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陈祖贵(陈总) 真发火了! -- A9418

共:💬4 🌺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陈祖贵(陈总) 真发火了!

    找外国专家评审一下

    主持人:神舟一号是最紧张的一次,压力最大的一次,后来神舟二号到神舟五号可能好一些了。

      陈祖贵:好一些了。

      神舟五号发射前总设计师就找我了,老陈,神舟五号要上天了,你们有没有把握让杨利伟安全回来,我说神舟一号都能保证飞行系统不出问题,现在经过了神舟三号、神舟四号、神舟五号了,我说不但保证安全回来,还包括舒舒服服的回来。

      我还举一个例子,神舟一号发射前,领导让我们的系统找外国专家评审一下,我们国家搞飞船确实是第一回,那是1998年还是1999年,说希望拿去评审一下。因为大家没有经验啊,国家花那么多钱,又这么重要,我们请有经验的人把把关。当时我们这个系统是关键系统,肯定在其中,一共拿了几十个项目去评审,当时听了我就不愿意去,为什么不愿意去?我这个系统集中了我们国家的卫星关键技术,我拿去让外国人评审,相当于把我的技术告诉外国人,告诉外国人还给他钱,我不倒霉了嘛,我说我不去。后来领导说不去要通报批评的? 结果没办法就去了,去了我们几个项目都要评审。拿了好多项目去评审,当然拿去评审的项目要钱不多,有些都是小问题。评到我这个项目这儿,人家要的价钱也不高,要了160万美元,当时160万美元能够买一个YES、NO,如果问为什么?钱多了,多得不得了,他说知识就是钱。当时我一听就火了,花160万买一个YES我吃饱了撑的。

      主持人:您当时真发火了?

      陈祖贵:当时我火了,我后来就没吭声了,说你们还价啊,我就不理他了。他们说去掉一个零头可以,但是后来我说去掉二分之一,他们说没这么还价的,你没有诚意,我说我本来就没有诚意。后来我一生气就坐飞机回来了,这个事就搅黄了。

      后来这个事又达成了,后来我们国家的一个院士春节给我打电话了,说我们都替你捏把汉啊,说最后这个事达成了好了,但是没达成怎么办啊,国家花了那么多钱给你搅黄了,怎么办啊。我说我有把握能达成。

      我把我的技术告诉外国人,中国人干了什么他们都知道了。你的技术诀窍都是保密的,拿去给外国人评审,都让外国人知道了。

      主持人:制导导航系统非常关键,到底这个理念是怎么完善的?我们都知道本来飞船上空都是从一开始的设想逐渐成为现实,制导是谁提出来的?

      陈祖贵:什么技术都有一个继承性,都是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是你自己干出来的。好多技术都是我们国家老的一代航天人,比较我们国家的一位院士,他是导航的专家,他在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是搞导航的,这些都是老字辈的。我是1962年到科学院当研究生,就在这些老先生下成长的。讲阿波罗的经验,阿波罗的导航系统我们也学习,俄罗斯的东西我也拿去学习,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你的好我就用你的,根据我们国家的需要研究我的,另外我改进你的,你的好的我就拿来,实际上你发表的东西我就可以拿来用,你有什么缺点我改进你?

      像搞飞船也是这样,我们国家最早搞飞船是1967年,搞的是曙光一号飞船,当时我参加了。我搞飞船基本上是时间最长的,老飞船我搞了8年,我从1967年搞到1975年,我从1991年到现在一直搞飞船。有报道说,陈总 20年圆了飞天梦。当时我在制导导航控制系统,研究前人的基础上又研制,这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我们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他们对航天事业的热爱,他们科学态度的严谨,造就了我们。我们下面还有我们的学生,还有新一代的航天人,他们也有贡献。

    • 家园 神舟六号总设计师 张柏楠1984年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

      神舟六号飞行任务中,飞船系统的总设计师、未来的空间站的设计总管,由一位新人接任。

      这个位置上,曾经是一位1957年就从事航天事业的“老航天”、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老专家、中国航天界的功勋乃至元老级人物——戚发轫。

