人保安。不知道这位仁兄是那位

    • 家园 幸福终点站

      猜猜是哪部片子?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