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中国历史上十大隐蔽得很好的伪君子 -- 天福山起义

共:💬1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中国历史上十大隐蔽得很好的伪君子

    首先说明评选十大伪君子的标准:

    第一,他们是伪君子,不是大恶人,所以凶狠好杀的秦始皇、楚霸王等人都不算;

    第二,他们都是隐蔽得很好的伪君子,到现在还受到称赞,至少还存在争议,象王莽那种生前就被揭穿的,虽然也是伪君子,但属于不高明的伪君子,所以也没有列入。

    这十大伪君子按照时间为序,分别是:

      舜:舜本来出生贫寒,他的父亲是个盲乐师,知子没如父,瞎眼的老音乐家对自己儿子的底细知道得一清二楚,几次想杀了他,可都被舜逃脱了。后来舜得到了尧的信赖而步步高升,等到掌握了大权之后,就把尧的儿子丹朱杀死,把尧囚禁起来,强迫尧把王位“禅让”给他,另外还接收了尧的两个女儿。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搞 “禅让”的人。曹丕娶了汉献帝两个女儿,又逼迫汉献帝禅让之后,得意洋洋地说:“现在我才知道古代的禅让是怎么回事了!”

      伊尹:伊尹是汤的宰相,汤死后,他辅佐汤的儿子太甲,但不久以后,他就罗列了一堆太甲的罪名,把太甲囚禁在桐宫,自立为王。三年后,太甲在忠于自己的臣子帮助下逃脱,回来诛杀了伊尹。后来,伊尹的形象受到美化,主要是一些执掌权力的大臣想用伊尹做例子,废除他们所不喜欢的皇帝。只要看看后来那些自命伊尹的人,他们和皇帝其实都是你死我活的关系:霍光(死后全家被杀)、董卓(被杀)、孙竣(后来全家被杀)、司马昭(死后儿子篡权)……

      刘备:当人们说吕布是三姓家奴的时候,常常把刘备给忘了。刘备起先跟着刘焉,再追随公孙瓒,陶谦给了他一些军队他就投了陶谦,没多久陶谦不明不白死了,两个儿子也死于非命。刘备在徐州混不多久地盘让吕布夺去,他就厚着脸皮在托庇在吕布门下,但吕布终究不信任他,他就随曹操灭了吕布,可一到京城,他又企图对曹操下毒手,最后在徐州反曹,失败后投袁绍,看袁绍不行又投刘表,刘表死后,一个儿子投降了曹操,另一个儿子在刘备手里,年轻轻地据说酒色过度死了。周瑜打败曹仁得到荆州,刘备却厚着脸皮借了荆州一直不肯还,直到最后决裂。刘备最后一次背叛是老上司刘焉的儿子刘璋,《三国演义》里说他不肯夺同宗的地盘,那是胡说八道,他可热心着呢。

      诸葛亮:诸葛亮在刘备死后,排挤原来益州的大臣李严等人,执掌大权,还用老子教训儿子的口气对刘禅说话,开一堆名单要刘禅信任,还说宫中府中,俱为一体,意思是全得听他诸葛亮的。可惜诸葛亮死得早,他死的时候儿子也还小,所以没来得及篡位,但是南诸葛,北司马,他们的招数是相似的。

      李世民:这个一代明君,有过屠城的记录,也有过杀害兄弟,劫持父亲,篡夺皇位的历史,而且把弟媳妇也收罗进宫来做自己的妃子,完全是个残忍、好杀、好色的家伙,不过唐太宗很会做秀,他杀死兄弟后见高祖,吮着高祖的乳头大哭那一段实在有点恶心人。他不仅改写了历史,还故意在史书里留一段故事,表示他自己是无权过问史书记录的。唐太宗曾嘲笑秦皇汉武迷信不老金丹,最后自己因为吃了金丹中毒而死。

      赵构:当人们世世代代通骂秦桧的时候,可曾想到,秦桧不过是一个帮凶而已,没有皇帝的旨意,哪里来十二道金牌,没有皇帝的默许,秦桧怎么可能把一个地位相当于副宰相的大将军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杀,后来秦桧等人作为替罪羊永远跪在岳飞墓前,宋高宗却啥事没有。

      朱熹:朱熹是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在道德上要求非常苛刻,他还用程伊川“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论劝友人的妹妹守节,但他自己却有过逼嫁守寡的弟媳妇以侵夺亡弟产业的隐事。另外,朱熹为了打击报复不赞成自己观点的唐仲友,将一名叫严蕊的妓女严刑拷打,企图逼她承认与唐有男女关系,结果被严蕊拒绝,从这件事看,这个道德家的思想境界不如一个妓女。

      海瑞:海瑞有个女儿,才七岁,因为偷吃了别人一个饼,海瑞逼她活活饿死,其实这么小的孩子还不可能自杀,实在是被饿死的。管仲说:易牙为了讨齐恒公的欢心,把自己儿子煮了给他吃,这种人残忍到极点,为了荣华富贵什么事也做得出来,千万不能信任。相比之下,海瑞为了维护自己清官的声誉,能把自己七岁的女儿饿死,其实他的本质和易牙是一丘之貉。

      弘历:乾隆帝弘历是个文化的摧残者,但他不象秦始皇那样焚书坑儒,弄得血出刮拉,而是大力提倡小学,让儒们皓首穷经,不问世事。他编订的四库全书,收罗了大量珍本孤本,肆意篡改,再把原著毁掉,许多文字都被改得走了样,特别是涉及对女真人和满人的地方,甚至骂“虏”、“鞑”的都不能幸免。另外乾隆还有一个嗜好,就是把他鉴赏过的古书画都盖上一个八寸见方的“乾隆御赏”,有些画宽不过一尺,也照盖不误,很多名画就被他盖得大煞风景。