      今年72岁的戚发轫在神舟五号成功后把重任交给了这位40岁出头的年轻人,顿时,他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他就是张柏楠。

      51岁的刘春旺为航天人开了20多年的车,他说:“刚上任那会儿,一屋子的老专家等他讲情况,张总踏踏实实地一坐,不紧不慢一讲就是半天,满屋子的人都不住点头……”

      刘师傅的话在戚发轫那里得到了验证,在“老航天”内部的小圈子里,戚发轫一直为他能选出优秀的接班人而自豪,他评价张柏楠时微笑着只说一句话——“像我,比我懂得多”。

      张柏楠1984年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固体力学系,3年后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获得了空间飞行器设计专业硕士学位,1997年,35岁的他出任载人航天工程飞船系统副总设计师。

      飞船系统的技术人员都有这样的印象:张总几乎没被难倒过,虽然他是学力学的,但对飞船上的所有领域都有很深的了解,当出现争论时,他从来没有用职位来压迫别人认同他的观点,而是在技术层面分析讲解,说得人心服口服。

      身高180厘米的张柏楠,1991年刚结婚时体重只有60公斤,如今体重猛增至90多公斤,他手下的科技人员认为,这是张总在巨大压力下不正常的发胖。张柏楠自己看来,他早已经习惯了在压力下工作。

      从神舟一号到五号,当飞船遇到重大难关时,攻关小组的组长往往都是张柏楠。神舟四号返回时被发现舱内一氧化碳浓度超标,张柏楠作为技术工作的主管副总师受命带队攻关成功;神舟五号发射前,他提出并主持制定飞船系统载人放飞准则,谁提了这个准则谁必然承受压力……

      27岁的飞船工程师沈朝阳,参加工作4年便已成长为飞船供配电和电缆网方面的设计师和飞船工程师。付出多于常人努力的他觉得,最难以忍受的,是工作强度太高、休息时间太少。然而他感到困惑:“我们不在的时候张总在,我们在的时候张总一定在,他也是人,真不知他是怎么做到的,有那么旺盛的精力。”

      2005年中秋节,正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访的新华社记者被张柏楠邀请参加飞船试验队的篝火晚会。科技人员通过晚会舒缓了紧张的神经,记者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全场唯一没有放松的,是张柏楠和飞船系统总指挥尚志两位“老总”。直至曲终人散,大漠中孤月高悬,两人还留在最后监督灭掉最后一个火星,带走最后一片垃圾。

      神舟六号任务紧张进行的时候,张柏楠已经投身于我国载人航天二期工程的论证工作。他从系统工程角度,提出了5种可供选择的系统方案,为领导决策、后期论证打下了好的基础。

      张柏楠1962年6月22日出生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一个普通干部家庭,从中学开始他一直订阅《航空知识》杂志,高考志愿填的全是与航天有关的专业,小时候在日记中写到自己的理想是设计飞机,同学的眼中他是个十足的“书呆子”,现在大家评价他是个喜欢默默做事的人。他拼装过飞机、汽车的模型,喜欢用电脑做三维动画,跟如今设计宇宙飞船一样,玩起他喜欢的东西也经常忘了吃饭、睡觉。

      能把自己的理想与事业结合得这么好,让张柏楠觉得十分满意。

      张柏楠不愿意把自己置于闪光灯下。每当有人让他讲一讲自己的故事时,镜片后面他那双显得朴实厚道的眼睛总是会突然茫然起来。当记者以锲而不舍的眼神静待他的回答,他坚定地说:“神舟一号到六号是老一代航天人智慧和心血的结晶,下一步才是我们的,一定得干好。”(

    • 家园 神州六号

      神州六号的内装饰绝热材料是由一同学院里提供的。相比之下,惭愧啊。

    • 家园 Flower!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