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劉項韓及秦末楚漢戰爭隨想 -- imres

共:💬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劉項韓及秦末楚漢戰爭隨想

    一、韓信的戰神地位

    對于普通人來說,韓信讓人同情,也讓人羨慕,但更多的是一種親切。

    韓信家境貧寒,不甘心這種地位,掛把刀晃悠,不務正業,不事生產,希望這樣引人注意,找到明主,偏偏又總是懷才不遇。這和許多人的境遇相似,雖然他們不一定有韓信那樣的本事。但人最難的是正確認識自己,誰心里頭不做偉人之夢?

    上面已經夠引人共鳴的了,但厲害的還在後頭。

    對于敢作敢為,充滿武士精神的漢代人而言(日本的武士道其實剽竊自漢代,又加入了倭賊特有的變態獸性,最後形成了現在的這麼一個超級怪胎),胯下之辱恐怕是任何武士都無法容忍的,換成任何稍有血性的武士,恐怕都會拔刀砍人了。別說項羽,別說武士,就算張良、徐庶等文士,都不會這麼忍氣吞聲。凡“士”,皆不可能忍受得了。項羽、張良、徐庶等,都曾砍人後逃亡。但韓信鑽了,真的鑽了。我們無法想象當時韓信的心情與想法,只能復原當時的場景,做事後的揣測與推斷。

    那個小流氓看到另一個青年也不干活,整日價掛把刀在街上溜達,估計是為了消滅潛在競爭對手而攔路挑釁,以獨霸黑道資源,這可以理解。韓信呢?是覺得自己打不過,沒有辦法?但對手放言,讓你砍,你不敢殺我就鑽胯。是不屑?看不起他,更不至于如此忍讓,如此自辱啊。何況後來,韓信還把此人請入軍中,稱此人壯士?相較而言,我覺得,韓信是能殺而不敢殺,他害怕秦朝的法律,他不敢像項羽、張良、徐庶等人那樣拋開一切逃亡,不敢亡命天涯,成則王侯敗則梟首。從這我們也可以看出,韓信其實沒有創業的魄力,“觀將軍之背,貴不可言”,但他不敢背叛劉邦。他在一個既有體系下,能出色地完成使命,但要他去創造一個體系,白手起家地打基業,他自小就沒有這個念頭,當手頭有足夠的起家資源時,依然沒有這個膽略。另外,此人的性格估計也比較孤僻,交際溝通能力比較差,在道上混,竟然沒什麼要好的朋友,小流氓正是覷準了這點,方敢公開攔路叫板。性格決定命運,再高的才能也不一定能彌補性格上的缺陷,韓信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

    換言之,我們架空一下,想想劉項在這種情景下會如何做呢?項羽老哥肯定是拔刀就砍,管你一個人還是十個人還是一百個,照砍不誤。他也有驚人的武藝做本錢。劉邦呢?估計他是打著哈哈,以圓滑的手腕和老江湖的世故,化解爭端,甚至于推盅換盞,把這個好斗的小流氓變成自己的小兄弟,未來成為爭天下的黨羽亦未可知。畢竟,都在道上混,也沒有不可調和的利益沖突,關鍵在于找到一個雙方都能滿意的方案,讓大家都有台階下,而劉邦的手段,肯定也找得到這樣的台階。沒準後來的封侯表上,這個小兄弟赫然在列。

    咦?有人或許要問,你說韓信的戰神地位,干嗎扯這些玩意兒?听我道來。

    韓信後來的軍功戰績自不待言,戰無不勝韓信後來的軍功戰績自不待言,戰無不勝,不過,浩蕩的歷史上戰績能與之媲美的人也有不少,為何韓信能穩居高台?原因就在上面。他的經歷與太多的中國知識分子相似。清高,孤芳自賞,很少朋友,覺得很有才能(也許有,也許根本就是錯覺);不事生產,整日閑晃,希望找到一個看重自己的“明主”,但又沒有白手起家的勇氣和膽量;在體系外的邊緣瞎混,很難有出頭之日,往往被自己看不起的小人物欺負,而這個時候,又缺乏劉邦的交際手腕,或項羽的能力與魄力與之抗爭,最後總是屈辱地鑽胯了事。

    可以說,在韓信身上寄托了太多的東西。千千萬萬的鑽胯人,千千萬萬的浪蕩子,千千萬萬懷才(真才假才另說)不遇的讀史者,奠定了韓信的地位。這種地位,是推不倒的。沒有這尊神像,等于無數人沒有了聊以自慰的安慰劑,沒有了苟活下去的理由,難道要他們學項羽那樣自刎?他們沒有這等血性。

    就韓信一個人來說,當時的選擇也許可以理解。可如果一個民族,都選擇屈辱地鑽胯,甚至不以外恥的話,那麼命運將是非常暗淡的、、、

    現在的小流氓,已經換上了一身官服,或者是隨意搶劫的城管,或者是強行拆遷的國土局,或者是貪得無厭的酷吏,而在這種完全帶有黑社會性質的淫威下,劉邦的世故圓滑、項羽的奮起抗爭,都比屈辱地鑽胯要好得多。尤其是項羽的做法,在當今世界,或許更值得提倡、、、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