      洪秀全:一个落第书生,摇身一变成了邪教总头目,还建立了一个政教合一的割据政权,把基督教的教义改得滑稽可笑的闹剧。本来他身死国灭,已经证明了他人间天堂神话的破产,但后来又被打扮成农民的代言人,民族英雄,所以这个人还是要拎出来。

    • 家园 全做调侃

      以为谈笑。

    • 家园 感觉很勉强

      关于舜建议看看潇水的文章,至于诸葛亮,推荐你重新看看<出师表>,

      一般的观点认为是诸葛亮用刘备和刘禅的父子之情来打动刘禅,谈

      不上老子对儿子的口气。

    • 家园 每次想到这一段,都哇哇吐

      不过唐太宗很会做秀,他杀死兄弟后见高祖,吮着高祖的乳头大哭那一段实在有点恶心人。

      • 家园 不用太奇怪,这可能是远古至唐流传下来的一种原始风俗

        宋人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十中引用唐代房千里<异物志>言:

        獠妇生子即出,夫怠卧,如乳妇,不谨则病,其妻乃无苦。

        《太平广记》卷四八三“獠俗”条引唐代尉迟枢《南楚新闻》曰:

        南方有獠妇,生子便起。其夫卧床褥,饮食皆如乳妇,稍不卫护,其孕妇疾皆生焉。其妻亦无所苦,炊爨樵苏自若。又云,越俗,其妻或诞子,经三日,便澡身于溪河。返,具糜以饷婿,婿拥衾抱雏,坐于寝榻,称为产翁。其颠倒有如此!

        以上两则都是引自唐人的笔记,说明了獠、越等地少数民族的一种奇怪的风俗——“产翁”,这种记载至少说明在唐代以前,吮吸父乳这种行为是存在的,那么是否在汉族地区也保有这样的风俗呢?很遗憾,至少在现存的史料中找不到相关的明确记载,那么就有两种可能,一是唐朝的王室是从少数民族中脱胎而来,有可能在内部保留此类特殊的风俗。联想到史书对李渊生有三乳这样的畸形现象津津乐道的情形,那么至少李世民的行为在当时看来可能是一种习惯或者晚辈对长辈表示亲昵,借以释解父子间已经互不信任的“投杼之惑”。二是司马光是在参考某些我们已经无法看到的珍贵史料,才写下如此生动的一笔的。该史料可能早已散佚,我们现在看来太宗的这种行为或许显得矫情而又可笑,可能在当时确实是令人感动的。至于李世民这种行为的动机,就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了。

        • 家园 越解释越糊涂了

          即便李家有胡人血统,也应该是鲜卑或突厥之类的北方民族,不可能是南方民族吧。

          • 家园 南方有的习俗北方未必就没有

            不过相关的记载确实不见传载,所以姑且作为一种说法好了。

            我的意思是说,有些习俗在当时看来可能是很正常的行为,但用现代的人眼光去看就显得矫情了,其实没必要就这个行为本身说三道四。

      • 家园 这是胡化的习俗,硬要贬低这个没有意思
      • 家园 具体怎样操作呢,难道他扑上去扒开老爹的衣服吸吮?

        不怕老爹误会吗?我想是不是李渊他老人家暗示的吧?

    • 家园 偶从来就没觉得刘备是什么好东西,厚脸皮一个

      至于那个弘历让儒们皓首穷经,不问世事是他的治理天下的手段之一。而把他鉴赏过的古书画都盖上一个八寸见方的“乾隆御赏”,有些画宽不过一尺,也照盖不误。。。这实属可误

    • 家园 讨论一下

      (1)诸葛亮不是伪君子,至少从文中列举的证据来看没有足够理由。诸葛对益州系统人员的压制是有根据的。因为蜀汉相对于益州本地来说是外来政权,蜀汉的政治目标是北伐中原,如果益州系统人员成为蜀汉官僚的骨干,势必造成蜀汉政权迅速地方化,北伐很快会被遗忘,最后肯定是顺天应民投降曹魏。对出师表的理解,只能说见仁见智,我想一般人都为其中的热切真挚所感动。“三顾频频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常使英雄泪满襟”。

      (2)李世民既然要求史书直书与建成、元吉的纠纷,想来伪君子之说也不很成立。

      (3)我以为应该加上孟轲,此人满口仁义道德,却没有一丝一毫为老百姓做实事的记载,只看见他去魏、齐腆颜求官。找的还都是淫乐之主。

      • 家园 接着

        呵呵,李世民话的意思不是明白的很,哪里是让人直书。是暗示,和现在当官的官话一样的含义。他总不能直接说:把我写成圣人,建成等写成无恶不作的小人 吧!

        实际上唐朝的把史学收为国有(隋文帝先废除私人修史),垄断史学,史学到了唐朝就完全成了统治者想怎么揉就怎么样揉的面团了。后人只纠缠于李世民看实录,却不知道实录等都是在他的控制下按他的要求编写的。

        • 接着
          家园 谨受教了

          李世民的意图我不知道,但我觉得他还是挺有勇气的。至少我们都可以通过史料质疑他的行为,而不是无从考据。李世民不是笨蛋。而且对于他要了他人妻妾的事也没有太隐晦。我想就这一点来说还是有些光明磊落的。

          又:您的关于韩信的论文何时能够拜读?在下可是望穿秋水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