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梦溪笔谈 - 贺兰山之战 -- imres

共:💬25 🌺3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梦溪笔谈 - 贺兰山之战

    梦溪笔谈载:庆历中,契丹举兵讨元昊,元昊与之战,屡胜,而契丹至者日益加众。元昊望之,大骇曰:“何如此之众也?”乃使人行成,退数十里以避之。契丹不许,引兵压西师阵。元昊又为之退舍,如是者三。凡退百馀里,每退必尽焚其草莱。契丹之马无所食,因其退,乃许平。元昊迁延数日,以老北师。契丹马益病,亟发军攻之,大败契丹于金肃城,获其伪乘舆、器服、子婿、近臣数十人而还。

    现代文记载:诱敌深入待机反击的贺兰山之战

      西夏自元吴称帝后,国势日强,由附辽转为抗辽,并支援辽境党项、呆儿等部落抗拒辽军。辽重熙十年(1044年)九月,辽兴宗耶律宗真决意进攻西夏,集兵于九十九泉(今内蒙古卓资北)。十月初,兴宗亲率骑兵 10万渡过黄河,至金肃城(今准格尔旗西北)兵分三路:萧惠率兵 6万为北路;耶律重元率兵7000为南路;萧孝友率兵为中路,随兴宗行营。夏、辽接壤地区为沙漠草原,无险可守。

      元吴采取诱敌深入、待机歼敌方针,将主力部署于贺兰山(今银川西北)北。辽军深入夏境 400里未遇抵抗,遂在得胜寺附近扎营待机。北路军继续西进,在贺兰山北与夏右厢军接战。元吴一面请和,一面抵抗,拖延时间,消耗辽军粮秣,并三次示弱撤军,每次 30里,烧尽牧草,致使辽军人马乏食,战斗力锐减。

      二十四日,辽军跟踪至河曲,粮秣耗尽。萧惠为求速胜,连夜攻击。元吴早在河西做好准备,设置拒马(移动障碍物),列阵以待。初战,辽军小胜。萧惠指挥辽军包围夏军,被元吴率千余骑击破。这时,大风骤起,风沙迷目,辽军阵乱,元吴挥军大举反击,辽军大溃,人马相践,死伤惨重。夏军乘胜攻破得胜寺辽营,俘辽附马及近臣数十人。兴宗率残部逃回云州。

    可见沈括大侠纪事的手法,不过元昊实在是运气太好,突然大风,辽军大亏,真是哎,这辽军也够了无能了。

    但是元昊死的也是够倒霉的,如果沈大侠没有戏说的话,那按照梦溪笔谈的记载,由于元昊同志过于喜欢二儿子,结果太子因为老妈嫉妒,想去干掉老二的母亲,结果到了碰上自己老爸,就顺手捅了一下,结果第二天元昊同志就归天了。这说明什么问题,还是一个老婆好啊,呵呵:)

    关键词(Tags): #梦溪笔谈#大夏国#元昊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译文好像直接在抄"退避三舍"

      并三次示弱撤军,每次 30里

      这好像完全和“退避三舍”一模一样了吧?

    • 家园 附记2-延州之战及好水川之战

      受到萨大侠的回复,感激之余,再发文! 

      以诈突袭据险设伏的延州之战

        宋宝元元年(1038年),西夏王元昊称帝,国号大夏,要求宋予以承认。宋不允,并下令捕杀元昊,宋夏矛盾激化

      。(OK, 让我们来看一下沈括的记载:景祐中,党项首领赵德明卒,其子元昊嗣立。朝廷遣郎官杨告入蕃吊祭。告至其国中,元昊迁延遥立,屡促之,然後至前受诏。及拜起,顾其左右曰:“先王大错!有国如此,而乃臣属于人。”既而飨告于厅,其东屋後若千百人锻声。告阴知其有异志,还朝,秘不敢言。未几,元昊果叛。)

      沈大侠有点萨大侠的风范,在人物描写方面有类似文风,看元昊的举动就知道,不是个凡人,单从宋朝吊祭的官员身上就看出先王大错!有国如此,而乃臣属于人。”实在是强!

