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梁山五虎将的武艺(上) -- 萝伏

共:💬39 🌺6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梁山五虎将的武艺(上)

    看到提辖兄大作,真是很过瘾啊。这里很少有人玩武的,兄弟更不擅这个,只记得以前似乎搞过一个,在三国论坛里翻出来,改改贴在这里,算应和提辖的好文吧。^_^

    比较梁山五虎的高低,五虎间最先直接较量的是林冲和呼延灼,咱就先比比他俩吧。

    水浒第55回:

    “……呼延灼自战林冲。两个正是对手:枪来鞭去花一团,鞭去枪来锦一簇。两个斗到五十合之上,不分胜败。”

    从这一战看,两人是平手。

    林冲是武术专业教学人员,呼延灼有名门嫡传的背景,都有自己的长处。打个现在的比方,林冲是驾校教练,呼延灼是到处闯荡的经验丰富驾驶员。林冲可能武学素养更高一些,武术招式更正规一些,这些在和高手比试时可能看不出什么,但要挑“低手”的毛病,林冲的眼睛可能更毒一些,交战占上风会更快。

    老呼作为名门之后,也是非常难缠的,实战经验和持续作战能力突出。在讨梁山时,跟梁山首发5人中的三人交过手,总回合数要上百了。在青州,也先后跟鲁杨两位持续交手。后数日,鲁杨武三位估计是轮番出战,而政府军这边只有老呼一人挺着,唔唔唔。。。

    拿林冲和老呼比,先间接与另一位禁军教头王进比一下。林和王都是禁军枪棒教头,应该是在一个教研室当同事的。因为两人都处于成熟阶段,因此我们假定林冲和王进武力相同。当然,是不是相同,大致还要看一下。

    王进与史进有过一次交手,三合内轻松搞定。虎虎虎兄提到过,王进与老母寄在史家庄上,外加他本人性子也很谦和,否则打翻史进会更快。那时史进“经了七八个有名的师父”,其中启蒙师父是李忠。由于史进学了几个人的武艺,此后又整日打熬武艺,史进那时的武力应不在李忠之下,至少是差不多。由此推断,所以王进胜李忠这类人物也应该可在三合左右解决。这里强调一点,李忠的实力不见得只能在王进手上走三个回合,只是他们这等档次武艺很不规范,容易被武学修养高的人挑出毛病,从而导致速败。

    林冲击败洪教头也是在三合之内,招式路数和王进极其相似,都是先退一步,等待对方步法变乱,然后一招制胜。看来东京禁军教头的武学理论素养都非常之高。至于洪教头,用柴进的话说:“此位洪教头也到此不多时。此间又无对手。”

    须知柴大官人善养客,庄园内网罗了三山五岳的狠恶之徒,而洪彦在此间无对手,其武力肯定不在江湖艺人李忠之下。林冲也是厚道人,跟洪教头过招也留有余地,手上掌握了分寸。由此看出,林冲取胜的难度并不在王进胜史进之下。这样得出结论,林冲武艺不在王进之下。

    呼延灼也和李忠有过一次交手。水浒第56回:

    “李忠……如何敌得呼延灼过;斗了十合之上,见不是头,拨开军器便走。”

    呼延灼十合之上才能胜李忠,跟王进比,回合数上出现了差距。老呼的马战很强,但李忠马上不见得比步下强。可以看出王进的武艺应稍高于老呼,起码是尽快解决战斗的能力在呼延之上。我们推断王进等同于林冲,那么林冲也应该略优于呼延。

    林冲和呼延灼的比较,还有PLMM扈三娘作证。水浒第47回:

    “……林把蛇矛逼个住,两口刀逼斜了,赶拢去,轻舒猿臂,款扭狼腰,把一丈青只一拽,活挟过马来。”

    第55回:

    一丈青便拍马来迎敌。呼延灼恨不得一口水吞了那一丈青。两个斗到十合之上,急切赢不得一丈青,呼延灼心中想道:“这个泼妇人,在我手里斗了许多合,倒恁地了得!”

