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简评2005年诺贝尔生物医学奖】在坟地边上徘徊 -- 青方

共:💬11 🌺1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简评2005年诺贝尔生物医学奖】在坟地边上徘徊

    发现幽门螺杆菌的两名澳大利亚科学家Barry J. Marshall和J. Robin Warren获得2005年度诺贝尔生物和医学奖,看到这则消息,令我感叹不已。

    上消化道溃疡是消化道的常见病多发病,致病的原因一直停留在猜测的阶段,80年代医学教科书里列举的原因,我的印象里是季节变化,情绪变化生活不规律等引起的胃酸分泌过多,造成胃和十二指肠的粘膜病变,并形成溃疡,所谓“无酸无溃疡”。治疗方法自然就是抑制胃酸分泌,外加情绪有节,生活有度等等生活方式的调节。

    在80年代初Marshall和Warren发现胃里的幽门螺杆菌之前,中国很多乡村医生发现用黄连素可以有效地治疗胃溃疡,后来有的大夫也用治拉肚子的痢特灵来治疗胃溃疡,有的时候非常有效。

    记得当时国内消化界的一位权威看到幽门螺杆菌的报道之后,非常感叹地说,在这个细菌发现之前,在一次全国消化会议上,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大夫报道用抗菌素治疗胃溃疡的时候,专家们认为这位大夫是“土大夫”的”土方法“,总之很“土”,是上不了台面的,要是当时能引起重视,继续深入地研究这种土办法,没准发现溃疡是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就是中国人。照此推断,得诺贝尔奖的也不会是别人了。这恐怕是很多人的遗憾。

    当时幽门螺杆菌和溃疡之间关系的研究有很多争议,原因就是新学说挑战已经是写到教科书里的“铁”理论,推广这种感染学说的更大的阻力是来自于大药厂,因为当时抑制胃酸的药物是很多国际大药厂的拳头产品,在钱没有赚够之前,在理论上是不会轻易放弃的。所以现在有很多人纳闷,在发现幽门螺杆菌的前10年世间里,科学和自然杂志没有发表过一篇相关的文章,人们怀疑,杂志是受到了药厂的影响,杂志自然不这么认为,可能还是这种理论很“土”吧,上不了台面。

    可是“实践出真知”,抗菌治疗有效,这个结果也很铁,最后在漫长的争论之中,在药厂的止酸药钱赚的差不多了的时候,风向转了,“没有幽门螺杆菌就没有溃疡”变成了“铁”理论,今年的诺贝尔奖算是给这个理论又铆上了几个大钉子。

    几天前和一位80多岁的前辈科学家谈话,他说以前很多年轻的科学家很有闯劲,提出来的假说和现成的学说差别巨大,他说当时他提醒这些年轻人,可能你是对的,但现实是,要么你随大流儿,要么你就等死,可很多人不听他的,所以在NIH的“坟地”里不知道埋了多少年轻人的理想与冲动。

    所以挑战权威,挑战现成的理论,是要冒着在出名之前就先进了坟地的风险的。从坟地边上逃出来的,就是以后诺贝尔奖的候选人。

    什么时候,给在坟地边上徘徊的科学家发个什么奖,科学的春天就到来了。

    关键词(Tags): #诺贝尔生物医学奖元宝推荐:ArKrXe,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