      次年,元昊率大军攻宋延州(今陕西延安)。延州是宋边防要地,北面门户金明寨地形险要,周围有 36寨依托,易守难攻,由李士彬率 10万蕃兵驻守。元昊发兵前派人至延州请和,宋安抚使范雍轻信,放松戒备,夏军乘机从土门(今陕西安塞西北)突入,又以声东击西之计,明攻保安(今陕西志丹),暗袭金明寨,以重金收买守将,里应外合,擒李士彬,直逼延州。在夏军进军时,范雍命刘平、石元孙等率军援土门,因西夏军进展神速,刘平等刚到士门又接回援延州之命,遂引军经保安、万安镇(今志丹东南)趋延州。元昊侦知,于三川口(今延安西北)设伏。刘平回援途中与黄德和部会合,结阵东进,至三川口遭夏军围攻,居于阵后的黄德和率部先逃,宋军大溃,刘平、石元孙被俘。夏攻延州 7日不克,适逢大雪,天寒地冻,被迫还师

      温相曾经提到过,宋夏之争,宋实在赢在国家实力,耗的起。反观夏就不行了,输不起啊。呵呵:)

        利用地形伏击歼敌的好水川之战

        延州之战后,夏景宗元昊乘宋廷攻守不定之机攻宋。西夏天授礼法延祚四年(1041年)二月,元昊率军10万南下至好水川地区将主力埋伏于两测谷口,以一部兵力至怀远城(今宁夏西吉东偏城)一带诱敌。高手啊,走一步想三步。

        宋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韩琦闻夏军来攻,命任福率军数万从镇戎军(今宁夏固原)进至夏军背后羊牧隆城(今西吉县兴隆镇西北),伺机破敌。夏军逼近怀远城,任福率数中骑先发,朱观、武英率军继后。十三日,抵达捺龙川(今西吉县偏城东北),探知常鼎军正与夏军在张义堡(今固原县张易)交战,急忙赴援,夏军佯败,任福率军轻装尾随。

        黄昏,屯于好水川。朱观、武英部屯于笼洛川(今什字路河)。任福与朱观等相约次日会攻夏军。十四日,任福率军循川西行,至羊牧隆城东 5里,见道旁有几个银泥盒,将盒打开,百余只带哨家鸽飞出,恰为夏军发出信号,伏兵四起攻击,宋军大溃,死伤甚众,任福等将战死。朱观、武英进至姚家川(今什宇路河口)亦中伏,仅朱观率千余人逃脱,余皆战死。夏军获胜,闻宋援军将至,遂还师。看样子在战场上,任何东西都不能乱动啊,开了个盒子,就大败了。人的好奇心真是啊,难道元昊同志知道潘多拉盒子的故事,果真通晓中外了!强!

      关键词(Tags): #延州之战#好水川之战#元昊
      • 家园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能放百只信鸽得多大的盒子啊?

        不能把鸽子闷死,还是银的,估计少说得有马车那么大吧。

      • 家园 还有汉奸的作用

        俩个宋朝的举子,一姓张,一姓吴,原名已不可考,屡试不第,心怀怨恨,入西夏,自称张元,吴昊.因名犯元昊之讳,很快引起注意.元昊与二人交谈后,用为参谋.吴昊后来事迹不显,张元参与军机,夏对宋的几次战役都有其功.那个潘多拉盒子多半就是张元的主意.

        宋朝后来特意扩大进士的名额,以避免此类事情再有发生.

      • 家园 不敢不敢,看您的文章如饮纯醴

        很有趣的,不由得不跟。

        好水川之战,任福这个人,虽然战败了,还是颇值得一提,他被包围以后,比较冷静,立即命令宋军列阵迎战。

        所谓列阵应战,不是简单的一句话,宋军是步兵,西夏主力是骑兵,宋军对这种作战是有所研究的,就是步兵结成有秩序的军阵,利用多种兵器有层次的杀伤敌军骑兵,从而达到抗衡的目的,如果逃或者对冲,步兵都不可能是骑兵的对手。

        任福的部署大概是当时最好的应手了,可惜西夏更胜一筹,西夏军利用了宋军的两个弱点 -- 第一,宋军积弱,训练不足,所以身体素质不行,披甲对峙一段时间以后,锐气即衰,战斗力大减 -- 由此可见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道理;第二,西夏军的兵器胜过宋军,西夏军的骑兵是东方最重型的装甲骑兵,类似欧洲骑士,虽然笨重,冲击力极强,其兵器“河州刀”冶炼水平也远胜宋军 -- 宋代科技虽然发达,钢铁技术却不如西夏,以至传统的直刀让位给曲刀,部分原因是可以通过增加刀的宽度,以提高强度,这是不得已的做法。

        所以西夏军在对峙后用铁鹞子强行冲击,击破宋军大阵,宋军大部分是在奔逃中被杀,失去组织的步兵在骑兵追击下无异于牺牲。任福及其数子我记得都是抵抗到底,死于阵中。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