    上面两个战例,扈MM之前都出了些许香汗,消耗了一些体力,分别活捉了王矮虎和彭玘,竞技状态颇佳,都正在兴奋点上。林冲在战前没消耗什么体力,而呼延灼在战小扈前打过一架,用这两个战例评判,呼延稍微吃点亏。但林冲表现了枪棒教师应有的素养,冷静、有眼力,所以10合内轻松生擒了小扈;而呼延的心态有波动,有点着急上火,因此10合过了还是拿小扈不下。

    所以总的看,林冲和呼延灼尽管在对打中可能看不出高低,但在对其他选手的结果看,林冲在尽早解决纠纷的能力上可能要好一些。另外,五虎将似乎都有一手绝技,用三国游戏武将必杀技名字来套,呼延灼会“一击”,林冲会“大喝”,两人都靠这个斩掉实力相当不俗的武将。

    关键词(Tags): #五虎武艺#上元宝推荐:桃李不言,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林冲棒打洪教头,

      武松杀嫂,是整部书描写场景最精彩的部分了,真是让人一唱三叹啊。

    • 家园 过瘾过瘾! 只是太短!
    • 家园 在下困惑于施老先生对于林冲刻画的一点矛盾

      一方面,施老的关胜,林冲好比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张飞。关胜红面,红马,使大刀,直追其祖关羽。林冲用丈八蛇矛,还有“大喝”的绝活,类似张飞。

      但是另外一方面,林冲事事忍让,甚至于有窝囊的感觉,从来都是被逼到退无可退才出手,和张飞的直爽暴躁截然不同。

      请指教。谢谢。

      • 家园 人物的脸谱化

        不浒成书时的三国形像。和今天显然是不同的。

        人物脸谱有一个形成的过程。刘关张最早出现时,刘是温厚长者,关是红面大汉,张是暴跳汉子。后来呢,刘的温厚长者形像逐步消退,关成了仁义代表,张则越来越粗蛮。

        我觉得,林冲取名时的张飞,还没粗野狂暴到今天这个程度。

        文化是个积淀过程,许多事有个演变。在水浒书内外,类似的例子还有一些。

        水浒内,有小温候,赛仁贵。显然,吕布在当时的正面形像大于负面,否则不会有人以他为外号。而薛仁贵的知名度,当年也非常大,至少与吕布齐名。

        在水浒以外,西游记等书中的武术招式,与今天的梁温金古完全不同。而气功,这个今天被视为中华文化组成的词汇,在古典名著中居然不存在——因为这个词,是1950年代产生的。一些表现武功的方法,古今亦不同。水浒中,有举大石拔大树,但没有单掌开砖油锤灌顶。

      • 家园 一种可能是这样的

        记得多年前看过一位学者的文章,他的看法是水浒作者安排梁山五虎将是参考了三国蜀汉五虎将,首位是关,次位是张,所以林冲的形象起初是打算写成张飞样子的,后来创作过程中林冲形象发生了变化。他提到,与林冲发配类似的情节还有卢俊义和王庆,而林冲故事说得最精彩,有可能是林冲故事是在另外两个基础上加工成的。当然这是一家之言。

        根据俺个人的知识,水浒不是一次写成的,最初本的水浒确实存在一个简单的林冲故事,而且俺认为林冲最早出场时间应在三打祝家庄的时候。我认为水浒早期版本,每个人出场的时候,都有一首出场的赞诗,林冲的赞就是在三打祝家庄时出现的,赞中有一句“满山都唤小张飞,豹子头林冲便是”,可见这时他还是“张飞”,并不是书中刚开始的那个忍辱负重的人,因此觉得林冲开始的故事是后来加上的。由于水浒一书是根据包括《宣和遗事》等多种民间传说集成的,其中“宣和三十六人”中并没有林冲这个人,因此林冲故事在作者手里就有了更多的可发挥的地方,作者在创作中不断丰富林冲故事,最后成书,林冲性格变得和“相貌”不符,也很正常。当然喽,这更是一家之言,HEHE

    • 家园 【原创】梁山五虎将的武艺(下)

      五虎将谁排头名,焦点在关胜和林冲的比较。

      水浒第63回,关胜攻打水泊时,林冲和秦明双战关胜,这似乎是作者一个暗示,关胜大概要稍微冒头一些,要不,他就会写林冲出阵,关胜迎上,郝思文上前夹攻之类的话了。

      对于这场二打一的较量,我倒并不认为关胜真的强到要林、秦两员虎将双战的程度。林冲、秦明二人的想法是不同的,林冲是认为梁山的名声受到伤害才要求出战,秦明则是性子急,眼里见不得对面有人NB。

      林冲是梁山元老,又是武学高手,风度一直是很好的,以前上阵打仗从没跟谁急过。遇到关胜,应该感到对方较强,直觉使他感到一定的压力,再加上宋江临阵又说一大堆肉麻的话,甚至还和吴用态度暧昧的品评起关胜的相貌来,显得梁山一群土包子,以前从没见过这等出色的人物。面对如此不堪的局面,林冲终于没压住火,对宋江发了脾气:“我等弟兄,自上梁山,大小五七十阵,未尝挫锐气,今日何故灭自己威风!”

      林冲总共跟领导发过两次脾气,上次对王伦发过一回,把他剁了。这次对宋江的态度忍无可忍,但事件性质不同,只好把火冲关胜发去了,估计关胜接招要吃相当的苦头,再加上秦明的夹攻,书上没有说明回合数,只说关胜很快就败下来了。

        

      对于战斗结果,且看各方的反应:

      林冲、秦明回马,一齐叫道:“正待擒捉这厮,兄长何故收军罢战?”

      关胜心中暗忖道:“我力斗二将不过,看看输与他了”

      那人道:“小将呼延灼的便是。早间阵上,林冲,秦明待捉将军,宋江火急收军。”

      从三方的表态看,林冲、秦明居然没打算伤他,而是想在阵上活擒,说明二人心气很高,想给宋江和关胜SOME COLOUR SEE SEE,也说明关胜当时的劣势极其明显。不过我们也不能就此就说关胜不中用,只是因为二打一的优势过大。

      那么二打一的优势究竟有多大呢?要不您自己亲自打一架试试?关于二打一,其实水浒书中还是有描写的,举鲁智深的例子:水浒第5回:

      (1)、智深见了,大吼一声,轮起手中禅杖,来斗崔道成。两个斗了十四五合,那崔道成斗智深不过,只有架隔遮拦,掣仗躲闪,抵当不住,却待要走。

      (2)、崔道成和邱道人两个又并了十合之上。智深一来肚里无食,二来走了许多程途,三者当不得他两个生力;只得卖个破绽,拖了禅杖便走。

      (3)、智深一者得了史进,肚里胆壮;二乃吃得饱了,那精神气力越使得出来。两个斗到八九合,崔道成渐渐力怯,只办得走路。

      上面三例可以得出两个结论:对一个15合可以取胜的对手,如果人家上两人,您也就是可以坚持10合左右;当然这里有腹中饥饱不同的影响,也有添加人丁对士气的影响,老鲁饿时15合可胜崔道成,吃饱了外加胆气壮,八九合就取胜,算起来,增加了30%的攻击力。

      比较关胜和林冲的武艺,用第一个结论就够了。通过这个类比,我认为关胜起码和林冲武力相当,甚至还可能高一点。那么在五虎里,排名第一也是应该得到认可的。

      最后再说说董平。 董平出场很晚,很多人对他的实力不太认可,觉得把他放在八骠也可。我觉得梁山真要选五虎的话,第五个人就是他。

      董平是东平府都监(两个名字谐音,有点意思),单从单挑角度说,宋江带来高手有林冲、徐宁、花荣、史进。其中林冲来的意义只是象征性的,他本人除了遇到象关胜、王涣这样的主力高手外很少亲自动手。史进做间谍被捉了,所以上场跟董平有的一拚的只剩徐宁、花荣了。

      董平以敏捷灵巧见长,作者以后要用他斗张清作为他的闪光点,现在不宜安排他与同样擅场远程打击的花荣过招,所以徐宁出场是不可避免的了。但作者为了突出一下董平,在徐宁之前安排了韩滔出来垫场,其实韩滔也不是易与之辈,实力能跟秦明坚持20回合。但“董平那对铁枪,神出鬼没,人不可当。”这次没说回合数,感觉没准比20回合还要短。但董平的强项是招数快,再套用三国游戏术语,就是会“乱舞”,实力差一点的人,和他过招会不适应,节奏跟不上趟。如辽国两个耶律少侠,武力按说比董平不差,但是在分际点上分心要撤,因出招速度比董平慢,导致瞬间毙命。

      韩滔败阵后,接下来“徐宁飞马便出,接住董平厮杀。两个在战场上战到五十余合,不分胜败。”在董平消耗一定体力情况下,徐宁还是不能占到便宜,在宋江眼里恐怕还觉得他下风,“恐怕徐宁有失,便教鸣金收军”。

      以此看来,八骠骑之首的徐宁还是与董平存在一线差距的。从董平屡屡要讨程太守的女儿看,董平应该很年轻,五虎中其他四人应该是他兄长无疑。董平可以超过四位兄长的是他心思机巧,善于利用广告的轰动效应,他出场对阵时有闲心插着“英雄双枪将,风流万户侯”小旗,一副很骄傲的样子,说明他此前在山东泰山这一带是没遇过对手的。

      依我的看法,梁山五虎武力排序跟书中给的顺序一致: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当然可以肯定的是,水浒作者给五虎排位不是按武艺高低来分配的。关胜是圣人之后,无论如何都要排在第一,林冲是梁山元老,列在第二也是雷打不动的。后三位应该是按上山的时间早晚排列的,我们现在讲出身、讲工作资历年限,当时何尝不是!我们在这里瞎扯武力,只是帮作者圆个场罢了。

      大家共同讨论撒

      关键词(Tags): #五虎武艺#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